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4匹带“x原虫”马(骡)口服土霉素后,血中“x原虫”和肠道内O_(125)K_(55)(LT)大肠杆菌都发生异常增殖。1匹马发生急性结肠炎并死亡,另3匹马(骡)出现了本病的亚临床症状。检测结果表明:血中出现了内毒素,而且血中内毒素的量有明显的增减波动,此与血中“x原虫”数的增减规律基本一致,但与肠道内O_(125)K_6~6(LT)大肠杆菌数的增加趋势不同,因此认为,“x原虫”是本试验马(骡)致病的主要原因,肠道内异常增殖的大肠杆菌是附加病原或并发病原。  相似文献   

2.
利用抗伊氏锥虫表膜抗原的McAb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48匹健康马(骡)、5匹人工接种伊氏锥虫马(骡),9匹先用锥虫弱毒株免疫后用强毒株攻毒马(骡)共278份血清的循环抗原(CA),同时用常规间接ELISA检测了相应的循环抗体(CAb)。结果: 278份血清的CA、CAb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其阳性检出时机不完全吻合;人工接种马(骡)的CA阳性检出率高于CAb,于接虫后经1-2个CA高峰而死,濒死前4/5动物的CA呈现阳性,免疫马(骡)在攻虫前CA即可呈现阳性,多经1-3个CA高峰后逐渐转阴;人工接种马(骡)的CA水玉高于免疫马(骡),二次攻虫后的CA水平高于首次。  相似文献   

3.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检测114匹份补体结合反应(CF)或琼脂扩散反应(ID)阳性马、骡血清,结果全为阳性,而单用CF和ID,其阳性率分别为47.4%和71%;检测1000匹份健康马骡和27匹份类症病马血清,结果全为阴性。在传贫检疫中,同时以ID和IFA对3625匹马、骡血清进行检测,结果IFA多检出4匹。对此4匹马、骡经多次用CF追试,其中3匹为阳性,1匹经调查曾注射疫苗,未再继续追试。应用上述三种方法对100匹注射疫苗的马、骡、驴的抗体阳性率进行了测定,结果IFA44%,CF25%,ID%。IFA法最终判定以需2小时,节省抗原材料,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X原虫”是马(骡)急性致死性肠炎的一种条件性病原。马(骡)群中“X原虫”的污染情况的调查,对研究和防制本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将1973~1987年在冀、辽、吉3省的5个县1个市区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调查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疫点、老疫点和未发生过本病的市、县(区)、乡、生产队和兽医站的门诊作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注射马传贫弱毒疫苗后的马(骡)50匹,分别进行了体温、血液学、血清抗体及血液中T淋巴细胞等项目的检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注苗后马(骡)免疫反应及其动态规律。提出注苗马(骡)在T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前,仍有感染强毒的可能,因此对马(骡)仍需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112-1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ⅫE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研究猪瘟脾淋毒(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并建立其内毒素检测方法。结果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在10倍稀释后对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无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内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研究确定用1:2.5~1:3补体与1:2鼻疽血清等量混合后,滴加于含1:5鼻疽抗原致敏红细胞的琼脂糖凝胶反应盘的相应孔中,置于4℃或15~29℃下感4~12h,可以产生直径在8.1mm以上的溶血环。对健马及马传贫等6种传染病马血清做检测,则不引起溶血反应。以31匹M~+马血清的CFT结果和扑杀10匹鼻疽马血清的CFT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做依据,确定了固相溶血试验(S_p—HLT)的判定标准,即溶血环直径在6.0~7.0mm的为阴性,7.1~3.0mm的为疑似,8.1mm以上的为阳性。以此标准检测了411匹马(来自鼻疽疫区的368匹.鼻疽清净区健马43匹)。结果,疫区马血清CFT阳性率为5.2%,Sp—HLT阳性率为7.6%;43匹健马血清的CFT和Sp—HLT均为阴性。Sp—HLT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检出率较CFT略高,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考虑并非假阳性。由此认为,用Sp—HLT代替CFT进行鼻疽检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马传贫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耐热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2匹弱毒疫苗免疫马跟踪检测17个月,在接种3周后ELISA检测均呈阳性,其中一匹马ELISA抗体阳性持续到接种后10个月,另一匹马ELISA抗体阳性可持续到接种后一年.对两匹马的所有不同时期采集的血清样品经75℃加热5 min处理后,用ELISA检测均为阴性.另选6匹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且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30个样品,经75℃加热5min处理后,均由阳性转变成阴性.4匹经马传贫病毒辽毒株(LN-EIAV)实验感染马且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血清样品,经75℃加热5 min处理后,结果仍为阳性.23匹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自然感染马血清样品,经加热处理后,19匹马血清样品仍为阳性,4匹马血清样品由阳性转变成阴性.结果表明弱毒疫苗免疫马较自然感染马血清抗体耐热性稍差.  相似文献   

