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哈茨木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室内通过对峙培养法测定了在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哈茨木霉TH-1对棉疫病菌PB-1、番茄枯萎病菌TF-5、棉花枯萎病菌WF-3、西瓜枯萎病菌SF-1和水稻恶苗病菌FF-2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哈茨木霉对供试植物病原茵的抑制作用不一,其中,以30℃黑暗条件哈茨木霉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峙培养72h后,木霉菌TH-1对PB-1、TF-5、WF-3、SF-1和FF-2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1%、74.1%、77.8%、65.7%和60%;25℃条件下次之;10℃、15℃和35℃条件下木霉菌菌丝扩散速度较慢,且孢子产生量少,不能有效地压制病原菌菌丝的扩展。表明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木霉菌菌丝的生长及分生孢子的产生均有较大影响。试验还镜检了木霉菌与病原菌在培养基中菌丝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营养及空间的竞争、菌丝间的缠绕以及抑茵物质的影响。同时,哈茨木霉TH-1对多菌灵、扑海因和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TH-1对多茵灵极敏感,而对甲霜灵具有很强的抗性.表明该木霉菌可与甲霜灵混用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哈茨木霉TH-1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拮抗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平板对峙法、杯碟法和显微观察法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H-1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TH-1菌株与病菌对峙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TH-1菌株孢子悬浮液,对供试棉花枯、黄萎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TH-1菌株的代谢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对枯萎病菌几乎无抑制效果;显微观察发现,TH-1菌丝与枯、黄萎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产生附着胞结构附着于病菌菌丝上,或穿透病菌菌丝使病菌菌丝发生裂解.上述结果说明,哈茨木霉TH-1对供试棉花枯、黄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是营养和空间竞争及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福建省三明地区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生物学特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温度、pH、光、碳氮源对根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测定11种供试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筛选对非洲菊根腐病安全高效的杀菌剂。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喜偏碱性环境,最适pH 8;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田间试验结果显示,3%甲霜灵·恶霉灵、1000亿cfu/g的复合芽孢杆菌和3亿cfu/g的哈茨木霉菌对非洲菊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超过75%,其中3%甲霜灵·恶霉灵防治效果最佳,施药后21 d防效为81.41%。明确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田间安全高效杀菌剂,可为非洲菊的安全生产栽培和根腐病的综合防控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为探讨杀菌剂与哈茨木霉菌互作防治植物病害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近期采用对峙法、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了哈茨木霉菌与啶酰菌胺互作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用互作系数>1作为互作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并用离体叶片法验证其评价结果。3种方法表明,啶酰菌胺和哈茨木霉菌互作后对番茄灰  相似文献   

5.
哈茨木霉是生物菌剂中的一种,在木霉菌中应用较为广泛,是一种具有多种价值的真菌。随着哈茨木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哈茨木霉在植物中的不同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概述了哈茨木霉的生物防治机制,包括抗生、诱导抗性和竞争等作用,以及哈茨木霉在生物防治、促进植物生长、提升品质、耐盐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阐述了目前哈茨木霉在植物多方面的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最后展望了绿色农业背景下哈茨木霉在植物上的应用前景,并指出哈茨木霉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在生产中更合理更安全的利用哈茨木霉。  相似文献   

