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粤港地区红树林害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省及香港特区红树林采集到害虫种类26种,其中15种为首次报道的危害红树林的害虫,广州小斑螟、柑橘长卷蛾、桐花毛颚小卷蛾、荔枝异形小卷蛾和白缘蛀果斑螟5种害虫对白骨壤、桐花树和木榄造成严重危害。此外,对主要害虫林间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 Caradja是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最主要食叶害虫之一。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方式对该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以浸叶饲喂法和喷雾法对广州小斑螟进行7种药剂室内药效试验,3种药剂林间防治试验,并对灯光诱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小斑螟在广西红树林1 a发生6代,以低龄幼虫在白骨壤嫩芽内越冬。室内条件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低龄幼虫致死率达100%,浸叶饲喂法较喷雾法效果好,林间试验采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和氯虫苯甲酰胺3种药剂防治,死亡率分别为90%,75%,30%;林间灯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对防城港市的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主要虫害——柚木驼蛾和广州小斑螟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探讨基础上,比较分析整治周边生态环境、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4种防治措施的效果及不足。从红树林所处的生态环境出发,提出保护红树林陆地生态环境,保护害虫天敌,为鸟类、寄生类昆虫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才是防治害虫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23日,合浦县东部沿海的沙田、山口、白沙、公馆、闸口等乡镇的红树林遭受广州小斑螟、双纹白草螟和卷叶蛾等害虫的危害,受害面积达3000亩。主要受害树种是白骨壤,危害特征是树叶和新长的嫩芽被害虫啃食,而且害虫是沿着叶片背面的叶脉取食叶肉,而不吃穿上表皮,剩下的上表皮呈半透明膜状,造成受害的叶片发黄枯萎、脱落,从远处看似火烧。  相似文献   

5.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至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同,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全年平均数保持为10.8—21.5片叶(个嫩芽)/m2,害虫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4.4~20.4头/30个1m2样方。捕食性蜘蛛是控制广州小斑螟种群的重要天敌,蜘蛛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5.9—10.8头/30个1m2样方,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与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的比例为1:0.29~2.45,捕食性蜘蛛的比例越高,对广州小斑螟种群的控制作用就越大,害虫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6.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同,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全年平均数保持在10.8~21.5片叶(个嫩芽)/1m2样方之间,害虫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4.4~20.4头/30个1m2样方之间。捕食性蜘蛛是控制广州小斑螟种群的重要天敌,蜘蛛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5.9~10.8头/30个1m2样方之间,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与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的比例为1:0.29~2.45,捕食性蜘蛛的比例越高,对广州小斑螟种群的控制作用就越大,害虫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7.
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 Caradja是红树林的灾害性害虫之一。为了研究该虫在广西白骨壤林内的空间分布情况,在广西合浦县山口镇白骨壤林对该幼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扩散系数(C)等6种指标分析,确定了该虫在白骨壤林中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虫口密度以及不同误差要求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8.
总结近15 a来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虫害,得出山口保护区主要虫害为4种: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三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柚木驼蛾(Hyblaea puera),分析主要虫害习性和危害特点。提出利用远程监控、遥感监测,结合人工监测,建立跨行业的虫害监测网络,加强对滨海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重视对天敌的保护利用研究和强化宣教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植物类型,尤其是对防护管理以及净化海水中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沿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直接对生态功能产生影响。分析了霞浦县2016、2017年红树林建设情况,探讨了红树林建设造林技术和影响造林成果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红树林造林成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5—2015 年广东省森林覆盖率的原始数据,选取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有 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林业产值、造林面积及育苗面积8 个指标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要素进行灰色关 联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关联度最大的3 项因素依次是:有林地面积0.993 4、年平均气温0.992 1、年 降水量0.973 2。为验证森林覆盖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性,根据2005—2010 年的森林覆盖率数据, 分别建立GM(1,1) 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和Logistic 回归模型,对2011—2016 年的森林覆盖率进行预测, 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3 个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平均值依次是0.69%、1.08%、1.28%。结果表明在获取的 年份数据较少时,采用灰色系统森林覆盖率预测模型精度高于多项式回归模型和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 适用性更优。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5—2015年广东省森林覆盖率的原始数据,选取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林业产值、造林面积及育苗面积8个指标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要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关联度最大的3项因素依次是:有林地面积0.993 4、年平均气温0.992 1、年降水量0.973 2。为验证森林覆盖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性,根据2005—2010年的森林覆盖率数据,分别建立GM(1,1)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11—2016年的森林覆盖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3个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平均值依次是0.69%、1.08%、1.28%。