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向小鼠口服灌胃混合乳酸菌、基因工程乳酸菌及肠道共生大肠杆菌,结果显示混合乳酸菌和基因工程乳酸菌的活菌及灭活菌均可以诱导小鼠小肠和结肠中RegⅢγ的表达,混合乳酸菌诱导RegⅢγ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基因工程乳酸菌,并且RegⅢγ的表达水平与混合乳酸菌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高剂量混合乳酸菌还可以显著诱导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成熟。结果表明:混合乳酸菌可对肠道RegⅢγ表达的调控以及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产生影响,这为乳酸菌诱导宿主先天黏膜免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屎肠球菌对哺乳期仔猪的益生作用,试验选用健康的杜×长×大新生仔猪9窝,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屎肠球菌灭活菌组和屎肠球菌活菌组,每组3窝。从出生开始至6日龄,对照组、屎肠球菌灭活菌组和屎肠球菌活菌组仔猪分别经口灌服无菌脱脂乳、含屎肠球菌热灭活菌(浓度为1×108cfu/m L)的脱脂乳和含屎肠球菌活菌(浓度为1×108cfu/m L)的脱脂乳,10 m L/(头·d)。仔猪于7日龄开始饲喂教槽料,21日龄断奶。分别于7日龄和21日龄时从每窝中选出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屠宰,取肝脏和脾脏,采集空肠黏膜,计算并分析仔猪腹泻率、消化酶活性和脏器指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灭活菌和活菌都不影响哺乳期仔猪的体重和日增重(P0.05);屎肠球菌灭活菌组和屎肠球菌活菌组仔猪第3周的腹泻率都下降至0,整个哺乳期腹泻率分别下降77.44%(P=0.078)和92.03%(P0.05),两个益生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屎肠球菌灭活菌组和屎肠球菌活菌组的21日龄仔猪空肠麦芽糖酶活性分别增加9.67倍(P0.05)和11.29倍(P=0.01),活菌还显著提高脂肪酶含量1.09倍(P0.05),但两个益生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灭活菌不影响仔猪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活菌也不影响肝脏指数及7日龄仔猪脾脏指数,但显著降低21日龄仔猪脾脏指数(P0.05)。说明热灭活益生屎肠球菌对哺乳期仔猪的生长、腹泻率、小肠消化酶活性以及肝脏和脾脏指数都没有负面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活菌的作用相似,具有替代活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屎肠球菌(SF68)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用适宜剂量的益生菌有益于人体和动物的健康。本试验旨在观察屎肠球菌(SF68)对BALB/c小鼠肠道定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给6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口罐服屎肠球菌(SF68)。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屎肠球菌小鼠粪中总厌氧菌和乳酸菌增加(P<0.05),而粪便肠杆菌数量降低(P<0.05)。饲喂屎肠球菌后,小鼠外周血液双阳性(DP)细胞比例,血浆IgG浓度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增加(P<0.05)。通过本试验证明屎肠球菌SF68可影响小肠微生物菌群并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说明屎肠球菌具有存活的益生菌特性,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对爱拔益加(Arbor Acres,AA)肉鸡肠道相关酶活以及绒毛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600只(公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Ant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金霉素,低(LEF组)、中(MEF组)、高(HEF组)剂量屎肠球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屎肠球菌。试验时间为42 d。结果表明:(1)在空肠中,与CON组相比,HEF组的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对于胰蛋白酶来说,CON组与HEF组活性显著高于Ant组以及LEF组、MEF组的活性(P0.05);在回肠中,与CON组相比,MEF组、HEF组和Ant组的糜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MEF组、HEF组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CON组、Ant组(P0.05)。同时HEF组、Ant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2)与CON组相比,HEF组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3)Ant组的空肠绒毛宽度显著低于CON组、LEF组、MEF和HEF组(P0.05),Ant组的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CON组、LEF组(P0.05)。由此可见,AA肉鸡日粮中添加200 mg/kg屎肠球菌能够显著提升小肠中蛋白酶活性,并且有提升小肠绒毛高度的趋势,有利于改善小肠黏膜结构,促进肉鸡生长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富硒益生菌对小鼠血液硒含量、总抗氧化水平(T-AOC)、体液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KM小鼠(雌雄各半)60只,随机分为1组、2组和3组,每天分别灌胃纯化水、富硒益生菌和益生菌各0.5 m L,连续28 d。试验结束时测定全血硒含量、血浆T-AOC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空斑形成细胞溶血能力和肠道菌群数量。