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开发利用我省闽南地区余甘子资源,发展创汇林业,现将余甘子生物学特性与分布、经济价值和用途、栽培历史情况、品种类型及野生资源,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开发资源发展生产的意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余甘子又名油甘子、牛甘子、杨柑等 ,是近年来新开发的营养野果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余甘子列为待发展种植的果树之一。余甘子全身是宝 ,果实富含维生素C ,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果酸、单宁、钙、磷、钾和多种氨基酸等 ,可加工成蜜饯、果脯、果酱 ;还可药用 ,清肺化痰、治疗喉炎、感冒、哮喘、牙痛等 ,药用价值很高。余甘子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 ,荒山坡地 ,疏林或草丛中均能生长 ,抗旱耐瘠 ,适应能力强。易栽培、寿命长、产量高、销路广。将栽植技术作一介绍 :  一、砧木培育秋季采集成熟的野生余甘子果实 ,将其堆沤至腐烂后 ,洗净 ,放…  相似文献   

3.
1989年林业部下达亚林所“余甘子丰产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课题.经过科技人员两年多的努力,已基本摸清余甘子分布、形态特征、物候学、结果特性、生长发育周期、生态特性、品种类型、营养和药用价值、栽培技术和贮藏加工利用技术,并对开发利用余甘子,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好食用和药用价值.对比福建、广东等地区大力开发余甘子资源,海南地方品种利用率低且正在消失.为了发现和保护地方品种,针对海南岛野生余甘子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在海口市、临高县和万宁市3个地区暂未找到野生资源,其他市县均有分布;野生余甘子资源分布范围虽广但资源很少,且多为...  相似文献   

5.
余甘子的应用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Phyllantusemblica)亦称油柑、庵摩勒、余甘果等 ,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野生果树 ,是近年来新开发的营养野果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余甘子列为待发展的果树之一。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 ,线状长椭圆形 ,在小枝上排成两列。春季开花 ,花小型 ,腋生 ,黄色。果实肉质 ,扁球形 ,常黄绿色 ,熟时变红色。在我国栽培利用约有 180 0年的历史。食后回甜生津 ,故名余甘子。据统计全国有余甘子面积约 13.33多万hm2 ,以选出一批果大、核小、肉厚、汁多的优质新品种 ,可供人工引种栽培。余甘子具有…  相似文献   

6.
余甘子,也称油柑子、橄榄等。其根、叶、果、树皮均可入药。主要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台湾等地。余甘子味酸涩、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有抗癌、抗衰、美容等作用。其果实鲜食、加工、药用均可,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据测定,每克鲜果含有活力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82.14国际单位,每克干粉含有SOD5891.0国际单位,每毫升原汁含964.28国际单位。余甘子果实含量为370mg/100g~1416mg/100g,每克干粉含Vc相当于市售Vc1片。余甘子干粉含  相似文献   

7.
余甘又名油甘、牛甘,是亚热带一种野生水果,一般为小乔木,稀见大树。近年来,由于余甘果的食用及营养保健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各地开始了人工栽培,且栽培面积增长迅猛,其优良品种有丹竹余甘,人仔面余甘等,尤以丹竹余甘最优。 余甘树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成熟鲜果半透明状,入口甘脆略酸。据化学测定分析,每100克余甘果肉除含259毫克维生素C外,还含2.24%还原糖,0.35%庶糖等,其总酸度为1.66%。余甘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蜜饯,清凉饮料及保健食品等。余甘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技术,采用响应面优化法(RSR),对广东惠州野生余甘子籽油的萃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0g余甘子籽萃取余甘子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03min,萃取压力19 MPa,萃取温度35℃,在此工艺条件下余甘子籽油得率为26.13%±1.4%.通过GC-MS分析表明,余甘子籽油中含有16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总GC含量达91.33%.通过分析油的理化参数及生产成本表明,超临界CO2萃取余甘子籽油是一个好的方法,具有工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余甘作为一种食药兼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高营养小杂果,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受到国内外人民的欢迎,尤其是惠安余甘更以其品种多、质量好、栽培历史悠久,野生资源丰富而闻名国内外。惠安余甘的系列研究和加工利用已得到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国家计委、商业部、林业部和中国林科院、北京农业大学等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肯定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惠安余甘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就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0.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也叫余甘果、回甘子,由于它的果味独特,食后生津,并有余甘,故名。它富含维生素 C 和具抗微生物作用,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一定的药效作用。我国南方各省都有分布,尤以广东和福建更为丰富。目前多为野生或半野生,但不少地方已有采收和食用的习惯,有些地方经过初步加工利用,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改变,凡有益于健康长寿、富含天然成分的营养食品,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看来,为了提高山区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医药保健食物品种,研究和开发余甘子这种野果资源,是有前途的。本文仅就余甘子的经济用途和栽培技术略加综述,同时就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一些初步意见,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余甘又名油甘、牛甘,是亚热带一种野生水果。一般为小乔木,少见大树。近年来,由于余甘果的食用及营养保健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各地开始了人工栽培,且栽培面积增长迅猛。其优良品种有丹竹余甘、人仔面余甘等,尤以平南丹竹余甘最优。 余甘树全身就是宝。余甘果营养丰富,成熟鲜果  相似文献   

