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不同比例的马铃薯秧干草替代苜蓿干草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30只体重、年龄相近的萨寒一代杂交断奶去势公羔,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每只羊为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以苜蓿干草作为主要粗饲料的全混合饲粮,其余两组分别饲喂以马铃薯秧干草替代40%和80%的苜蓿的全混合饲粮,正式期为70 d。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秧干草的营养价值较高,具有与苜蓿干草相当的粗蛋白质含量,达14.7%。40%替代组羔羊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重和料肉比与对照组羔羊差异不显著(P0.05),80%替代组羔羊的生长性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和40%替代组,这表明给育肥羔羊饲喂高比例的马铃薯秧对其生长性能具有不利影响。消化试验结果表明,80%替代组羔羊的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NH3-N显著低于对照组和40%替代组羔羊(P0.05),这表明高比例的马铃薯秧干草对瘤胃发酵具有抑制作用,但40%马铃薯秧替代对羔羊的瘤胃功能无影响。因此,羔羊饲粮中可以用马铃薯秧替代40%的苜蓿干草饲喂育肥羔羊,且不会对其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研究苜蓿干草饲喂方式对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刚出生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每组10头犊牛。对照组犊牛只饲喂牛乳和开食料,试验1组犊牛饲喂牛乳、开食料和苜蓿干草,其中苜蓿干草和开食料均匀混合以全混合日粮的方式饲喂(苜蓿干草添加量为日粮干物质基础的10%);试验II组奶牛饲喂牛乳、开食料和苜蓿干草,其中苜蓿干草以单独供给的方式饲喂。试验共70 d,犊牛在57 d断奶。试验期间,1~50 d为哺乳期,犊牛饲喂常乳(正常饲喂量)+开食料;51~56 d为断奶过渡期,犊牛饲喂常乳(减量)+开食料;57~70 d为断奶后期,犊牛只饲喂开食料。于犊牛7日龄开始饲喂开食料,于犊牛14日龄开始饲喂苜蓿干草。每天记录开食料采食量,分别于试验第1天、第57天、第70天称量犊牛早晨空腹体重,分别于第40天、第57天和第70天,在早晨犊牛采食开食料3 h后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试验最后3 d收集粪便进行消化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无论苜蓿干草以何种方式喂给犊牛均显著提高犊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但对平均日增重和饲喂效率无显著影响。与苜蓿干草和开食料混合以全混合日粮形式饲喂犊牛相比,苜蓿干草和开食料分开饲喂犊牛更能提高犊牛干物质采食量。对于犊牛瘤胃发酵参数而言,苜蓿干草和开食料分开饲喂犊牛的瘤胃液p H显著高于苜蓿干草和开食料混合以全混合日粮形式饲喂犊牛的瘤胃液p H,但两种饲喂形式犊牛的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对照组犊牛差异不显著。两种苜蓿干草的饲喂方式对犊牛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推荐在给犊牛饲喂苜蓿干草时,宜将苜蓿干草与开食料分开饲喂给犊牛。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料油菜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的羔羊强度育肥效果,本试验选取2.5月龄的湖羊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公母各半。试验组饲喂以油菜为主原料配制的FTMR日粮,对照组饲喂以青贮玉米为主原料配制的TMR日粮。预试期15d后称初试体重,正式期90d,每15d称重,记录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湖羊母羊采食量、体重和日增重在两种日粮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公羊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5d后体重和日增重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日增重、采食量、饲料成本、活羊价格计算育肥收益,油菜FTMR日粮育肥湖羊公羊和母羊的收益都高于对照组。因此,饲料油菜FTMR日粮用于羔羊强度育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舍饲条件下优化设计配制的全混合颗粒料对育肥呼伦贝尔羊羔羊的瘤胃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血液指标、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30只健康的体重、日龄相近的呼伦贝尔羊断奶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喂农户自配的精料+苜蓿型饲粮,试验组饲喂设计的优化型育肥羔羊全混合颗粒料。试验期115 d,过渡期15 d。每天记录干物质采食量并进行称重,计算料重比及平均日增重;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采集血样,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测定;采集瘤胃液,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瘤胃液细菌进行测序;试验结束后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体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胴体重、屠宰率、育肥效益及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指标和生化指标没有负面变动;饲喂全混合颗粒料在试验羔羊瘤胃细菌群落门、属水平上有显著正向效果(P<0.05)。综上可知,经过优化设计的全混合颗粒料改善了呼伦贝尔羊羔羊瘤胃菌群结构,显著提高了羔羊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育肥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分析湖羊羔羊采食两种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来源开食料时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差异。