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桂花盛花期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炫柯  段毅强  李家文  刘永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82-8482,8484
利用柳州市近10 a(1995~2005年)9月上、中、下旬的平均温度、降水量,降雨日数、平均最低温度、平均湿度以及桂花盛花期的物候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各气象因子对桂花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桂花盛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9月中旬平均气温9、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与9月上旬平均最低气温,建立桂花盛花期预测模型,并对1995~2005年桂花盛花期出现日期进行回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回测准确率高,可用于指导柳州市桂花花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2.
阳信鸭梨初花期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阳信县物候资料及春季气候特点,选用榆树(Ulmus pumila)的花期为起点,统计榆树花期与其它各种树木花期≥0℃的间隔积温263.1℃作为物候预报基本资料,预报鸭梨初花期;根据花前生育期特点,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寻求花前不同时段气温与开花日期之间相关系数,对开花前的温度、降水、日照等29种气象要素进行逐步回归筛选,从大量相关系数普查中找出与花期早晚相关最密切时段。以此时段的因子作回归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即花期预报模式,经检验效果良好,方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桂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花期的预报对桂花的观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近15年的始花期观测资料,分析桂林市桂花开放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发现,地面温度、湿度、降水、日照对桂花开花期都有明显影响;影响桂花开花的农业气象原因很复杂,在进行花期预报时,需要综合考虑前期的天气条件及未来的天气变化,采用长期预报短期预报相结合的方法发布桂花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4.
摘要桂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花期的预报对桂花的观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近15年的始花期观测资料.分析桂林市桂花开放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发现.地面温度、湿度、降水、日照对桂花开花期都有明显影响;影响桂花开花的农业气象原因很复杂.在进行花期预报时,需要综合考虑前期的天气条件及未来的天气变化.采用长期预报短期预报相结合的方法发布桂花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5.
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韧 《安徽农业科学》2015,(31):146-149
利用温江区1970 ~ 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成都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 ~ 2014年早银桂开花期物候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出了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的预报指标及判据;并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统计分析2004 ~2014年1~8月各旬、月的气象因子与初花期的关系,建立了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初花期基本预报指标为①23.0℃≤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25.0℃,同时21.0℃≤10 d日平均最低气温≤22.0℃,若同10 d内累计降水量≥53.0mm或累计雨日≥6 d或日平均相对湿度≥81%;②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 23.0℃,且同一10 d内日平均最低气温<21.0℃.初花期预报判据为当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25.0℃,或同时段内10 d日平均最低气温≥22.0℃时,不会初花;当满足任一基本预报指标时,则该日为预报日,预测3~12 d达到初花期,否则不会初花.初花期预测模型为Y=33.018-3.239X1+ 1.681X2-1.986X3,表明影响初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1月下旬平均最低气温,其次为2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5月下旬雨日.利用该模型对初花期回测,并预测2014、2015年初花期,误差范围在0~5d,表明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能用于初花期预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芮城县1984—2012年苹果花期序列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出苹果花期与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发现气温对苹果花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日照时数,降水的影响很小;气温、日照时数对苹果花期的影响表现为一致性负相关。筛选出影响苹果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年平均气温、2月平均气温、3月平均气温、3月地面温度、开花前1个月≥0℃积温和3月至4月上旬≥0℃积温、3月日照时数,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基于以上因子的苹果花期预报模型,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1984—2012年芮城县苹果花期进行回测,准确率较高。平均始花期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绝对误差为0,最大差值为6 d;平均盛花期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绝对误差为1 d,最大差值为9 d,预报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芮城县苹果花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1971—2020年ERA5 0.25×0.25再分析的地面气温、雨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开展基于积温预报方法、600度法则方法的检验修订,应用地面自动站点2012—2021年实测资料建立樱花始花期预报模型,对比分析3种樱花始花期的预测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积温预报方法得出的预报指标为每年1月1日以后日平均气温≥0℃、活动积温达334℃·d即为开花日,600度法则方法以前一年12月25日为起始日,日最高气温累积达600℃·d即为开花日,使用2种指标进行历年回测,除去异常年份,始花期平均误差天数分别为3.2 d,通过方差分析得出600度法则效果较好;(2)将樱花花期与各个阶段气温、最高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与12月中旬平均气温呈负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到樱花始花期预测模型,进行历年回测,除去异常年份误差,始花期平均误差天数为2.3 d。  相似文献   

