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农业信息技术体系分类及应用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种农业信息技术体系分类架构:按信息科学原理和方法分类、按农业信息流的传输周期分类和建立在信息农业基础上的体系分类,并着重介绍了当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点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4.
白毅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6):23-25
保护带是介于农地和水系间的永久植被区,具有拦截和减缓径流,提高入渗,减轻化学物质对下游水系中水质污染的作用,保护带是实施土壤保护计划的关键措施。通常保护带沿田边等高布设,拦截径流,然而对田间情况和径流方式的空间分析表明,这种等宽保护带拦截效率受限。美国生态学家Dosskey等人,提出利用精准空间信息、技术及相关过程等实施精准保护,可用来完善保护带的设计、提高保护带拦截效率。精准保护可将精确景观数据和数学模型有机地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并分析径流的空间状态,根据各种径流特性设计变宽度的保护带,从而达到更好的拦截径流和泥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7.
精准变量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该文针对传统均匀施肥,没有考虑土壤肥力不一致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可与国产拖拉机配套实现变量施肥的施肥机,该施肥机在GPS导航系统的帮助下可以按照预先设计的处方图实现变量施肥。机械采用国产的普通外槽轮作为变量施肥机的肥料计量装置,通过调整外槽轮的转动速度达到调整肥料量的目的。对变量施肥机械在田间的作业原理和机械的基本结构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针对变量施肥机施用肥料的种类不同,试验了在不同槽轮转速情况下,使用不同肥料排肥数量的变化情况。试验证明在施用尿素时要增加槽轮的排肥槽长度,在施用磷酸二铵等不规则的肥料时,应力求减少排肥槽轮的长度,通过增加槽轮转速达到提高排肥计量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前平原是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农业高产区, 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随着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严重匮乏, 地下水超采严重, 农田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在农业生产以农户单元为主体的我国现实情况下, 选择县域精准种植模式是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选择农田管理有代表性的河北省栾城县作为示范区, 进行精准农业技术的试验与运行实施模式的示范。在县域尺度上通过划分公里网格的方法建立GPS 定位的县域精准种植观测网, 确定288 个有效采样点, 在中心示范区尺度按20 m×20 m网格对耕层和亚耕层确定采样点, 进行农田基本数据调查和空间变异分析。通过优化管理网络咨询平台组装县域尺度的优化施肥模式, 并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多种节水种植模式进行推广。在大田尺度和温室大棚示范智控半变量节水灌溉系统,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增长。推广示范用于小麦的智能精准收获系统, 为区域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县域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 为未来区域性精准农业的全面实施进行了技术尝试, 提供了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9.
10.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农业在现代化、信息化方面的现状,展示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嵌入式组件技术的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基于精确地理位置的农田信息采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基础工作。介绍了一种基于掌上电脑和DGPS/背夹式GPS设备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过程。该系统在Microsoft eMbedded Visual C++ 3.0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嵌入式GIS开发组件,实现了掌上电脑环境下GPS、GIS功能的集成。系统由GPS实时通讯和数据处理模块、基于WinCE的基本GIS功能模块和农田信息采集功能模块等组成模块,能够实现与DGPS设备或背夹式GPS设备的实时通讯和定位数据的解析,实现了矢量农田地理信息的显示、操作、查询等基本GIS功能,同时,系统能够采集农田地物分布和多种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差异性信息。该文还介绍了使用Microsoft数据库访问组件对象ADOCE对Pocket Access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对嵌入式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中农田信息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为适应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保持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长,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文提出,应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中国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作业和管理等环节,使农业机械装备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从而整体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文中介绍了参数化设计、基于知识工程的农机产品设计、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的并行协同设计等农机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与网络制造等农机产品制造的关键技术;农情信息采集、农业机械导航、田间管理等农业机械作业的关键技术;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调度等关键技术。分析了这些关键技术信息化的不足,总结了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用信息技术提升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应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加强农机装备的信息技术创新,该文建议,应突破一批智能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自动导航协调控制技术及农业装备现场总线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大田和设施农业生产作业系统、果园作业智能装备和畜禽水产精准生产装备等重大技术产品;构建一批水肥药田间精准作业系统、畜禽水产自动饲喂系统和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农业机械精准作业系统,从而进一步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农业的产业特性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性质,提出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专家系统以及3S技术与专家系统的集成,并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精准农业技术是科技含量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实时采集、处理时空差异信息,获取作物生长状况或作物环境胁迫信息,以便及时确定对其投入的量、质和时间,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该文在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与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提出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方面应用的产业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GIS软件对湖北省仙桃市农用地进行定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仙桃市农用地质量中等偏上,且以2、3级地为主,共占71.96%,该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当今21世纪的两大前沿科学技术。遥感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的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量、定位,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决策。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运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业监测工作,将促使农业决策科学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将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大力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分析并阐述信息技术在信阳地区农业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与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Web数据的农业网络信息自动采集与分类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农业Web信息,解决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农业Web数据自动采集与抽取、基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文本分类、物联网异构数据采集等技术,并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描述了农业网络信息自动采集与分类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农业网站、物联网数据的自动抓取和共享,为用户提供农业资讯、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在线查询,环境数据实时监测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样本集网站的信息抓取准确率为98.2%,资讯分类准确率为92.5%,具有数据采集实时性强、用户参与度好、通用性高等特点,该系统为农业信息整合和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