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阐述了国内外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研究利用现状。热带、亚热带种质引种到温带要进行种质鉴定,通过混合选择或与温带种质互导改良以及轮回选择等途径,可筛选出更多抗病虫、耐旱、耐瘠薄、优良农艺性状等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与利用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32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六五”以来我国玉米种质改良创新与利用的现状,介绍了国外种质改良的研究现状及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玉米种质改良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玉米主要种质的改良与杂优模式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生产和育种用咎质的分析,发现玉米种质主要集中在四大杂优群,的主要模式有5种,重点讨论“丹玉”玉米三番五次能种上使用的主要杂优 和杂优模式选择、改良与利用等问题,并根据丹东育种者成功的经验和育种实践,对其地方种质与外来种质结合利用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玉米种质的利用与改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宋锡章  张宝石 《玉米科学》2007,15(2):044-048
新种质的普遍缺乏和遗传基础狭窄,已经成为玉米育种者所面临的难题。美国作为世界上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量最高的国家,在玉米种质的理论及应用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本文回顾、总结了美国在种质利用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杂种优势理论的发展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应用,以及通过群体改良、外来种质导入手段保持遗传多样性,改良、拓宽种质基础的理论发展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5.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利用研究的概况,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在玉米群体合成、改良与利用方面开展的研究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结合玉米育种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提高玉米群体改良利用效率提出思路。就研究方法和内容而言,应将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重点研究群体农艺性状及配合力表现、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和遗传组成等,探明群体育种潜势;合成群体时,应按杂优类群选择自身性状优良、配合力高且彼此又有一定差异的材料,以适当协调群体的遗传异质性与群体内优良个体出现频率两者的矛盾,在对群体遗传育种潜势评价的基础上,应针对群体存在的问题,确定好选择目标性状和选择强度,并利用适当的轮回选择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玉米群体改良利用效率;在群体改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群体改良效果评价,以便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改良方案;在利用人工合成改良群体选系前,应对群体的育种潜势进行评价,并根据群体遗传特性和自交后代配合力表现,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7.
CIMMYT21世纪玉米种质改良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长玲  潘才暹 《玉米科学》1993,1(2):016-017
改良种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其它技术的相应改变。种质改良是植物育种的一项长期目标,对21世纪种质的预测将影响目前及将来的育种战略决策,CIMMYT(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考虑到21世纪全球玉米供求变化趋势,科技进步、生态环境的变化,CIMMYT本身条件及国家项目等因素,提出了下列7个种质改良的战略性问题,即21世纪的改良种质重点、广适性和特殊适应性、遗传变异、种质保护、遗传增益、逆境、布局。作者根据CIMMYT有关资料,综述了这7个种质改良战略性问题,供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议玉米种质改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当前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的现实,论述了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的必要性和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的途径,并讨论了当前改良玉米种质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黑玉米资源的利用与改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讨论了黑玉米的营养价值,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的意义,介绍了黑玉米粒色的遗传特点,遗传改良方法及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非洲种质在黄淮海的改良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4个非洲种质和4个常用种质组配的16个组合的玉米穗部性状、抗病性及病害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坦桑尼亚种质ZB903所配制的组合产量表现较稳定,综合抗病性强,在抗病育种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埃塞俄比亚种质与黄改系种质选育的CM07组配的组合产量最高、百粒重大、穗行数多,对产量影响最严重的茎基腐病表现达高抗水平。直接利用非洲种质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与黄改系种质杂交选育的自交系可在黄淮海重点利用。瑞德×(塘四平头+非洲种质)是黄淮海利用该种质比较理想的杂种优势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闫海霞  张宝石 《玉米科学》2006,14(3):020-024
针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进行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群体改良、地方种质资源潜力的挖掘、热带亚热带优良种质的引进和利用、野生玉米的驯化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等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外玉米种质的引进、利用与改良是我国玉米杂交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选用从欧洲引进的21个玉米杂交种,在经过产量比较鉴定和农艺性状综合评判后,选取其中的BC8241H1作为选系基础材料,选育出了优良玉米自交系南21-3,并组配育成了5个优良玉米杂交种供我国西南山区推广应用.针对南21-3部分性状的缺陷,分别导入Tuxpeno、Lancaster和Reid种质对该系实施改良,并选育出了系列改良系.实践证明,BC8241Ht这份欧洲玉米种质是优良的,利用改良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以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直选系南21-3及其改良系为材料,按NCⅡ杂交模式,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直选系南21-3及其改良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BC8241Ht种质作为核心育种材料所实施的一系列改良选择,对提高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交后代的综合表现效果是明显的。以配合力或实际测定值作为评价依据,其评价效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种质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90~1999年山东省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以及种质改良创新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用玉米杂交种种质基本上由Reid、塘四平头、外杂选、Lan.和旅大红骨五大核心种质类群组成,种质基础更趋狭窄.有6种杂交优势利用模式.但目前利用最多的有Reid×外杂选、Reid×旅大红骨和Reid×塘四平头3种模式.我省玉米种质的改良和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今后玉米种质的改良和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优异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10个玉米F1代杂交种和18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玉米出籽率、千粒重和单穗粒重的改良效果和杂种优势等。结果表明,导入PH6WC的改良系在千粒重和单穗粒重方面明显优于未改良系,千粒重、单穗粒重的增幅分别为2.6%~12.3%和4.4%~9.5%;导入PH4CV的改良系在出籽率和单穗粒重方面明显优于未改良系,出籽率、单穗粒重的增幅分别为-0.3%~12.0%和16.8%~34.8%。新组合PH6WC×辽3250、辽3358×PH4CV和PH6WC×辽3258的产量分别为12 731.5、12 485.5、12 396.3 kg/hm2,与对照郑单958相比增产幅度达显著水平,具有较高的利用潜力。F1杂交种的出籽率呈近中亲遗传,千粒重和单穗粒重呈超显性遗传,均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途径、方法及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改良、引入玉米综合群体的改良、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种质改良与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8,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优质、抗逆、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新种质匮乏,已成为影响玉米商业育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生产用种质的遗传脆弱性受到普遍关注,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成为作物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向。综述了CIMMYT和美国玉米遗传资源的搜集、评价、改良和利用情况,玉米遗传多样性的演变趋势与动力,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研究进展,群体改良理论和技术的新发展及对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探索。Hallauer于2003年提出的两个杂种优势列(heteroticalignment)的概念,把对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的认识从温带种质扩展到所有生态类型,为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两个群体间的相互轮回选择改良技术,是把种质资源大规模推向杂交育种应用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8.
对从国外引进的10份抗玉米象种质资源进行模拟仓储试验,结果表明:GP129具有较强的抗虫性,是一个优异的抗仓储种质资源。GP124、GP128、GP138在抗玉米象方面表现较差,在资源应用上应注意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