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四臂嗅觉仪实验研究了蓝莓不同器官对黑腹果蝇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排除蓝莓枝、蓝莓叶对黑腹果蝇影响,确定蓝莓果实对黑腹果蝇具有最明显的引诱作用;蓝莓不同器官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为:蓝莓果实蓝莓叶片蓝莓枝条。  相似文献   

2.
张小玲  刘丹  宋文俊  陈哲 《绿色科技》2023,(13):156-158
果蝇对蓝莓的危害巨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贵州主要危害蓝莓的是黑腹果蝇。随着蓝莓果实的不断生长,蓝莓的色度随之变化。实验通过色度区分蓝莓成熟度,将蓝莓分为未熟蓝莓、半熟蓝莓、全熟蓝莓。针对不同成熟度蓝莓对果蝇有着不同的引诱作用,通过四臂嗅觉仪测定了3种成熟度蓝莓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为:全熟蓝莓引诱率为57.5%,半熟蓝莓引诱率为30%,未熟蓝莓引诱率为7.5%。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蓝莓Vaccinium spp.果实挥发物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引诱效果,探寻基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化学生态调控技术。通过色度法判别蓝莓果实成熟程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不同成熟度蓝莓果实浸提液的成分和含量变化,利用Y型嗅觉仪探究蓝莓果实挥发性化合物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蓝莓果实成熟度依据其色度范围值聚类分为未熟果、半熟果及成熟果,不同成熟度蓝莓果实挥发物中共含有21种化合物,主要含有苯类、萜烯类、酯类、醇类、醛类物质,以醇类、醛类和酯类物质为主;除甲苯表现为一定的驱避性外,其他20种成分均表现出一定的引诱效果;引诱效果最好的是叶醇和氧化芳樟醇,引诱率为92.49%和91.32%,其次为3-戊酮和异戊酸甲酯引诱率分别为89.07%和87.97%,而乙酸叶醇酯的引诱率也可达到81.60%。该结果可为开发黑腹果蝇的植物源引诱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丹东主栽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便于蓝莓种植户选择,对丹东地区主栽的8种蓝莓品种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钱德勒平均单果重最大,公爵最小;果实硬度以卡拉、大果蓝金、蓝丰为好,伊丽莎白、伯克利稍差;耐贮性卡拉较差;各蓝莓品种果粉厚度差异不大。冻果总酸含量卡拉最高,可达13.28 mg·g-1,伯克利最低为5.84 mg·g-1;伊丽莎白总糖含量最高为23.59 mg·g-1,钱德勒总糖含量最低为10.67 mg·g-1。8个蓝莓品种的糖酸比为1.14~3.33,可以满足喜酸、喜甜和酸甜适中口味的各类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鲁冀 《安徽林业》2009,(3):59-59
近年休宁县田间杨梅被黑腹果蝇和灰巴蜗牛危害,对果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将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叙述如下。一、黑腹果蝇1.危害症状黑腹果蝇,双翅目果蝇科又称杨梅果蝇、红眼果蝇。主要在田  相似文献   

6.
<正>蓝莓Semen trigonellae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植物[1]。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的机体免疫等功能[2]。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誉为"黄金浆果"[3]。随着蓝莓种植面积和区域的扩大,蓝莓园被多种害虫危害,仅威海和青岛地区发现蓝莓虫害38种[4],主要有金龟甲类、果蝇、蓟  相似文献   