9.
1979时以来,笔者用“豨莶散”治疗牛、马破伤风42例(最大的10岁,最小的3月龄),痊愈40例。其中,初期病例24例(牛5头,马6匹、骡2头,驴11头),均1剂痊愈,中期病例10例(牛2头、马4匹、骡1头、驴3头),治愈9例,死亡1例,一剂痊愈者8例,2剂痊愈者1例;后期病例8例(牛2头、马2匹、骡1头、驴3头),治愈7例,死亡1例,用药1剂痊愈者6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和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及不同药物对马泰勒虫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提高对马泰勒虫病临床诊疗的防治水平,随机采集昭苏县种马场128匹疑似马血样品,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等方法确诊了12例马泰勒虫病病例。将12匹阳性马随机分为2组,即处方1组和处方2组,用药后的5d内,分别对每组患马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定、血涂片检查和染虫率统计。结果显示,血涂片中含有圆形或圆点形的马泰勒虫,PCR检测得到512bp的目的条带,与目的片段相符。第1治疗组(三氮脒治疗组)治愈率为66.7%(4/6),第2治疗组(盐酸吖啶黄组)治愈率为83.3%(5/6),第2治疗组治愈率高于第1治疗组。本试验发现,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法相结合可准确诊断马泰勒虫病;处方2组是2种处方中治疗马泰勒虫病的最佳处方,以上诊疗数据可为马泰勒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调查采用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的间接血凝诊断液及试验疗法,对驻甘肃部队的14个团以上单位共1852份人畜血清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检出阳性血清164份,阳性检出率平均为8.86%。其中检测人血清511份,检出阳性28份,阳性检出率为5.48%;检测猪血清533份,检出阳性135份,阳性检出率为25,33%;检测兔血清55份,检出阳性1份,阳性检出率为1.82%;检测马(骡)血清280份,牛血清322份,羊血清151份,均未检出阳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建立马驽巴贝斯虫抗体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以纯化的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产物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利用重组抗原与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检测马驽巴贝斯虫抗体。结果显示:制备出3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H2、7F4、11F4,通过对CI-ELISA条件筛选得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19μg·mL~(-1),单克隆抗体11F4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3.2×10~5,通过检测30份马驽巴贝斯虫阴性血清及20份阳性血清,确定该检测方法临界值为45%;特异性试验发现,该CI-ELISA方法不与感染马泰勒虫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特异性;用所建立的CI-ELISA检测临床血清90份,与标准c-ELISA试剂盒总符合率为92.2%、阳性符合率92.1%、阴性符合率94.1%。试验结果表明,该CI-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基于单克隆抗体(11F4)与重组蛋白(HIS-Bc48)所建立的CI-ELISA特异性、重复性好,可为新疆马驽巴贝斯虫的检测、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应用大蒜液试治家畜破伤风35例(马2匹,骡3头,羊2只,猪28头),治愈29例(马2匹,骡3头,羊1只,猪23头),收效较好。(一)大蒜液的制备将新鲜紫皮蒜剥皮,用水洗净,切成薄片,装入瓶内加1.5倍容量的生理盐水浸泡12小时,滤取浸液即可用。(二)使用方法大蒜液首次用突击量,以后逐渐减少,分点深部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7~10天。马骡第一次可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应用斑点酶联吸附试验(Dot-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和毛细管凝集试验(CAT)对马巴贝斯虫感染进行血清学诊断,并比较这3种方法的敏感性,血清从实验感染0.5ml/kg-1体重马巴贝斯虫后虫血约70%的4匹驴中采集.血清连续取样至其感染后90天。抗原是从显示有80%以上虫血的驴血制备,Dot-ELISA、CFT和CAT均按每种标准方法进行。CFT由驴系统标准化的不能应用于马,而且同样的抗原和补体,每种方法或动物所需的剂量也不同。CFT所需的抗原浓度驴要1:50稀释,马则要1:10,CAT用补体驴要1:10稀释,马则1:40,Do…  相似文献   

