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养蜂成为蜂农致富的金钥匙。全省养蜂从1978年的45-9万群发展到1998年的120万群(含重庆市),增长近3倍,养蜂生产由单一生产蜂蜜为主发展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蜂蛹等多品种综合生产。全省现年产蜂蜜2万多吨、蜂王浆400多吨、蜂花粉700吨左右。蜂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全省蜂业经济已跃上一个新台阶,养蜂产值由1978年的6300万元上升到1998年的1-85亿元,增长近二倍。一、强化蜂…  相似文献   

2.
养蜂业是我省农村传统的一项养殖业,也是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一项重要途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全省养蜂业迅速发展,从1978年的459万群发展到1998年的93万群(未含重庆市),增长1倍多;蜂蜜产量由06万吨,增加到2万吨,增长3倍多;蜂产品产值由6300万元上升到185亿元,增长近3倍。养蜂业发展一定会在下世纪的现代农业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蜂产品内销量越来越大。在其它产品物价下滑的情况下,蜂产品价格却保持不衰。喜看今朝,展望未来,四川…  相似文献   

3.
杜相富 《蜜蜂杂志》2001,(10):35-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四川养蜂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全省蜂群数从 1978年的 4 5 9万群 (含重庆市 )发展到 1998年的 95万群 (区域调整后 ) ,养蜂生产由单一生产蜂蜜为主发展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蜂蛹等多品种综合开发。据 2 0 0 0年的不完全统计 ,全省生产蜂蜜 2 5万多t,蜂王浆 4 0 0多t,蜂花粉 70 0多t。蜂产品除满足国内消费外 ,还大量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家 ,年创汇 2 0 0 0多万美元。蜂产品深加工从无到有 ,规模不断扩大 ,涌现出一批像都江堰南宝蜂产品有限公司、蒲江杜氏蜂产品加工厂等知名企业。全省蜂业经济跃…  相似文献   

4.
波尔尼养蜂场(Apicoltura di Porrini)是意大利共和国最大的养蜂场。由九名工作人员饲养着3000群蜂,经营着一个蜂产品、蜂机具商店;管理着蜂产品分装车间,蜂机具维修车间和一座3000平方米的蜂机具、蜂产品库房,使用了4辆货车和7辆卧车。这个养蜂场从1980年到1984年平均每年生产100吨蜂蜜(群平33.34公斤,按生产群平均每群年产蜜50公斤),200公斤花粉,100公斤蜂胶,1500公斤蜂蜡和一些王浆;每年  相似文献   

5.
1977~1983年是建国以来养蜂生产稳步迅速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蜂蜜产量突破了年产五万吨徘徊不前的局面,1977年收购蜂蜜六万七千吨,1983年增加到十四万吨,增长一倍,蜂群数量由四百万群增加到六百四十万群,增长60%。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仅次于苏联(1983年有蜜蜂八百一十万群,产蜂蜜十九万六千吨),超过了美国(1983年有蜜蜂四百二十七万群,产蜂蜜九万三千吨)。蜂蜜出口量由1976年的一万九千吨,增长到六万四千吨(增长二点三七倍),成为世界上出口蜂蜜最多的国家。1979~1983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养蜂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我国蜂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的蜂群和蜂蜜产量均占世界第二位。蜂蜜和蜂王浆的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的统计,1985年全国蜂群数已达600余万群,年产蜂蜜15万吨,蜂王浆500余吨。与1978年相比,蜂群数和年产蜂蜜量均增加50%以上,蜂王浆产量和出口量均增加两倍以上。蜂产品的综合利用迅速发展,初步改变了单一生产和出口原料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7.
1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蜂业发展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养蜂从1978年45.9万群(含重庆市)发展到1998年的95万群(区域调整后),蜂产品由单一蜂蜜发展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蜂蛹等多种蜂产品。据2000年不完全统计,全省产蜂蜜2.5万多吨,蜂王浆430多吨,蜂花粉730吨左右。蜂产品除满足国内消费外,还销往日本、美国等,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蜂产品深加工从无到有,而且规模不断扩大,涌现了都江堰南宝蜂产品有限公司、蒲江杜氏蜂产品加工厂等一批规模企业。全省蜂业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单群蜂年纯收入由过去的50…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养蜂生产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今年上半年,金市有蜂场200个,比1975年底增加2.2倍,蜂群由1,650群发展到2,733群,增加了55 .6%。全市蜂产品的收购t逐年上升。1973年收购蜂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蜂蜜原料质量安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至今,山东省蜂业与蜂产品质量检验所持续对省蜂产品原料进行风险监测。监测数量由开始的100批次增加到最多的950批次,监测品种从单一蜂蜜扩展到蜂蜜、蜂王浆、蜂花粉和蜂胶四大品种,监测区域由我省蜂业主要地市扩大到全省所有地市,监测项目从质量指标提升到质量和安全指标。截至目前,近4万个监测结果为我省蜂产业监管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有力地推动了蜂产业健康发展。2020年,山东省蜂业与蜂产品质量检验所对全省各地市136家蜂场进行蜂蜜生产和储运过程质量安全情况实地调查,结合近几年的风险监测数据和蜂业状况,通过整理分析汇总形成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0.
李海燕 《中国蜂业》2002,53(6):13-13
目前 ,产生我国蜂蜜质量低劣的原因之一是生产者采用“勤取蜜”的方法生产稀薄蜂蜜 ,由此引起后续的一系列问题。为了从源头上纠正生产低质量蜂蜜 ,必须改“勤取蜜”的生产方法为养强群、取成熟蜜。众所周知 ,强群哺育力强 ,群势发展快 ,能采集早期蜜源 ,提高蜂产品质量 ;蜂群越大 ,采集量也越多。有人曾精确试验过 ,在椴树大年 ,3框蜂小群只采 7公斤蜜 ,而 12框蜂的中等强群 ,却采了 49公斤蜜 ,两者相差 7倍 ;而且蜂蜜的浓度后者比前者高。培育强群的工作要从上一年秋季培育适龄越冬蜂时抓起 ,争取做到强群越冬。所谓强群 ,因各地养蜂季节…  相似文献   

