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发展中,凭借着独特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1年,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地。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包艳杰  孟晓 《古今农业》2023,(1):81-90+108
农业文化遗产的劳动属性和文化属性,从根本上定义了农业文化遗产关乎人全面发展的内涵,也赋予了农业文化遗产天然的育人功能和优势。塑造校园农业文化遗产微景观,一方面增加劳动课程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使农耕文化融入触手可及的四时之景中,最大程度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地域农耕特色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了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历史的平台,引导学生社团围绕农耕文明开展志愿者活动,加强学生对认知农耕文化的主动参与度;探索校内教学与遗产地合作育人,通过校内设置中华农业文明史等农史特色课程,使学生获得对历史上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理论认识,同时借鉴科技小院模式,与遗产地建立协作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观察真实乡村的实践机会,在鲜活的乡村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农耕精神,进而激发学生自觉成为“知农、爱农、懂农”的领头雁型涉农人才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地处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具有超过千年的历史,集中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适应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农耕智慧。本文依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认定标准,总结分析了该系统的农业特征、生态特征、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并对其进行功能价值评估,最后从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文化、生态产品和休闲农业5个方面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策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耕技术和乡村文化丧失、食物与生计安全等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在该倡议提出20周年之际,为了系统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科学分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与发展前景,邀请了11位来自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遗产保护实践者,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农业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中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与价值,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对国际公约履约与国际合作的支撑作用;中国典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经验等。访谈结果表明:以活态性、动态性、系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技术、传统农耕文化和结构合理的生态景观,对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建立全新的范式,在强调政府...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我国91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农业博物馆首次展出,湖州传统缫丝等特色非遗展演吸引观众驻足。不少人惊叹古人的精湛技术、精深的农耕文化,也有人担心,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会不会躺进博物馆,失去生命力?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加快推广,一些传统农耕方式正逐步被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经历粗放发展,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今天更应该思考应该从传统农耕文化中继承什么?事实  相似文献   

6.
4月10日,正在昌平草莓博览园进行的第七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打造创意农业景观190余个,包含先进农业技术70余项、场馆科普知识点2000余个,设置互动体验活动220余项,其中位于昌平草莓博览园西区的“农耕印记”场馆以“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主题,展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古老农耕智慧,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7.
<正>11月17日,农业部在江苏泰兴举办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出席发布活动并讲话。孙中华指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加强发掘和保护对于传承农耕文明,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遗产所在地省级农业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文化遗产加强指  相似文献   

8.
吴雨阳 《农家致富》2022,(17):54-55
<正>作为“鱼米之乡”,江苏省农耕历史源远流长。2013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上泰兴银杏栽培系统、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共8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9.
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沉淀了积厚流光的中国农耕文化,五千年华夏儿女服田力穡,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古代农业科技体系。中国农业博物馆编纂的《五千年农耕的智慧——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知识》一书,串起耕耘畜养的纬线,梳理历史变迁的经线,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成就进行了系统归纳,既形成了对我国农业科技史的概览,也打开了一个认识农业文明、传承文化基因、启迪发展智慧的全新坐标系。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4,(5):4-5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其中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中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而"人"则是延续这股根脉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农耕文化是农业生产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形成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要动因.本文在明确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关联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实际,探讨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借鉴传统农耕文化的“三才理论”,探索高原特色农业路径;发挥高原农业的特色,推动发展方式多样性;打造立体农业,突破土地制约瓶颈;根据“地宜”原则,制定高原特色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业》2015,(1):75
<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主题展览于2014年10月25~28日在青岛举行。本次展览是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颇具特色的专业展区,旨在宣传农业部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主要成果与成效,展示我国传统农耕的智慧、魅力与奥秘,提升遗产地优质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农业文化遗产展区总面积400 m2,主要包括展示区、展销区与洽谈区三部分。展示区通过稻田养鱼、茉莉花与茶种植实物模型、侗族大歌与江南小调民俗表演和图文展示等方式,呈现了农业遗产地  相似文献   

13.
农耕文化是农业生产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形成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要动因。本文在明确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关联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实际,探讨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借鉴传统农耕文化的"三才理论",探索高原特色农业路径;发挥高原农业的特色,推动发展方式多样性;打造立体农业,突破土地制约瓶颈;根据"地宜"原则,制定高原特色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6月12日,农业部在北京发布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指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地要按照"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和社会功能,探索传承途径和方法,逐步形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机制,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19-22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伟大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乡村振兴,离不开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之魂、之脉,要在充分把握其精神特点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举措,让农耕文化在传承中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日前,农业部公布了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我国传统农耕技术的使用正在萎缩,农业文化遗产也面临消失的危机。危机面前,我们不禁要问:农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农业中保留下来的历史经验都是巧夺天工的,目前也大多是濒危的。我们所进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整个的农耕系统。农耕系统保住了,与之相伴的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就全都保住了。如果一个农耕系统丢失了,那就会丢失一大片。一个系统的丢失比一个生物物种的丢失更可怕。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还承担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在简要介绍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概况的基础上,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活态性和多功能性,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即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态、景观、技术、文化功能,通过提升农民收入来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来彰显生态之美,通过张扬农耕文化来彰显文化之美,通过推动有效治理来彰显和谐之美,从而最终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共同富裕。结合浙江实际,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多种传统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弘扬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优秀乡土文化,推进文化高地建设;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绿色综合种养技术,助力生态文明示范;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积极社会治理因素,推动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6月12日,农业部在京发布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指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地要按照"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和社会功能,探索传承途径和方法,逐步形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机制,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农耕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与美德,对当今的农业生产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农耕文化的主要内涵、云南现代烟草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发扬三方面阐述了传统农耕文化对云南现代烟草农业的影响,认为从传统农耕文化中汲取精华,对于保护烟农利益、彰显云烟特色及整个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