15.
为检测转移因子(TF)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本研究采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凝胶法对国内1个生物制品厂的TF注射液样品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当TF注射液稀释至0.025 mg/mL时,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因此,该方法适用于TF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并可以用于该项生物制品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6.
用一株抗伊氏锥虫、马媾疫锥虫和布氏锥虫共同抗原(与泰氏锥虫等抗原无交叉反应)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循环抗原(TcA)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用以检测人工感染兔,于感染后8~10天TcA转阴;如不治疗直至观察期结束持续阳性;治疗后一周即转阴。用以检测疫区36份虫血症阳性水牛血清,25份阳性(69.44%);16份虫血症阴性、IHA阳性水牛血清,3份阳性;25份虫血症和IHA阴性水牛血清,全部阴性。  相似文献   

17.
在做中和试验和特异性鉴定时都需用阳性血清,而血清的代价较大,为了节约血清的用量,设想把血清进行稀释后再用,但又要达到完全中和的效果,为此做了以下试验,来找出能完全中和抗原的最少的阳性血清的用量和合理的抗原稀释倍数。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0日龄鸡胚:本厂自孵。(2)Losota苗和H_(120)苗本厂自产。(3)生理盐水:本厂自产。(4)NDV和IBV阳性血清由中监所提供。1.2.试验方法1.2.1.取NDV阳性血清和IBV阳性血清各1ml,加生理盐水进行2倍、4倍、8倍稀释。1.2.2.把Losota苗和H_(120)苗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3)、10~(-4)。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伊犁部分地区马场感染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的情况,试验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EMA1转化至大肠杆菌菌株BL21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56 ku的重组蛋白(EMA1);经KCl方法切胶纯化后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对伊犁州六个不同地区随机采集的样品(n=352)进行马泰勒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以GST-EMA1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法可明显区分马泰勒虫阳性血清和健康马血清。在所检测的血清样品中,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4%(26/352),其中乌尊布拉克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3%(4/55)、昭苏镇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3.2%(10/76)、萨尔阔布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2%(6/73)、察汗乌苏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5%(4/62)、喀拉苏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0%(1/49)、喀夏加尔乡的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7%(1/37);伊犁州等六个地区马场马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随年龄而改变,其中7岁马匹的马泰勒虫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说明马泰勒虫在伊犁地区马匹中普遍存在,应该加强对该病的检测、监控。  相似文献   

19.
1973年5月在彰武县兽医站,从急性致死性肠炎病马的血涂片、血浆、腹水、粪便滤液中,发现一种活力旺盛的单细胞小体(暂称为 x-原虫)。从很多病例反复观察,初步认识到随病势进展和恢复,x-原虫也随之增多和减少。尸体剖检时,进一步发现在各种体液中(如脑脊髓液、胸腹腔液、心包液等)均有 x-原虫。并发现当地“健马”血浆中有7/10带虫率。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第二抗体血清己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及医学、兽医学临床。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荧光免疫及发光免疫等先进诊断技术中,二抗血清均为理想的中试品,批量生产的各种免疫药盒都不可缺少。1983年以来,我们先后采用微量免疫法免疫马、骡、驴等动物制备马(骡、驴)抗兔血清获得成功。凝胶双扩散免疫沉淀反应法检测效价均达到1:64倍以上。现将制备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