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对9个平菇菌株进行了菌丝长速、长相、酯酶同工酶、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结果表明:9个菌株中同名的2个菌株,其中之一已经出现了退化,菌丝长速减缓、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接种到同一培养基上的3个重复之间长相存在差异,但酯酶同工酶酶谱没有变化。同时发现不同的平菇品种间其菌丝长相、长速、可溶性蛋白含量、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差异,长速较快的品种,有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酯酶同工酶酶带数量相对较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平菇品种种类繁多,对环境温度及培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品种性能上的表现,从大量收集来的菌株中初步筛选了8个有代表性的平菇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不同温度条件下适合栽培的优质平菇品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以玉米芯为主料的配方进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3个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目的是筛选出最适合云南省大理州栽培的平菇品种,以期为菇农大面积栽培平菇提供参考。试验研究表明平菇89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高,姬菇次之,平菇99最低。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平菇89和平菇99之间产量差异显著;平菇89和姬菇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姬菇和平菇99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平菇89和姬菇适合在云南省大理州大多数地区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4.
毛慧玲  辜艳 《食用菌》1998,20(3):15-15
平菇(Plearotaus ostreatus)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用菌,在我国分布极广,是我省常见的栽培种类.但是由于平菇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或不同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栽培,其结果有很大差异.为了筛选出适合南昌地区气候条件栽培的平菇优良品种,我们对本地区党栽培的六个平菇品种进行一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平菇学名为侧耳,品种繁多,是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之一.所谓平菇种性,即平菇的生物学特性,是由其遗传因子所决定的,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种性.只有了解并掌握各种品种的种性,才能获得较高的生物效率,达到理想的产量.(一)温型性不同品种的平菇在栽培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各异.根据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而划分类型叫做平菇的温型,一般分为高、中和低温型三种,还有些品种对温度要求不严,适温范围较广就称广温型.平菇菌丝培养的最适温度均为20~25℃,而所谓不同温型的平菇,主要是指各品种的出菇温度,其内容包  相似文献   

6.
以3个大蒜品种为试材,研究发芽前后的提取液对平菇竞争性杂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平菇生产中的细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发芽前大蒜早熟品种对细菌、真菌的抑制作用比晚熟品种、无薹品种总体要好;发芽后的提取液对细菌抑制比发芽前有所下降,但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上升,并且在碱性条件下发芽后的提取液抑菌性能比发芽前稳定;在平菇菌袋中分别加入不同品种的大蒜提取液,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总体差异不显著,但晚熟品种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分离和纯化唐山地区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基础上,在试验室内对生产上常见的16个平菇品种进行了抗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平菇品种对唐山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抗性水平差异显著,F803的抗水平最高,达到85%,其次为1500、雪美和2026,抗性水平分别为73%、64%和59%,其它12个品种的抗性水平均较低。  相似文献   

8.
平菇不同菌株核DNA的提取及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微量SDS裂解法,对平菇2026、2019、CCEF89这3个菌株的子实体进行了核DNA的提取和纯化,并以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RAPD分析,鉴定3个平菇菌株核DNA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对19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表明,13个引物有扩增产物.共得到208条带。这13个引物所扩增出来的产物在3个菌株之间都存在差异,根据扩增指纹的不同,可将3个菌株区分开。对3个菌株的扩增产物两两进行比较,证明这3个平菇菌株确实属于不同品种,与菌丝拮抗实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用于平菇品种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9.
杨慧 《上海蔬菜》2007,(6):111-112
平菇是我国北方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生产技术简便易学,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比较显著。1品种的选择平菇生产和季节环境密切相关,根据季节选择不同的品种是丰产的关键。平菇不同种类对子实体分化要求的温度有明显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低温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耧斗菜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菲 《北方园艺》2011,(5):29-31
以加拿大引进的耧斗菜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对耧斗菜根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5种耧斗菜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因品种不同而含量各有差异,且差异显著;不同品种耧斗菜的抗寒性存在差异,抗寒性强的品种,具有更高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1.
平菇川白一号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王达力 《食用菌》1998,(6):10-10
白色平菇因其洁白、肉厚,畅销于国内外市场。为了填补我省无白色平菇品种的空白,我们开展了白色平菇品种选育研究。1991年我们从栽培的灰黑色平菇品种中获得一株白色变异菌株,命名为川白1号,与其它白色平菇菌株和灰黑色高产平菇品种进行评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来源 川白1号自选;特白平菇引自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青平1号本中心保藏菌株;杂交17本中心保藏菌株。除杂交17为灰黑色菌株外,其余的均为白色菌株。 1.2 拮抗试验 将三个白色平菇菌株接种在平皿PDA培养基上,在25℃恒温箱内培养,观察三个菌株的菌丝相互接触后的表现。 1.3 品比试验方法 栽培料配方为棉子壳98%,蔗糖、石膏各1%,含水量68%。用22×38cm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重520g,每个菌株20袋。常  相似文献   

