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祖国各地     
广东省发展中深海刺钓业在调整海洋渔业中,广东省逐年淘汰严重破坏水产资源的浅海机拖网,发展中深海刺钓作业。1981年以前,全省中深海刺钓渔船甚少,到1981年底,中深海剌钓渔船发展到346艘,6万1千多马力。中深海刺钓作业,一般指80马力以上的渔船,配备多种刺网、钓具,在40~200多米水深的渔场从事刺、钓作业。主要渔获物为红鱼、红三、刀里、大眼鲷、带鱼、门鳝、鲨鱼、飞鱼等优质经济鱼类。淘汰浅海机拖网、发展中深海刺、钓作业,有效地改变了海洋捕捞作业的生产结构,减轻近海的捕捞强度,有利于保护水产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前,海康海洋渔业深海机拖渔船单船功率.已从六十年代的80马力发展到730马力,单机最大功率达到412马力;刺钓作业渔船从六十年代的20马力发展到300马力.最大单机功率达到150马力。海洋捕捞作业渔船多数是使用国产柴油机,少量深海机拖渔船在近年来使用重庆引进美国“康明斯”NTA-855-M机型,和河南洛阳引进西德(MWM)曼海姆TBD234V8机型,  相似文献   

3.
广东去年各项渔业生产建设都有新的进展。在海洋捕捞方面,全年更新改造了渔船3500多艘,其中仅新增加的中深海大中型拖网、大围网、刺钓渔船便达470多艘,近9万匹马力。通过渔船的更新和技术改造,使前往中深海、外海作业的渔船生产能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的重要渔港阳江县东平镇,改变传统作业方式,大力发展中深海刺钓作业,既保护和利用了水产资源,又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水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 海洋水产资源是发展海洋渔业和沿海广大渔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产资源保护问题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事,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切不可等闲视之。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渔场盲目增船、增马力,酷捕滥渔,造成海洋水产资源急剧衰退。据有关方面统计,仅浙江一省,海洋渔船已突破200万马力,近10年就增加121万马力。1978年以来全省新增的23700多条渔船中,60马力以下小船占75%,而400马力以上的渔轮只增加179条,仅占新增渔船的0.75%,大量的群众渔业渔船囿于沿海近海渔场。不仅如此,  相似文献   

6.
我省面临南海,渔场广阔,水产资源丰富,不论近海和深海渔场,都有大量不同习性的上、中、下层鱼类洄游棲息。但沿海渔民在过去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一般只利用单一工具进行捕捞生产,每年都有一定的休渔时间,生产很受影响。近几年来,广大渔民在党的领导下,特别是到1958年,多种作业在我省有了飞跃的发展。目前全省一般渔船都配备有三种捕捞工具,有的多至十余种,采取了有风拖无风钓,拖钧刺相结合,以及灯光诱捕,围网、镖枪等多种工具进行兼作输作,做到这种工具不收那种收,常年可以生产,使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基本消灭了淡季休渔现象。多种作业已成为我省海洋捕捞渔业的主要增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79年以来,海南省海洋捕捞业认真贯彻执行“调整近海作业,保护水产资源”的方针,坚持“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以提高鱼货质量为重点,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指导思想,对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大幅度地淘汰小机拖渔船、密目灯光围网和小网目刺网;限制和改造地引网和定置网作业;大力发展中深海刺钓  相似文献   

8.
1958年,广东省海洋渔业普遍开展了多种作业为主的技术改革运动。全省42808艘渔船中有96.71%已实行多种作业,许多专区已基本上消灭单一作业,变淡季为旺季。绝大部分渔船实行了“有风拖,无风钓”,群众称“要成为拖、围、钓、刺、镖(枪),十八般武  相似文献   

9.
1979年,我县承担了由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的“在原有机围作业的120马力以下机船上进行深水刺钓作业试捕”项目。经东平公社太阳升大队两年多来在120马力机船试捕,并不断改进渔机具、渔法,获得了增产增收、节约能源、渔获优质的生产效果。使该队这种作业的渔船由1艘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洋捕捞历年来居我市渔业经济的主体。1991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5.79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2.51万吨,占87%。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海洋捕捞业有很大的发展,13年年平均递增9.7%,略高于全省8.1%和大大高于全国5.1%的增长水平。目前主要有拖网、灯围、钓、定置和流刺等五大作业类型。近年来,由于受到水产资源、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海洋捕捞渔船发展变化时起时伏,作业结构畸轻畸重。本文对泉州市海洋捕捞业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为调整优化作业结构,改善经营管理,以及九十年代的海洋捕捞的发展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阳江县东平镇14010号、14005号、14008号三艘刺钓渔船,最近开赴西沙渔场进行试捕生产,初战告捷,共捕捞优质鱼577担,产值72,000多元. 这三艘渔船均为100马力,配有定位仪、卫星导航仪、雷达、探鱼仪等先进设备,在东岛附近作业,单船最高日产60担,平均日产10多担.渔获中有鱼翅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海丰县前进渔业大队调整近海作业,发展中深海刺钓生产,连年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日益显著。去年头9个月,全队80艘机船(总马力1842匹,总吨位312吨),生产优质鱼12,990担,产值1,061,000元,比1983年同期增产26.6%,增值21.5%。马鲛鱼历来是使用刺网捕捞的。1982年7月,社员李华意学习  相似文献   

