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禽偏肺病毒(aMPV)感染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最初由禽偏肺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禽肺炎病毒感染、火鸡鼻气管炎或鸡的头部肿胀综合征。在鸡和火鸡身上主要表现为咳嗽、鼻窦水肿、流涕、饮食下降、饮水减少等。通过以上病症可提示为禽偏肺病毒感染,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预防此病的发生,禽场应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保护和良好的卫生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禽偏肺病毒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方法,以快速、有效、准确地检测该病毒。【方法】用制备的禽偏肺病毒抗体致敏乳胶,与禽偏肺病毒反应,优化最佳致敏条件,建立禽偏肺病毒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重复性与特异性进行检测,将该方法与套式RT-PCR进行比较,并将其用于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禽偏肺病毒抗体致敏乳胶的最佳致敏温度为56℃,抗体最佳稀释度为1∶10(体积比),最佳致敏时间为120min。用建立的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方法和套式RT-PCR同步检测10份禽偏肺病毒尿囊液,两者的阳性检出率一致,总符合率为100%。应用该方法对采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的68份可疑临床病料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26.47%。【结论】建立了禽偏肺病毒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方法,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特异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等优点,是一种适于基层单位检测禽偏肺病毒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对禽偏肺病毒C型核衣壳N蛋白进行表达,并检测所表达融合蛋白的抗原性。首先将N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禽偏肺病毒核衣壳N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中,在转染后48h后表达量最高;与抗N蛋白抗体有抗原性,所表达核衣壳N融合蛋白大小为72kDa左右,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本试验成功应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表达了禽偏肺病毒C型核衣壳N蛋白,表达蛋白具有抗原性,为与禽偏肺病毒核衣壳N蛋白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禽肺病毒(aMPV)是火鸡鼻气管炎和鸡肺病毒感染的病原,在鸡感染后通常会发生肿头综合症。禽肺病毒可引起火鸡鼻气管炎。该病毒也可导致肉鸡和肉种鸡发生肿头综合征,蛋鸡出现产蛋量减少。感染aMPV后通常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良好的管理可有效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尤其是要重视疫苗接种。1传播与流行aMPV的传播取决于家禽饲养密度、卫生标准及生物安全。在禽群内或群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与污染物的接  相似文献   

5.
肉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有三个,一是雏禽,二是传播迅速而快、发病急,三是致死率高。病毒性肝炎病毒是一种专侵害的雏鸡、雏鸭、雏鹅、雏火鸡、雏鸟的小病毒,  相似文献   

6.
从疑似心包积液综合征的病死鸡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该病毒无血凝活性,提取其核酸经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脑脊髓炎病毒、禽白血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偏肺病毒和包涵体肝炎病毒特异引物扩增均为阴性,而经禽腺病毒4型特异性引物检测为阳性,则将其暂命名为禽腺病毒4型FJ1674株。将其扩增产物回收后克隆,经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株病毒与国内外禽腺病毒4型毒株的同源率为99.4%~100%;经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其与禽腺病毒4型关系密切,共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白血病病毒A、B、J亚群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引物,各对引物可分别扩增出大小约为195、260、924bp的核苷酸片段;经优化建立禽白血病病毒多重PCR检测法,并进行其敏感性试验及对马立克病病毒(MDV)、火鸡疱疹病毒(HVT)、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DF-1细胞基因组的特异性试验;应用该方法对1 294份临床样品进行禽白血病病毒检测,对阳性检出样品抽样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小检出拷贝数为103,特异性试验均为阴性,检出临床样品中的核苷酸片段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8%以上,符合率100%,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率,可为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8.
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许多家禽和野禽、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并从其体内分离出病毒。 这位负责人介绍,家禽中火鸡、鸡、鸭是自然条件下最常受感染的禽种。其他种类还包括珍珠鸡、家鹅、鹌鹑、雏鸡、鸽、鹧鸪、鹦鹉、虎皮鹦鹉等,以及野禽和野生水禽,如鹅、燕鸥、野鸭、  相似文献   

