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有着重要意义。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周期较短,可以更快地投入使用,且选址灵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方案,对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并提出优化用水资源结构、积极推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创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嘉峪关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示范区项目布局、采用的节水技术、产生的效益以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嘉峪关市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高效节水灌溉在农业节水项目中的相关性,从低压供水和渠道的几个方面介绍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项目中的应用;介绍了防渗透技术、微灌技术、喷灌技术、滴灌技术等;从规划、教育、管理和设施的角度分析了农田节水高效灌溉项目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发展农田节水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西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资金的大力投入和政策的倾斜,武威市凉州区高效节水灌溉推广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水平良莠不齐,加之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管理不到位,后期服务体系不完善,对凉州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节水灌溉项目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针对发展节水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夏原州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原州区节水灌溉规模,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也是原州区巩固和扩大"全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成果,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生态农业,建设宁南产业聚集核心区的又一次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7.
【目的】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现状,发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选定4个准则层指标和19个目标层指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体系.以疏勒河流域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例,从项目规划与实施、政策制定与效果、工程质量与效益和运行管理与可持续性4个方面,系统分析各类指标的耦合影响,评价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综合效果.【结果】疏勒河流域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综合效果评价等级为较好.准则层指标中,工程质量与效益指标评价等级为很好,项目规划与实施、政策制定与效果、项目运行管理与可持续性等指标的评价等级为较好.目标层指标中工程完好率、省工程度、节水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指标等级为很好;增产效果指标等级为一般,其余指标等级均为较好.【结论】构建的评价模型操作方便、评价结论与实际结合较好,可用于一般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卫市沙坡头区抢抓国家在西北地区集中连片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机遇,依托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支持,把高效节水灌溉作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农业。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甘肃发展高效的节水灌溉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效节水灌溉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甘肃"十三五"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思路、目标和工程技术、工程运行、农艺节水技术模式。结合实践经验,从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确定节水发展模式、抓好项目申报、强化建设管理和节水宣传等方案提出了甘肃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思路与建议,旨在为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意义、水价机制、项目投资评判、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设计配合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云南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得到长足发展,本文以庐江灌区为例,结合庐江县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的管理现状,总结出细化计量单元、推进计量自动化和信息化、实施“干站合一”水价模式、建立“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实施渠系节水改造工程、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新模式等经验做法,并针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完善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方式、推动灌区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茜  杨建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01-10103
灌区节水潜力主要取决于节水工程的投入、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程度、灌区需水程度、管理水平等因素.节水的主要途径有高效利用浅层地下水、开源与节流并重;衬砌输水渠道、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降低作物的经济需水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降低灌区结构需水量;改善耕作制度、培育和推广节水抗旱优良品种、覆盖保墒、减少生物耗水量,并加强灌溉管理和调控水价促进节水.只有采取多项综合实用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宝茹  鲁晓华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100-101,111
通过连续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实施,改善灌溉面积3 266.67 hm2,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0 hm2,铺设配水干支管道27.17 km,铺设辅管13.97 km,滴灌带1 089.14 km。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的普及是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高效、精准农业的必然选择。2018年成都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农田灌溉用水29.9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3.41%。农业灌溉用水作为成都市用水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解决成都区域性缺水、过程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问题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成都市节水灌溉为研究对象,从成都市基本情况、农田灌溉用水情况、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成都市节水灌溉建设存在的不足,并从建设模式、制度、管理等方向对成都市节水灌溉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凉州灌区节水效率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甘肃省凉州区的灌区耕地作为评价对象,应用 GIS 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借助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灌区节水效率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通过计算评价指数,按照累积曲线法确定了凉州区灌区节水效率分级方案。结果表明,高效节水区 IFI综合值为0.700036~0.922291,潜能节水区IFI综合值为0.627345~0.699466。通过系统计算,影响节水效率的指标因子的权重大小依次为灌溉保证率、坡度、灌溉模数、有机质、障碍层厚度、有效磷、熟化层厚度、耕层厚度。整个灌区高效节水区面积略大于潜能节水区面积。在灌区行政层面上,高效节水区面积较大的是西营灌区、永昌灌区、杂木灌区,潜能节水区域面积较大的是黄羊灌区。同时定量划分了灌区不同节水效率分区面积,生成了凉州区灌区耕地节水效率适宜性分区图。  相似文献   

16.
建设节水型灌区农业节水关键技术支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型社会建设就是通过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最终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利用.发展农业节水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可归纳为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水管理节水技术等4种类型.研究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建立灌区高效管理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对实现节水型社会,确保宁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区果树滴灌的投资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省是全国严重缺水省份,推行果树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基于山西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滴灌成为果树节水灌溉的主要模式。针对滴灌工程中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投资加大、节水效益不理想等问题,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工程设计,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并为黄土高原区果树滴灌工程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凡  刘林  王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67-4870
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节水型灌溉农业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支持。甘肃省武威市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灌溉农业技术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当地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节水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部分节水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逐步被其他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所替代。与此同时由香港浸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实施的"甘肃内陆干旱区交替灌溉节水技术示范与推广试点项目(以下简称PRI项目)"得到了较好的示范和推广,PRI项目体现的技术适用性是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从适用技术理论的视角考察甘肃武威PRI项目在当地节水灌溉农业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探寻适用技术对于节水灌溉农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79-508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节水灌溉项目效益评价方面,该方面又主要包括单项效益评价与综合效益评价两个部分。虽然节水灌溉项目效益评价的研究已日趋成熟,但在评价对象、评价时点、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应用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平遥县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针对农民的节水灌溉观念、农业种植结构、节水灌溉科技含量和节水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县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从因地制宜选择节水形式、发展规模种植、强化节水灌溉宣传、建立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和强化农村用水民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