8.
黄台明  莫蕤  韦爱琳  宋淑芳  旷松  潘庭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7-19978,19982
[目的]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探索四季蜜杧开花时期、花前及花期气温与坐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跟踪法调查四季蜜杧的开花时期、坐果数,利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分析开花时期、花前及花期气温对坐果率的影响。[结果]①花期2009年7月4日至8月4日时,花穗平均坐果数为1.77个。②小花开放前1~5 d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小花开放前1~10 d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呈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最低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③始花日至盛花日期间的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最高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始花日至终花日期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结论]反季节四季蜜杧花穗平均坐果数均随花前1~5 d、1~10 d以及始花至盛花期、始花至终花期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整个花期,平均最高气温对花穗坐果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影响牡丹花期的主要气象因素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牡丹花期的主要气象因素及目前开展的牡丹花期预测方法。温度是影响牡丹开花的关键因素,日照时数和水分次之。大多研究选取气象因子来预测牡丹花期,采用的方法以逐步回归法为主;主要选取影响牡丹花期的温度、日照、水分等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临朐县1998~2013年的杏花花期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杏花开花早晚与气温的相关性,并对杏花花期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临朐县杏花始花期与2月中旬的平均最高气温及3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2月11日~3月10日的最高气温累积值关系最为密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杏花花期预报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历史拟合检验和预报检验,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现阶段的褐飞虱预测预报模型。[方法]利用浦江县2001—2016年褐飞虱的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传统的逐步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了褐飞虱发生高峰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逐步回归预测模型选用的建模因子为5月上旬最高温、9月上旬湿度和6月下旬雨量,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不高;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模因子为始见日后40 d的平均温、最高温、最低温、雨量、湿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99.22%。[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褐飞虱预测预报模型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丁健  任丽  张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44-14845,14866
[目的]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桂花品种群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方法]从叶形指数、花径、叶柄长度、1年生春梢长度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物学特性方面,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4个桂花品种群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类研究。[结果]金桂、银桂、丹桂品种群的生物学特性比较接近,而与四季桂品种群的差异较大。[结论]金桂、银桂、丹桂3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四季桂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3.
韩艳凤  何军  康晓玉 《农学学报》2023,13(11):81-87
南果梨是辽宁地理标志产品,花期观赏是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开展花期预报服务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利用2000—2022年鞍山气象资料和南果梨花期物候资料,基于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筛选相关气候因子建立始花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3月份气温是影响始花期主要因素,降水次之,光照影响不显著。鞍山南果梨始花期出现在4月中—下旬,当3月中旬平均气温<4.0℃、平均最高气温<9.0℃、3月中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6.0℃、平均最低气温<2.0℃时,始花期出现在4月下旬,反之在4月上旬;并且,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提前2~3 d。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3月中旬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3月中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3月下旬—4月上旬降水量等6个因子,建立的始花期预报模型准确率为84.8%。运用相关指标和逐步回归模型,可预测鞍山南果梨开花始期,此方法可纳入专项气象预报服务中。  相似文献   

14.
浅析枫桥香榧(细榧)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31-7232
[目的]合理利用气象条件,提高香榧产量。[方法]通过了解枫桥香榧(细榧)产量的年际变化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气象因子与香榧产量的关系。[结果]枫桥香榧(细榧)产量年际波动大,关键是主要生育物候期的气象因子,本真阶段:2~3月寒潮及临界低温-7℃,盛夏临界高温天数20d和临界雨日12d;假真阶段:临界日平均气温15℃,中下旬低温和连阴雨临界累计日数8d,中旬低温和连阴雨临界累计日数5d;实真阶段:5~6月临界日照时数300h和临界降水日30d。[结论]开花前(本真阶段)雨水调匀、温度适宜,花期(假真阶段)和落花落果期(实真阶段)少雨多照和多雨凉夏的气候有利于香榧丰产。  相似文献   

15.
张丽莲  杨林楠  杨仕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51-6252,6268
[目的]研究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显著影响因子。[方法]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云南建水县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及影响其发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云南建水县2004~2006年数据对回归模型进行回检。[结果]影响桔小实蝇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相对湿度、月最低气温和降雨量。[结论]该研究为桔小实蝇发生时期、发生量以及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丽梅  叶诚  鄢又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69-14970,15025
[目的]了解桂花总黄酮抗氧化的生理活性,为开发天然油脂抗氧化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桂花总黄酮对不同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桂花总黄酮对4种食用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对菜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VC、柠檬酸、酒石酸对桂花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均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合成抗氧化剂相比,均能增加桂花总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桂花总黄酮添加量达0.02%时,抗氧化效果优于0.02%BHA。[结论]桂花总黄酮添加到油脂中,既能起到抗氧化作用,延长含油食品的保质期,又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桂花花发育与开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桂花花芽分化、开花物候以及花衰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桂花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耐寒绿叶阔叶树种。【方法】以火棘、桂花、广玉兰三种常绿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这三个树种引种于北方地区后的自然越冬表现及其抗寒性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这三种常绿阔叶植物的电导率、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下降而升高,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又降低;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与气温变化部分相关性;可溶性糖含量只与气温降低有关,短期内的气温回升对它们作用微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温度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广玉兰和桂花抗寒性较强,火棘则最差,这与露天生长状态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桂花生长速度和幼叶光合作用的影响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薇  谭翠英  占爱瑶  罗培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54-17356,17363
[目的]研究桂花生长速度和幼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四川农业大学新区主干道两旁的桂花树为研究对象,对其树高、胸径、冠幅、幼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指标、结实情况进行调查,以日照时间长短和是否进行生殖生长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缩短日照时间更有利于桂花的纵向生长;营养生长状况与是否进行生殖生长没有必然联系;生殖生长的幼叶长势较弱,发育迟缓,但不改变其发育顺序;日照时间越长,桂花幼叶发育进程越快。[结论]该研究为西南地区选用桂花作行道树的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