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和淘汰,表现为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征,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等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和淘汰,表现为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征,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等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高热病以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传染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传播速度快,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当前养猪业生产现状,对该病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预防措施、暴发时的控制措施以及临床防控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效防控猪高热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病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疾病。阐述了猪高热病的症状表现,对其发病原因和发病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猪高热病的有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养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病是一种在夏、秋季节高发,以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感染发病率高、治疗效果较差、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是具有高热症状的一系列猪病的总称。有文献记载,1977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十五个省大量暴发"红皮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病",  相似文献   

6.
<正>1流行特点猪高热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高等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猪一旦发病往往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及邻近猪场,造成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以来,浙江省某地区猪群出现发热、局部皮肤发绀、呼吸困难为主的临床症状,死亡率高达39.3%,疑似猪高热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9份病料与17份血清样品,发现临床病程5d以上的病猪无论是PRRSV还是PRRSV抗体阳性率均为100%;PCV2检出率达44.4%;所有病料CSFV检测均为阴性;17份血清样品伪狂犬(PR)(gE)抗体均为阴性。因此,判定此病是以PRRSV为主要原发性病因、PCV2协同作用的猪高热病。本次高热病不排除PRRSV强毒株或病毒变异株、未知病原及其它未检病原共同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很多,对猪肉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促进了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但是我国在生猪规模化养殖方面起步比较晚,存在很多不规范、不科学的养殖现象出现,导致猪患上各种疾病,无名高热病就是其中最容易引发的症状之一。这种病症的治愈率比较低,一旦猪患上这种病,那么将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本文针对猪无名高热病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控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无名高热病综合征.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率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为特征.结合实际诊疗经验,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以及病猪的治疗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无名高热病综合征,以体温升高,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率降低,孕猪流产,生产率下降等为特征[1],结合实际诊疗经验,对该病的发病情况,病因分析,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情况提出一些见解,为猪场防控疫病作出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很多中小型猪场先后爆发一种以高热不退,病初全身皮肤发红,尤以腹部、双耳、四肢明显发红,后期变为紫红色,尸体剖检全身淋巴结水肿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称之为猪高热综合征,该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发展和猪肉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是目前养  相似文献   

12.
从中兽医的角度出发,对猪高热病的治疗提出了解表法、宣肺法、攻下法、通淋法、凉血法、刺络法以及吊黄法七种方法。一般而言,在温病初始阶段,热在卫分,一般采用辛凉解表以及刺络疗法进行治疗。热到气分后,如果出现邪热壅肺,则采用宣肺法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热结胃肠,则采用攻下法或者通淋法进行治疗。热在营血则采用清营凉血法进行治疗。吊黄法适用于卫分、气分、营分以及血分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病多由病原继发性感染或混合感染导致,属于高致病性、高致死性急性疾病.该病对生猪健康具有较大威胁,对养猪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防治不当可引起疫病蔓延和生猪死亡,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对猪高热病的有效防治,减少或避免疫病发生,减轻疫病危害.本文主要对猪高热病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PRRSV、CSFV、PCV-2、PRV 4种引物,应用PCR或RT-PCR方法对4头病死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诊断,结果显示4头猪PRRSV及PCV-2均显示阳性,PRV及CSFV未检出.应用针对检测高致病性PRRSV的RT-PCR试剂盒扩增相关片段显示该PRRSV为NSP2缺失变异株.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高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再加上本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遭遇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对于本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育肥猪、母猪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高热病。该病症具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是我国目前最为流行的病症。为了及时预防以及应对猪高热的发生,本文着重研究了猪高热的相关防治对策。1猪高热的预防措施1.1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任何传染病的传染途径都是基本相同的,其中最为普遍的传播途径就是病原携带猪或者是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疾病进入猪场主要是通过购买育肥猪或者是引种而造成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农业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猪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且提出各地防控猪病的指导意见。那么,规模化养猪场如何从自身做好猪病的防控工作?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地区的猪类畜牧养殖过程中,猪高热病相对常见。其相关的诊断鉴别及预防治疗均相对重要。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其次详细叙述了猪高热病的鉴别诊断,最后列举了数项猪高热病的防治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尹景峰 《中国猪业》2022,17(4):90-92
猪高热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猪高热病的特征、防控方法等展开研究讨论,阐述了不同病毒感染下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并分别从中医防治、常规防治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为有效诊治猪高热病、做好疾病预防、维护养殖户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1流行特点高热病是由急性流感、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而引起的高感染率、高死亡率、传播速度极快的疾病。该病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体重20~80千克体重的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后仔猪和母猪发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