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般呈季节性流行,高温高湿季节比较适合猪丹毒杆菌繁殖,猪群发病率升高。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群都容易发生本病,发病后通常表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皮肤红斑、关节肿胀等症状,对猪群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一、流行病学1.病原。引起猪丹毒病的病原主要是猪丹毒杆菌,它属于革兰阳性菌,  相似文献   

2.
规模猪场猪丹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省部分规模猪场发生急性猪丹毒,给养猪场带来巨大损失。通过对临床上疑似发病猪进行细菌分离和PCR检测、序列分析鉴定,判定为猪丹毒杆菌;同时经过药敏试验,证实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头孢唑啉等对猪丹毒杆菌有效。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文对一例急性猪丹毒造成猪大批死亡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场更好地预防、治疗猪丹毒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利用含A蛋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抗体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其Fab段仍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特性,建立协同凝集反应,从而检测畜禽致病菌。近年来国内兽医界已用于检测炭疽杆菌、猪丹毒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付伤寒杆菌、猪败血性链球菌以及致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颇大。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及流行,现就猪丹毒的防治作一简介。 1、流行病学 猪丹毒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常发生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冬春寒冷较少发病,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含有大量的猪丹毒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土壤等。在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猪的烈性传染病之一.Koch于1878年首先从实验小白鼠体内发现猪丹毒杆菌.Paste-ur于1882年从猪体也分离到此菌,并制备菌苗防制本病.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对本病的病菌特性、血清型分类、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免疫以及防制等都有许多研究报告.现就国内外研究猪丹毒的流行病学、菌落的形态与变异、菌的超微结构、血清型的分类、诊断、治疗和免疫等成就加以简述.一、猪丹毒的流行病学研究1.Kobe,K.(1943)以不能使健康猪发病的猪丹毒菌株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混合感染猪,结果使猪发生显著的症状.Kita,J.等(1966)发现.在气温30℃下,猪的吞噬指数下降,嗜酸性白细胞减少,对猪丹毒杆菌易感性增加.Chylinski,G.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每年都有猪丹毒的发生和流行,目前集约化养猪场相对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主要侵害架子猪和育成猪。猪丹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或亚急性的疹块型,慢性多发性非化脓性生关节炎及疣状心内膜炎。1病原: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倾向的革兰氏阳性菌。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以表现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等为主要特征的猪常见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灭活苗在国内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少地区普遍存在防疫效果不佳的情况,甚至会造成接种失败。文章由此为出发点,从正确认识猪瘟三联灭活苗、猪瘟三联灭活苗稀释液的选择、接种及防疫程序的选择、正确使用三联苗应注意问题等方面就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灭活苗的正确使用要点和技术性措施做阐述。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急性、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患急性猪丹毒的猪皮下脂肪呈桃红色,用刀切毛细血管出血浸润,表皮呈弥漫性炎性充血,即全身性皮肤充血,呈现一片红色,俗称"大红袍".  相似文献   

11.
结合肥东县牌坊乡某养猪场饲养的75头3月龄猪架子猪发生死亡的病例,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通过细菌分离,发现细长并稍弯曲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诊断为猪丹毒,采取发病猪注射青霉素、健康猪注射猪丹毒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属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人畜共患病。猪丹毒杆菌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而感染人类,也可通过食肉感染,因此猪丹毒病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危害很大。笔者结合该站接诊一例病例,浅谈该病猪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提供一个科学的诊治方案,本试验以南阳市某猪场发病猪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组织病变、细菌学诊断、药敏试验及PCR诊断,确诊其为猪圆环病毒、猪丹毒和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药物综合治疗和圆环病毒疫苗免疫接种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病猪群进行防控。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发病猪群病情的控制及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今后此类混合性感染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目前,猪丹毒已被发现有传染给人的危害,文中介绍猪丹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防治知识,有效掌握防控的手段对人类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2004年6-8月份,福安市坂中乡熙台自然村12户养猪户自繁自养的育肥猪陆续发生以高热、急性死亡或皮肤出现紫色疹块为主症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镜检以及药物疗效,诊断为猪丹毒。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的病原为猪丹毒杆菌。其感染后可导致猪体温升高,败血症及皮肤出现疹块等症状,严重的病猪会在发病后表现出急速死亡。本文通过对猪丹毒病细致的分析,总结出防控方面的技术措施,给养殖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暑期,某些地区有大批猪感染了猪丹毒而死亡!因为猪丹毒是已经控制多年的疾病,只是零星发病,是被养殖"遗忘"多年的疾病。然而,这段时间有的区域暴发该病,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旧病新发",因此有必要创新温习猪丹毒的疾病的症状和剖检变化,同时也掌握紧急防治措施。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各日龄和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于猪肉价格保持高位,有许多新养殖户尝试在这一块分一杯羹,但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传染病的风险,防疫也以猪瘟、口蹄疫为主,忽视了猪丹毒可能带来的损失。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性,亚急性和慢性型三种,其中急性败血性发病急、死亡率高。仔猪及成年猪都可发生猪丹毒,但以3~6月龄的架子猪最为多见。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夏季潮湿闷热时多发。多年来一直把猪丹毒与猪肺疫、猪瘟并列为猪的三大传染病,可见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Erysipelas suis)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为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所以称猪丹毒为"打火印"或"大红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了猪丹毒的流行、特点、症状,提出了猪丹毒的治疗方法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和在皮肤上形成方形、圆形、菱形或不规则形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此病是生猪屠宰检疫中查出较多的疾病之一,且近年来查出的病例有上升趋势,因此,做好猪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