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红1号南瓜是由一个日本引进材料的分离后代中选出的自交系J-9559和一个台湾引进材料的分离后代中选出的自交系T-9662配制成的早熟印度南瓜一代杂种,与黄狼南瓜比较,第1雌花节位低4-5节,成熟期早15d,干物质含量高7.6%,总糖含量高5.3%,淀粉含量高2.2%,Vc含量高187mg/kg,江红1号为长蔓类型,生长势较强,瓜扁圆形,瓜皮红色,瓜肉桔黄色,肉质细密,粉质重,口感甜面 露地栽培,单位面积产量(u)667m^2为1500-2000kg。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墨宝冬瓜和7个冬瓜高代自交系配制的9个杂交组合的子房长、子房横径、成熟瓜长和成熟瓜横径4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揭示冬瓜子房与成熟果实的遗传相关性,为根据子房大小预测成熟果实大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子房长与成熟瓜长呈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与成熟瓜横径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冬瓜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冬瓜不仅栽培简单、管理粗放、适应性强,而且产量高、耐贮运。特别露地栽培的地爬冬瓜.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热等条件,不费料、用工少、投入的成本低。但是地爬冬瓜结瓜大小不匀,而且通风性差,易滋生病虫害,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地爬冬瓜的产量.在定植后可以采用以下管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优质、抗病、丰产节瓜新品种丰乐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抗病、丰产节瓜新品种丰乐是由强雌系A4与优良自交系109配制而成的。该品种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品质优;瓜为长圆筒形,瓜长18cm、横径5.5cm,单瓜重350~400g;皮色深绿,肉质嫩滑致密,味微甜;产量高,一般每667m2产量达3500kg,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适宜开阳地区露地搭架栽培的冬瓜品种选择提供参考,引进10个冬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冬瓜的产量与大小果型来看,绿优铁柱黑皮-大冬瓜、早生碧绿翡翠-小冬瓜2个冬瓜品种较适合作为当地露地种植储备品种。绿优铁柱黑皮-大冬瓜、早生碧绿翡翠-小冬瓜植株长势中或强、抗病性评价为良,且分别表现为无果皮蜡粉、有果皮蜡粉,果色分别为青黑色、白色;其生育期均为150 d,单株结瓜数均为3个,瓜长分别为58.00 cm、35.68 cm,瓜横径分别为16.00 cm、14.00 cm,单瓜重分别为13.73 kg、7.67 kg,产量分别为18 817.07 kg/667m2、9 568.00 kg/667m2。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育高产、商品瓜率高、抗病性强、耐贮运的黑皮冬瓜杂交一代新品种,为我国黑皮冬瓜高效生产提供优良品种.[方法]2008年以自交系GD06-08-5为母本、自交系FW08-12-07为父本进行组合选配,筛选出GD06-08-5×FW08-12-07组合,2010和201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2年起在广西南宁和玉林等地进行区域试种示范,对其主要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GD06-08-5×FW08-12-07组合具有高产、高商品率、耐贮运、较抗枯萎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春播生育期约110 d,夏播90 d;成熟果实呈长圆筒形,瓜长80.0~100.0 cm,横径15.0~18.0 cm,肉厚4.5~5.5 cm,单瓜重15.0~20.0 kg.在2010和2011年品种比较试验中,GD06-08-5×FW08-12-07组合商品瓜平均产量140232.5 kg/ha,比对照桂蔬1号增产8.72%;在2012~2013年区域试验中,其商品瓜平均产量均高于各地主栽品种;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桂蔬3号黑皮冬瓜.[结论]桂蔬3号黑皮冬瓜的丰产性、商品性、耐贮运性及抗逆性均表现良好,具备在全国各地冬瓜产区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冬瓜新组合白星101的选育及栽培制种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长沙地区农家品种中选出大型粉皮自交系Wx107作为母本,由陕西地方青皮品种多代自交纯合,选出优良绿皮自交系Wx15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一代杂种冬瓜品种一白星101.该品种为中迟熟F1代大型冬瓜,叶片大,生长势强.果实长圆筒形,外披白色蜡粉.瓜长约84 cm,横径约23 cm,肉厚4.6 cm,平均单瓜重约15 kg,一般产量7 000~12 000 kg/667m2.田间抗逆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华南地区黑皮冬瓜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1.2 m2/株的种植密度下,调查黑皮冬瓜开花期、测定生长势指标和果实性状,探讨单蔓单瓜、双蔓单瓜、双蔓双瓜3种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开花期、叶片大小、单瓜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黑皮冬瓜整枝方式对叶面积大小、茎粗、单瓜重、纵横径大小及果肉厚等植株生长势指标影响大小依次为单蔓单瓜>双蔓单瓜>双蔓双瓜.单蔓单瓜整枝方式的单瓜重最大(14.10 kg),但其单位面积产量最低,仅为128927.25 kg/ha,其次是双蔓单瓜整枝方式,产量为143234.70 kg/ha,双蔓双瓜整枝方式的产量最高,为203567.40 kg/ha.[结论]在相同种植密度下,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单蔓单瓜整枝方式的单瓜重最大,双蔓双瓜整枝方式的黑皮冬瓜产量最高,生产上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整枝方式.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黄瓜新品种甘丰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甘丰12号是以自交系J3011为母本、自交系CW038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在2008—2009年的区域试验中,甘丰12号平均折合前期产量为12221.2kg/hm2,较对照品种津优2号减产0.9%;平均折合总产量为102031.0kg/hm0,较对照品种津优2号增产17.2%。瓜条长棒状,平均瓜长31em,平均瓜条直径3.4cm。果形指数9.3,平均瓜把长4.0 cm,平均单瓜重210g。瓜条顺直,中瘤密刺中棱,皮色深绿无黄条纹,食用风味中上。水分含量95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0g/ks,可溶性糖含量21.1g/kg,Vc含量99.8mg/kg。中抗霜霉病、白粉病,高抗枯萎病。适宜甘肃省皋兰县、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等地及气候类型相似地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0.
白沙夏优2号棱丝瓜是以92-6M自交系为母本,94-2N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早中熟,播种至初收50天左右;高产,一般每667m^2产量2000-2500kg,平均单瓜重0.33kg,瓜棍棒形,色翠绿,商品率高,品质优良;田间表现耐热,耐涝,耐霜霉病,白粉病,该品种现在广东省汕头,韶头,湛江,茂名,海南省海口市,福建省厦门市等地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3000hm^2。  相似文献   

