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江苏省民政厅最新发布数据.目前江苏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207元/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1.8%,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进入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推广以来已经初显成效,农村居民基本权利得到确认,覆盖面不断扩大,“三农”问题逐步解决,农村社会稳定得以维持。但在各地的实践中制约制度有效性发挥的因素也日益明显。资格条件难确定,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入户调查难实施,配套措施不到位。因此,针对制约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村低保的实效,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最近,就农村低保问题,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对浙江省绍兴市不同区镇进行的调研中发现,农村低保存在标准制定困难、审核评议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农村低保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法律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低保对象自身的素质较低、信息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提出来农村低保事业发展的对策,即科学界定低保标准、健全信息共享系统、提升相关人员素质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据江苏省民政厅最新发布数据,目前江苏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207元/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1.8%,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进入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07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日,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负责人透露,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起草的全国农村低保政策性文件,以及配合财政部研究制订的中央财  相似文献   

7.
方菲  李洪娟  刘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33-20135,20138
在农村低保制度中,农村居民作为制度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参与行为直接影响农村低保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实施效果及制度的评估和变迁,但是目前农村居民参与制度的机制缺乏,参与意愿不足,倾向于采取个体性的非制度化参与方式且参与结果无效,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综合素质、乡村文化环境以及制度与权力体系等方面的局限,并提出提高农村居民素质、合理引导居民的文化观念和地方性知识的影响方向、赋予农村居民参与的权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2007年全面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伴随着中央财政逐年增加的资金投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惠及广大农村家庭困难群众。然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资金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对象认定过程不规范、工作队伍匮乏等问题,为此我国仍需在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完善农村制度标准体系、规范对象认定过程、培育工作人才队伍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为促进农村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田源  董丽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31-6833
阐述了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在辽宁省的实施状况,提出完善辽宁省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的建议: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机制,科学界定"两项制度"的工作对象;善用"两项制度"的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确立"发展型"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加强配套性制度建设,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现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文章从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及运行现状出发,结合山东省低保制度的实施情况,指出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有利于低保制度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如规范低保对象,科学确定低保标准;落实低保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基层低保机构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31-8732,8736
在总结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和贫困问题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学者关于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基于我国城市化加快与贫困程度加深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扶贫政策和低保制度有必要作出重大调整、转变;另一方面,指出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的真正衔接没有一套万能的经验可循,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从管理、资金和政策上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机结合。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李辉婕  吴自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54-10855
建立新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它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也是能否尽快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根据各地农村"低保"的实践,提出几点建立农村"低保"的原则,并在具体实施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蒿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40-6242
通过对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发现,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更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低收入的背后是各收入组、各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事实。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3个方面阐述了陕西省农村居明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增加陕西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省农村消费市场近20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农民收入对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重要因素的影响,且通过凯恩斯消费收入关系模型研究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现阶段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和宏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为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消费结构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由实物消费转向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  相似文献   

15.
吴长春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138-139,142
安徽省农村水利实用人才严重不足,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该文阐述了安徽省农村水利实用人才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对策,为加强安徽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时起,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但制度发展并非尽善尽美,保障标准的设定、实行与动态调整等环节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江苏省农村低保标准的底线设定、城乡与地区差异、年度涨幅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调整农村低保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敏  方亚峰  冯旭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00-19103
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情况,表明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明显提升;消费结构逐步合理,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对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农民增收乏力,消费支撑不足;农民负担重,收入预期不稳定;消费环境差,制约消费需求的增长;宜农消费品较少,不适于农村居民购买;保障体系不健全,影响农村居民即期消费;消费观念落后,制约消费水平的提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购买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保证商品市场渠道畅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农村市场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徽省农村长住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全面掌握了安徽省农村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态势,为全民健身活动在广大农村的持续健康开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邹钧人  付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18-22720
对安徽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农村体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