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非洲菊叶柄基部的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通过匀浆将其切割成小细胞团,再利用该小细胞团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GUS基因转化.标记基因GUS的转化及转化愈伤组织的X-Gluc染色证明了该方法可以高频率地(>80%)获得转化愈伤组织;通过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再生培养,获得了8株X-Gluc染色阳性植株;转化植株的PCR检测和Southern分子杂交检测进一步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入非洲菊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以非洲菊叶柄基部的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通过匀浆将其切割成小细胞团,再利用该小细胞团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GUS基因转化。标记基因GUS的转化及转化愈伤组织的X-Gluc染色证明了该方法可以高频率地(〉80%)获得转化愈伤组织;通过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再生培养,获得了8株X-Gluc染色阳性植株;转化植株的PCR检测和Southern分子杂交检测进一步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入非洲菊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低酚棉胚性愈伤组织转化转录因子DREB1C基因,探讨了低酚棉胚性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和胚性愈伤组织状态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对潮霉素较为敏感,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5mg/L,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生长。以继代培养7~14d的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转化率高达56.3%。将转化后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分化成苗,经过PCR检测得到5株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苹果品种昌红中,研究发现抗生素筛选压对苹果转化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转化细胞再生植株的抑制作用。虽然降低筛选压(10或20 mg/L卡那霉素)可获得较高频率(分别为62.0%和57.8%)的转化愈伤组织,但其对转化细胞再生植株的抑制仍然明显。通过建立转化细胞悬浮培养系,在无筛选压下获得大量的由悬浮转化细胞增殖形成的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再转到无筛选压的再生培养基上,6周以后15.8%的愈伤组织可再生转化植株。研究结果显示,可通过建立悬浮培养系的方式消除抗生素筛选压的抑制作用,快速大量获得苹果转化植株,为进一步开展苹果转化基因的整合机制与表达特性研究,推动苹果转基因育种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唐微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3):332-334
本试验优化了籼稻的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并以明恢63为材料进行了遗传转化.结果显示,从1 100块愈伤组织中获得133块抗性愈伤,其抗性愈伤率为12.7%,分化率为81.3%,所获取的转基因植株后代的分离绝大多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因此,此系统是一个较好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可用于基因功能验证、新基因在后代的遗传方式及共转化培养marker-free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6.
柑橘转基因胚性愈伤组织的筛选与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子的高效筛选与再生是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关键。为快速有效地筛选出转化子,并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植株,开展了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化研究。以椪柑、冰糖橙、默科特橘橙等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试验,根据愈伤组织再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及在不同筛选压下抗性组织的生长情况,提出了"5步筛选再生法",获得了大量的再生细胞系,并经GUS检测证实为转化子。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法将Bt杀虫蛋白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对农杆菌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的条件进行优化,通过用带有Bt抗虫基因和bar抗除草剂基因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ACT)转化玉米自交系7922、H99和P2的胚性愈伤组织,获得了抗性愈伤组织,并分化出植株,PCR检测初步证明Bt杀虫蛋白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再生植株中。  相似文献   

8.
以‘绥8’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筛选、再生情况,并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和抗旱性鉴定,以建立高效的愈伤诱导、农杆菌转化和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绥8’材料成熟胚易消毒,不易染菌;铺种使用2NBK培养基,可诱导出大量长势良好的愈伤组织,不需切芽;转化后的愈伤组织不需要恢复阶段,在筛选过程中愈伤长势良好但是颜色较浅,区分抗性愈伤较难;分化时绿点率和分化率很高。PCR鉴定证明外源基因成功转化到‘绥8’基因组中,其转化率和阳性率分别为17%和70%。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旱性鉴定,20%PEG胁迫复水后,与野生型相比,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EHA105介导外源基因phy A转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GS01的胚性愈伤组织,并利用除草剂(草胺磷)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培养并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转化率;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抗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影响明显。当菌液浓度OD600 nm为0.6,侵染时间为20 min时,抗性愈伤组织的转化率最高,达到了68.7%,为玉米农杆菌转化并获得再生植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愈伤组织保存是柑橘种质资源保存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以及避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优点。研究表明[1],待测的35种基因型的愈伤组织中,只有9种具有体胚发生能力。对于具有体胚发生能力的愈伤组织,它们能否长成正常的植株,这对于利用愈伤组织进行细胞融合或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以具有体胚发生能力的8种愈伤组织为试材,分析其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与再生植株生长状态的关系,通过改变培养基配方来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畸形胚状体分化,为细胞融合和遗传转化提供参考。