12.
开发余甘资源 发展山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余甘资源发展山区经济钟祥余甘子,又名油柑、滇橄榄。其果实初食味酸涩,后回甘。属大科叶下珠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余甘子,生长适应性强,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很大。余甘子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干热河谷地区。原产我国和印度、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斯里兰...  相似文献   

13.
保山3号余甘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山3号余甘子是从野生实生植株中选育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其幼树期生长势强旺,树形开张,枝条似垂柳状,具早实丰产特性;以2 a龄田间栽培实生苗作为砧木,嫁接后第二年结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平均单株果实产量达71 kg。文中介绍保山3号余甘子的选育过程,阐述其植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特性及物候期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并以繁殖技术、栽植与抚育技术简要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惠安县余甘子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具有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惠安县是余甘子生产区,余甘子资源极为丰富。文章对余甘子资源利用价值、用途、经济价值及开发的优劣势做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余甘子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余甘子所有的品种都是先开雄花后开雌花;一般雌花可授期比雄花散粉期来得晚,且持续时间短.可授期含在散粉期内。余甘子不同品种雄花开花物候期有很大差别,品种间相差最长28d。雌花开花持续时间比雄花要短得多,不同品种在16~21d之间变动;雌花盛花期更短,不同品种在8~12d间。余甘子多个品种存在多次开花结实现象;雄花的第一次持续时间和盛花持续时间都长,在第二、三次则大大缩短。第一次的果实产量是全年产量的主要保证。兰丰和粉甘品种开花同步指数最高.能相互较好地授粉.适合在建园中进行品种配置。  相似文献   

16.
余甘子(Phyllauthu Semblical)别名余甘,属大戟科叶下株属,落叶小乔木或乔木.老枝灰褐色,小枝纤细,被锈色短柔毛,落叶时小枝脱落.叶互生成二列,条状距圆形.花小,单性,雌雄同株,花无瓣.内果皮骨质,外果皮肉质,球形光滑.余甘子主要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南部,品种繁多,主要有粉甘、玻璃甘、扁甘、六月白等.其果较大,扁圆形,果肉纤维少,质细,汁多,品质佳.余甘子喜光,根系发达,穿透能力强,生长迅速,萌芽快,能在干旱瘠薄的红壤、黄红壤、黄棕壤山地生长,适应福建闽南地区的山地栽培,是荒山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几年来,我市林业部门为了治理山地水土流失,在洪梅镇新林村种植余甘子,总结一些栽培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调查、收集、保存了潮汕地区橄榄、杨梅、余甘子三种果树种质资源103份,其中橄榄种质54份,杨梅种质33份,余甘子种质16份,并根据各果树的分类特点,重新进行了归类。同时,根据各种源生产上的表现,筛选出优良品种17个,其中,有7个品种通过省级良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余甘子良种现状和选育重点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分析了我国余甘子生产现状和良种选育状况,通过对国内外余甘子遗传改良水平的比较和国内余甘子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国内良种选育,国内余甘子引种和种质资源交换工作的总结,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余甘子良种选育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余甘子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甘子 (PhyllanthusemblicaL .)为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叶下珠属 (Phyllanthus)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地区[1] 。余甘子果可生食、渍制或榨取果汁 ,果具清热解毒、降血压、防治肝胆病、收敛止泻作用 ,是重要的中药材和制药原料[2 ] ,同时树皮为重要的栲胶原料。余甘子在干热河谷、石质山地等生态脆弱区已作为优良的生态经济兼用造林树种。我国余甘子良种化起步晚 ,虽然只有少数地区开始采用良种 ,但发展势头很快。近几年引进的国外品种已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便于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冬季余甘子资源收集和完好保存种质遗传特性,需要用当即嫁接保存的方法,但冬季气温低,嫁接成活率低,不能满足需求。试验表明,采用冬季人工辅助增温、保温设施能大幅提高余甘子嫁接成活率,可满足余甘子资源收集和保存的要求,同时还缩短了研究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