7.
槐尺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槐尺蛾在石家庄 1a 3代 ,幼虫危害盛期为 5月下旬、7月中旬和 8月下旬 ;幼虫分散危害 ,有吐丝悬垂习性。化蛹期为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7月中旬及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幼虫幼龄期可采用 2 .5 %溴氰菊酯乳油 2 0 0 0倍液 ,4 0 %氧化乐果乳油 80 0倍液 ,90 %晶体敌百虫 10 0 0倍液防治 ,死亡率均可达 95 %以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几省推广种植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团花(Anthocephalus chi-nensis Lamk.),但在造林过程中严重发生旋皮锦天牛的危害。云南省景洪果木林场50亩5年生团花林,植株被害率高达78%,单株虫口有36头的记录;我所植物园内100亩5年生团花林平均被害率为36%。我们于1978—1980年对该虫进行了田间和室内饲养观察,并进行了危害情况的调查。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方式对蓝莓梢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蓝莓的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年生北高丛蓝莓品种‘蓝丰’为试验材料,就温室、冷棚(塑料大棚)、露地3种栽培方式对蓝莓物候期和新梢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方式下,‘蓝丰’的始花期、成熟期比冷棚栽培的分别提前了50、37 d,比露地栽培的分别提前了69、58 d;温室、冷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蓝莓在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期(从坐果至成熟)所需≥10℃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69±2)、(454±5)℃,蓝莓果实的最佳采收期分别为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中旬,其新梢旺长期分别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12种频振灯光源在室内和室外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12种频振灯管以5号光源最为突出,单面诱集数量为29.4头;其次为3号灯管,诱集数量为27.6头。在室外研究表明,频振灯管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随距离的延长会逐渐下降,有效诱集距离可达50 m。利用频振灯管田间诱杀果树害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鉴测地块3个年度的调查,探讨并了解了油茶黑跗眼天牛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成虫啃食叶背主脉,幼虫蛀入树干危害,幼虫横向在主茎枝干环状取食一圈,引起表皮肿胀和环裂组织形层层被啃食,阻隔养份输送,造成树势减弱和叶片萎蔫,易拆断。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危害最为严重。幼虫3月中旬至5月下旬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虫从蛀孔爬出并交配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下旬幼虫孵化,孵化后的幼虫咬破树皮,进入木质与树皮之间食取组织形层层,幼虫老孰9月下旬至12月上旬蛀入主茎或枝干内啃食木质,老孰幼虫在树干蛹道内越冬。受油茶黑跗眼天牛危害的油茶树,受危害部以上主茎或枝干全枯死,不防治虫口密增加,危害扩大,严重威胁油茶园生态安全。提出了黑跗眼天牛幼虫的防治方法,以期为黎平县的油茶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黑筒天牛OberainclusaPascoe喜危害榆树嫩梢 ,近年在莱西市蔓延危害 ,枝梢被害率达 67% ,致使树木 1~ 2年生被害枝条枯死风折 ,严重地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为摸清其生活习性、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现总结如下。1 生活史该虫在青岛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 1年生或 2年生枝条内越冬 ,翌年 4月出蛰活动 ,5月下旬成虫羽化。补充营养 3~ 8天后 ,于 6月上旬开始产卵 ,卵期 10天左右 ,6月中旬孵化幼虫 ,危害至 9月下旬 ,在枝条虫道内越冬。见生活史表。表 1 中黑筒天牛生活史表    1 998…  相似文献   

13.
桃小食心虫是梨、苹果、桃、杏、枣、山楂等的重要害虫。近几年随着果树面积的扩大,桃小的危害亦日趋严重,果实被害率一般20—30%,有的达70—80%。被害果呈畸形,果内充满虫粪,不堪食用,严重降低了果品的质量和产量。在晋南桃小每年发生1—2代,以幼虫做圆茧在土中越冬。5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土,6月上旬出土最多。幼虫出土后在土块下结纺锤形茧化蛹。成虫最早6月中旬出现,一般羽化后2—3天产卵,多产在果实萼洼处,卵经8—10天孵化出幼虫,第一代  相似文献   