11.
冬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冬瓜产量高,耐贮藏,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冬瓜清凉解暑,食用老熟瓜或嫩瓜,炒食或做汤皆风味特异。冬瓜适应性强,可在吉林省普通栽培。  相似文献   

12.
黄瓜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黄瓜果实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颜色有关的性状遗传率较高,直接选择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的狭义遗传率可达89.93%。在10%的选择率下,选择效率为132.88%。除瓜杷长度外与产量有关性状遗传率都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在10%的选择率下,单瓜重的选择效率仅为45.45%。各性状的平均显性度小于1,不存在超显性遗传。同时,加性效应存各性状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冬瓜产量相关性状的灰关联综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关联分析法对来源不同的33份冬瓜材料的11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灰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是单瓜重、瓜形指数、瓜长和瓜肉厚;决定单瓜重的关键因素是肉厚、瓜长、横径和病毒病病情指数;抗病性对瓜肉致密性的影响最大。32号自交系的增产潜力最大,19号和13号次之。  相似文献   

14.
一、望春冬瓜 1.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科兴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父本:北京一串铃冬瓜的高代自交系;母本:绵阳五叶米冬瓜的高代自交系。  相似文献   

15.
碧翠苦瓜是以强雌系M3为母本、以优良自交系Mll为父本配制的苦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丰产、商品性好、抗逆性强,前期产量比对照种绿宝石增产12%以上,一般每667m^2产量2000kg,瓜长圆锥形,条瘤,皮色翠绿,瓜长25cm、横径5.5cm,单瓜重300~400g。该品种于2003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目前累计推广面积2000hm^2。  相似文献   

16.
白沙夏优3号丝瓜是以WS12-3-6自交系为母本、TH23-4-8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播种至初收春播约60天、秋播约40天;瓜短棍棒形,皮色翠绿,单瓜重约320g,商品率高,品质优;田间表现抗逆性较强,高抗疫病,中抗枯萎病;产量高,一般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适应性广,目前已在汕头、揭阳、潮州、韶关等地累计推广面积达4000hm2。  相似文献   

17.
节瓜又名毛瓜、小冬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春种节瓜产量高,高产品种亩产可达3500千克以上,露地栽培既省人工,又省成本,经济效益好,深受山区农民喜爱。  相似文献   

18.
节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瓜又名毛瓜,俗称小冬瓜,属葫芦科冬瓜属的一个变种,1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南部地区,北方地区也有少量栽培。节瓜的嫩瓜、老瓜都可供食,其品质柔滑,产量高,耐贮藏,并具有减肥、清热、消暑、解毒、利尿、消肿等医疗保健功效,是炎热夏季的理想蔬菜。  相似文献   

19.
"小家碧玉"冬瓜是以父本X106和母本F60的杂交新品种,"小家碧玉"冬瓜较早熟,第一雌花节位8~10节,主侧蔓结瓜,坐瓜率高,采收期长。果实小圆柱形,嫩瓜绿色,有白斑,老熟瓜为白色有蜡粉,不束腰,不易裂果,商品瓜长25 cm左右,瓜径10 cm左右,瓜肉厚3.2cm,瓜肉紧实,瓜肉绿色。单瓜重1~2 kg,一般产量约8 000 kg/667m2。老熟瓜、嫩瓜均可食用,可多次采收,一般采收4~5批次。味清香脆爽,清炒、煲汤均可。该品种极耐贮藏和运输,适于南、北方露地或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20.
湘西龙山地区冬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品质优、耐贮运和丰产性高的冬瓜新品种。[方法]以桂研1号、青杂1号、广东黑皮冬瓜、五叶米冬瓜、银辉冬瓜、黑冠101、白星101和白星102为引进品种,灰皮冬瓜为对照品种,在田间试验中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田间调查记载雌花第1节位、始花期和始收期.测定各试验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比较各试验品种的产量与当年产值。[结果]在引进的8个品种中,以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提供的黑冠101最为理想。与对照相比,每公顷增收35.45%,增产12.89%;白星101次之,与对照相比每公顷增收和增产均达到23.46%,差异极显著。[结论]黑冠101和白星101均为大果单瓜型品种,品质优、耐贮运,产量和产值均较高,建议作为当地首选的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