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寒山区细茎冰草繁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细茎冰草3年的种植测定,结果表明:该草种在青海东部高寒山区条件下,第2年和第3年的籽实产量稳定,分别为897kg/hm2和1 149kg/hm2,生育期159~166d,属中、晚熟多年生优良禾本科牧草品种,适合在海拔为2 850m高寒山区条件下种植,进行种子繁育,但对细茎冰草田间管理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满足其营养生长期对养分、温度等条件的要求,才能有最佳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川台旱地进行了马铃薯全膜双垄侧播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密度为5.25万~5.75万株/hm2时马铃薯的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平均折合产量为42 689.39~43 458.33k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籽粒苋不同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其籽实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建立了籽粒苋籽实产量与其种植密度、施氮量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型寻优,获得籽粒苋籽实产量≥3 400 kg/hm2的优化栽培方案为:栽培密度7.05万~8.79万株/hm2,施氮量108.20~181.76 kg/hm2。在籽粒苋高产栽培中,掌握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才有利于籽粒苋籽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德美亚1号为材料,研究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施肥量设3个水平,种植密度设4个水平。[结果]不同肥力密度组合能够有效调控玉米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相关性状。适当的肥料供给(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总光合势及叶绿素含量,最终有助于产量的增加。另外,当种植密度稳定在9万株/hm2时,玉米的光合速率高于其他种植密度条件的玉米,因此达到了较好的产量效果。[结论]玉米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且肥力水平为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时玉米相对产量最高,可作为目前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种植较适宜的肥力和密度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会宁县高寒旱地,新引进14个冬油菜品种并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陇油9号,平均折合产量3 183.33 kg/hm2,其次是06468,产量为3 131.67 kg/hm2,07临洮延油2号-9产量也较高,折合产量为3 098.33 kg/hm2。这几个品种经济性状比较好,越冬率高,适宜在会宁县高寒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试验地进行复播饲料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黄糯早夏品种早熟、抗病性强、籽实产量高,达6 932.55 kg/hm2,可作为复播品种示范;wg8149品种抗病性较强、生物产量高,达43 363.5 kg/hm2,作为青贮玉米品种来种植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将山东省2个紫色甘薯品种(烟紫薯176和济薯18号)引种到高寒地区的黑龙江黑河地区进行种植试验,根据紫色甘薯在山东的生长条件,结合黑河地区的气候特点,设置不同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条件进行研究,找出适合紫色甘薯在黑河地区种植的条件,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紫色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收获后烟薯176号折合产量24 880.05 kg/hm2,济薯18号折合产量22 069.95 kg/hm2.本研究首次在高寒地区引种紫色甘薯获得成功,提出了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紫色甘薯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早熟玉米品种冀承单 3号由临夏州农科所从河北省承德地区农科所引进 ,该品种株高 177cm,穗位高5 0 cm ,穗长 13.3cm,穗行数 14 .6行 ,行粒数 34粒 ,千粒重 2 4 5 g,生育期 112 d。该杂交种在 1996 - 1997年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 80 14 .5 kg/ hm2 ,较对照品种酒单 2号增产 8.5 % ;1998- 2 0 0 1年示范推广平均产量为 8874 .0 kg/ hm2 ,比对照品种酒单 2号增产 10 .1%。该品种具有早熟、抗寒、抗病、抗逆性强、矮秆、耐密植、稳产、生长发育快等特点 ,适宜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地区及省内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尤其是适宜在海拔 2 2 0 0~ 2 4 0 0 m的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海北地区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是我国原产作物之一,是青藏高原和四川、贵州等省高寒地区栽培的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在藏族聚居地区为群众十分喜爱的主食和祭祀物,有其不可替代性.青稞具有耐寒、耐旱、抗病虫、适应性强、成熟早等优点,大面积产量在4 500~5 250 kg/hm2之间,一般种植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不能正常成熟的高海拔地区.海北地区青稞种植区海拔为2 600~3 300 m,年平均气温-0.6 ℃,我们经过长期的试验摸索,初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地区种植青稞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夏高寒阴湿区杂交油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4~33万株/hm2;最佳种植密度为28.50万株/hm2时,其产量(3 465.9kg/hm2)、产值(20 795.40元/hm2)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种植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史力丰"是江苏绿江种苗开发中心选育出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优良新品种.