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用塑料袋取代玻璃瓶装麦粒生产蘑菇菌种:一是装料、取种极为方便二是便于运输;三是破碎损耗率低;四是价格低廉,成本降低。但因塑料袋菌种成品率低而无法普及。本技术生产菌种,可使塑料袋菌种成品率达到玻璃瓶生产菌种成品率的水平,并大大提高了制种效率。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使用塑棉结合塞防杂 塑棉结合塞的塑料部分呈内中外三个环形固定在一起的形状,在中环之内和内环之上用少许棉花填紧密,内塑袋装料后,套上套环(颈圈),塞上塑棉结合塞封袋口,相关部位的袋口薄膜就被套环和塑塞夹压得很紧密。同时被夹压的口膜随着塑料塞…  相似文献   

2.
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瓶塞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率及菌种质量。根据笔者经验,瓶塞的制作应抓好以下三点。 (一)曝晒棉花 制作棉塞前应将成捆的棉花打开曝晒,这样制作的瓶塞通气性好,且能减少灭菌过程中的棉塞潮湿现象。 (二)用棉适量 制作棉塞的用棉量要适当,先撕直径scm左右的整块棉花,随后在中间垫适量零星棉花,从四边向里卷紧后塞入瓶口,使棉塞 2/3在瓶口里,1/3露在瓶口外。 (三)辅助工具 用折断的镊子脚或相似的尖钢条作辅助工具,在左手将棉花塞入瓶口的时候,右手拿尖钢条协助将棉花推入瓶内,这样不但可减轻劳动强度,而且棉塞又能塞…  相似文献   

3.
周金明 《食用菌》2004,26(4):22-22
在生产菌种当中,大多数是利用棉塞封口,后来改为利用无棉盖体封口。但棉花做塞,在灭菌中,易把棉塞打湿造成菌种污染。若用无棉盖体,其造价高,封口污染率较高,且污染集中在上部原种基料面,经多次观察,分析认为,有时是杂菌从盖体透气孔中进行入所致。笔者经多年实践,现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4.
贺祖海  周玉麟 《中国食用菌》1997,16(2):31-31,35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将工序繁琐的传统菌种生产法改革为一种无棉塞小袋装菌种生产法,具有高成品、低成本、省工序之特点。适合香菇、黑木耳、平菇等大部分菌种生产,尤其对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经济效益最可观。此法生产香菇、平菇、灵芝、茯苓等菌种成品率可达100%,黑木耳菌种成品率达98%左右。此法采用常用菌种袋,但免去棉塞、颈圈,每袋节约成本超过0.10元,又克服了大袋生产打眼贴胶布扎绳等工序费工时和成品率低的缺点,节省工时30%以上。现简要介绍其工艺技术如下。 1 配料 (常规,略)。 2 装袋菌种袋规格,生产香菇种一般用14×28cm,或15×30cm,或12×24cm;生产平菇可更大;生产黑木耳适宜12×24cm。乙烯袋较好,丙烯袋质脆,易破,成品率低。装料,以手工为例。14×28cm袋,装料500g、15×30cm袋装料600g,12×24cm袋装300~350g为宜。料填实压紧,占袋容积3/5,料袋空留长度以手掌一把握住为度。料装满压实后,上端用手握住,旋转拧紧即可。然后将料袋装入编织袋,要装整齐,排平,袋口一律向上。一人8小时可装  相似文献   

5.
用塑料袋栽食用菌,目前已广泛采用。塑料袋的扎口,常规法是套塑料环后塞棉花;也有不用环直接用棉塞或稻草把扎袋口;还有直接用绳扎口。这些方法,费工、费料,操作麻烦。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便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兴起的平菇塑料袋栽培法都是在塑料筒的两端用棉塞(或用报纸包着棉籽壳代替棉塞)和绳子扎口。这种方法使用棉塞和绳子量大,扎口速度慢。发菌时间长,出菇时间晚。笔者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出平菇提早发菌、提早出菇的料袋扎孔新方法,具体操作是:先将塑料筒的一端用绳扎口,然后从另一端向袋内装人菌种和培养料,一层料一层菌种,当培养料将要装满时再放菌种,用菌种封口,最后用绳扎好口。另外,做一个长30cm、宽3cm、厚1cm的木板,在木板的一端钉上 3个直径为 2.5~3.0mm粗的元钉(钉透),钉与钉之间的距离为4cm。用木板上的钉子向扎好口的塑料袋…  相似文献   