采用对照试验设计,选择28只初生重相似(3.5±0.7 kg)的湖羊公羔,0~2日龄吮食母乳,3日龄羔羊与母羊分离,并开始饲喂代乳粉至28日龄断奶,7日龄(补饲前)按同质性原则将试验羔羊分为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4只,分别饲喂以苜蓿干草(alfalfa hay, AH)和甜菜粕(beet pulp, BP)为主要NDF来源的全混合饲粮。羔羊54日龄至60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70日龄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7~28日龄时AH组羔羊平均日增重以及养分和代谢能采食量均显著高于BP组(P 0.05),而29~70日龄时无显著差异(P 0.05)。AH组羔羊对开食料干物质(dry matter, DM)、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BP组(P 0.05)。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以苜蓿干草为NDF来源开食料能显著提高湖羊羔羊断奶前的生产性能及采食量,而以甜菜粕为NDF来源开食料能显著提高湖羊羔羊断奶后DM、NDF和ADF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3头8~10月龄、平均体重(300±22.4)kg的荷斯坦育成母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2、4cm和自然全长3种理论切割长度的苜蓿干草对育成母牛采食与反刍行为和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苜蓿干草长度的增加,苜蓿干草采食时间、日粮采食时间、反刍时间、咀嚼时间明显增加(P<0.05);每日采食次数和每次采食的干物质采食量明显降低(P<0.05)。除苜蓿干草以外的日粮其他组分的采食时间、日粮采食时间与反刍时间的比例、日粮常规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基本不受苜蓿干草长度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36只平均体重为24kg、约3月龄的羔羊为研究对象,研究饲粮中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其生长性能、消化、氮平衡和胴体特性的影响。将羔羊随机分配为3个日粮处理:9.5和14mm日粮组(苜蓿草加工成9.5和14mm颗粒长度,与浓缩料和全混合日粮混合)以及长苜蓿草日粮组[苜蓿草切碎长度为(17.8±2.4cm)],所有处理日粮的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一致。所有羊羔在饲喂14周后屠宰。结果 :在9.5mm和14mm苜蓿干草日粮中,超过77%的苜蓿干草长度分布在 6.4~16.3mm之间以及 10.1~21mm之间。在较短颗粒长度(3.8mm)所占比例中,9.5mm和14mm的颗粒长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羔羊采食9.5mm较14mm长度的苜蓿干草日粮有更高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 0.05)。长苜蓿干草较9.5mm的苜蓿日粮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以及尿氮排泄量分别提高8.18%、11.46%和19.3%(P 0.05),而9.5mm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氮沉积量分别提高8.01%和5.55%(P 0.05)。9.5mm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热胴体重和胴体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3.56%、3.15%和4.89%和18.49%(P 0.05)。与长苜蓿干草组相比,9mm的苜蓿颗粒日粮可分离瘦肉和胴体粗脂肪含量提高6.28%和18.49%(P 0.05),但水分含量降低4.78%(P 0.05)。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在不改变羔羊干物质摄入量的基础上,降低全混合日粮中苜蓿草颗粒长度可以提高羔羊生长性能,且与较长切碎长度相比,羔羊育肥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培养物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和体重相近的30只杜寒杂交断奶羔羊,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n=10),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羔羊饲喂不含酵母培养物的基础日粮,试验1组羔羊饲喂基础日粮+1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试验2组羔羊饲喂基础日粮+2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试验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2组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 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 0.05)。对照组和试验1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2组羔羊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 0.05),而干物质和有机物消化率与对照组和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 0.05)。对照组和试验1组羔羊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 0.05)。因此,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改善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20 g/d·头的添加量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犊牛开食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苜蓿干草对犊牛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择45头刚出生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按照体重划分区组,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新生犊牛分配到3个处理组中,每组15头犊牛。