13.
渤黄东海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解放后,在开发利用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十年代为第一阶段,属于海洋捕捞的上升时期.这一阶段,机动渔船虽然从期初到期末增加了十五倍,但作业特点是以非机动的渔船经营传统的围、拖、刺、钓等多种作业,捕捞能力小于渔业生物的自然再生能力,因此渔业结构适应资源的情况。但在末期迅速增长起来的机动拖网渔船,已开始对吕泅、大沙的小  相似文献   

14.
<正> 深海白(纟廉)是一种剌捕底层经济鱼类的漂流单片刺网,是本县主要传统作业之一,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东平、河北、溪头、平冈、海陵、阐坡等地,作业渔场在乌猪横至海南岛东部沿海及西部沿海,水深30~80米的海域,渔期1~12月,主要捕捞对象为金线鱼,兼捕大眼鲷、带鱼、蛇鲻、黄姑鱼等,年平均单船产量40吨,产值45,400元,最高产100吨,产值110,000元(以上数字均为40~120马力刺钓兼业渔船中深海白(纟廉)业数),是一种耗油少,产量高,鱼货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渔具。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阳江县东平公社积极发展中深海刺钓船带冰生产,取得显著效果.过去全社的中深海刺钓只生产咸鱼.1980年起生产冰鲜鱼,去年带冰船发展到17条.今年以来,冰鲜船迅速增加,到四月底达到77条,生产优质冰鲜鱼17,064担,占刺钓产量的40.6%,交售国家冰鲜鱼3,558担,大部分调往广州和北京等大城市.  相似文献   

16.
林东年  杨贡 《海洋渔业》1992,14(1):24-26
<正> 底拖网作业,是广东省茂名市博贺渔港海洋捕捞主要作业方式,年产量占全镇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0%。近年来,随着博贺渔港大马力渔船日益发展,功率不断递增,从最大550马力扩大到1050马力,针对当时发展情况,解决深海作业从捕鲹科鱼类等密度大、游速快的鱼类为主的高口快速网具的需要,吸取了中小马力渔船网具改革的高产成功经验,根据模型测试的数据和生产效果,因地制宜地进行网具改革,以292目×40厘米拖网作为母型网,设计出规格为320目×40厘米的“东风一号”920马力渔船外海高口快速拖网(见图)。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同时在生产实践中适当调整,逐步完善,使本网具设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底拖网作业,是广东茂名市博贺渔港海洋捕捞主要作业方式,年总产量占全镇海捕总产的90%。随着博贺渔港大马力渔船日益发展,功率不断递增,从原最大550匹增加到1050匹。针对这一发展情况,为了满足以捕鲹科鱼类等密度大、游速快的鱼类为主的深海作业对高口快速网具的需要,我们吸取了中小马力渔船网具改革的高产成功经验,根据模型测试的数据和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有限的作业渔场,脆弱的资源基础和超强的捕捞力量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捕捞作业结构必须优化,笔者对钓业,灯诱敷网,中深海刺钓,灯光围网及多种作业兼作,和发展远洋渔业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福建海洋捕捞业近年来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森 《福建水产》2002,(3):24-29
十年来我省拖网、张网作业发展太快,捕捞力已大大超过近海渔场资源的承受能力,造成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海捕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实行限额捕捞制度,逐步减少拖网和定置渔船数量,围刺钓笼作业也要调整发展,并引导上岸渔民改行从事养殖、加工、休闲渔业及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0.
王小凡 《海洋渔业》1996,18(1):28-30
一、前 言 在海洋捕捞作业渔船中,小型兼作渔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国约有数十万艘。这类渔船的主机动力为60~200kw,一股以拖网作业为主,兼流刺、钓等作业,因此所配备的捕捞机械也是以拖网作业为主,大部分只配备机械传动拖网起网机。近年来随着渔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