7.
棉塞沾石蜡保藏菌种做法极为简单,就是对要保藏的斜面菌种将试管口连同棉塞一起浸入已熔化的石蜡中,取出后倒置片刻,待石蜡凝固后用纸或塑料袋将菌种包好,置室温或冰箱中保藏.使用菌种时,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烙上稍稍加热,即可拔出棉塞移种.如菌种不需一次用完,塞上棉塞后再在火焰上加  相似文献   

8.
围绕采用何种方法制种能将成本降低,制种手续简化,培养周期缩短,污染系数减小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塑料袋无套环、棉塞法制种的研究和试验。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此法制种平均每袋可比用瓶降低成本31.6%,生产效率提高2—3倍,重量减轻75%,比用塑料袋加套环、棉塞每袋降低成本5.13%,生产效率提高3—4倍。现简介于下:1.取一条两端均未封口,规格为12×25cm 的聚丙烯塑料菌种袋,把一端迭成一束,用左手捏,右手拇指与食指将一内径为5mm的橡胶圈(每两只一分钱)撑开套于叠好的一端上(距边缘2cm)。  相似文献   

9.
刘国生  李用芳 《食用菌》2000,22(6):44-45
在微生物学实验中,棉塞虽小但是不可缺少的物品。目前虽然市场上有通气膜、通气塞等产品,但由于价格较贵以及重复性使用等问题,因此在一般实验室仍不能普遍采用。而一般的棉塞制作方法比较麻烦,制作速度慢,且制成的棉塞使用效果往往不十分满意。笔者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经探索将传统的棉塞制作方法加以改进,成为一种快速简便且容易掌握的方法。现将此法介绍如下:1 材料准备11 材 料 试管或三角瓶,棉花,纱布,棉线,木棒或玻璃棒,剪刀等。12 准 备 根据试管或三角瓶大小,将纱布剪成一定尺寸的正方形块,如制作16mm×160…  相似文献   

10.
在分离和转接母种时,一般是用棉花做塞,但用棉花做塞有如下弊端:①技术性高,太松太紧都不行;③棉塞如受潮,母种就会受污染Z③保存菌种室内若湿度大,也会因棉花受询而感染杂菌。笔者在实践中用包装箱的填充杨泡沫塑料板来代替棉塞,收到了满意效果。具体做法:将泡沫板割成条,浸在5%来苏尔溶液盆里,取出后用手捏干,塞人试管口即可进行灭苗。泡沫塑料耐腐蚀,成品率可达100%。试管母种用泡沫塑料代棉塞效果好@江文胜!湖北大冶市陈贵港南食用菌专业户~~  相似文献   

11.
刘敏定 《食用菌》2002,24(6):42
多数食用菌种植户的菌种都是在家用冰箱保存的 ,但因冰箱不是专用的 ,常放一些蔬菜、食品等等 ,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菌种棉塞受潮 ,从而造成菌种污染。因而须把菌种存在在一个低温且干燥的环境中才可以。由此笔者用以下方法防止棉塞受潮 ,两年来效果不错。具体做法是 :找几个饼干包装袋内的干燥剂小袋 ,在阳光下晒干 ,后放入扁宽 15~ 2 0 cm、长3 0 cm左右的塑料袋内 ,将菌种棉塞朝里放入袋内 ,然后把塑料袋扎口密封即可。待菌种存放 1~ 2个月后 ,再取出干燥剂晒干后重新放入袋内即可连续保存。经试验用碎玉米粒制作的母种存活力强 ,在冰箱…  相似文献   

12.
制作塑料袋菌种的袋口都要套塑料环或竹环,再塞棉塞,以利透气。用塑料环、竹环套口成本高,而又有大小,还容易长杂菌。我们于1980年开始试用玻璃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图)。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5,(5)
三种封口材料在金针菇菌种瓶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无菌透气膜封口的菌种菌丝满瓶时间介于棉花塞、聚丙烯膜两者之间,比用棉花塞慢2 d、聚丙烯膜封口快10 d;常温培养20 d,菌丝健壮,杂菌污染率比棉花塞低3%;菌种扩接栽培袋成品率达99.5%,平均产量比棉花塞菌种增产13.4%,出菇子实体发病率比棉花塞菌种低2.3%。  相似文献   