结果表明在获取的年份数据较少时,采用灰色系统森林覆盖率预测模型精度高于多项式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适用性更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气象因子的杨树溃疡病发生率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范围内2002—2012年杨树溃疡病逐年发生数据,选取发生杨树溃疡病地级行政区的平均发生率作为杨树溃疡病的预测指标,在ClimateChina v4.40气候模拟软件中,计算出发生地区的气象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即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并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预测未来我国杨树溃疡病的潜在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结合5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最高气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3月平均最低气温、4月平均最低气温、6月平均最低气温、8月平均最低气温、11月平均降水量、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大于5℃的有效积温度日和大于18℃的有效积温度日12个气象因子建立的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据此预测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在2020s、2050s、2080s的空间格局与2002—2012年相比主要呈现出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整体发生面积减少,但局部地区发生程度加重,东北地区发生程度普遍加重且总体北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全国范围内2002—2012年杨树溃疡病逐年发生数据,选取发生杨树溃疡病地级行政区的平均发生率作为杨树溃疡病的预测指标,在ClimateChina v4.40气候模拟软件中,计算出发生地区的气象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即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并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预测未来我国杨树溃疡病的潜在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结合5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最高气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3月平均最低气温、4月平均最低气温、6月平均最低气温、8月平均最低气温、11月平均降水量、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大于5 ℃的有效积温度日和大于18 ℃的有效积温度日12个气象因子建立的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据此预测杨树溃疡病平均发生率在2020s、2050s、2080s的空间格局与2002—2012年相比主要呈现出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整体发生面积减少,但局部地区发生程度加重,东北地区发生程度普遍加重且总体北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马尔科夫链法和列联表多因子多级分析预测法研究建立安徽省潜山县1983—2014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一代和二代发生面积预测模型,并对5种模型预报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马尔科夫链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列联表多因子多级分析预测法预测2015年和2016年越冬代和一代发生面积有一定误差,预测二代发生面积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预测杨干象、美国白蛾及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发生率及发生面积,达到控制灾害的目的。分析了1989~2008年杨干象、美国白蛾及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发生率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找出影响3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害生物发生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月平均气温、3月极端最高气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和3月平均气温与3种有害生物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1989~2008年3种有害生物发生率进行回代检验,发现结果与实际比较一致。3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年发生率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雷州半岛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进行监测,基于近3年的(2016年、2017年与2018年)Landsat 5影像和高景一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和GIS分析技术,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互花米草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分布范围、面积及扩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7年间,互花米草增加44.02 hm~2,2017年至2018年间增加34.26 hm~2,扩散速度有所下降,但在2016年至2018年,雷州半岛互花米草生长扩散整体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揭示了2016年河北省林业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生特点以及发生原因分析;综合分析预测2017年河北省林业病虫害发生趋势和主要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是全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开展红树林分布与动态变化研究,有利于促进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采用遥感区划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广东省红树林现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现有红树林面积为12 039.80 hm2,主要集中分布在雷州半岛、粤西区域和珠江口区域;斑块比较破碎;红树林起源以天然林为主,但人工林的面积比例逐年增加;红树林保护情况较好,85.5% 的红树林纳入了各级保护区。与2001 年相比,广东红树林面积有所增加,但天然林面积有所减少,树种、起源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红树林的保护和培育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灵石县核桃的产量与品质,收集整理该县1990—2019年30年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光照时数、春季低温变化等历史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气温波动上升,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低温冻害发生37 d.认为该区域主要气象因子能满足核桃的正常生长结果,但3月下旬到4月的低温冻害时有发生,是核桃发...  相似文献   

20.
正"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19日视察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时的叮嘱。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是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区,走进湿地公园,海岸线上的红树林郁郁葱葱,水鸟飞舞。在这道红树林筑成的"绿色长城"上值班站岗的是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的30多名工作人员,如果说红树林是海岸卫士,那么他们就是红树林的护卫队。2018年1月,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管理处主任唐筱洁说:"一切都是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