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适应生产上大豆种植模式的变化,以高产、适合间套种兼顾加工品质为主要目标,选育大豆新品种.[方法]以秆粗抗倒伏、耐旱耐瘠、产量潜力大的巴西大豆材料BR-56为母本,广西春大豆优良品种桂豆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选育高产、适合间套种和深加工的大豆新品种.[结果]2001年秋配置组合,2002~2004年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至2004年秋(F6)各性状基本稳定,2005年(F7)进行株系筛选鉴定,品系定名为桂603.桂603参加2009~2011年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10.00 kg/ha,比对照桂春1号增产11.9%,居各参试种第1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91.60 kg/ha,比对照增产9.8%,居第2位;在间种条件下进行示范试种,平均产量1924.50 kg/ha,比对照增产22.6%.桂603生育期春播100 d,株高48.0 cm,主茎11.0节,分枝3.3个,单株荚数38.2个,单株粒数74.6粒,单株粒重13.7g,百粒重19.2 g,蛋白质含量43.77%,脂肪含量19.01%,硬实率0.13%.2012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春13号.[结论]桂春13号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生育期中等、高度适中、结荚多、籽粒大、耐旱性强、较耐荫、抗倒伏、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合与甘蔗、木薯、玉米等作物间套种,适宜在广西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高产且适合间套种的大豆新品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桂春3号为母本,中作97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适合间套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桂春15号(区域试验代号桂610)。2009—2011年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 824.1 kg/hm2和3 060.0kg/hm2,比相应对照显著增产;间种条件下平均产量2 070.0kg/hm2,比对照(桂春1号)增产25.5%。生育期春播100d,株高45.1cm,主茎10.6节,分枝2.6个,单株荚数33.3个,单株粒数70.1粒,单株粒重13.7g,百粒重21.5g,蛋白质含量为43.44%,脂肪含量19.57%。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3001号),适宜广西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育抗逆性好、适应性广、高产、优质、适合广西间套种种植的春大豆新品种,为广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用桂春1号为母本、桂早一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逐年参加品比、区试及生产试验,并进行性状观察、品质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育成的大豆新品种桂春豆104,表现早熟、高产、优质、适合间套种栽培,区试平均产量为2685.0kg/h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78.8kg/ha,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3.3%和5.7%;粗蛋白平均含量39.25%,粗脂肪平均含量21.23%;抗病性和耐旱性强,适应性广。2012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春豆104可在广西作春大豆种植,适合间套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育鲜食、能源兼用型紫甘薯新品种,为促进广西紫甘薯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2009~2011年,以广薯79为母本、越南紫薯紫美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进行系统选育,201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3~2014年参加广西品种区域性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选育出紫甘薯新品种桂经薯3号.2012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桂经薯3号单株结薯数与对照桂引薯9号相当,单株薯重比对照高0.45 kg,鲜薯折合产量为26173.2 kg/ha,比对照增产20.5%.2013~2014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经薯3号平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干物率分别为26041.5、9649.5kg/ha和37.1%,分别比对照桂薯二号高1.1%、60.3%和58.5%,且食味表现较优;生产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平均鲜薯产量24078.6kg/ha,比对照桂引薯9号增产8.5%.该品种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20 d,植株长势中强,分枝能力中等,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数为7个,大中薯率61.4%.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经薯3号薯形美观,薯干和淀粉含量高,于物率高且食味较优,可作为食用能源兼用型品种在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优良甘薯新品种在桂北地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广西甘薯品种区域试验桂林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优良甘薯品种.[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普薯04-26的鲜薯产量最高,达34718.70 kg/ha,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19.77%;钦选1号干薯产量最高,达9358.47 kg/ha,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44.13%;桂02-119干物率最高,达32.9%;泉薯9号食味分最高,达80分.[结论]普薯04-26、泉薯9号、钦选1号、桂07 -79、桂07-4、桂07-101、桂08-127、广薯42、桂02-119适宜在桂北地区推广种植;其余两个参试甘薯品种桂07-72和07-98的鲜薯、干薯产量不高,食味差,在桂北地区较难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系),为发展甘蔗间套种提供良好的春大豆材料,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方法]结合2011年试验结果,2份产量较好的材料继续参加筛选试验,另外7个本地区新选育品种(系)或大面推广品种和6个从外省新引进的品种用于甘蔗间套种筛选试验,调查了品种(系)的抗病性、产量性状及田间农艺性状等。[结果]15个春大豆品种(系)中,抗霜霉病的材料6份,产量较高的春大豆品种(系)有华春1号、桂603、桂春8号、桂春10号桂610和泉豆7号,产量分别为3 124.95、2 666.70、2 550.00、2 416.64、2 374.94、2 333.40 kg/hm2。[结论]结合大豆材料的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筛选出桂603、桂春8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4个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7.