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2005年多点试种示范2333.33 hm2,平均单产2452.5 kg/hm2,比对照本地农家品种增产1089.0 kg/hm2,增幅达79.87%.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优良特性,并着重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摸索新葵杂18号栽培的最佳施肥配比方案.[方法]新葵杂18号施肥试验设3个处理,采用拉丁方排列设计.种肥以三料磷肥、磷酸二铵等N、P肥为主;苗期、蕾期以尿素、磷酸二铵等N肥.[结果]新葵杂18号最佳施肥方案施肥总量为尿素225~300kg/hm2,磷酸二铵195kg/hm2或三料磷肥225kg/hm2.种肥用三料磷肥75kg/hm2,或磷酸二铵60~120kg/hm2,苗期追肥氮、磷配合,蕾期追尿素150kg/hm2.其籽实产量、产油量最高.[结论]施用N、P化肥能显著提高油葵单位面积籽实和油脂产量;在N、P配合施肥中相对增施P肥油葵籽实增产显著,同时籽实皮壳率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丹县高海拔地区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冠油杂701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为50万株/hm2时,经济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高,为3 688.9 kg/hm2。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减甘蓝型春油菜种植密度,其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减产幅度为11.4%~28.3%,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山丹县境内高海拔地区种植冠油杂70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0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毛叶苕子耐旱、耐寒、生长速度快,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绿肥作物,但毛叶苕子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种子高产繁育技术研究甚少。在内蒙古阴山北麓进行了播种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毛叶苕子产草量以及籽实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毛叶苕子产草量的主要因素是播种量,其次是播种期,施肥量影响相对最小。5月10-25日播种、播种量45.0~82.5kg/hm2、施肥量45~135kg/hm2产草量较高,不同因素对毛叶苕子籽实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播种期>施肥量>播种量,适时早播(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合理密植(播种量15~60kg/hm2)、适量施肥(磷酸二铵45~90kg/hm2)是获得籽实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燕麦新品种蒙燕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燕麦新品种蒙燕一号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燕麦育种课题组最新育成适应于内蒙古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籽实产量在3750kg/hm2以上,是粮用、饲用、高产、高效,适于沙地、盐碱地种植的皮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88d,鲜草平均产量49181.3kg/hm2,干草平均产量18216.6kg/hm2,秸草平均产量8117.0kg/hm2,粗脂肪含量4.95%、粗蛋白含量14.46%、粗淀粉含量53.42%.  相似文献   

16.
在民乐县南丰乡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春油菜冠油杂70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为55万株/hm2时,综合经济性状表现优良,在此条件下的作物产量可达3 466.7 kg/hm2,其种植密度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小,作物产量均有所下降,相应的作物减产幅度为9.0%~24.4%,差异性较为显著。据此可得,在民乐县高海拔(2 200~2 500 m)地区冠油杂701最适种植密度约为5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通用开展再生稻品种Y两优911的示范种植,结果表明:Y两优911的头季全生育期152d,实际产量10800kg/hm2;再生季全生育期78d,实际产量3790.5kg/hm2;2季合计纯效益达12390元/hm2。Y两优911田间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产,抗倒,米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马鞍山地区进行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玉米单交种津鲜糯101(垦环7×W选-2),生育期95天,出苗后75~80天鲜穗可食用或加工保鲜。区试平均鲜穗产量17176.5kg/hm2,比垦粘1号增产13.4%。鲜穗品质优良,口感好,是鲜食或加工保鲜的优良品种。抗旱、抗病性强,适宜在全国各地种植。种植密度为50000~54000株/hm2。  相似文献   

19.
地膜玉米套种豆类间作牛蒡子是充分利用农业免(休)耕技术和高寒二阴区域性气候特点,获得高产、高效的特色种植模式.近两年该模式在临洮县南部二阴区推广种植的结果表明,玉米平均产量9 000 kg/hm2,产值12 000元/hm2;豆类平均产量1 650 kg/hm2,产值4 500元/hm2;牛蒡子产籽量2 250~3 000 kg/hm2,产值1 300元/hm2.平均年收入17 800元/hm2.该模式种收简单,节省人力,耐瘠薄土壤,适合山坪川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丽粳10号是丽江市农科所通过杂交方式,采用系谱法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耐寒、早熟、高产等特点,2年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527.5 kg/hm2,2007年至2009年在云南省高寒、冷凉稻区累计示范种植1 672 hm2,平均产量6 906.15 kg/hm2,较当地主栽种增产13.17%,适宜海拔2 200~2 670 m的高寒稻区种植。2009年12月通过丽江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就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