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硫酸盐还原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盐还原菌(SRB)在废水处理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降解很多其他微生物难以降解的物质。综述了硫酸盐还原菌在废水处理中的特性及作用机理,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在含重金属废水、硫酸盐废水、酸性矿山废水及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其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静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盐还原菌 SRB 处理硫酸盐废水的试验表明,厌氧环境下的硫酸盐去除率大于有氧环境下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溶液的 pH 值呈增加趋势;溶液的 COD/SO_4~2-比值对硫酸盐的去除率有较大影响。去除率随 COD/SO_4~2-比值的增大而增加;弱碱性(pH 值7.17左右)环境下,硫酸盐还原菌对硫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佳;溶液中含有适当的铁离子可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增加其对硫酸盐的去除率;对溶液不同时刻的碱度测试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盐的过程是一个碱度升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生物膜磁场流化床应用于硫酸盐废水脱硫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磁场稳态流化床(MSFB)技术应用于高硫酸盐废水的处理。具体做法是,将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菌群接入已填充有磁性聚苯乙烯多孔微球(MPB)的厌氧磁性流化床(anMSFB),采用载体浸泡挂膜法进行启动运行,然后通入模拟废水进入稳定负荷运行。通过显微、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系统anMSFB的生物膜组成及生物膜量;考察了pH、温度对SO42-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anMSFB反应器中SO42-的降解动力学方程;理论推导出在特定进液废水浓度和脱硫率下anMSFB反应器中MPB颗粒的填充高度。该研究为固定化生物膜磁场流化床反应系统应用于含硫废水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底泥中筛选了一株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硫酸盐还原菌(SRB),选取易分解的普通小球藻、斜生栅藻、羊角月牙藻、螺旋鱼腥藻作为其营养源,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主要包埋材料制备固定化SRB微球,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包埋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上流式厌氧反应器考察了固定化SRB微球对含铜废水的长期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藻经过5 d发酵可分解为丙酸、丁酸、戊酸等脂肪酸,其中斜生栅藻由于发酵产物最佳被选为SRB营养源。制备微球最优配比为聚乙烯醇用量2%、海藻酸钠1%、氯化钙6%、二氧化硅1%、菌液50 m L,而且二氧化硅与聚乙烯醇用量对硫酸盐去除率影响最大。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在反应初期对污染物的去除以微球的吸附作用为主,5 d后SRB菌发挥作用,在反应器运行0~36 d期间Cu2+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运行45 d基本失效。每克微藻对Cu2+、SO2-4去除能力分别为45.28、182.17 mg·d~(-1)。  相似文献   

5.
秸秆作为硫酸盐还原体系替代C源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废水的经济成本,以乳酸钠作对照,分析了3种秸秆浸提液替代乳酸钠作为C源的可行性,同时探究了不同C源、C源定期投加、ρ (COD)/ρ(SO42-)、初始pH和重金属浓度对硫酸盐还原体系的影响.结果 表明:3种秸秆浸提液均可作为替代C源,其中大豆秸秆浸提液作C源对硫酸盐还原的效果最好;定期投加C源、提高ρ (COD)/ρ(SO42-)对各C源体系硫酸盐还原有促进作用;降低初始pH、提高重金属浓度对硫酸盐还原有抑制作用;Mn(Ⅱ)浓度升高对各C源体系SO42-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在低浓度Cu(Ⅱ)、Fe(Ⅲ)条件下,乳酸钠体系SO42-去除率高于3种秸秆体系,而在较高浓度Cu (Ⅱ)、Fe(Ⅲ)条件下,3种秸秆体系SO42-去除率高于乳酸钠体系.可利用秸秆浸提液作为低成本C源,为处理较高浓度重金属酸性废水提供经济可行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油所产生的废水中产生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可造成注水系统的腐蚀、结垢和阻塞,严重影响原油的开发与生产。以Fe(VI)作为氧化型杀菌剂杀灭SRB,试验结果表明:Fe(VI)对SRB具有很强的灭菌能力;Fe(VI)投加量C>10 mg/L时就能满足回注水的要求;适宜的接触反应时间为t>10 min;相应地有Ct>100 mg·min·L-1。  相似文献   

7.
采油所产生的废水中产生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可造成注水系统的腐蚀、结垢和阻塞,严重影响原油的开发与生产.以Fe(Ⅵ)作为氧化型杀菌剂杀灭SRB,试验结果表明:Fe(Ⅵ)对SRB具有很强的灭菌能力;Fe(Ⅵ)投加量C>10 mg/L时就能满足回注水的要求;适宜的接触反应时间为t>10min;相应地有Ct>100 mg·min·L-1.  相似文献   

