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饱食投喂条件下,选用鲜活饵料沙蚕(Nereis succine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营养强化培育60 d,通过比较不同的投喂频率2次/d(F2组)、3次/d(F3组)、4次/d(F4组)对亲虾摄食、生长、繁殖性能、虾体组成和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究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最适投喂频率。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亲虾的日摄食量逐渐增大,F2组显著低于F4组(P0.05),但与F3组差异不显著(P0.05);亲虾的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各组亲虾的单次产卵量、相对产卵量、无节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孵化率、蚤状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变态率、性腺指数、初产时间和产卵间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亲虾全虾主要体组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也不受投喂频率增加的影响(P0.05);F2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F3、F4组(P0.05),而不同实验组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在饱食投喂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2.
澳州淡水龙虾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红螫螫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又称澳洲淡水龙虾,1996年3~8月我对该虾进行了人工繁殖,现总结如下。1亲虾培育试验用亲虾是1995年6月从武汉引进的平均规格为3.2厘米的虾苗饲养而成。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为20~50克、雌雄比为1:1的100对虾作为亲虾,选后的亲虾饲养在覆盖有玻璃钢瓦和供热加温系统的6XSXI米的水泥池中,3月15日开始将温度逐渐提升到26℃,每天按在池虾体重的10%投喂新鲜剪碎的“龙虾”头。红资赘虾前部外侧呈红色,颜色鲜艳,螫长度超过体长;雌虾的资基本都呈蓝色,长度小于体长。成熟的雄虾…  相似文献   

3.
张红华 《科学养鱼》1997,(12):13-13
一、亲虾的强化培育亲虾的强化培育一般在育苗前一个月进行。其方法是将水温逐渐升至26~27℃,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6%~7%,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1/2。还可加入少量盐度低于4‰的海水,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定期清除残饵。二、抱卵虾的培育挑选同批的抱卵虾放入培育池中。饲养期间应注意保持培育池的安静,尽量避免干扰抱卵虾,以免引起剧烈运动而造成脱卵。孵化时适宜水温26~28℃,必须连续不断地充氧,使水中溶氧接近饱和。当虾卵由橙黄色变为浅灰色时,每天向池内加入少量海水,使池水盐度每天递增1…  相似文献   

4.
郭敏莉 《科学养鱼》1997,(11):17-17
成虾养殖的中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投饵、施肥、水质调控以及日常管理。一、饲料与投喂进人七月以后,随着虾个体增长、摄食量不断增加,饲料投喂一定要跟上,不能再依靠天然饵料生物。1.饲料罗氏沼虾的饲料主要有颗粒饲料、杂鱼、蚯蚓及其他动物碎肉等。养殖前期以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5%~40%,随虾体增大不断降低。原料有鱼粉、饼类、添加剂和15%左右的面粉(作粘合剂),如自己加工饲料,可用鲜杂鱼代替鱼粉。八月份以后要加大动物性饵料比重。2.投喂日投喂三次,即6:00、16:00、2…  相似文献   

5.
采取人工调兑淡水盐度、合理投喂颗粒饲料和调节水质、综合预防虾病等措施,在面积为1,667m~2、2,201m~2、2,734m~2的3口淡水池塘中养殖南美白对虾,经123d的饲养管理,平均每667m~2产虾298.1-344.4kg、产值8,942.9-10,332.0元、纯利润3,829.5-4,206.8元,投入产出比1:1.69-1:1.75,商品虾平均体长11.5-13.1cm,成活率80.4%-89.4%。  相似文献   

6.
1992年进行淡水青虾人工繁殖。繁殖池为5m×3m×1m的水泥池,亲虾体长40-63mm,放养密度80尾/m^2,雌:雄=3:1。投喂豆饼,麦麸,鲜熟螺肉和蚌肉,蛋黄等,日投饵率5%-8%。在繁殖池中养殖凤眼莲,放置隐蔽物。亲虾个体抱卵量为1010-4433粒,孵化率69。7%-94。8%。  相似文献   

7.
朱耀先 《海洋渔业》1988,10(6):279-279
<正> 江苏省启东县浅海养殖场试用新鲜糠虾作为对虾仔虾期饲料获得成功,从而大大节省了来源紧张、价格昂贵的卤虫卵的使用量。投喂对虾仔虾的糠虾,要求用淡水或过滤海水将糠虾在纱网袋中洗净,拣去杂质即可投喂。日投喂量,每100万尾仔虾约投新鲜、干净糠虾4~45公斤,分3次投喂。由于糠虾极易腐烂变质,未投完的糠虾应速冻保存,随用随取,用水解冻后便可投喂。  相似文献   