结果表明:2组小鼠全血硒含量和血浆TAOC水平均极显著高于1组和3组(P0.01);2组小鼠空斑形成细胞溶血能力极显著高于1组(P0.01),显著高于3组(P0.05),3组显著高于1组(P0.05);2组小鼠血浆IL-2含量极显著高于1组(P0.01),显著高于3组(P0.05);2组和3组小鼠肠道中葡萄球菌数量极显著低于1组(P0.01),2组小鼠肠道中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1组(P0.05),3组小鼠肠道中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极显著低于1组(P0.01);2组和3组小鼠肠道中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组(P0.01);2组和3组小鼠肠道中葡萄球菌、肠球菌、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菌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富硒益生菌可提高小鼠血液硒含量、总抗氧化水平和免疫能力,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散养和圈养撒坝猪粪菌移植(FMT)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脂代谢以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成年散养和圈养撒坝猪各10头作为FMT供体,制备粪菌液;然后选取3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作为FMT受体,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只。5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CON组)、散养撒坝猪低剂量FMT菌液(SY-L组)、散养撒坝猪中剂量FMT菌液(SY-M组)、散养撒坝猪高剂量FMT菌液(SY-H组)和圈养撒坝猪中剂量FMT菌液(JY-M组),连续灌胃14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各FMT组平均日增重(ADG)提高、料重比(F/G)降低,其中SY-M组差异显著(P<0.05);与JY-M组相比,SY-M组ADG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各FMT散养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与JY-M组相比,SY-M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提高了10.32%(P<0.05)。3)与CON组相比,各FMT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屎肠球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1日龄健康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屎肠球菌组和高剂量屎肠球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和1 000 mg/kg屎肠球菌菌粉(活菌数为3.46×108CFU/g)。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屎肠球菌对肉鸡各阶段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屎肠球菌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磷含量有提高的趋势(P=0.054);低剂量屎肠球菌组肉鸡血清钙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屎肠球菌组和高剂量屎肠球菌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屎肠球菌组和高剂量屎肠球菌组肉鸡血清和十二指肠过氧化氢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屎肠球菌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肉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32只1日龄罗斯308雄性肉鸡,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在各试验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200、300 mg/kg屎肠球菌。在11,12日龄时,各个试验组口服鼠伤寒沙门菌(1×109CFU/m L,1 m L/只鸡)。结果:(1)与无添加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可显著提高1~21 d,22~35 d和1~35 d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2)与无添加组相比,添加屎肠球菌可显著降低感染前期有害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数量(P<0.05),能显著提高感染前期和后期屎肠球菌的数量(P<0.05);(3)与无添加组相比,屎肠球菌的添加能显著降低感染前期GSH-Px和MDA含量(P<0.05);在感染后期,屎肠球菌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可以缓解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导致的肉鸡饲料转化效率下降、肠道菌群失调及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肉鸡在沙门菌感染的情况下,饲粮中屎肠球菌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不同饲喂方式对肉鸡生长性能、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以探讨乳酸菌在肉鸡上的适宜饲喂方式。选择1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鸡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拌料组(MIX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乳酸菌菌液;灌服组(OI组)饲喂基础饲粮,并口腔灌服乳酸菌菌液;饮水组(DW组)饲喂基础饲粮,并在饮水中添加乳酸菌菌液。乳酸菌菌液活菌数为4×109CFU/mL。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在1~42日龄,DW组和MIX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MIX组、OI组和DW组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0.05)。2) 21和42日龄时,MIX组、OI组和DW组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3)21日龄,MIX组、OI组和DW组空肠绒毛高度、绒毛表面积和绒隐比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MIX组、DW组回肠绒毛表面积、绒隐比显著高于CON组(P<0.05)。42日龄,DW组空肠、回肠绒毛高度、绒...  相似文献   

10.
