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少华是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镇东湖村人,1996年办了一家专门经销饲料的公司。尽管胡各庄是畜牧养殖大镇,但王少华的生意很不好做,开业3个月,每月赚够房租也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2.
安徽六安市金安区翁墩乡孔树村青年农民张杰,利用《农家顾问》提供的特种动物高蛋白饲料缺乏的信息,率先引进了繁殖率强的日本“大平2号”蚯蚓进行综合养殖,获得成功。他用鸡鸭猪的粪便发酵后喂蚯蚓,养出的蚯蚓一可做自己所养的鸡鸭猪的精料,二可供给附近的特种动物养殖场、户做饲料,三可供给城市的渔具商店做垂钓饵料,十分畅销。  相似文献   

3.
张勇 《湖南农业》2002,(10):32-33
湖南省南县武圣宫镇养殖场座落在美丽的洞庭湖畔.近年来,为落实党的富民政策,武圣宫镇养殖场举全场之力,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业.至2000年底,该场已拥有养殖水面42公顷,并全部承包给了40户农户养殖.……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平原县桃园办事处周寨村有400户人,搞肉食鸡大棚养殖的就有207户,围村建成了3个养殖小区,养殖规模达到80多万只.  相似文献   

5.
在湖北监利农村,提起张双林,无人不晓,他因带领村民搞特种水产致富而出名,经常在电视报刊上露面。今年49岁的张双林,是监利县柘木乡湖滨村支部书记,自2002年3月任支部书记以来,引导农民调整养殖结构,由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改为河蟹养殖。目前,全村70%的低湖田改为河蟹养殖池,家家户户忙养殖,共有河蟹养殖面积170.7公顷。近两年来,全村河蟹总产值达2629万元,人均纯收人4800元,全村200多户,有50%的农户靠养殖盖起了楼房,户户有存款,多数农户过上了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6.
人常说:“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这话不无道理。事情追溯到去年3月20日,做运输生意的黄某驾车到大同市拉货,正在大同做水果生意的老乡加好友刘某遂将包好的2万元现金请他带回交给其胞兄盖房用。当黄某  相似文献   

7.
秋季的最后一天,伴着漫天蒙蒙细雨,记者一行人在唐河县见到了红松养殖公司总经理张红霞。在采访中,他的一句质朴的话语让记者为之感动,他说:“做产品先做人,人不假,产品就不会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黄鳝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型水产养殖业,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让这一养殖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与提高,根据鳝农近几年的成功养殖经验。总结出黄鳝池塘网箱养殖应把好的“八关”。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阳信县一些农民通过做小买卖、外出打工、种植养殖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搞创收,出现了许多新型农民,他们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0.
同样是搞珍珠养殖,为什么有的珍珠养得好,而有的出现异常珠或发生病害呢?江苏省姜堰市珍珠养殖大王沈宏亮道出了个中缘由,并自豪地谈起了自己养殖淡水珍珠的“八字”经验。  相似文献   

11.
狐狸的名声不好,然而人工养殖狐狸却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青年农民梁晓军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当地率先养殖狐狸,不仅致了富,还把狐狸的养殖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养狐大王”。  相似文献   

12.
四川金堂县赵镇香龙村的“红旗山庄”老板甘天志,2005年做建材生意时,听人说养蚯蚓可赚钱,便决定投资养蚯蚓,做金堂养殖蚯蚓第一人。他将蚯蚓养殖地点选在奶牛场旁,蚯蚓全部用牛粪养殖。冬、春季每天能产蚯蚓100千克,夏天每天能产300千克。他主要将鲜蚯蚓卖到渔具店作钓饵,每千克40元。用过的牛粪也不浪费,卖给种蘑菇的或种烟叶的农民。现在他又开发“特色菜”,蚯蚓经干煸、爆炒、油炸,  相似文献   

13.
为了集体经济利益,村委会将一片荒山先后承包给两个人,没想到惹出了麻烦:先承包者持采矿许可证要采石灰石,后承包者持公证承包合同要在荒山上搞养殖。面对这“一山难容二虎”的尴尬局面。双方当事人如何维权?法院又该如何处理?请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山西省襄垣人做生意就名扬上党,襄垣人独特的赚钱门路也远近闻名.现如今,襄垣的"兔爷"们又把养殖的致富经唱了个"响当当".  相似文献   

15.
湖北鄂州市华容区政协委员、庙岭镇吴力村农民李道新,是一位水产养殖能手、渔业经纪能人。多年来,他为促进全镇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成立水产服务公司,专门给养鱼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为养鱼户安上了增产增收的“翅膀”。上世纪80年代初,李道新就开始承包鱼塘搞养殖。因对养殖淡水鱼不在行,死鱼多,一年下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特种养殖业异军突起,已成为特色经济的一朵奇葩,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是发展特种养殖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忌跟风,要对特种养殖有正确的认识,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7.
麻会宝是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镇东胡村人,中学毕业后他做了15年的“的哥”,收入一直不错。2001年秋末,麻会宝却把跑得正红火的小汽车卖了,在家里搞起了狐狸和貉的养殖,村里的人都用不解的眼光看着他,好多人背后干脆称他“瞎忙活”。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曹县王泽铺村青年农民刘杰是个全国有名的特种养殖大王,他创办了曹县药用动物研究所,曹县慧龙珍禽养殖总场,养有山鸡、鹧鸪、贵妇鸡、海狸等十几种特种动物,每年获利都在百万元以上.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报刊迷".  相似文献   

19.
四川金堂县赵镇香龙村的“红旗山庄“老板甘天志,2005年做建材生意时,听人说养蚯蚓可赚钱,便决定投资养蚯蚓,做金堂养殖蚯蚓第一人。他将蚯蚓养殖地点选在奶牛场旁,蚯蚓全部  相似文献   

20.
做生意搞养殖谁都指望赚大钱,吃亏的事恐怕谁也不愿干。但都昌县周溪镇个体养殖大户曹王英对此却有一种新观念。今年29岁的曹王英1990年开始帮哥哥看店,1994年出嫁后自己筹资开起店来,生意越做越大,慢慢积攒了一些钱。曹王英有了钱并不是紧捂着口袋,她常说:“做生意不能光看到钱,要让大家过得都舒畅。”她见到困难户总要帮一把,被她救济过的少说也有二十多户。曹王英的丈夫在周溪水产场当场长,他们常常在一起扯到水产养殖的事。谈多了,曹王英对水产养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想做周溪第一个养螃蟹的人。这想法遭到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