8.
在0.133hm2池塘中进行配合饲料饲养罗氏沼虾试验,饲养101d,投喂配合饲料471.5kg,共收虾253kg,鲢鳙鱼107.5kg,折合每1000m2产虾190.23kg,虾平均体长828cm,尾重15.22g,日增长率1.55%,成活率41.56%.饵料系数1.86。总收入11585元.支出5027.7元,纯利润6557.3元,折合每1000m2利润4930.3元,投产比1∶2.30。  相似文献   

9.
在80L的玻璃水槽中用新鲜和腐烂的水生大型植物及促生长用商品颗粒饲料(40%粗蛋白)饲养斑节对虾幼苗(PL50)30d以上。投喂大型植物的幼虾之生长和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颗粒饲料)。投喂新鲜禾本茨藻(100%)的幼虾与投喂腐烂的海滨蔓藻(65.4%)、新鲜海滨蔓藻(58.9%)和颗粒饲料(52.5%)的幼虾相比成活率最高。投喂腐烂禾本茨藻的幼虾成活率最低(30.6%)但生长最好(头胸甲长(C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已日趋完善 ,但要达到低投入高产出 ,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 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1 1 通过在池底设置固型隐蔽和悬浮附着物 (网片 )以增加亲虾蜕皮时的栖息场所 ,减少自相残杀的机会。1 2 采用 4‰的咸淡水越冬 ,减少疾病发生率并提高交尾率。2 亲虾性腺促熟、同步抱卵北方冬季寒冷 ,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亲虾越冬 ,如何使一定数量亲虾的性腺发育、抱卵和孵化相对同步 ,则非常重要 ,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提高亲虾产卵的同步性。2 1 控制培育温度和盐度 ,投喂优质饵料。自 1 0月下旬至第二年 2 - 3月初 ,将…  相似文献   

11.
对平均体重0.61~0.82g的红螯螯虾投喂含蛋白质30%的等能饲料进行试验,饲料蛋白源为肉、蜗牛、小虾、浮游动物、鱼粉、豆饼等。生长数据发现,投喂小虾,红螫螯虾日增重率为7.57%;投喂蜗牛,幼虾日增重率为9.42%。饲料转换率0.95。用豆饼代替20%的鱼粉,未影响幼虾的生长率。鱼粉占20%、豆饼占24%的配合饲料养殖红螯螯虾幼虾经济效益最好,日投饵率由5%逐渐降至2.4%。试验证明,红螯螯虾幼虾亦能有效利用人工饲料,但饲料中的鱼粉至少应占12~15%,或者虾粉占10~20%。豆饼是最经济的替代蛋白源。红螯螯虾幼虾的适宜配合…  相似文献   

12.
正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虾的来源与暂养青虾由山东省泰安市黄前水库提供。选取健康活泼、体质优良、规格相近个体1000尾,在水族箱中驯养14天,驯养期间每日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2次(8:00和16:00),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4%。饲料在投喂前均匀喷洒适量EM菌原液,室温阴干后再投喂,以达到饱食和充分消化的目的。残饵和粪便于下  相似文献   

13.
用高纯度单一ω-3和ω-6系列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分别以饵料1%的含量添加到含脂类4%棕榈酸和油酸的基础饵料中,组成四种试验饵料。对照饵料的脂类组成为5%的棕榈酸和油酸。对中国对虾幼虾进行32天的投喂试验,测定ω-3和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对幼虾存活、蜕皮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不含ω-3和ω-6系列脂肪酸的对照饵料,幼虾生长几乎停止,存活率极低。添加1%的亚油酸或亚麻酸或花生四烯酸,效果较好;添加1%的二十二碳六烯酸,效果最佳。说明ω-3和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对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和正常生长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4.
一、幼蛙的饲料投喂刚变态后的幼蛙以蝇蛆、黄粉虫和小蚯蚓等小型动物为主,日投喂量为1~1.5克/尾。当幼蛙长到15~20克时,可喂小杂鱼、个体较大的蚯蚓等,日投喂量为蛙重的10%~15%。幼蛙的适宜摄食温度为25~30’:C,一天分两次投喂(上、下午各一次)较好。美国...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虾的亲虾主要来源于广东惠来以及闽南金三角沿海。经长途运输后、若处理不当,亲虾死亡率高,促熟培育艰难。现介绍笔者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做法。一、缓慢升温,增强体能亲虾运抵育苗场后,暂养池的水温与运输的水温,温差不宜超过2℃。当晚不升温,加大充气量,少量投饵。翌日开始升温,幅度2~3℃/天,并投喂亲虾爱吃的饵料沙蚕。第三天升温速度可以加快,到傍晚升至25C,并投足饵料,投饵率15%~20%。二、眼柄处理经过2天育肥的亲虾,其活力增强,此时应进行眼柄切除手术。眼柄处理时要紧握、看准、迅速,尽量减少因挣扎而造成脱…  相似文献   