桂春9号系用桂338为母本、桂豆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旱耐瘠、高产优质、高蛋白、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播种期为2月20日~3月20日,适宜栽培密度为25万株/ha,适宜肥料配比为N75kg/ha、K2O75kg/ha、P2O5 112.5kg/ha。在适宜播种期内,春播生育期94d,夏播85d,适合在广西各地纯种或间套种。200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育适宜广西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丰富广西秋冬种马铃薯品种.[方法]以日本品种Dezma作母本、日本北海道品系长系6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选育.[结果]鲜薯食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表现为早熟、高产、维生素C高、商品性好,具有较强的耐酸咸性、耐退化、晚疫病抗性;株型直立,分枝少,生长势强;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等,在广西秋冬种从出苗到成熟周期为80~90 d.2008年11月~2009年2月进行冬种产量比较试验,桂农薯1号鲜薯产量为30682.5 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0.5%;2009年6~9月在广西高海拔地区进行品比试验,鲜薯产量为29829.0 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2.6%.2010~2013年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37350.0、23751.0、30292.5、30205.5 kg/ha,比对照东农303分别增产35.3%、149.8%、14.2%和41.0%.桂农薯1号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农薯1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在广西各地秋冬种植及高海拔地区夏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育出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新品种。【方法】选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选的中间材料98-64(平果豆×扶绥黄豆)作母本、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夏大豆新品种,并于2004~2005年参加夏大豆品比试验,2006~2007年参加夏大豆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生产与示范试验。【结果】育成了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3.7%,脂肪含量16.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2307.8kg/ha,较对照种增产13.2%。【结论】桂夏4号大豆可作为广西春玉米套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春季在广西武鸣县两江镇进行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个春大豆品种中,以桂816的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1267.5kg/hm^2,比对照增产378.0kg/hm^2,增产42.5%,增产达显著水平;其次是桂春1号和桂春2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20.5、120.0kg/hm^2,这3个春大豆品种均适合与甘蔗进行间种。  相似文献   

11.