通过鉴定再生植株的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根系间距下禾本科作物玉米(生长和磷吸收)受相邻作物玉米或蚕豆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为目标作物,通过圆柱形根箱培养试验,设置单株玉米、单作玉米、玉米‖蚕豆间作并改变相邻作物根系间距,探究低磷条件下,不同根系间距的相邻作物对目标玉米的生长、磷吸收和根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株玉米相比,目标作物玉米与相邻作物玉米和蚕豆之间均以竞争为主,当作物根系间距较近时,单作玉米的生物量、磷含量分别下降21%、33%,间作玉米分别下降34%、31%;当作物根系间距较远时,单作玉米的生物量、磷含量分别下降10%、15%,间作玉米分别下降29%、29%。2)当根系间距较近时,蚕豆的根际pH低于玉米,且间作玉米和蚕豆之间的根际pH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根系间距较远的处理中两作物的根际pH无差异;相邻作物根系间距较远时,间作玉米的根际有机酸浓度显著高于单作玉米,间作玉米与单作玉米的根际有机酸浓度在根系间距较近时无差异。3)不同处理中单作和间作玉米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无差异。综上所述,在低磷条件下,单作玉米的种内竞争强度随根系间距的增大而降低;而在不同根系间距下,间作玉米与蚕豆的种间竞争强度相似且无种间磷吸收促进作用。因此,种间根际互作形成的磷吸收竞争作用或促进作用依赖于适度的土壤磷供应。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紫糯玉米的遗传与育种研究现状,包括玉米籽粒色素的分布与遗传、紫糯玉米色素遗传与转座子、市场需求与紫糯玉米的遗传、紫糯玉米育种方法以及花糯玉米形成的原因等内容,对市场开拓各色品种寄予瞻望,同时指出紫糯玉米的育种方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旱后复水促进玉米补偿生长的生理机制。[方法]以郑单958为供试玉米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苗期不同水分处理(①充足供水;②干旱胁迫;③旱后复水)对玉米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处理①玉米地上部分生物量显著高于处理②、③;处理②可提高玉米的根冠比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但明显降低了玉米地上和根系生物量;处理③可促进玉米的补偿性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却明显降低了玉米的根冠比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复水前处理②、③玉米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处理①,但复水后处理③玉米的根系活力显著低于处理②。[结论]复水前玉米积累的较大根系生物量和较高可溶性糖含量是其复水后表现出补偿性生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首创玉米杂交种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玉米生产大国,其玉米的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美国玉米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都居世界之首.20世纪90年代统计表明,美国玉米面积为2821.5万hm2,占全世界玉米面积的20.8%;总产量为22230.8万t,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36.7%.美国玉米单产水平达到7240kg/hm2,相当于世界平均单产的1倍.笔者从美国玉米生产概况,即玉米种植区域化及生产专业化、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形态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玉米生产形势上看,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在种植密度较高的地区,更宜种植紧凑型玉米品种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结论,从群体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生理角度,比较了紧凑型玉米品种与平展型玉米品种差异,系统阐述了紧凑型玉米品种产量提高的形态生理学基础,为紧凑型玉米品种高产高效栽培生理研究和抗逆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动态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套种玉米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高于单作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低于单作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比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日期早.套种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均滞后于单作玉米,是套种玉米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套种玉米生长前期养分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于单作玉米,生长后期套种玉米氮素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玉米,而磷素利用效率相反.  相似文献   

17.
选择吉林省目前生产中应用的140个玉米品种,分为早熟组、中熟组、中晚熟组、晚熟组、耐密组、高油组、青贮组和特用组共8组,在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西部半干旱区设3个试验点,系统地研究了吉林省玉米品种容重概况,通过在生态区间、品种组间、品种组内计算与分析,获得了各品种的容重差异及容重显著高于对照的高容重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8.
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改进干秸秆还土见效慢的不足,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县进行了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垄作、规范化种植的基础上绿肥与秸秆混合施用玉米增产效果明显,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比对照土壤略有增加,土壤pH、有效磷略有增加。综合考虑,初步认为绿肥与秸秆混合施用是比单一秸秆还土更好的秸秆还土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土坡耕地玉米作物的防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0°坡耕地上玉米的防蚀作用,为评价农作物的水土保持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裸地为对照,分析了10°坡耕地上不同生育期(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玉米完整植株及其根系对坡面产流产沙量和过程的影响。【结果】在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整株玉米和仅保留根系玉米的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玉米的同一生育阶段,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表现为裸地最高,只保留根系玉米次之,整株玉米最小。在产流产沙过程中,与裸地相比,整株玉米和只保留根系玉米均可有效地延迟产流产沙时刻、峰值出现的时刻以及平和产流和产沙过程,但只保留根系玉米平和产流产沙过程的作用较弱。【结论】只保留根系玉米与整株玉米的防蚀作用相似,都可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但其对产流产沙过程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0.
国内玉米长期消费趋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先 《农业展望》2013,9(5):70-75
随着国内玉米消费的增加,中国已经由过去的玉米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在国内玉米消费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保证国内玉米长期的供需平衡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从长期来看,按目前国内产量及消费发展预计,中国玉米供需缺口后期会逐步扩大,玉米进口量将会大幅增加。最后提出了维护国内玉米长期供需平衡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