16.
张珂  万志 《内陆水产》2003,28(12):11-11
优质挑选亲虾越冬历时长,必须严格挑选。亲虾选择标准是体大、无病无损伤,无畸形。雌虾体长14厘米,雄虾体长12厘米以上。低密度养殖个体大,成活率或利用率均较高。对刚蜕皮的软体虾不能作为亲虾使用。入室消毒亲虾入池时,水深20~30厘米,加入100×10-6~150×10-6的福尔马林或20克/米3的高锰酸钾浸泡1小时,并将池水逐渐加满。温度调控采用深井水越冬,会造成春季亲虾体消瘦、卵带边缘模糊,产卵分散且孵化率极低等现象。因此,亲虾入池后让水温自然下降至8℃时开始升温。冬季水温稳定在8~9℃,昼夜温差小于1℃。换水时注意温差不能太大,应先预…  相似文献   

17.
用玉米油、亚麻油、鯷鱼油和猪油为饵料单一脂肪源,配制亲虾饵料,对中国对虾亲虾产卵前进行60天投喂试验,以测定和评估四种脂源对亲虾产卵量、孵化率和卵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亲虾饲喂以猪油为脂源的饵料产卵量少,卯孵化率低。饲喂以玉米油或亚麻油为脂源的饵料效果较好,饲喂以鯷鱼油为脂源的饵料效果最佳。脂肪酸分析结果,饲喂以鱼油为脂源的亲虾卵,其ω—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占总脂肪酸的27.6%,而饲喂以亚麻油、玉米油或猪油为脂源的亲虾卵,其ω—3HUFA的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19.5%,14.0%和12.8%。卵孵化率可能与卵中长链ω—3 HUF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23.0±1.0)℃和盐度(26±1.0)‰下,将体长(46.1±3.2)m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养在0.54m×0.36m×0.28m的塑料水槽中,密度为40尾/m~2(LLD)、80尾/m~2(MLD)、120尾/m~2(MHD),和160尾/m~2(HHD),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同时在密度50尾/m2下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ACF)、菲律宾蛤仔肉(RPF)和冰鲜杂鱼(FFF),测定投喂前1h、投喂时、投喂后1h对虾间的争斗数量、争斗时间、争斗发起方、胜利次数等指标,以探讨密度和饲料种类对凡纳滨对虾争胜行为和生长性能的影响。61d的饲养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个体间的争斗次数和胜利次数随密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密度间平均优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饱食情况下凡纳滨对虾对三种饲料的选择无倾向性。  相似文献   

19.
正4.合理投喂饲料投喂应遵循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定"原则,投喂的饵料需新鲜、适口性好、没有变质情况,投喂量应根据气候和小龙虾的摄食情况适当调整,在小龙虾生长旺季,合理搭配动植物饵料,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喂地点需固定且均匀分布在虾稻田浅水处,方便小龙虾摄食。具体操作要求是:8月底投放的亲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  相似文献   

20.
实验用不同的维生素E(VE)含量的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亲虾,研究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目的是为研制亲虾的人工饲料提供指导。结果显示,在添加VE量分别为基础饲料干重的0%、0.004%、0.02%、0.1%和0.5%的5个饲料组中,0.02%VE组不仅可以增加产卵雌虾的数量比例,而且也能提高克氏原螯虾雌虾的产卵量。随着VE含量的升高,产卵雌虾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单个雌虾的产卵量与0.02%VE组差不多,这表明饲料中适当添加VE可促进克氏原螯虾产卵,但饲料中VE含量过高对克氏原螯虾的繁殖产生负面影响。在饲料节添加适量的VE能够提高亲虾繁殖能力,方法简单,效果明显,适合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