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草鱼多联佐剂疫苗最佳免疫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疫苗接种的三种方法 :注射、口服和浸泡 ,分析小结了三种不同方法的免疫保护率 ,确定了疫苗接种的最佳免疫方法注射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可降解渔具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是减轻"幽灵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淀粉基材料、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材料具有可完全生物降解、可加工、可再生等特点,作为不可降解渔用合成纤维材料的替代品,可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渔业领域的应用开辟新的途径。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淀粉基材料、 PCL、PLA、PBS 4种渔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生物降解机理及其与天然高分子共混、合成高分子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加工工艺、表面处理、添加剂等对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可降解材料在渔业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以期为研发价格低廉、综合性能优越的可降解渔用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各种转基因动物及转基因植物相继出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自1985年,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诞生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很快应用到鱼类育种中。20年来国内外主要进行了快速生长、抗寒(耐寒)、抗病等方面的转基因鱼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鱼类的基因转移技术和检测方法,转基因鱼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是一类来自共同祖先基因的小分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 ku,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心脏、脑、脂肪和肌肉等多种组织的细胞内,占细胞内可溶性蛋白总量的1%~8%[1]。研究表明,机体内脂肪酸跨膜运输是被动扩散或由膜蛋白介导的过程,脂肪酸结合蛋白主要结合细胞内游离的脂肪酸(FA)和其他疏水性配体,并将其输送到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进而调控脂肪酸氧化和甘油三酯及磷脂合成等脂代谢过程[2](图1)。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成员的命名是根据其首次分离或鉴定出的组织来命名的,例如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等。然而,很多组织中往往有多种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s基因)同时表达,研究者又对不同的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按阿拉伯数字命名[3],如fabp1基因(肝型)、fabp2基因(肠型)、fabp3基因(心脏型)等。 相似文献
14.
15.
岩礁鱼类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岩礁鱼类及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量锐减,栖息地退化。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重重压力,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的海洋牧场建设成为世界沿海国家的战略性选择。开展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解析生物对鱼礁结构物和人工生境的响应行为及人工环境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对优化水生生物放流策略、提高增殖物种成活率、养护生物资源、科学开展人工鱼礁工程建设和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岩礁鱼类在栖息地选择、索饵、繁殖、集群、领域、防御等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梳理了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高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鱼类洄游中的能量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鱼类洄游的定义和分类洄游是部分鱼类生活史中的重要行为之一,通常指鱼类在育幼场、觅食场和产卵场之间主动、定向和周期性的迁移[1]。按已有的定义,洄游应当是持续的定向运动[2],因此McCormick等[3]提出,多数鱼类的洄游实际应为"移动"。洄游对鱼类获取 相似文献
17.
18.
镉在鱼类体内具有生物富集与毒理效应,本文从组织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生理代谢、生殖和免疫系统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为更好地控制水环境中镉污染,保护水环境和水生生物提供科学依据。鱼类食性和摄食途径的差异造成镉在其体内的积累和分布具有生物特异性与组织差异性;水体镉浓度超标可导致鱼类的鳃和肝脏等组织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并对鱼类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生殖调控、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与基因表达等产生毒性效应,其毒性效应随镉暴露浓度、暴露时间、鱼类种类、发育阶段和性别不同而异;鱼类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和免疫系统在镉诱导的氧化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加强低剂量和长周期镉胁迫的影响、水中镉与其他环境污染物的复合毒理效应、不同形态镉的毒理效应及机制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9.
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免疫应答可以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但固有免疫发挥主要作用。固有免疫对病原体的识别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的相互结合实现,这与哺乳类相似。但为适应水生生活,鱼类固有免疫对PAMP的识别范围更广,免疫应答的启动条件更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具有吞噬和杀伤功能,还可分泌多种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介导发生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中,T淋巴细胞通过抗原提呈细胞分解吸收抗原,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分子递送到细胞表面才能识别。B淋巴细胞分泌产生以免疫球蛋白Ig M为主的抗体分子,而发挥抗体中和作用及免疫调理作用的Ig G在鱼类中比较少见,说明鱼类抗体的免疫功能还处于较低水平。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内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鱼类免疫应答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Y. Moradi A. A. Motalebi S. H. Syed Muhamad Y. Che Man 《Journal Of Aquatic Food Product Technology》2013,22(4):379-390
Fish lipids are known to be beneficial for human health since they are rich in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This benefit can be affected by some processing or cooking method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oking methods on lipid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fish species have been previously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the fish lipi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hanges during different cooking methods were reviewed. The fat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fish vary according to the species, season,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fish lipid characteristics also change during different cooking processes. Frying generally gives higher changes in the fish lipid composition than other cooking methods. For example, frying results in higher losses of DHA and EPA (compared to other cooking methods). Further, the lipid changes occurring during frying depend on the fat content of the fish, the frying oil composition, and the type of fry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