对照组犊牛开食料中不添加苜蓿干草;在试验组Ⅰ犊牛开食料中添加10%的苜蓿干草(干物质基础);试验组Ⅱ犊牛开食料中添加20%的苜蓿干草(干物质基础)。犊牛在60日龄断奶,断奶结束后试验继续进行20 d。试验期间,1~50 d为哺乳期,犊牛饲喂常乳(正常饲喂量)+开食料;51~60 d为断奶过渡期,犊牛饲喂常乳(减量)+开食料;61~80 d为断奶后期,犊牛饲喂开食料。犊牛7日龄时开始饲喂开食料,犊牛14日龄时,在开食料中开始添加苜蓿干草。每天记录开食料采食量,分别于试验第1天、第50天、第80天在早晨饲喂前称重犊牛体重,分别于第50天和第80天在犊牛采食开食料3 h后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NH3-N浓度。于试验最后3 d,采集粪便进行消化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开食料中添加苜蓿干草显著提高了犊牛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而且与添加剂量呈线性相关,以20%的添加量组犊牛具有最佳的生长性能,而对犊牛的饲喂效率没有显著影响。犊牛开食料中添加苜蓿干草显著改善了瘤胃发酵功能,增加了瘤胃液pH,提高了瘤胃液乙酸与丙酸的比值。苜蓿干草对犊牛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本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开食料中添加20%的苜蓿干草显著提高了犊牛生长性能,改善了犊牛瘤胃发育和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设计3种不同类型粗料的全混合日粮,对湖羊羔羊进行短期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青贮玉米秸与青贮苹果渣组合的全混合日粮对湖羊羔羊短期育肥的效果最好,试验期的采食量、日增重及经济效益均最佳,其中平均日采食量达1.75 kg/只,50 d短期育肥平均每只羊日增重202.3 g,纯收入达127.03元/只。  相似文献   

11.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奶牛的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使用益生菌来稳定奶牛分娩后-产奶过渡期瘤胃pH可以减轻这种代谢紊乱的症状。因此,本试验选择了体重(741±55)kg,产奶期在(212±19.5)d的奶牛4头,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共4种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组为日粮添加0.5 g/d米曲菌,处理2组为日粮添加2.5 g/d米曲菌,处理3组为日粮添加2 g/d粪肠球菌和酿酒酵母菌的混合物。每组经过3 w的适应期、4 d酸中毒期以及3 d恢复期。结果显示:瘤胃最大pH范围在5.6~6.0,占比最高,与适应期和中毒期的结果相似。中毒期间,其他pH范围表现为显著差异(P <0.05)。中毒期,处理3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瘤胃pH(P <0.05),同时处理3组瘤胃pH在5.6~6.0的占比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日粮添加2.5 g/d米曲菌显著降低了产奶量(P <0.05)。奶牛遭受瘤胃酸中毒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丙酸、丁酸和戊酸含量显著升高(P <0.05),而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除了处理3组外,其他组瘤胃乳酸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 <0.05)。饲喂12 d后,处理3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 <0.05)。瘤胃白球菌和大肠杆菌含量在饲喂2 h后显著升高(P <0.05),之后在6 h达到稳定。结论 :粪肠球菌和酿酒酵母菌复合物可以缓解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症状,米曲菌可以调控瘤胃pH,但高剂量米曲菌添加水平对瘤胃pH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酒糟对后备奶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体重和体况近似的健康荷斯坦育成牛30头,按照日龄和体重进行分组设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粮精料成分为玉米和大豆榨油副产物,试验组Ⅰ饲粮精料成分中添加15%的酒糟,试验组Ⅱ饲粮精料成分中添加30%的酒糟。预试期为2周,正试期为24周。试验期间限饲。试验期间每天记录育成牛的采食量。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育成牛的生长性能指标。于正试期第24周进行消化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酒糟替代玉米和大豆榨油副产物对育成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酒糟替代玉米和大豆榨油副产物对育成牛日粮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和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30%酒糟添加组育成牛日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高4.55%和6.82%(P<0.05),而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日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0%酒糟添加组育成牛日粮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比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高6.70%和7.44%(P<0.05),而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日粮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0%酒糟添加组育成牛日粮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比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高6.64%和8.04%(P<0.05),而15%酒糟添加组和对照组育成牛日粮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育成牛日粮中可以添加酒糟替代部分玉米和大豆榨油副产物,本试验中最高添加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13.
