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安徽太平湖湿地生态类型是华东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深水性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的典型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农业面和生活污染以及旅游开发生态承载加重,太平湖湿地生态功能面临退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受到威胁。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建设立足于湿地保护与恢复,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和社区共建,太平湖水质各项指标逐年提升,主体水质一直保持国家二类标准,湿地生态系统稳定,鸟类及各类水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湿地保护与恢复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2.
对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现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类,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森林沼泽、库塘4型,5 431.71hm~2湿地和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主要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水力资源开发过度和湿地功能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通过采取加大管理、宣传、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水电站退出、湿地生态功能修复等机制,健全和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等对策措施,更加科学地保护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水循环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1997—200l年度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典型沼泽湿地的水文特征及水分循环过程,并从水量平衡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来保护湿地湿生态环境的农业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4.
神农架大九湖景观格局变化与湿地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九湖湿地是我国较为稀少的亚高山湿地,其泥炭沼泽湿地类型更具有独特性、典型性、代表性.然而近年来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研究了2001~2006年大九湖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变化程度.结果表明:沼泽、草甸剧减,优势降低,破碎化程度增加,菜地增长显著,分布趋于集中,原因主要是受人类开垦挖渠等活动的强烈干扰.根据格局与过程相互作用的原理,为保护和恢复大九湖独特的沼泽湿地提出了退耕还泽还草、平沟填渠、居民地重新规划等湿地生态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5.
芦苇湿地生态功能及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S"技术对中国两大国家级天然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湿地双台河口湿地及扎龙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芦苇湿地的生态功能和退化程度,并提出了芦苇湿地生态恢复的措施。研究成果对促进芦苇湿地生态恢复,探明不同类型芦苇湿地生态恢复措施,遏制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环境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治哈泥河流域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保障通化地区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做好哈泥河流域内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柳河县高度重视哈泥河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加快哈泥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柳河县贯彻落实"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不断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的应用,大力宣传安全科学用药,发展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相结合。确保哈泥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进行评价,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利用提供基础。评价内容包括水质水量、浮游植物、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及鸟类。结果表明:白洋淀水量是影响其水质和生物种群的重要因素;与历史资料比较,白洋淀湿地水量减少、水体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近年来的生态补水,白洋淀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出白洋淀湿地生态保护对策:建立稳定的生态补水机制,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8.
刘清 《北京农业》2013,(3):135-136
湿地是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土地。针对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从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特征。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力度,建设集镇式安全区,坚持保护性开发等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原湿地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类型之一,生态环境功能独特,极具研究价值。总结了中国高原湿地退化与退化湿地恢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高原湿地退化研究主要优先领域及退化湿地恢复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碳汇系统,在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渐严重,湿地碳汇功能呈逐渐减弱的趋势。文章以泥炭湿地和沼泽湿地为例对湿地碳汇功能进行探讨分析,通过从相关文献查阅资料以及实践分析发现:农业排水、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等行为都会对泥炭地碳汇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泥炭地碳蓄积能力降低;当前关于湿地碳汇研究主要以北方泥炭地和温带沼泽湿地为主,关于北方森林沼泽湿地的研究比较少,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北方森林沼泽湿地的碳汇功能,本文将以小兴安岭森林沼泽湿地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主要调查了常熟市沿江湿地的植物、动物资源,分析了湿地植被特征分布。研究发现,湿地保护主要面临湿地面积减少、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3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常熟市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常熟市沿江湿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开展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示范工程,加强湿地动态监测,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2.
赵峰  张小甫  杨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248-11250
首先分析了我国湿地退化的原因,如排水发展畜牧业、农业围垦、油田开发、湿地污染。然后根据我国湿地恢复的现状。提出今后湿地恢复的措施,如注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加强湿地生态恢复的评价,积极推进湿地立法、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法制法规建设,旨在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实现我国湿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3.
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乡黄河湿地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新乡黄河湿地结构和功能呈现明显的变化,湿地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化和湿地功能的发挥。据此,提出了新乡黄河湿地存在的问题、恢复的原则与目标以及恢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淇河湿地保护及其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57-12659
以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湿地为例,介绍了湿地在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相关时策,即以保护为主、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监管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川河部分河段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水质恶化的现状,分析了南川河水生态存在的问题,包括河道水量不足,下游河段水质较差,河道泥沙淤积。从废污水截污纳管,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裸露河滩生态修复,制度保障几方面,提出了南川河部分河段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陕西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借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湿地生态保护经验,结合陕西黄河湿地实际,提出了陕西黄河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崔广州  张绪良  张朝晖  徐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99-12600,12687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污染、物种减少、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等变化,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减缓湿地退化,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卢唯  曹继红  冯莉莉  梁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04-16406
介绍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湿地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红河州城市湿地建设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进琼  邓茂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44-20245,20255
在正确识别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区保护中存在的众多问题的基础上,从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科学管理湿地的角度出发,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把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根据各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与修复对策,提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保护工作重点,尽快实施湿地分区对于巨大的碳储存库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乃至对全球环境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