应用MRS琼脂和乳酸杆菌琼脂培养基从SPF鸡肠道分离益生菌并计数,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进行种属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6种益生菌中,4种乳酸菌分别为口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酸杆菌、戊糖片球菌,2种肠球菌分别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鸡肠道中,乳酸菌与肠球菌盲肠密度最高,乳酸菌数量显著大于肠球菌数(P0.05)。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开展了两批试验,旨在评估黑麦作为能量饲料原料对肉鸡细菌移位、小肠黏度和完整性、肠道微生物含量及胫骨钙化的影响。每个试验分别选择4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玉米型日粮,试验组饲喂黑麦型日粮,在10d时,两批试验各组分别选择10只鸡口服2.0mg/mL葡萄糖荧光素,2.5h后检查血清葡萄糖荧光素含量,收集肝脏用于分析细菌移位,十二指肠、回肠和盲肠用于分析微生物含量及肠道黏度,胫骨用于测定强度和分析骨成分。试验结果:两批试验中,黑麦日粮组肉鸡体重均显著低于玉米日粮组(P<0.05),但黑麦日粮组较玉米日粮组显著提高了小肠黏度(P<0.05),同时伴随高水平的血清葡萄糖荧光素和肝脏细菌移位(P<0.05)。试验1和试验2黑麦日粮组较玉米日粮组均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回肠和盲肠乳酸杆菌含量(P<0.05)。同时,黑麦组日粮肉鸡十二指肠和回肠大肠杆菌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总厌氧菌含量仅在十二指肠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与黑麦日粮组相比,两批试验中,玉米日粮组肉鸡胫骨强度以及灰分、钙和磷含量较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黑麦作为肉鸡日粮能量原料来源增加了鸡肠道黏度和体重,降低了血清葡萄糖荧光素,改变了鸡的微生物群组成和胫骨矿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有害菌定植增加,影响畜禽的生长生产。探寻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来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维持肠道健康显得非常重要。纤维曾被视为畜禽饲粮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但适宜的饲粮纤维可有效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本文从肠道营养功能、肠道屏障功能两个方面概述饲粮纤维对畜禽肠道调控的影响,以促进饲粮纤维在畜禽生产中被合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将副猪嗜血杆菌于分别含10、20、50、100、200μg/mL甘草查尔酮A的TS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副猪嗜血杆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变化;以1、10、100mg/kg甘草查尔酮A经口灌胃小鼠,分别在3d、5d和7d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等生长性能,Bliss法测定副猪嗜血杆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清除0.01×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和抵抗100×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的生长速率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差异均无显著差异。所有剂量组小鼠给予甘草查尔酮A处理后,一般临床症状、体重和脏器指数无统计学意义。灌喂甘草查尔酮A有增加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的趋势,但降低拟杆菌门丰度而增加厚壁菌门丰度。小鼠清除0.01×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能力呈剂量依赖性,而100×LD50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后随着甘草查尔酮A浓度增加可呈剂量依赖延迟小鼠死亡时间。表明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体外生长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小鼠生长性能亦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肠道菌群丰富度而提高小鼠抵抗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合生素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空肠黏膜免疫因子含量和结肠内容物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72头21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阉公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抗生素组饲喂添加抗生素的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500(0.05%)、1 000 mg/kg(0.10%)的合生素替代抗生素。试验期为28 d,分为2个阶段(第1~14天和第15~28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不同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腹泻频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0.05%合生素组第1~14天的平均日增重与抗生素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07)。2) 0.05%、0.10%合生素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隐窝深度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 0.05%、0.10%合生素组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4 (IL-4)的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空肠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抗生素组相比,0.05%合生素组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0.10%合生素组结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肠内容物中总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合生素替代抗生素不会降低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还可控制腹泻,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免疫性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其适宜添加量为0.05%。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杀伤(NK)细胞是肠黏膜免疫屏障的重要组分。本文从NK细胞的发育学特征、分子表型切入,分析了其在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性中发挥的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对其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旨在为疾病预防和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评价饲粮中添加紫花苜蓿多糖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小肠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00头体重接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1、2、3组,适应期7d,期间饲喂基础饲粮,正式试验时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025%、0.05%、0.075%的紫花苜蓿多糖,处理42d。结果发现,紫花苜蓿多糖处理组仔猪平均末重、ADG显著提高(P<0.05),FCR降低(P<0.05),而ADFI无显著变化(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1、2、3组仔猪平均末重分别增加7.8%、11.6%、10.2%(P<0.05),ADG分别增加12.4%、18.2%、15.9%(P<0.05),FCR显著降低10.1%、12.5%、10.2%(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紫花苜蓿多糖显著改变小肠肠道形态,相比对照组,试验2、3组仔猪十二指肠V/C分别降低8.9%、7.7%(P<0.05);试验2、3组仔猪空肠VH分别增加8.3%、7.0%(P<0.05),CD分别降低8.8%、7.7%(P<0.05),试验1、2、3组V/C分别增加7.6%、18.8%、15.9%(P<0.05)。