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面对我国人口资源众多的实际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并充分利用显得十分重要。面对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的统计与管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浅述了土地管理中应用测绘技术的必要性以及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土地管理政策,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激增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避免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浪费等,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因此新时期的土地问题成为当前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世纪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相关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已成为农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现状及成因,提出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5.
臧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67-10670
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当前人口日益增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增大的形势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通过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总体形势,探寻了典型平原农业区和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思考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我国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适合我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并探索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模式,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从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分析出发,剖析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措施,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谐.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研究的前沿课题.文章诠释了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从数量、质量和利用方面分析了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认识层面、操作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构建了我国土地生态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强 《现代农业》2009,(3):101-102
土地是农业的生产资料,当今全国土地资源不断遭受破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把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们更加注重高质量的生活。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日趋增长,与城乡建设相匹配的土地资源成为民生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以达到优化城乡规划建设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浪费愈加严重,土地整治事关重大。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与土地数量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必然导致耕地面积被建设用地大量占用。因此人地会出现矛盾,面对这样的问题,土地资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配,也就成为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并对未来土地整治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土地的利用中,人们对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土壤盐渍化治理困难、没有特效措施、治理工程量大,因此土壤盐渍化也被称为土地的“癌症”。近年来由于气候的改变、不合理耕作,次生盐碱化问题也在日益加重,大多数治理手段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研究金合欢-檀香树联种模式能有效防治次生盐碱化、改良土壤的同时为农民带来较理想的经济效益。该模式利用金合欢的发达根系从深层土壤汲取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有效控制地下水位,达到防治土壤返盐的作用;檀香树作为半寄生树种,扎根浅,必须要依附于金合欢树根系,二者的配合能够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新疆盐碱地成因及改良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盐碱化不仅导致土壤生产力降低,而且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新疆受不同程度盐碱危害的耕地面积约占新疆耕地总面积的1/3,盐碱化已经成为新疆农业开发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限制条件和障碍因素。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必须寻求有效措施防治和改良盐碱土壤。文章主要阐述了新疆盐碱地的现状与分布,并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与分析了新疆盐碱地的成因与改良技术发展状况,最后对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土壤盐渍化现状与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据蒸发量/降水量、地下水矿化度和地形等评价因子,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天津市的土壤进行了盐渍化敏感性评价。盐渍化单因子敏感性和综合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土壤盐渍化以中度敏感区为主,主要分布天津中部广大平原区,而高度敏感区及极敏感区则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及大港区,不敏感区集中分布在北部蓟县山区。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黄河三角洲近50%的土地为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在土壤盐渍化过程中,地貌因素至观重要。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地面、地下径流的运动,土壤中的水分和盐分也就随之重新分配和积累。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不同尺度下地貌单元之间土壤盐渍化特征差异及原因。为此,利用2002年5月23日到29日对近、现代黄河三角洲野外考察、GPS定点和土壤采样分析所得数据,对6个表征土壤盐渍化特征的参数(土壤的全盐量、pH值、有机质、Cl-/SO42-、HCO3-/(Cl- SO42-)、(K Na )/(Ca2 Mg2 ))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Test和MedianTest),检验6个参数在同一尺度不同地貌单元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差异,结果表明:(1)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整体属于滨海氯化物型盐渍土类型,有机质相对缺乏,土壤偏碱性。随土层深度增加(0cm ̄10cm、10cm ̄30cm、30cm ̄60cm),盐渍化程度逐渐减轻;(2)同一尺度下不同地貌单元之间土壤盐渍化特征存在差异。一般地,随尺度变小(从一级到四级地貌单元),土壤盐渍化特征差异越来越明显,存在差异的参数也逐渐增加。一级地貌单元只有pH值明显不同,从二级地貌单元到四级地貌单元,3个土层土壤的全盐量随不同的地貌单元而有明显的差别,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HCO3-/(Cl- SO42-)和(K Na )/(Ca2 Mg2 )也变得明显不同。这也说明不同地貌单元下盐分组成及离子比例、积盐、脱盐过程存在差异,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土壤盐渍化水平对杂草群落多样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松嫩平原西部选取3个不同盐渍化水平的采样点,T1(低盐渍化),T2(中盐渍化)和 T3(高盐渍化)。采用“样方法”分析玉米灌浆期不同土壤盐渍化条件下杂草群落组成,并调查蜡熟期的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杂草群落总密度、总盖度和总地上生物量随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其中高盐渍化(T3)条件下的最高,总密度为41.51株/m2,总盖度为35.11%及总地上生物量为227.07g/m2。不同盐渍化水平的土壤杂草群落中共有的杂草物种数越多,其杂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越高。其中,中盐渍化(T2)和高盐渍化(T3)条件下的杂草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82。杂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盐渍化水平均呈不显著正相关,这3个指数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然而,群落 Margal...  相似文献   

16.
西藏自然环境良好,具有发展绿色农业良好的基础,但土壤盐渍化限制了西藏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解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本文根据文献数据库和相关资料回顾了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藏盐渍化成因,结合我国研究热点提出了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冗余分析的宁夏平罗耕地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平罗县101个耕地土壤样点的进行统计分析和冗余分析,得到各层土壤盐分数据的基本特征,以及各要素的相关性和影响盐渍化指标的主要离子。结果表明:1)该区各层土壤都呈盐渍化状态,有明显的盐分表聚现象。2)RDA结果显示前2个排序轴反映了该区80%以上的土壤盐渍化信息,排序轴与环境因子的线性结合程度较好的反映了盐渍化指标与盐分离子之间的关系。3)与常规统计方法相比,RDA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而且能够更直观地表达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特征以及影响盐渍化指标的主要因素,是分析盐渍化信息的有效方法,能够为区域盐渍化评价和治理以及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但遭受着土壤盐渍化的严重威胁.进行盐渍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及提出盐渍地防治措施,可以为区域农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基于知识决策树分类法构建模型提取研究区1989、2001和2007年盐渍化土壤专题信息,使用动态度模型分析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结果]渭-库绿洲在1989~2007年,盐渍地总面积增加了192.76 km2.1989~2007年间盐渍地总面积的动态度达到0.232;.[结论]近20年间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呈现不断扩展的趋势,盐渍化危害程度加深.结合渭-库绿洲灌区的发展现状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水利工程、农业、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土壤盐渍化治理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是我国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通过对冀东平原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演变过程进行初步研究,论述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的成因,指出土壤环境封闭、大量盲目施肥、不合理灌溉是导致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改良土壤等措施,可以使保护地水肥资源相协调。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是防止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SDI校正指数的滨海平原盐渍化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滨海平原区土壤盐渍化风险情况,本研究以黄骅市为研究区,将Landsat 8夏季遥感影像获得的SDI(盐渍化植被监测指数)校正指数作为生态终点,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土壤生产潜力和土壤健康方面指标,最终选取含盐量、电导率及有机质、K+、Na+、Mg2+、SO42-、Cl-含量8个指标,借助SDI指数标准化校正的灰色关联度法构建盐渍化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滨海平原区盐渍化生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及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盐渍化生态风险值介于0.24~0.73,均值高达0.42,其中99.25%的区域处于中度及以上盐渍化生态风险水平,整体上土壤生态风险较高,呈现东部沿海高、西部平原低的趋势;盐渍化生态风险评价在空间上与土壤含盐量、土壤电导率较为相似,因此,土壤含盐量及电导率对盐渍化生态风险评价起主导作用。研究区内盐渍化生态风险及评价因子的空间分布可为生态环境、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地下水的限采禁采、土壤改良和盐渍化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