14.
在制种灭菌过程中,棉塞受潮是难免的,特别是用土蒸锅灭菌,湿棉塞更多,如不作处理,会导致杂菌污染。这里介绍一种简易处理湿棉塞方法:出锅时立即把湿棉塞的菌种瓶或袋拣出来,按常规接种后,将湿棉塞在干石灰粉中插几下,使棉塞粘上一层石灰粉,这样可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孳生。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良好,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蔗渣为主要培养料,添加少量废棉花生料袋栽凤尾菇,平均每百公斤蔗渣产鲜菇100-150公斤。主要操作技术如下: 一、培养料配制。充分晒干的新鲜蔗渣90公斤,废棉花10公斤(利用制菌种用的废旧棉塞充分晒干,去掉杂物),石膏粉2公斤。甘蔗渣用1%石灰水调湿,  相似文献   

16.
用塑料袋制菌种,常用棉塞或扎线封袋口,前者在灭菌时棉塞易受潮而增加污染率,后者则由于通气差而导致后期菌丝长速慢、纤细长势不良。我们采用厦门市厦青塑料制品厂生产的无棉盖体塑料双套环制菌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无棉盖体结构 分套环和盖两部分。盖中央有一直径1.1cm的孔,下垫一层无棉盖体,盖体下衬一张有6个小孔塑料薄片。使用时在套环上盖上盖子,压紧即可。 2 试验方法 基质配方为木屑78.5%,麸皮20%,石灰0.5%。共试验两批。第一批封口材料:a.无棉套盖;b.套环加棉塞。15×30cm的聚丙烯袋,高压灭菌。第二批封口材料:c.无棉套盖,d.棉线扎紧袋口。17×34cm的低压聚乙烯袋,常压灭菌。分别于1998年6月12、16日接毛木耳193,每组60袋,27~31℃培养。菌丝封面后隔7天测菌丝长速,各测2次,记录污染袋数。 3 试验结果 ①菌丝长速:接种后7~8天,菌丝封面,各组差异不显著。采用无棉盖体套盖的菌丝日均长速与用棉塞封口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快于用棉线扎袋口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们试制塑料袋装菌种初见成效,已制菌种万袋以上,成品率达90%。制作时,将塑料薄膜剪成36×25cm(或50×18cm)大小,用缝纫机缝成袋子,并在接缝处夹少许棉花,以利通气。装料时,先在袋口套一个直径11cm的竹简(或铁筒),料装至袋高4/5处,捣紧即可。  相似文献   

18.
用废棉栽平菇,一般都用床架栽培,不但空间利用率不高。而且管理麻烦。为此,笔者进行了周年废棉袋栽平菇试验,收到了较好效果.经附近几家菇农投料千余斤扩大试验,生物效率都在150%以上,最高一户达178%。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废棉处理废棉可从纺纱厂、轧花厂等棉花加工厂购到。其中以破籽最好,营养齐全,不需填加其它辅料.栽培前要将废棉进行曝晒,再置0.1~0.2%的多菌灵液中浸透,然后包在布里拧干,含水量以手紧握料有1~2滴水下滴为度(约60%),切勿过高,这是废棉袋栽平菇成功的关键.(二)装袋接种采用24×50厘米的聚乙烯塑料筒做袋。在塑料筒的一端加上棉塞后用线扎紧即成料袋.先在袋底部放些菌种,再装废棉至袋高的1/2,播一层菌种,继续装废棉,再撒一层菌种,最后在袋口加棉塞用线扎紧。装袋时要将成团的废棉撕开,不  相似文献   

19.
用液体菌种接种扩繁菌种,由于萌发点多发菌时间明显可缩短。但因液体菌种生长需有摇床设备和检测仪器,而菇农一般用种量不多,没有条件生产液体菌种。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找出一条可以达到液体接种的同样效果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固体斜面种的液体使用法。现将具体操作介绍如下:接种前先准备几只500ml三角瓶(或洁净酒瓶),每瓶装清水150~200ml,并在瓶中放20~30粒绿豆大小的碎玻璃渣,加棉塞后进行常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些菇农采用葡萄糖瓶、酒瓶做容器制食用菌原种、栽培种,因瓶口小,污染机会小,菌种成品率高,但费棉花。笔者采用葡萄糖瓶原胶塞代替棉塞,可省棉80%左右,且效果较好。其做法:将葡萄糖瓶胶塞洗净,用直径6~8mm的空心金属冲子,胶塞大头单放在木墩上,冲子从胶塞小头空心外通入冲掉胶塞堵头,形成一个直径约6mm的空洞,用开水煮15分钟,晾干,在小头空心处用棉花塞满,松紧适当,即成通气塞。这样的瓶塞灭菌过程中不容易湿,杂菌污染低,接种方便,在适温培养或空气湿度低于60%时培养料水分消耗小,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