除此之外,试验2、3组仔猪回肠VH较对照组分别增加9.4%、6.2%(P<0.05),CD分别降低10.0%、9.6%(P<0.05),试验1、2、3组V/C分别增加10.4%、21.5%、17.5%(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紫花苜蓿多糖显著改善仔猪小肠形态,促进其生长发育,添加量为0.0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刺五加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其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试验选取150头健康、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单独一栏饲养,每栏10头仔猪。3个处理组分别为:只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mg/kg硫酸粘杆菌素的抗生素组,以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刺五加提取物的刺五加组。试验开始前预饲3 d,正式试验28 d。结果表明:与饲喂基础日粮相比,日粮添加抗生素和刺五加提取物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 <0.05),降低了料重比和腹泻率(P <0.05),且日粮添加刺五加提取物的效果优于添加硫酸粘杆菌素;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刺五加组均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IgG和IgM水平(P <0.05),且日粮添加抗生素有提高血清中IgA水平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 0.05);此外,抗生素和刺五加提取物的添加还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 <0.05),添加抗生素显著降低了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 <0.05),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反而显著提高了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 <0.05)。综上所述,刺五加提取物在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类潜力较大的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18.
作者旨在研究阿如拉-7味散对感染致病性E.coli O1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的影响。选用60只6~8周龄SD大鼠进行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未治疗组、环丙沙星组和阿如拉-7味散高(1.08g·kg-1)、中(0.54g·kg-1)、低(0.27g·kg-1)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试验结束时,计算其保护率,并采集小肠各段进行HE染色,测定小肠黏膜形态指标;同时采集血清和回肠组织,ELISA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中的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含量以及回肠黏膜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和肠三叶因子(ITF)含量。结果表明:(1)阿如拉-7味散中剂量对感染致病性E.coli O_1大鼠的保护率最好,为50%;且对小肠黏膜形态有一定的改善和修复作用,其效果与环丙沙星相当;(2)环丙沙星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乳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阿如拉-7味散高、中剂量组DAO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除阿如拉-7味散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回肠黏膜s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未治疗组大鼠回肠黏膜ITF含量与其余各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阿如拉-7味散对感染致病性E.coli O_1大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中中剂量(0.54g·kg-1)效果最佳,与抗生素环丙沙星的修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辣木梗粉,研究其对1~28日龄蛋雏鸭生长、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探讨辣木梗粉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三穗蛋雏鸭135只,随机分为3组(Ⅰ~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鸭。采用基础饲粮加辣木梗粉进行饲喂,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g/kg和40 g/kg辣木梗粉,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2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和4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显著提高8.6%和9.8%(P <0.05);20 g/kg和40 g/kg 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11.8%和18.3%(P <0.05);4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料重比(F/G)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和2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显著降低16.2%和14.1%(P <0.05);20 g/kg和4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39.1%和49.5%(P <0.05);2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免疫蛋白M(IgM)含量比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6%(P <0.05);20 g/kg辣木梗粉添加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33.16%(P <0.05)。综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辣木梗粉可提高1~28日龄蛋雏鸭的免疫及抗氧化功能,对辣木梗粉在蛋雏鸭的应用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安格斯肉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24头平均体重(447.78±2.53)kg、15~17月龄安格斯去势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1、2、3和4组分别饲喂含有0、2.0%、4.0%和6.0%过瘤胃不饱和脂肪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7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正试期分为前期(27 d)和后期(40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4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和2组(P<0.05),1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4组(P<0.05)。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前期和后期,2和3组的血清胰岛素(INS)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2、3和4组的血清胰高血糖素(GC)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前期,3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后期,2、3和4组的血清GH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3)试验前期和后期,各组之间血清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ACase)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4)试验前期和后期,各组之间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前期,4组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2、3和4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2、3和4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后期,3和4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2和3组的血清AST活性显著高于1组(P<0.05)。5)4组的背最长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试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对血清ATGL、CPT-Ⅰ和AACase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提高了血清GC和INS含量,促进了背最长肌PPARγ的基因表达。综合以上结果,本试验条件下,饲粮过瘤胃不饱和脂肪适宜添加量为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