8.
DFeRB和SRB对冰封期铁与硫还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硫还原对环境中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有重要影响,而微生物在铁硫还原过程中起关键控制作用。本文针对北方寒旱区冰封期较长的特点,采用室内模拟研究,重点探究了冰封期异化铁还原菌(Dissimilatory iron reducing bacteria,DFeRB)和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介导的还原过程对铁硫行为的影响以及铁硫还原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铁硫共存时,DFeRB和SRB的存在影响铁硫自身的电子传递,使铁和硫的还原过程更为复杂。DFeRB和SRB的还原倾向性存在明显差异。铁硫共存时,DFeRB更有利于铁的异化还原,DFeRB对铁的影响程度强于SRB。无论是DFeRB还是SRB,铁和还原菌同时存在时对硫酸盐还原的促进作用更强。DFeRB和SRB介导下的异化铁还原和硫酸盐还原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且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研究表明冰封期DFeRB和SRB仍具有生物活性及还原能力,且对异化铁还原和硫酸盐还原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州省红枫湖不同形态硫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特征,对红枫湖6个站点进行采样,测定红枫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硫含量和硫酸盐还原菌数量.结果表明: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不同形态硫和硫酸盐还原菌(SRB),各采样点总硫(TS)含量分布范围为934~10017 μg/g,平均为4 568.33μg/g;SRB变化幅度是7 013~1 34669 cfu/g(干泥重),在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广泛存在,且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在垂直分布上,不同形态硫总体分布趋势为自上而下逐渐降低,SRB在沉积物界面下5 cm内分布较广.以全湖平均值看,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硫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黄铁矿硫>酸可挥发性硫(AVS)>硫代硫酸盐>硫酸盐>亚硫酸盐>单质硫.相关性分析表明:SRB与AVS、硫代硫酸盐及硫酸盐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谱结合元素分析法研究SRB对煤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淮南潘二煤层煤样在接种硫酸盐还原菌(SRB)前后煤样组分的结构变化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元素分析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煤样经过SRB细菌降解后,S元素、N元素均有不同幅度变化,其中,S元素均有减小的趋势,N元素有小幅度的增加趋势。C、H元素变化不明显,同时SRB细菌将煤中能降解利用的有机物降解后,煤样中含氧官能团相对含量下降、羟基官能团含量有所上升。SRB细菌的降解利用改变了煤中有机物成分含量及物质结构。  相似文献   

11.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自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43-8147
[目的]研究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培育及产业化生产,解决废水处理领域高效厌氧菌种来源不足的困难,为第3代厌氧反应器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方法]采用水力条件更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的IC反应器,用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物,用柠檬酸废水培育出颗粒污泥菌种。[结果]通过3个月的培育,IC厌氧反应器负荷达到20kg/(m3.d)以上,达到了IC反应器的最佳运行负荷,并成功地在1700m3IC厌氧反应器中培育出厌氧颗粒污泥。[结论]通过一定的控制技术,可以成功培育出高效的厌氧菌种。  相似文献   

12.
ABR反应器处理山梨酸废水的启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满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81-4783,4809
[目的]寻找经济、有效的山梨酸废水的处理工艺。[方法]采用ABR高效厌氧反应器,进行山梨酸生产废水的启动试验。[结果]在35℃条件下,经历190d,成功地完成对ABR反应器的启动。进水COD容积负荷由0.26kg/(m3.d)增加到2.16kg/(m3.d),COD去除率达到93%,挥发性脂肪酸(VFA)和pH值也达到要求。在ABR反应器中形成大量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其尺度介于2~5mm。电镜分析表明,不同隔室内呈现种群配合良好的厌氧微生物分布,且各隔室中的颗粒污泥形状各异,表面凸凹不平,存在气孔。第1隔室存在大量优势发酵细菌,沿水流方向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逐渐向产甲烷细菌菌群过渡。[结论]好氧处理前先采用厌氧法进行处理,可以完成ABR反应器处理山梨酸生产废水的启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良的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研究分析了水稻田中硫酸盐还原细菌(SRB)的数量和优势种。结果表明,早稻在分蘖盛期至分蘖末期行株间土壤中的SRB数量达10 ̄7个/克于土,到孕穗末期减少2个数量级。施腐熟牛粪的水稻行株间土壤中的SRB数量略高。施腐熟牛粪同施KC1和菜籽饼比较,施腐熟牛粪对SRB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稻田土壤中的SRB数量以5—13cm土层为多,水稻根系土壤中的SRB数量明显高于行株间土壤中的SRB数量。在乳酸钠、乙酸钠、N_2/CO_2及混合基质中生长的SRB数量无明显差异。经分离纯化到的SRB优势菌株,经初步鉴定可为Desulfovibrio的一个种和Desulfotomaculum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是在自然界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特殊厌氧微生物,其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使得其在环境修复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近年来光合细菌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有机磷农药降解及养殖水体的净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光合细菌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麦秸秆为原料制备黄原酸酯类吸附剂,用以处理沼液中的重金属,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制备因素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两种用于去除沼液中重金属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麦秆黄原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5g麦秸秆,加入浓度25%的NaOH、0.2mLCS2、25mL1%的硫酸镁,黄化时间3h。沼液中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为50.62%~95.27%,去除顺序为Cd>Zn>Pb>Cu。多级过滤明显优于单级过滤,利用所设计的多级过滤滤柱,成功将废水中重金属浓度处理至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蜜酒精废水中镁离子(Mg^2+)对厌氧处理该废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逐步投加六水氯化镁(MgCl2.6H2O),研究Mg^2+浓度对出水COD去除率、Mg^2+去除率以及pH值、VFA的影响,并通过厌氧活性污泥的驯化试验证明Mg^2+对产甲烷菌的毒性类型。[结果]试验结果证明了在进水COD浓度为4000mg/L,废水体积和污泥体积分别为400和80ml时,Mg^2+的最佳浓度为117~177mg/L。在pH=7.0,温度为35℃的前提下,80ml污泥对c(Mg^2+)=354mg/L的含镁废水能达到最大吸收率73%。[结论]证实了Mg^2+在厌氧降解过程中起到消化酶的作用,Mg^2+浓度对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处理效果存在低促高抑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The influence factors treating wastewa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extraction by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re tes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can eliminate COD and BOD from wastewater in high efficiency. And it also has high load shock resistance. On the conditions of slight aerobic and semi-darkness, treating wastewa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extraction, the method has better efficiency to eliminate COD and BOD from the wastewater than those by anaerobic illumination and aerobic darkness treatments. After pretreatment of hydrolytic acidiza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n the wastewater reached more than 85%, and that rate of BOD reached more than 90% in the treating system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it may be more feasible and advantageous than traditional anaerobic biological process to treat organic wastewater using PSB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