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2.
随着番茄需求量的攀升,番茄的种植量也在加大。在生产中,番茄茎部五大病害(青枯病、枯萎病、立枯病、茎基腐病、白绢病)一直困扰着菜农,许多菜农不能区别番茄茎部五大病害的症状。导致用错误的方法防治茎部病害.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番茄的病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病原菌侵害的侵染性病害,一类是没有病原菌侵害的生理性病害。一、侵染性病害1、番茄灰霉病:危害花、果、叶及茎,一般花部先被侵染,然后向果面扩展,致使果面呈灰白色,变软腐烂,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叶片多从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干枯并发生灰霉,终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呈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 相似文献
5.
温室番茄栽培由于受低温、高湿、弱光环境影响,易感染多种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早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等。菜农在防治上打药频次高,投入成本高,但效果常常不理想。防治温室番茄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管理,正确识别病害症状,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6.
1 症状识别要点 1.1青枯病.植株猝死,但仍保持绿色,维管束坏死变褐,根部腐烂,挤压茎的横断面有白色菌脓溢出,一般发生在苗期至坐果期. 相似文献
8.
生理性病害是由生物因素(主要指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养分、空气等不适而造成的,它没有传染性,但与传染性病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影响,生理性病害可降低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从而诱发加重传染性病害的严重程度;同样,植物发生传染性病害后,也易使生理性病害发生。有的生理性病害的症状类似于传染性病害,易造成误诊,多次喷药后不但症状不会减轻,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为保证蔬菜丰产,有必要识别蔬菜生理性病害并对症防治。下面将番茄生产中多发的常见生理性病害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笔者旨在通过筛选防治番茄茎腐病的有效药剂,为田间防治提供指导。室内测定了5 种杀菌剂对终极腐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恶霉灵、唑醚·代森联、硫酸铜钙、甲基硫菌灵和恶酮·霜脲氰为有效杀菌剂。研究结果表明:恶霉灵的EC50为0.364 mg/L,抑菌效果最好;唑醚·代森联效果次之,EC50为9.247 mg/L,其他药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在田间药剂筛选试验中,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组合防治效果为95.57%,均优于其它供试药剂组合,可应用于番茄茎腐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番茄病毒病调查及其毒源种类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在郑州效区对番茄病毒病进行了调查,平均病株率为36.4%,最高达50%以上,平均病情指数为19.4,最高达30以上。症状以花叶为主,占60.4%,条斑和蕨叶并重,分别占16.8%和16.5%,其它症状占6.3%。毒源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春番茄上主要毒源种类是TMV、CMV,分别占46.5%和38.0%;其次为二者复合侵染,占8.0%;还有PVX,占3.0%;未检出病毒的样品占6.5%。秋番茄主要毒源为CMV,占40.0%;其次为TMV和TMV与CMV复合侵染,二者均占28.0%,未检出病毒的样品占4.0%。引起番茄3种主要症状的病毒种类不同,花叶型主要由TMV或CMV单独侵染,分别占47.2%和44.0%。蕨叶型主要由CMV单独侵染,占63.2%。条斑型主要由TMV和CMV复合侵染,占50.0%,TMV单独侵染占32.8%。 相似文献
18.
19.
2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TYLCD)是由烟粉虱作为唯一传播途径传播的具有暴发性、毁灭性病毒病害。在陕西渭南、西安、咸阳、延安发生严重,平均发病株率 78.2%,产量平均降低32.5%。以越夏茬栽培为害造成损失最大,发病株率平均94.8%,产量平均降低74.0%。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提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策略。集成适合陕西省不同种植茬口防控技术体系,即早春茬番茄采取调整播期,越夏茬番茄采取选、阻、诱、遮、避技术组合,秋延茬采取选、阻、诱、避技术组合,越冬茬采取阻、诱、避技术组合,均能有效控制不同茬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为害,实现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可防可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