6.
芽孢杆菌Pb-4菌株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拮抗菌Pb-4是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为了明确拮抗菌Pb-4的分类地位和抑菌机理,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对Pb-4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Pb-4菌株的抑菌谱,显微观察其抑菌作用,采用硫酸铵沉淀和乙醚、苯提取得到抑菌活性物。通过加热处理,明确高温对Pb-4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4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Pb-4菌株对番茄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青椒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性。该菌菌液能明显抑制枯萎病菌孢子的萌发,并对病菌菌丝有致畸作用;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生长率达93%,经100,121℃高温处理后的抑菌活性分别是未处理菌液的98.9%和80.1%。从菌液中提取的蛋白、酶、抗生素类活性物质对枯萎病菌的生长繁殖均有很强的抑制效果。为Pb-4菌株在病原菌防治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1种木霉菌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它们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顶孢木霉(T.fertile)、黄绿木霉(T.aureoviride)、深绿木霉(T.atroviride)、钩状木霉(T.hamatum)以及T.sp1和T.sp2。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种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前四种木霉菌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对峙培养中对葡萄灰霉菌的拮抗系数为Ⅰ~Ⅱ,抑菌率达61.8%~77.6%。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木霉菌或缠绕或穿入葡萄灰霉菌菌丝生长,并发生菌丝断裂、消解以及细胞原生质浓缩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山东半岛地区的木霉菌资源,从半岛地区采集的59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木霉菌株127株,采用形态学及ITS/5.8S测序分析,对这些木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ITS鉴定结果一致,共鉴定出7个木霉集合种:哈茨木霉、棘孢木霉、深绿木霉、黄绿木霉、粘绿木霉、橘绿木霉、长枝木霉。深绿木霉和哈茨木霉出现频率最高,分别是26.0%、25.2%,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9.
土壤拮抗链霉菌R15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一株土壤拮抗链霉菌(Streptomyce spp.)R15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效果、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拮抗链霉菌R15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强,抑制率达98.37%。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后芽管顶端膨大成球形,芽管停止生长;烟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后不能产生附着胞,且芽管顶端有突起。处理烟草黑胫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畸变、扭曲、菌丝壁消解;R15通过菌丝缠绕、穿透、紧贴的方式重寄生于烟草黑胫病菌菌丝上,致使菌丝断裂。链霉菌R15发酵液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较强,在20~55℃,pH3~9范围内都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金龟子绿僵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棉花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vasinfectum)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的3个供试菌株对3株枯萎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Ma55抑制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加入Ma55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当浓度为3.25×106 cfu.mL-1时,5 d后,对3株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超过70%。Ma55液体振荡培养20 d获得的无菌发酵液对3个枯萎病菌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9.86%、56.99%和57.09%,对它们的分生孢子产生及分生孢子萌发也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未发现金龟子绿僵菌与棉花枯萎病菌菌丝间有重寄生现象。上述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对供试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是营养竞争、空间竞争及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活性灵芝三萜对各种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采用MTT观察活性三萜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共聚焦扫描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该活性三萜对各种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该活性灵芝三萜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各种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在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现亚二倍体峰,共聚焦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凋亡细胞。该活性灵芝三萜能够抑制各种癌细胞的生长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2.
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杏仁蛋白制备ACE抑制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lcalase蛋白酶水解杏仁蛋白,以水解度(DH)及水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为指标进行酶解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较大活性的ACE抑制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pH值7.0,温度50℃,酶底比4%,底物质量分数为2%。该条件下经60min水解,其水解度为12.23%,得到ACE抑制肽的IC50值为0.85mg/mL。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浓度来自70%甲醇溶液的麦冬块根提取物对2种产自日本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菌株MAFF305480和MAFF101002的菌丝生长及其接种诱发水稻幼苗稻瘟病发生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试验表明:含有麦冬块根提取物的原液1/10,1/20,1/40以及1/80浓度都能明显抑制稻瘟病菌小种菌株(MAFF305480和MAFF101002)菌丝生长, 抑制率均56.4%以上, 对接种诱发稻瘟病的水稻幼苗处理发现, 幼苗植株发病级数为明显下降, 抑制率均38.4%以上, 并且都随着处理浓度提高抑制效果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麦冬块根提取物中含有抑制稻瘟病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并且能直接抑制稻瘟病菌发生和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桑树叶片生物活性物质1-DNJ的杀虫作用机理,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研究对象,利用桑树叶片提取物1-DNJ饲喂小菜蛾3龄幼虫,研究1-DNJ对小菜蛾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等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DNJ处理后,小菜蛾48 h和72 h的拒食率分别是93.33%和89.25%,拒食中浓度为0.34 g/L和0.58 g/L。同时,1-DNJ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抑制,小菜蛾化蛹率随着1-DNJ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但对小菜蛾的蛹重作用不大。1-DNJ对小菜蛾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效果没有拒食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明显。结果说明,桑树叶片中的1-DNJ主要通过拒食作用影响小菜蛾生长,进而达到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室内测定了 4种N 硝基 N 取代酰基 2 ,4 ,6 三氯苯胺类新化合物(F1~F4 )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 ,F1,F2 ,F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较弱 ,只有F4 (N 硝基 N 六氢吡啶酰基 2 ,4 ,6 三氯苯胺 )对花生白绢病病原菌、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在 7 5× 10 - 4g·L- 1浓度下 ,对两种病原菌的校正抑制百分率分别为80 0 %和 86 2 %。本文对抑菌机制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花金鸡菊叶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凤  罗小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5):177-182
本研究以大花金鸡菊叶为供试材料,于室内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甲醇、乙醇和蒸馏水3种溶剂提取物在0.625g?L-1处理浓度下对夏至草和稗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乙醇溶液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高,且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研究表明该溶剂的最佳提取浓度为100%。该浓度乙醇溶液所获得的大花金鸡菊叶提取物在不同处理浓度下对夏至草和稗幼苗的生长均显示了一定的抑制活性,得出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夏至草胚根/胚轴(0.159g?L-1/0.595g?L-1)和稗种子根/胚芽鞘(0.489g?L-1/3.43g?L-1)。进而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对该浓度乙醇溶液的提取物进行了液液萃取,获得含水相在内的4个萃取相,它们在2g?L-1的处理浓度下对生菜、小麦、夏至草和稗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以石油醚萃取相最高,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开发植物源除草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拮抗酵母以不同载体和不同时间的添加方式对哈密瓜保鲜效果影响。研究表明,1.0%壳聚糖配制的1×10~8 CFU/mLWJ-1酵母悬液,处理哈密瓜能够显著(p<0.05)抑制哈密瓜果实发病率和病斑直径(6.8 mm)的扩展,显著提高WJ-1对M1的生防效力,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病原菌早于拮抗菌接种且间隔时间越长,拮抗菌对病害抑制效果就越差,甚至出现果实发病率高于对照,说明拮抗菌WJ-1对已经侵染哈密瓜果实软腐病致病菌M1基本没有杀死作用,初步推测空间竞争可能是拮抗菌WJ-1的主要抑菌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熏蒸处理和培养基直接接触条件下肉豆蔻精油对番茄采后4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肉豆蔻精油对番茄采后4种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作用较强,在熏蒸条件下的EC50分别为37.79μL·L^-1和32.95μL·L^-1,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抑制作用相对较弱,熏蒸条件下的EC50分别为43.57μL·L^-1和54.47μL·L^-1。培养基接触条件下的EC50值大大高于精油熏蒸处理,对灰葡萄孢霉和粉红单端孢霉的EC50分别为315.12μL·L^-1和299.56μL·L^-1,约为熏蒸条件下的10倍。  相似文献   

19.
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明确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游动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平均宽度达到5.58 mm,在稀释度为101时地衣芽孢杆菌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高达86.11%,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也达到了78.1%.但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