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京农业》2008,(4):58-58
<正>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了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诊断指标,提出了关键调控技术。以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指导,基于不同区域粮食作物-土壤生态系统,重点研究粮食作物高产过程中的农田  相似文献   

2.
以三大平原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能力的农田地力监测与培肥模式、地力培育技术体系和农田环境保护与节水技术为研究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工作的基础,组织形成了三大平原地区地力培育与农田污染防治的合作研究网络。针对合同要求的研究内容、技术经济指标,选择建立了华北平原河北省辛集市马兰、东北平原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省潜江市浩口、成都平原四川省广汉市西高等核心试验区。  相似文献   

3.
农田基础设施对属地农民个人进行"拍卖"或"承包"经营,是当前粮食主产区的主流做法,实践证明这种管护模式存在着低效性.农田基础设施公司化管护模式是基于现代农业制度和农业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趋势提出的,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两个基本模式:"物业式管护模式"和"PPT"管护模式.  相似文献   

4.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从全局和大局着眼,积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各具特色的园艺特产基地,促进主要园艺特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深入实施“粮转牧”工程,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优质化、安全化生产,加快构筑肉牛、奶牛、肉鸡、肉鹅、生猪和鹿业6大牧业经济体系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创新型农业,把农业的发展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态势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通过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1980-2003年间变化态势及粮食生产的相关因素相关性等方面研究,揭示了各区域20多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最后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如何科学评价目前中国粮食主产区高产农田的生态健康现状与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当务之急。目前关于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从土壤-作物-环境三大子系统综合考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没有比较完善的、为大家公认的关于农田生态健康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总体分析法,查阅统计了国内外关于农田生态健康评价研究的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为了使评价指标更加切合中国三大平原粮食主产区高产农田土壤、作物以及环境的健康问题,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最终初步确定了中国农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每个区域的评价体系都有22个指标,三大平原指标之间有所区别,充分体现了整体的一致性和区域的特殊性,使得指标体系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238-238
新华社南昌2009年5月19日电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18-19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决心不能动摇,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首先分析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三大粮食主产区1979—2003年间不同作物在不同区域的单产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总结了五大粮食作物不同区域的优势表现。最后提出发挥中国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承载着中国粮食的重要供给的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发展,其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丰产问题仍值得关注。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北省利用现代农业手段改变粮食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粮食生产尤其是主产区依靠现代农业实现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乎国家粮食安全 ,是财政支持的重中之重。在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实行财政支持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全面剖析了现阶段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较少等问题,从经济循环角度分析了单纯商品粮生产的非循环经济特征,提出了需要国家支持商品粮生产和发展粮食加工业,实现商品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新对策。同时还指出商品粮主产区也需要以农村工业为核心,以高效益生产为目标,以市场销售为导向,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由此达到农民生产增收、加工企业增效、地方政府增税和容纳剩余劳动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冲积平原区粮食生产生态成本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粮食生产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以黄淮海冲积平原区河北省曲周县为研究对象,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进行研究。【方法】依据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相关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生态成本进行估算;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该区粮食生产生态损失总价值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小麦和玉米生态成本已分别达到1.51元/kg、1.12元/kg,而出售单价分别为1.62元/kg、1.38元/kg,高成本低收益的情况对该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着不利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农业机械费用和劳动力支出费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生态成本的重要因素,化肥费用、有机肥费用、农药费用和灌溉费用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的影响较小;生态成本随着家庭种植规模的变大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在当前生产力水平条件下,适度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扩大家庭种植规模,可降低生产单位粮食的生态成本,有利于实现该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生发展及主产区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产区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并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分析花生主产区演变特征,对于指导生产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解放以来中国花生生产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空间变小,提高单产和品质是主产区花生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随着产业的发展, 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种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主产区花生加工业将深入发展,进而促进花生产业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在分析水稻生产历史、粮食消费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指出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重要地位,水稻的稳定增产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起基础作用;在对国内外水稻单产水平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提出水稻单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可以满足我国未来对稻谷的需求;探讨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水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荣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98-3401
深入剖析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探寻积极、有效的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不仅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全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粮食生产区财政支农存在农业资金的供需矛盾很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挤占、挪用、浪费财政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和使用绩效难以统计和评价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1)支农政策要优惠;(2)支农资金要保证;(3)支出结构要调整;(4)支农权责要明确;(5)支出监督要加强;(6)支农效益要评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主要热作地区的农产品生产现状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提出热区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建议,为热作地区绿色食品的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实现“九五”粮食增产目标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中央提出的“九五”期末全国年新增500亿kg粮食的目标,要以满足人和饲养动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为目标,将原生产饲料粮的耕地划出1/3面积用于生产作物绿色营养体作为饲料,其营养素产量相当于新增400-1200亿kg饲粮粮,新增的植物营养素通过畜、禽、鱼等动物转化,从而扩大肉、奶、蛋、鱼等非粮食物生产,以调整食物结构、改善食物营养,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岳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275-276
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在生产企业、流通环节、餐饮行业、农民食品安全思想及法律意识、法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推行农村食品连锁经营、完善法制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法规宣传、完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等措施建议,以为农村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