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开设诱导孔的方式诱导鹿角灵芝(Ganoderma amboinense)形成原基的方法,结果表明:鹿角灵芝在菌丝完全发满菌包或发满菌包至3/5以上时可以通过在菌包肩部下方1~2cm处开2个诱导孔诱导原基形成,这种诱导方法较常规方法可使菌丝未发满的菌包提前20~30d形成原基;还可将原基形成率从52%提高至82%~94%,增产55%~186%;使用诱导孔处理未完全发满菌丝的菌包还可加速菌丝发满菌包、加强菌丝长势,增强子实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野生朱红密孔菌子实体组织中分离获得朱红密孔菌纯菌丝,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值和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红密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最适含水量为60%~65%。用木屑和麸皮为培养料人工栽培朱红密孔菌,在培养料上菌丝发满菌袋时间为26~30d,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时间约为32d。  相似文献   

3.
金福菇是一种适宜高温季节栽培的高温型食用菌,具有耐贮存的特点,适合上海地区6—8月栽培,可填补市场上高温季节菌类稀少的空白,市场价格极高,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年在上海的栽培数量有逐年增长趋势。正常情况下,金福菇菌包在接种后35d可发满菌丝,再经过15d的后熟期便可进行脱袋覆土栽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菌丝发菌速度慢,最终导致栽培延后,错过最佳出菇时间,影响产量,影响收益。笔者经过三年来金福菇菌包制作培养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平菇的栽培袋,待菌丝发满开始现原基时,脱去袋膜后砌成菌墙,墙距大于墙高约30cm,采收三潮菇后,清理菇脚,将菌墙轻轻推倒,注意不要碰碎菌袋,上覆1cm厚经灭菌杀虫的松软壤土,然后慢慢上足大水(水  相似文献   

5.
鸡腿蘑液体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难腿蘑液体菌种接固体栽培科的实验,证明选择种龄为3天,接种量为10%,并以搅拌方式接种时,可在一周发满菌丝,与传统的制种方式相比,大大缩短了发菌周期,并为将来实现鸡腿蘑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以传统菇房发菌料为对照,从菌丝生长及培养料降解角度研究了隧道发菌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发菌料的菌丝生长速度比菇房发菌料快13.6%,基因拷贝数是菇房发菌料的3.7倍;在菌丝生长阶段,隧道发菌料中的蛋白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滤纸酶、酸性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是菇房发菌...  相似文献   

7.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 ,在姬菇菌袋播种后 8~10d ,发现大批菌袋有明显污染 ,严重抑制了正常菌丝生长。于是及时用 0 5~ 0 7cm的木棍或铁棍 ,在污染的菌袋四周扎 5~ 7cm深的孔 ,然后把菌袋按原来形式排起 ,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合时 ,经3~ 5d的培养 ,正常菌丝才开始向前吃料 ,生长速度加快 ,再过 10~ 15d ,姬菇菌丝逐渐淹没袋内霉菌落 ,最后菌袋发满变成洁白。以上处理措施 ,打破了常规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疗的方法 ,既节省了药品投资 ,又避免了菌袋报废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当地栽培姬菇多用袋栽 ,它属保护性栽培 ,因两端封闭严密发菌…  相似文献   

8.
李庆利 《食用菌》2007,29(4):61-61
平菇在发菌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由于菌袋隔氧使袋内菌丝萌发后受到抑制,导致杂菌增加,使生料栽培成功率大大降低。为了使菌袋尽早发满菌,在发菌过程中用针刺微孔来增加氧气促进菌丝生长,但用手拿针刺孔速度慢,不易操作。笔者在作生料栽培时用针制做了一个器具,使用方便快捷,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庆利 《食用菌》2008,(1):10-10
平菇形美味鲜,栽培容易使城乡种植户越来越多,常规适温种植菇多价低。为了避开早秋投料高峰期,许多菇农分料生产,秋末冬初投料生产,可此时天气渐冷,对接种后菌丝生长不利,为了提高温度使菌袋尽早发满菌,就采取堆垛、加温方式。堆垛能增温,可堆内氧气不足,温度高时会遇到缺氧和高温烧袋,而且会有鼠害咬食菌袋,使菌袋成品率降低;煤、电成本高,对人体有些危害;笔者近年在不增加成本情况下使棚温增高,有利菌丝尽早发满袋,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木条菌种比木屑菌种有以下优点: 一、缩短发菌时间,菌令上下一致木条菌种空隙多,通气性好,菌丝吃料快,生长旺盛;母种接种到木条原种上,20天菌丝就渗透木条而长满全瓶,比木屑培养基培菌时间缩短4天左右。用木条原种接入栽培种上,培菌时间更可缩短:750毫升玻璃瓶只要15天就可长满全瓶,比木屑栽培种缩短15天;塑料袋20天就发满全袋,时间可缩短25天以上。木条菌种长12厘米,接入培养料中间,发菌时上下左右一起长,菌丝纵横延伸。因此发菌时可大大缩短。二、菌种利用率高,杂菌污染少木条菌种作原种,一根木条接种一袋,没有接多接少和浪费现象。接种到培养基后,由于吃  相似文献   