9.
<正>禽肺病毒是一种带有传染性的常发生在家禽身上的一种病。禽肺病毒很难察觉,一般是大规模的爆发,迅速感染家禽的上呼吸道,并且会传染到肺部,严重者会在短时间内死亡。目前经过研究,在很多的高寒地区更容易爆发禽肺病毒病,尤其是在高寒地区饲养的肉鸡,如果感染了禽肺病毒会变得头部肿大,口吐白沫,不仅会影响家禽的繁殖能力,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禽的死亡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高寒区禽肺病毒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能引起多种传染性的恶性和良性肿瘤。经过科学家和育种公司的十几年共同努力,白羽肉鸡禽白血病病毒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近年白羽肉鸡禽白血病病毒不应发生大的疫情。但我国蛋鸡种鸡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重组禽腺联病毒介导的基因特异miRNAs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复制的抑制作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表达vp2与vp1基因特异miRNAs的重组禽腺联病毒转移载体,磷酸钙法制备重组禽腺联病毒;纯化后的病毒经过电镜观察、病毒感染性试验确定其存在与感染滴度,提取转导重组病毒后的细胞总RNA,RT-PCR法检测miRNAs表达情况,在重组病毒转导的细胞中感染不同源的IBDV,在感染后不同时间测定病毒TCID50及vp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重组禽腺联病毒,病毒感染性滴度可达5×108TU/ml,与阴性对照相比,成功表达的miRNA能在细胞上抑制病毒基因的扩增,大幅度降低同源或异源病毒的滴度。表明重组禽腺联病毒可以作为有效传送和稳定表达miRNA的载体,有望开发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真核生物中存在大量内源性反转录类型病毒,鸡体内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是典型代表;家禽的内源性病毒在育种上是品种(系)选育的重要遗传标记,本文阐述了家禽内源性禽病毒与其表现型的关系,为禽白血病与内源性病毒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的RT-PCR方法.该方法能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扩增出1条400 bp的特异片段,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弱毒、鸭瘟病毒、鸭1型肝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均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该RT-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10 pg的病毒核酸.因此,该RT-PCR方法可用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活禽市场进行新城疫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从活禽市场采集40份鸡泄殖腔棉拭子,由SPF鸡胚扩增病毒,收集病毒尿囊液;采用RT-PCR技术扩增新城疫病毒的DNA,并测序.[结果]共分离出4株新城疫病毒.通过对分离株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均为112ERQERL117,符合新城疫病毒弱毒株裂解序列特征,而且分离到的NDV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介于86.3% ~ 93.9%,并与疫苗株LaSota的F基因核苷酸序列属于同一分支.[结论]小型活禽市场中鸡携带了弱毒新城疫病毒,因此应加强活禽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抗体免疫持续期,从而指导鸡病防控,试验将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试制的三批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经颈部皮下分别接种7日龄和21日龄SPF鸡,7日龄鸡于免疫后第7 d、11 d、14 d、21 d、28 d、1个月、2个月和3个月采血;21日龄鸡于免疫后第7 d、11 d、14 d、21 d、28 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和5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免疫鸡血清中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三批疫苗免疫7日龄SPF鸡后,免疫后11 d后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产生抗体,21~28 d三种病毒抗体均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1个月,免疫后3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三批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后,免疫后11 d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产生抗体,三种病毒的抗体在免疫后21~28 d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2个月,免疫后3个月开始下降,免疫后5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说明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免疫2周龄以下的鸡免疫持续期为2个月,免疫2周龄以上的鸡免疫持续期为4个月。  相似文献   

16.
曲霉菌病是禽的一种常见霉菌病,不同年龄的禽均可感染.但幼禽较成年禽易感性高.常成群发性急性暴发.死亡率一般为10%~50%。家禽中以小火鸡最为敏感,雏鸭次之,幼雉和珍珠鸡较不敏感。该病病理剖检主要以组织器官(特别是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为特征。现将一起珍珠鸡曲霉菌病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水禽副黏病毒病是由禽副黏病毒(即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水禽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水禽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2]。1病原学副黏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属于禽副薪病毒Ⅰ型。病毒粒子有囊膜,表面有纤突,纤突由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糖蛋白组成,纤变与病毒的毒力密切相关。病毒存在干病禽的血液、粪便、肾、肝、脾、肺、气管等,其中脑、脾、肺中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蛋鸭禽1型副黏病毒的感染状况,以RT-PCR技术对2011年以来采自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和江苏六省(区)的495份蛋鸭样品进行了禽1型副黏病毒的检测,并测定了部分禽1型副黏病毒分离株对不同日龄麻鸭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六省(区)份蛋鸭的禽1型副黏病毒的阳性感染率高低不一,为3.4%~10.7%,揭示了禽1型副黏病毒在我国蛋鸭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感染可致死低日龄麻鸭,其中基因VII型鸭源分离株对麻鸭的致死率高于基因IX型,且随着麻鸭日龄的增长其致死率降低,即呈现日龄易感性差异,开产麻鸭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则表现为产蛋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和火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正>禽波氏杆菌病是火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以高发病率、低死亡率为特征。虽然该病主要引起火鸡发病,但鹌鹑也易感,对鸡是一种机会感染病。上呼吸道损伤是诱发来航鸡出现症状的必需条件,这种损伤可能是由于较早暴露上呼吸道病疫苗引起的,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或新城疫病毒,也可能是受到环境刺激造成的,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