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木耳是我县的品牌产品,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为充分利用资源,从段木栽培黑木耳转向推广代料黑木耳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必然趋势。代料黑木耳栽培与代料香菇相比,更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三大优势,该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随着代料香菇向全国推广应用,香菇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代料香菇生产过程中,香菇菌棒烂筒时有发生,菌棒烂筒是代料香菇栽培从菌丝培养到出菇期间发生的一种腐烂病,烂筒从菌棒发菌到一定程度后便可能发生。一般是前期发生少,中后期发生多,严重时菌棒腐烂殆尽,香菇绝收。笔者就菌棒烂筒发生原因开展了广泛调查与研究,总结形成了香菇菌棒烂筒控防技术,供广大菇农参考,对菌棒烂筒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采取控防措施,提高菌棒成品率,避免或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3.
沈晓红 《食用菌》2016,(6):56-57
正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部,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独特的自然气候较适宜中温型食用菌的生长。浦城县年均代料栽培黑木耳2000万袋,占食用菌生产总量的29%,是菇农增收的主栽品种之一。代料栽培黑木耳过程中极易发生流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严重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因此,预防黑木耳流耳对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1"流耳"症状黑木耳的"流耳"又名"水烂耳"是细胞充水破裂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传统上为段木栽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功开展代料栽培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方式。尤其是21世纪初创新的露地全日光代料栽培技术,颠覆了食用菌必须遮光栽培的传统,使黑木耳栽培在各地得到迅速推广。截止2010年,我国黑木耳产量已经达到120万吨以上,成为继平菇、香菇之后的第三大食用菌。  相似文献   

5.
赵丽萍  周新伟 《食用菌》2006,28(1):33-33
我县从1997年开始试栽代料黑木耳,通过试验、突破、完善三个阶段,到2004年全县种植代料黑木耳2000万袋。代料黑木耳与代料香菇相比,更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三大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从事代料黑木耳生产多年,现将对代料黑木耳大田栽培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南方黑木耳代料栽培已有20多年历史,栽培模式多样。早先采用层架立体荫棚栽培;现多采取"裸地"栽培,这种模式投资省,制棒方式与香菇相似,适合在广大香菇产区推广,近年来在浙江等地发展迅速。但全露地栽培模式受天气影响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来对香菇"烂棒"现象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和研究,掌握了香菇"烂棒"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香菇菌棒"烂棒"的防治措施,为菇农进行香菇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龙泉市是我国黑木耳之乡、我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食用菌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1/3。食用菌产业以代料黑木耳栽培为主,2014年,全市生产代料黑木耳1.5亿袋,产值5.5亿元,占食用菌总产值的61.3%。  相似文献   

9.
孙洁 《食用菌》2012,(4):39-40
代料栽培是黑木耳生产史上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它缩短了黑木耳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了生物学转化率,也使黑木耳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然而,长期以来,代料香菇生产多以桦栎、青冈栎等硬杂木木屑为主料,林木消耗量大,菌林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探索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代料,取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和广大菇农参考交流。1选择品种选用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及适宜苹果枝屑代料栽培的优1  相似文献   

10.
《浙江食用菌》2010,(2):25-25
从龙泉市农业局获悉,2009年龙泉生产代料黑木耳1.1亿棒,代料香菇7000万棒,段木灵芝4100立方米,全年总产值达4.6亿元,生产规模弄口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1.
在木耳生产中,每到高温高湿的夏季,特别是霉雨季节,常常发生严重的烂耳现象,耳片腐烂流失,不堪食用。全国各木耳产区段木栽培与代料栽培的毛木耳或黑木耳,只要接触地面均会受害,这给木耳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该问题极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小孔袋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木耳是著名的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产业。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形成了一套栽培技术措施,在产量上、经济上均获得较大的突破。但仍常出现菌袋出耳期刺孔烂袋率较高,减产甚至绝产的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进行了小孔袋栽培黑木耳新工艺试验。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品种供试菌种为浙耳508,此品种由武义牛头山野生黑木耳菌株经人工驯化育成,2015年通过浙  相似文献   

13.
传统香菇代料栽培以春栽和秋栽为主。随着香菇新品种的研发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夏季香菇栽培技术日渐成熟。根据相关文献,综述反季香菇代料栽培的时间安排、菌株选择、培养料配方、料棒制作、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转色管理、出菇管理及采收等各环节。  相似文献   

14.
陈文杰 《食用菌》2021,(1):47-48,64
近几年香菇生产以其劳动密集、生产技术成熟、市场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香菇不耐高温,夏季除高海拔地区外,许多地区选择保持香菇菌棒活力而不出菇,以免造成烂棒.笔者综合多年栽培香菇的经验,总结了香菇越夏期温度、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方面管理技术要点,并分析了造成香菇烂棒的主要成因及防控措施.现...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组织科技人员支援商洛老区,开展科技扶贫,并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快食用菌开发和代料栽培技术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商洛地区是陕西省黑木耳、香菇生产基地之一。商州市(含山阳县)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开发黑木耳、香菇和平菇三个食用菌品种,通过研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段木栽培黑木耳和香菇单  相似文献   

16.
香菇代料栽培规模日益扩大,其中代料长棒栽培模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模式,而透气袋栽培模式则是近年来从日韩引进的模式。在扼要介绍这两种栽培模式的特点基础上,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的优劣,给出代料长棒栽培模式更适合我国现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发展代料栽培香菇以来,香菇生产已逐步成为当地农民的一大支柱产业。为提升大棚栽培代料香菇管理水平,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减少菇农劳动强度,于2010年开始进行微喷灌技术的应用试验(图1,图2),目前应用栽培代料香菇累计5 000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近1/3来自于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近三四年来,以“耳一稻”轮作模式发展起来的代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生产量已超过了代料香菇。2009年全市发展了860余公顷,生产代料黑木耳11000万袋,产值4亿多元,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为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道路。现将此种生产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甜高梁渣作培养基制种及栽培平菇、风尾菇,香菇、黑木耳进行了探讨、从不同配方的试验结果显示,甜高梁渣适宜不同菌种的代料栽培、段木栽培或直接栽培。  相似文献   

20.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