以2018年河南省草地清查结果为基础,依据河南气候、地形地貌、草地类型和利用方式的多样性特点,对河南省天然草地进行区划,为河南省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按照简单明了和容易实际操作的原则,依据气候、地形和地貌的明显分界线进行划区,使同一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和草地类型尽可能保持一致,草地区的命名方法为:地形地貌+草地类。根据区划原则,河南省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类,30个型,5个草地资源区,分别为:豫北山地暖性灌草丛以及低地草甸区,豫西山地暖性灌草丛、低地草甸类和山地草甸区,平原农区低地草甸暖性灌草丛区,淮南山地热性灌草丛和低地草甸区;黄河滩区低地草甸和暖性灌草丛区。河南天然草地区划结果有利于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植被条件进行改良、利用和保护,有利于发挥天然草地的多样化功能,挖掘其巨大的生产潜力,能把宝贵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大力发展河南省以草牧业为核心的多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中草药对感染球虫病的1~42 d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组织器官相对重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一致的1日龄Cobb肉仔鸡5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处理1组未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组未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1 g/kg中草药,处理3组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处理4组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65 mg/kg盐霉素,处理5组感染球虫病,饲喂基础日粮+1 g/kg中草药。试验进行42 d。球虫感染显著降低了1~21 d肉鸡日增重、料肉比和死亡率(P <0.05)。处理3组较处理1组肉鸡的日增重降低了40%(P <0.05)。日粮添加中草药后对球虫感染有缓解效果,处理5组比处理3组1~21 d肉鸡日增重提高了25%(P <0.05),料比降低了19.5%(P <0.05);处理5组较处理3组显著降低了22~42 d肉鸡日增重,提高了料肉比(P <0.05)。球虫感染添加中草药组(处理5)的胴体腹部脂肪含量最低(P <0.05)。处理3组鸡粪球虫卵数量在第5天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球虫感染组(P <0.05)。处理3组较处理4和5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的病变评分(P <0.05)。综上所述,1~42 d肉鸡日粮添加1 g/kg复合中草药添加剂混合物能适当缓解雏鸡球虫病感染的负面影响,混合中药添加剂对感染球虫肉鸡生长性能的改善及降低粪中球虫卵数量的作用与盐霉素相当。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体外鸡胚注射肉碱对肉鸡孵化率及出壳后49 d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鸡胚在孵化第18天通过羊膜注射0.6、2.4和9.6 mg左旋肉碱/100μL稀释液,此外还有3个对照组(非注射组、穿孔组和注射稀释液组),评估肉鸡孵化率、生长期肉鸡死亡率、增重、采食量和料比以及屠宰性能指标(屠宰率、腹脂、小腿肌、大腿肌、鸡翅和胸肌占比)。结果发现:鸡胚注射左旋肉碱对受精蛋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左旋肉碱注射量的增加,受精蛋孵化率和仔鸡出壳时间有升高趋势(P=0.08)。鸡胚注射左旋肉碱对出壳后49 d肉鸡生长性能、死亡率及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鸡胚注射0.6、2.4和9.6 mg左旋肉碱/100μL稀释液对出壳后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善肉鸡出壳时间和受精蛋孵化率。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纤维来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84头体重接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对照组饲粮以及添加5%玉米纤维(CB)、小麦纤维(WB)、大豆纤维(SB)的饲粮,处理28d。试验结果:相比于对照组,CB、WB组料肉比(FCR)分别下降8.5%、7.9%(P<0.05);CB组仔猪总能量(GE)、有机物(OM)、干物质(DM)消化率分别降低2.1%、2.1%、2.9%(P<0.05),粗纤维(CF)、磷(P)消化率分别增加7.8%、29.3%(P<0.05);WB组仔猪GE、OM、DM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8%、3.9%、3.4%(P<0.05),CF、P消化率分别增加8.8%、19.3%(P<0.05);此外,SB组CF、OM、P消化率分别增加9.9%、5.1%、4.5%(P<0.05)。表明,饲粮中纤维显著影响仔猪生长,不同纤维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单独或联合使用锌和维生素C对高温条件下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择320只1d肉仔鸡,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锌含量为40mg/kg),处理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mg/kg锌,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维生素C,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mg/kg锌+300mg/kg维生素C,试验共开展35d。在试验第21~35天对鸡只进行热应激诱导,即25℃12h,25~34℃3h,34℃6h,34~25℃3h。