14.
黑豆果透翅羽蛾的生态学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豆果透翅蛾是黑穗醋栗的重要害虫,在黑龙江省各地均有发生,一般老园比较重。以幼虫蛀食枝条髓部使受害枝条长势弱。叶片萎蔫发黄,引起落花落果,易被风吹折,受害严重的植株干枯死亡。1988年在林口林业局曙光经营所调查3年生园枝条被害率平均在13.6%;1991年调查6年生园枝条被害率平均在24.3%,1992年调查8年生园枝条被害率平均在30.7%,由此可见黑穗醋栗受透翅蛾的为害很严重,并有上升趋势。在老龄园为害严重的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省漾濞县对美国山核桃金华、绍兴2个品种的桃蛀螟危害规律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月中旬当地发生的桃蛀螟成虫开始飞到美国山核桃树的果实上产卵,8月下旬,初孵幼虫开始蛀果危害,其幼虫蛀果危害的高峰期发生在9月中下旬,此后进入危害的增缓期,至10月下旬,未发现新增蛀果危害。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剂防治美国山核桃桃蛀螟幼虫的最佳时期为9月上旬,用50%对硫磷乳油1 000倍液的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省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 Linn.)主栽品种及其栽培面积调查、物候期观测、经济性状调查、果实主要化学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滇橄榄主栽品种6个("高黎贡山"糯滇橄榄、"保山1号、2号、3号、4号"余甘子和"红珍珠"滇橄榄)栽培面积17 098 hm^2;2月中旬至3月中旬萌芽,4月上旬至5月上旬开花,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1月下旬至2月上旬落叶;其平方米冠影果实产量4.2~5.4 kg/m^2,果实单果质量14.9~45.9 g、可食率82.9%~90.2%,果肉Vc含量0.412%~0.523%、粗纤维1.30%~2.05%、总糖7.2%~11.1%、总酸1.51%~1.91%、可溶性固形物9.5%~13.2%、水分84%~86.8%。根据品种特性及栽培现状,提出了品种利用策略,为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属鞘翅目花金龟科星花金龟属,1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居民点和林地边的农家肥(牛羊猪粪)中越冬,翌年4月底开始化蛹,5月初可见成虫,7月下旬见到卵,10月下旬仍见成虫,以成虫危害林木果实,食性杂.据2011年9月在新疆昌吉市调查,鲜食葡萄中巨峰品种地块被害株率平均91.46%,果穗被害率平均24.48%;红提品种地块平均被害株率70.56%,果穗被害率平均14.98%.2011年7-10月间,我们选择了6种药剂对白星花金龟越冬幼虫用灌毒水的方式进行了防治试验,为今后在冬季开展白星花金龟越冬幼虫药剂防治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红树莓果蝇严重危害果实、降低其商品性能等制约红树莓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红树莓果蝇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为其高效诱集提供可靠技术。【方法】于红树莓田采用糖醋液对果蝇进行诱集,并于室内对果蝇种类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诱捕器,分别采用糖醋液、自制食诱剂等9种不同配方的食诱剂,进行田间诱捕效果的比较试验;利用筛选出的高效食诱剂配方对红树莓果蝇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试验共诱集到果蝇成虫12 115头,经形态学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发现,在红树莓田里发现的果蝇有4种,其分别为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海德氏果蝇D. hydei和伊米果蝇D.immigrans,其占比分别为89.68%、5.71%、2.28%和2.33%,其中斑翅果蝇为优势种;比较9种食诱剂对红树莓田中果蝇的诱集效果后发现,自制糖醋菠萝香精食诱剂(其有效成分与配比为5%的红糖、5%的食醋、1%的菠萝香精)的诱虫效果最好;在对红树莓田中4种果蝇成虫动态的监测中发现,斑翅果蝇成虫在河北省保定地区2019年的发生期为5月8日—11月13日,其发生盛期为8月7日—10月9日,其发生高峰日期分别为6月19日、8月14日和10月2日。【结论】红树莓田中果蝇的优势种为斑翅果蝇;自制糖醋菠萝香精食诱剂(其有效成分与配比为5%的红糖、5%的食醋、1%的菠萝香精)对树莓果蝇的诱集效果最优;斑翅果蝇在红树莓结果期的危害严重,因此在红树莓开花始期就应对该虫进行防控,以保证树莓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经2007年4月-2010年10月在翼城县王庄乡弃里村观察后,核桃举肢蛾每年发生一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幼虫严重危害期,清除黑果、耕翻土壤、药剂防治有效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果梢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Ragonot)是蛀食类害虫,以幼虫危害红松当年生球果和先年生球果及嫩梢。在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该虫1 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球果内、果痕处及嫩梢内越冬。翌年5月开始活动危害,5月末至6月下旬为蛹期。6月中旬始现成虫羽化,终见于7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卵期,6月末至7月中旬幼虫孵化,部分幼虫在球果采摘前转移至果痕附近、嫩梢、当年生球果内继续危害,于9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