11.
初学养蜂者不仅要认真学习养蜂技术,逐渐扩大养蜂规模,想法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还要把蜂产品卖得好,提高经济效益。本人自2003年开始业余养蜂,2006年蜂场规模由3群扩大到12群,蜂蜜产量也由75千克增加到300多千克。前两年,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到2006年时不仅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1蜜蜂的生态与增产作用说到蜜蜂,人们首先会想到蜂蜜,以为养蜂就是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蜡等蜂产品,实际上,养蜂在生产蜂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据美国农业部报道,蜜蜂每年为美国农作物授粉的价值达189.6亿美元,是蜂产品效益的143倍。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呼盟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红城人民公社养蜂场,五年来,连续四年获得丰收,已经成为当地养蜂生产战线上的先进单位。这个养蜂场的蜂群增殖很快,每群产蜜量逐年提高,收益年年上升,生产越搞越好。从1958年春的148群,到1963年春仅仅五年,蜂群发展到743群,增加了4倍,另外,还卖出1,772群,五年里共增殖蜜蜂2,367群,比原有群数增加15倍;共生产蜂蜜139吨,连卖蜂收  相似文献   

14.
养蜂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养蜂业是我国农村传统养殖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蜂农从事养蜂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养蜂从1978年45.9万群发展到2002年的104万群,增长一倍多,占全国蜂群总数的14.5%。养蜂生产由单一生产蜂蜜为主发展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蜂蛹等多品种综合生产。据2002年不完全统计,全省生产蜂蜜3.4万吨,产蜂王浆450多吨,蜂花粉780吨。全省蜂业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单群蜂年纯收入由过去的50元增长到450元左右,养蜂在农村养殖业中,比较效益位居前茅。养蜂业第一产值由1978年的6300万元上升到2002年近3亿元(现行价),增长近五倍,成为…  相似文献   

15.
(三)扩大蜂产品销路,协调好供求关系。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蜂产品产量连年大幅度增加,扭转了70年代以前蜂蜜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一些地区出现蜂蜜积压滞销  相似文献   

16.
北京蜂业产业化建设又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北京蜂业生产以贯彻落实市政府“十项政策”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全面加强蜂业生产的领导和服务,努力达到高质量、高产量、高收入的“三高”目的,京郊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发展养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养蜂发展异常迅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据统计,全市建立了20个养蜂专业合作组织,饲养蜜蜂11万群,创北京市养蜂历史最高记录;蜂蜜产量超过356万公斤,比1999年增加48.3%;王浆产量由去年的15吨增加到30吨,产量翻了一番。蜂蜜、王浆产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蜂胶、花粉、蜂蜡等蜂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市涌现养蜂万元户1…  相似文献   

17.
我场在林场党委的重视下,靠收野蜂起家,办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中蜂场。七八年九月由一人收来六群野蜂,仅在当年的冬山花期收蜜六百六十余斤,群产蜂蜜一百一十斤,收入六百六十余元。七九年春我们在群众的支援下,发展到二十六群。经过春、夏的精心管理,十月发展到五十群,蜂群比七八年增加八点三倍,全年收蜜七千二百斤。群产蜂蜜二百六十九斤,比七八年增加二点四五倍。目前由一人发展到五人饲养,蜜蜂达一百零四群,比开办初期增加一十七点三倍。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场地的选择。蜜源是发展养蜂的物质基础。我们选择了蜜、粉源丰富和环境适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2月浙江省养蜂协会在桐庐县召开了蜂产品生产和综合利用学术讨论会。会上宣读了生产不同浓度蜂蜜对比试验、天然蜂毒采集技术、单面巢蜜生产试验、乳酪蜂蜜以及浙江蜜粉植物名录……等论文。大家认为,扩大蜂产品的综合利用,是增加养蜂收入,促进养蜂生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大会议再次重申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养蜂业的发展,使我国的传统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经营型发展,蜂产品的商品化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提高。蜂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从事蜂产品经营的专业单位和养蜂专业户都非常关心和重视蜂产品市场信息。那么,1988年蜂产品市场如何呢?一、蜂蜜:从1987年我国蜂蜜收购到出口的情况来看,春蜜刚上市时,大家都出高价争购,紫云英蜜的价格从每吨(40波美度)2400元上升到2800元,外贸收购价高达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为了提高蜂产品的质量,促进无公害蜂产品的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无公害蜂产品市场,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为条文强制,4.1.1,4.1.2,4.1.4为强制条文。本标准是为蜂蜜生产和质量监控而制定。生产中的基本饲养管理,仍执行《无公害蜂产品蜜蜂饲养管理》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编写。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本标准由四川省蜂业管理站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杜相富、赵平、邹志坚、李念周、肖怀农、郑吉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蜂蜜的术语和定义、蜂蜜生产、质量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