11.
平菇菌丝后熟管理,即菌丝的后期再培养,指菌丝发满菌袋后,创造条件使之继续进行营养生长,延长发菌时间,增加产量。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避光培养。自装袋播种开始,即应严格避光,尤其进入发菌棚以后,许多菇农为方便观察,习惯将棚内光照调整至明亮,大约在1000勒克斯左右,或者调至2000勒克斯以下,每次进棚观察时即掀开草苫,人走“光”灭。  相似文献   

12.
赵放达  杨建国 《食用菌》2011,(4):51-51,68
平菇菌丝发育旺盛,栽培管理简单粗放易栽培成功,因此平菇栽培发展十分迅速。但近几年随着栽培量的增加,病虫害越来越猖狂,特别是核桃肉状菌的发生,使平菇菌丝发满袋后不出菇,甚至绝收。笔者根据多年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其发生规律、特征及其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于熟料栽培,微孔透气能够极显地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加快发菌速度。在中试验条件下,接种后15天一次刺孔4个,每孔直径为2mm,孔深0.5cm,是简单而有铲的促进菌丝生长的操作。对半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生料栽培,微孔透气技术是一种更为必要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凤尾菇菌丝生长快,抗杂菌能力强等特点,用生料制作凤尾菇栽培种,可以减少灭菌工序,具有省工、发菌快等优点。我们做了如下试验,介绍于后供参考: 一、料材和方法凤尾菇系我所选育,编号018327。配料:棉子壳98%,石灰1%,过磷酸钙1%,含水量65%,以常规装瓶灭菌为对照。制作方法:料配好后拌匀,加水至正常含水量,再将发满菌丝的原种(玉米粒种)掏出,拌在料中,每百斤料需原种20~30瓶。然后装袋,袋长33cm,宽17cm,每袋干  相似文献   

15.
制好菌种是取得木屑栽培香菇成功的基础,原种和栽培种是生产的关键。原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栽培种的成品率以及栽培产量。制原种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检查发菌情况,随时掌握菌丝生长动态,对菌丝生长异常的菌种,如菌丝吃料慢,发菌参差不齐,菌丝浓淡、粗细不一致,甚至出现拮抗现象的要拣出来,不能使用。(2)保证恰当的菌龄,一般采用菌丝刚发到瓶底的原种,因为这种菌丝年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高温平菇侧5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栽培试验,并经大面积栽培示范,认为该品种耐高温、适应性强、出菇快,是我地区夏季栽培的一个较好品种。基本特性(一)形态特征母种在PDA 培养基上菌丝呈白色,较稀弱,绒毛状,温度26~28℃生长快。原种、栽培种在棉壳培养料中呈灰白色,750ml 的菌种瓶在适温下只需22~25天长满菌丝,且表面不形成菌皮。子实体长大后,菌盖为浅漏斗状,直径6~12cm,单生或丛生,色泽白,菌肉较薄脆嫩,菌柄长而细,侧生,中实,菌褶延生,较稀。(二)营养要求平菇侧5对营养物质要求不严格适应能力较强,棉子壳、玉米秆、油菜秸、豆秸、稻草、瓜豆藤蔓等都是很好的培养基质,尤以油菜子壳、豆荚及其秸秆粉碎物发菌最快,菌丝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7.
通常用纯稻草栽培凤尾菇产量较低,生物学效率在50%左右.而栽培时添加辅料又易导致杂菌污染。本人通过多年的试验,在菌丝市满料床后撒上薄层米糠,2~3天内料面可形成浓密的菌丝,发菌期内菌丝生长旺盛,生物学效率由52%提高到96%,且菇质好。 1供试材料 凤尾菇,引自安徽农学院菌种室,制成棉子壳栽培种。稻草选用杂交晚稻草,去掉稻草头,切成6~9cm的段,浸泡在2%的石灰水中48小时,以除去硅质,充分软化。沥干水分后待用。  相似文献   

18.
以生产上常用的棉籽壳、木屑、玉米粒、麦粒、木条为原料制作平菇栽培种,比较发菌速度、菌丝形态、菌丝活力及接种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麦粒种发菌速度快,菌丝健壮,菌丝外观形态及扫描电镜1 000倍下的微观形态均优于其他菌种;玉米粒菌种次之;木条种发菌速度较慢,菌丝较细,但接种效率高,用种量少,所接菌袋16天即可长满。  相似文献   

19.
香菇半熟料开放式菌块栽培和地床栽培在东北地区已推广应用多年 ,一直是该地区香菇生产的主要栽培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低温发菌 ,开放接种与管理和菌种量大等主要特点。近几年来 ,其发菌原理在袋制三级种技术上也开始有所应用。使袋制三级种技术较传统方法有较大改进。该项技术措施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培养温度较高 ,生产期长 ( 55~60d) ,菌龄上部偏长 ,下部偏短 ,上部菌种老化中下部菌种缺氧 ,菌种生活力差等缺点。使操作简单易行 ,节省燃料 ,菌丝洁白 ,粗壮 ,长势旺盛 ,菌龄上下、内外一致 ;发菌速度快 ,周期短 ,污染率显著降低。该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菌渣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针菇菌渣再利用和对环境污染综合考虑,将金针菇菌渣按22%、42%、64%、85%的比例代替部分棉籽壳用于秀珍菇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料配方中菌渣的添加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呈负相关,菌渣占22%配方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1.13cm/d,而菌渣占85%配方中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为0.80cm/d;根据三潮菇的产量,配方中菌渣占22%、42%配方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生物转化率分别为101%、99%,而菌渣占85%的配方生物转化率最低,为83%,大大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