桂中地区春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涛  陆文科  兰生葵  何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62-15164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桂中地区种植的春大豆[Glycine max(L.)Merrrill]新品种。[方法]2009~2011年在柳州市沙塘镇以桂春1号为对照种对6个大豆品种(桂603、桂605、桂610、桂0119-1、桂0121-3和粤春05-2)进行2年区域试验,1年良种生产试验。[结果]各参试品种产量水平为1 942.0~3 341.4 kg/km2。参试品种中桂610、桂603、桂605和桂0119-1产量高于对照种。[结论]参试大豆品种桂603、桂605、桂610和桂0119-1适宜在桂中地区种植,其中桂603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甘蔗春大豆间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利用9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不同甘蔗间作模式(甘蔗行距分别为1.2和1.0 m)的筛选试验,调查大豆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甘蔗行距1.0和1.2 m栽培模式春大豆生育期和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P =0.0142)和0.69(P =0.038)。华春2号在1.2和1.0 m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22.22和2083.33 kg/ha。在甘蔗行距为1.2 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泉豆7号产量较高;而在甘蔗行距为1.0 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华春5号产量较高。【结论】华春2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2 m栽培模式下间作,华春2号、桂春10号和华春5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0 m栽培模式下间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培育杂交节水抗旱稻,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品种选择.[方法]利用节水抗旱不育系沪旱11A与抗旱恢复系旱恢3号进行配组选育获得旱优113号,2007年在广西、上海进行多点品比试验,并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及抗旱性鉴定;2010~2011年在广西、四川、湖北、上海等地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示范试验,2010~2011年参加上海节水抗旱稻生产试验.[结果]旱优113号熟期适宜,株叶型适中,分蘖力中等,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后期青秆黄熟,转色极好;有效穗270.0万/ha,每穗粒数162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8.0g.旱优113号在广西早稻种植,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旱系数为1.27,抗旱性为3级,属于抗旱.2010年在广西南宁和岑溪两地作早稻种植,产量分别为7653.00和8293.50kg/ha,比特优63(CK)分别增产4.69%和5.71%;2011年在南宁扩大示范种植,产量为8361.00 kg/ha,比特优63(CK)增产7.04%.2012年参加广西早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749.00kg/ha,比特优63(CK)增产6.32%.20 1 1年分别在湖北、四川等地种植,产量分别为9513.00、8196.00和6790.50kg/ha,2010~2011年参加上海节水抗旱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222.15 kg/ha,比对照旱优3号平均增产4.51%.2012年4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旱优1 13号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节水抗旱、高产优质、便于轻型栽培等特点,可在长江流域作中稻和华南大部分地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桂春8号在不同地区间作条件下适宜的间作播期和夏繁时间,为广西大豆生产及大豆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以桂春8号为试材,在广西武宣县、武鸣县和都安县进行播期试验。【结果】在不影响间作主体作物的条件下,武宣县3月中上旬播种大豆产量为1459.5~1597.5 kg/ha;武鸣县2中旬~3月下旬播种大豆产量为2476.5~2877.5 kg/ha;都安县2月初~3月上旬播种大豆产量为2262.0~2499.0 kg/ha,6月上旬~7月上旬为2122.5~2409.0 kg/ha。【结论】在间作条件下,桂春8号在武宣县适宜的播期为3月中上旬;在武鸣县适宜的播种期为2月中旬~3月下旬;在都安县适宜的播期为2月初~3月上旬,夏繁适宜的播期为6月上旬~7月上旬,且在适宜的播期内可适时早播。  相似文献   

15.
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鉴定各供试种的区域适应性、经济性状、抗性反应、增产潜力等表现,评选出比对照种"桂春1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春大豆品种。广西第十周期(2009—2011)春大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6个参试种中,桂603、桂610和桂0119-1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种"桂春1号",通过广西春大豆区试,可供广西各地引种、试种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育高产、高淀粉含量及适合间作套种的木薯新品种,为广西木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0~2015年,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母本,采用自然杂交与胚挽救的方法,经连续多年多世代系统选育,获得木薯新品种桂木薯6号,并对其鲜薯产量、淀粉含量、收获指数、发芽率及抗逆性等进行评价。【结果】2012~2013年初级与高级评价结果表明,桂木薯6号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收获指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华南205(CK),其中在广西武鸣初级评价中,鲜薯产量比CK高66.7%,在广西武鸣和隆安高级评价中,鲜薯产量分别比CK高70.1%和73.3%,增产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两年不同地点的评价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比CK增加70.0%,平均淀粉含量比CK增加1.0%,且收获指数均高于CK。2014和2015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广西武鸣、桂平和合浦)桂木薯6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比CK高53.4%和50.3%,平均淀粉含量分别比CK增加1.4%和2.1%,增产均达显著水平。桂木薯6号平均发芽率98.5%、平均株高2.5 m、平均茎粗3.5 cm,生长势较强,属不分枝类型,具较强抗旱性,但抗风性较差。该品种于2016年4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木薯6号具有稳产高产、收获指数高、品质优良及抗旱能力强等优点,生产中可单独种植,也可与其他经济作物进行间作或套种,适合在广西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