结果显示:处理组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了肉鸡的采食量、体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比(P<0.05)。日粮同时添加锌和维生素C组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或锌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的肉鸡脾脏、胸腺和法氏囊重量显著提高(P<0.05)。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和200mg/kg维生素C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体滴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200mg/kg维生素C组和60mg/kg锌组显著提高了血液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占比(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单独或联合添加锌和维生素C均可显著改善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8.
河南青贮玉米品种鉴选与青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张红瑞  郭凯  付彤  刘天学 《草地学报》2019,27(2):510-514
本试验通过对河南省1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青贮质量比较分析来鉴选出适合该省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通过对不同品种间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干物质含量及青贮前后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适宜河南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渝青506、渝青3号和金岭17。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活性炭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体成分及对环境重金属耐受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均重为(14.5±0.55)g的罗非鱼600条,随机分为10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条鱼。试验采用5×2多因素方差设计,共设0、2、4、8和16g/kg活性炭5种日粮,环境分为重金属(铅、镉、铜和锌)条件和非重金属条件,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显示:日粮添加16g/kg活性炭组水中游离氨水平最低(P<0.05)。随着日粮活性炭添加水平的升高,罗非鱼生长和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x,但超过8g/kg时开始降低。在环境重金属条件前,16g/kg活性炭组显著提高了血浆葡萄糖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总蛋白和总脂肪含量(P<0.05);环境重金属条件下显著降低了蛋白和脂肪含量(P<0.05)。罗非鱼暴露在重金属环境条件下,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血浆SOD、CAT和GSH-Px活力,同时显著降低了MDA含量(P<0.05)。暴露后,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各元素在机体的沉积量(P<0.05),且随着日粮活性炭添加水平的升高,机体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日粮添加活性炭可以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其中活性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8g/kg,同时活性炭可以提高罗非鱼的抗氧化性能,降低机体重金属的沉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中草药复方多糖(CHCP)对鸡肠道菌群、新城疫(ND-HI)抗体效价及血清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00羽1日龄商品代AA雏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0羽,于7、28 d进行ND疫苗免疫,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的CHCP,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的鸡盲肠内双歧杆菌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19%(P> 0.05)、9.79%、6.82%(P <0.05),乳酸杆菌分别提高8.08%(P <0.05)、17.45%、16.86%(P <0.01);Ⅱ、Ⅲ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4.34%、12.15%和16.19%、16.61%(P <0.01);14 d时,Ⅰ、Ⅱ、Ⅲ组的ND-HI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9.80%、17.32%、13.56%(P <0.05),28、42 d时,Ⅱ、Ⅲ组效果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12%、25.79%和35.98%、30.18%(P <0.01);血清中补体C3、C4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 <0.05)。综上所述,在鸡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CHCP可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肉鸡肠道内环境,提高鸡的免疫功能。且以400 mg/kg和600 mg/kg的量添加效果最好,从经济角度考虑,400 mg/kg CHCP为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