12.
平菇是食用菌栽培中适应性强、产量高、生活力旺盛的低温品种,很适宜于农村春秋栽培。具体步骤如下: 一、选择优良菌种菌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优良的菌种菌丝浓密、洁白、粗壮,在适温光亮的地方培养,长不到半瓶就出现了子实体原基,菌丝结块紧密,菌块潮湿,有杏仁清香味。如用棉子壳作培养基,棉子壳呈深咖啡色。如冬天播种,要选择耐低温的品种、如P-801、北京农大11号、佛罗里达平菇等。二、选好培养料培养料的好坏,带菌多少,关系很大。培养平菇多采用生料栽  相似文献   

13.
李蓁  姜新良 《食用菌》2009,31(4):27-28
平菇是我市上市销售主要食用菌品种之一,近年栽培规模达250万袋,而秋季平菇占到全年平菇栽培总量的80%左右,是我市平菇周年栽培的主要季节。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市秋季栽培的平菇菌株,在苏州市科技局支持下,笔者从本市挑选了有多年栽培经验的两个专业户作为栽培试验示范点,将2006年我市选育成的港平1号同引进韵平菇菌株及本地主栽品种作对照试验,确定适合本市秋季栽培的平菇菌株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廷杰 《食用菌》1999,(4):12-13
平菇是大型真菌之一,由于风味鲜美,营养丰富,栽培基质来源广、技术简单而栽培量大,产量高,已成为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平菇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域或不同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栽培,其产量有很大差异.就其某一品种在当地条件下栽培是否是良种,必须经过比较试验才能确定.为此,我们对新引进的4个品种在当地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防地道栽培平菇各地均有成功经验,但普通平菇品种成熟时弹射出大量孢子粉尘,污染空气,有碍操作者身体健康。国内外有关单位虽已选育了少孢或无孢平菇品种,但均属中温品系,不适于地道较低温度条件栽培。  相似文献   

16.
林辰壹  曹艳  马海  张萌  王娜 《北方园艺》2015,(13):145-148
以平菇品种"816"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18种氮源对高温胁迫后菌丝体恢复生长过程中对氮源选择性利用的特征,为优良菌株保护和提纯复壮提供重要的指导。结果表明:PDA加富培养基以及天然氮源中的豌豆、有机氮源中的牛肉膏、酵母膏和蛋白胨配方对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恢复生长的作用。氮源物质对高温胁迫后的菌丝体恢复生长作用存在极显著差异,一定的氮源对提高平菇耐热能力和高温胁迫后菌丝体恢复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稻草生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稻草为主要培养料,探求平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稻草栽培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其它辅料,床栽是可行的;培养料对平菇菌丝体的生长影响较小,但对子实体生长发育影响明显,不同的菌株产量和品质也有显注差异,稻草栽平菇理想的品种为A4,稻草处理方法为堆积发酵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长期极高温天气大棚条件下培养的平菇菌种和空调控温条件下培养的菌种,经过继续种植对菌丝和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颜色的菌种和不同部位菌种对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做了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灰黑色平菇2016而言,经历超高温天气下培养的菌种使生物学效率降低了17%也1.6%,使用菌袋外部厚度2cm的菌种比2cm以内菌种生物学效率提高了6.4%~11.0%。对于灰白色平菇F803而言,经历高温菌种使生物学效率提高了3.9%-5.9%;外部2cm厚度的菌种比2cm以内菌种生物学效率降低了1.7%~3.7%。总之,灰黑色品种没有灰白色品种耐热.在高温季节使用灰白色品种对食用菌生产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区平菇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山东、河南等10个平菇主栽地区的10个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主栽品种,参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平菇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变异系数法、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栽培平菇中,湖北平菇膳食纤维含量、江西平菇总糖含量、河南平菇粗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蛋白质、粗脂肪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地区味觉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评价中,山东平菇均表现出明显优势。脂肪酸含量中吉林平菇含量最高(9.075 g·kg~(-1)),是山东平菇的2.5倍。因此可选择膳食纤维、总糖、粗糖、氨基酸、脂肪酸含量作为平菇代表性指标,在筛选优势主栽地区、营养品质分析及平菇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和分析了无孢平菇的培养特性、显微结构及主要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无孢平菇茵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子实体生长发育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8℃~22℃。扫描电镜观察子实层,无担孢子。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无孢平菇子实体的粗蛋白20.3%、粗纤维7.3%、粗脂肪2.6%、可溶性总糖5.9%、总氨基酸13.8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