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麦棉两熟种植棉花生育期间主要气候因子与籽棉产量的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果表明,黄淮海棉区棉花产量在年度间的差异主要受积温的影响,4-10月份≥20℃积温与籽棉产量的关联系数0.4463;其次为日照时数,关联系数0.4052,第三是降雨量,关联系数0.3133.在棉花生长的4-10月期间,以8月、9月的日照时数和8月份≥20℃的积温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关联系数分别达到0.7201、0.7116和0.7042.逐步回归分析法结果同样表明,积温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且为正效应;而降水量对产量的影响为负效应;得出的回归方程(P=0.0007598,R2 =0.7477)可试用于黄淮棉区两熟籽棉产量的预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棉花生产均不容忽视,而黄河流域是中国主要产粮产棉区,粮棉争地的现象尤为突出.麦棉两熟种植模式既解决了中国农业生产中棉粮争地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复种指数;又是中国棉区增粮,麦区增棉增效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麦棉两熟共生期对棉苗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淮棉区主要麦棉两熟种植方式(3∶1和3∶2 式)共生期遮荫对棉苗叶片光合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随叶位升高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叶位相同,变化趋势随遮荫程度增大而降低。与 3∶1式比较,3∶2式棉苗基部叶片叶绿素降解慢,叶绿素a/b 值增大,暗呼吸作用增强,其相应叶片有效捕捉光能的能力和生理活性提高。共生期遮荫降低了功能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CO 饱和点,可提高叶片在较低光2强条件下对光能的捕捉能力,利于光合作用进行。与常规棉比较,麦棉共生期3∶2式遮荫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孙维福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12):54-54
2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的名字,一直和棉花育种紧紧相连。这缘于他主持育成的8个棉花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1.3亿亩,被誉为我国短季棉育种和转基因棉育种的开拓者之一。最近,作为国家棉花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的喻树迅经过审慎测算,又提出了一项效益巨大、意义深远的“增粮建议”。 相似文献
6.
麦棉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在目前植棉效益低的情况下,结合棉花、西瓜新品种的推广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提高了棉田综合效益,稳定了棉花生产,提高了农民收入,深受农民欢迎。介绍了麦棉瓜间套模式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1988—1992年引进麦棉品种58个,多点次安排品种区试,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两熟栽培的皖夏1号、中棉17号、皖夏2号、中棉16号、徐州8785、85中33、宿育1号、徐州21号、陕农7859等棉麦品种。针对配套品种就播期、密度、肥水运筹、化学调控、套种方式等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一套麦棉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如棉茬麦栽培技术、棉花小壮苗麦后移栽技术、麦田晚春套种棉花技术、麦田初夏套种棉花技术。四年中开发推广麦棉两熟栽培面积84.2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麦棉两熟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麦棉两熟双高产条件下,设置麦棉自然根系(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麦棉纱网隔根(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麦棉塑膜隔根(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套种复合根系群体,研究麦棉两熟复合根系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棉共生期,与麦棉塑膜隔根相比,麦棉自然根系和纱网隔根复合群体中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麦棉纱网隔根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最高。同时,麦棉自然根系复合群体中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降低,纱网隔根处理减缓了小麦根系对棉花根系营养的竞争,同时又可能是小麦根系分泌物的作用使其养分含量最高。到棉花盛蕾期,小麦已收获,麦棉复合群体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麦棉自然根系复合群体的改善程度最大,其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达到最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超过塑膜隔根,但仍低于纱网隔根。麦棉套作地下部不仅存在小麦对棉花营养竞争的不利一面,同时还存在小麦根系促进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提高的有利一面,且此效应将持续影响套作棉花一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2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主持育成的8个棉花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867万公顷,被誉为我国短季棉育种和转基因棉育种的开拓者之一。近日,作为国家棉花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的喻树迅经过审慎测算,又提出了一项效益巨大、意义深远的增粮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研究以单作棉田为对照,重点探讨了棉椒间作施肥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棉椒问作既维持了较高的棉花产量水平又显著提高了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且对该区现有可支撑水资源有明显适应性;施肥主要是通过增加棉田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了间作棉田的水分利用率,而棉田经济效益的增加又主要靠天鹰椒产量的提高来实现,750.0kg/hm^2K2SO4复合肥即可实现稳定较高的棉田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棉椒间作把化学(地膜)覆盖和生物(天鹰椒)覆盖融为一体,较充分地利用了农田覆盖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