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从美国引进了南美白对虾这一品种,1998年以后在我国海南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出现大量养殖南美白对虾成功的事例,这一现象给我国养虾业带来了转机,目前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但我们必须提醒广大养殖者与投资者要清醒认识到这一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何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降低养殖虾的风险是我们每个养殖者与投资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养虾业面临的问题    1.疾病   80年代初期,我国养虾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养殖场的数量、养殖面积都不大,而且放养密度也不大,绝大多故拖而出邮姚明综胶成试…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内陆省份价格较好,市场需求量大,养殖户利润空间大。但由于受虾苗淡化成活率低及养殖水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多产量低,效益不佳。为解决虾苗淡化及饲养技术难关。笔者与在上海养虾多年回乡养虾的养殖大户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养虾经验,现将试验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继1993年中国对虾养殖暴发流行性病毒病后,我国的养虾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之后南美白对虾被引进我国并迅速发展起来,祢补了我国养虾业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但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也遭遇了滑坡,养殖成功率严重下降,病害频发,产量及经济效益损失较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苗种种质退化、养殖模式和品种单一、病害发生的方式有所变化、养殖技术更新慢等,尤其是病害问题更是制约养虾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应对和解决目前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制剂饲养南美白对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建斌 《内陆水产》2004,29(2):9-10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大幅度增加,已成为广西沿海地区农民创收、增收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养虾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虾的市场价格大跌,虾料价格上涨,使得养虾业的经济效益明  相似文献   

5.
养虾重在养水,在南美白对虾放养之前调节好水质,可提高放养成活率,为全年养殖打下良好基础,现介绍有关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综合症、桃拉病毒综合症(TSV)。当前,频繁暴发的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给虾农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养虾业的发展,因此,做好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门县共有南美白对虾淡水精养面积3000亩,自2001年南美白对虾引进我县池塘养殖以来,亩产量一直在150~300千克,养殖亩效益在1000~3000元徘徊。我县的气候特征很难进行南美白对虾双茬养殖,因而养殖效益一直不好,池塘季节性闲置率很高。针对当前养虾业这一困境,三门县富洋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培育技术是内陆地区的渔农民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所面对的技术难题,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成活率低,商品虾养殖成功率低、养殖风险大。2016年4月,笔者利用土池温室大棚开展了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培育试验,在0.045公顷的温棚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宗东 《渔业现代化》2005,(3):25-26,28
南美白对虾在海南推广养殖已有七八年,近两年来海南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业出现亏损。主要因素是对虾养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近海的富营养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的试验,结果表明,混养可以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由于南美白对虾暴发性疾病流行、养殖环境恶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品种种质退化、极端天气频繁等多种因素影响,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沿海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养殖成功率和单茬亩产量均大幅度下降,虾农为此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该镇许多虾农积极探寻新养殖模式,通过降低养殖密度、套养其他经济品种(罗非鱼、罗氏沼虾等)以及小面积高位池精养等方法提高养殖成功率,以降低养殖风险。其中小面积高位  相似文献   

11.
使用微生态制剂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建斌 《水产养殖》2004,25(4):25-26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在广西沿海养殖近30万亩,是广西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但是在养虾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今年虾的市场价格大跌,虾料的价格又上涨,使得养虾业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亏本。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特点1.南美白对虾继续扩增,传统品种受到冲击由于南美白对虾为新型养殖品种,有较好的价格与市场,且生长快、病害相对少、适宜淡化养殖等,很快就成为我省近年水产养殖中的热点,对传统品种如斑节对虾、罗氏沼虾构成较大冲击。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0%,其中仅湛江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就发展到0.9万公顷。一方面,一些以前主养斑节对虾的地区,改养南美白对虾;另一方面,由于南美白对虾淡化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许多地区由传统品种罗氏沼虾改养或新养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省阳江市养虾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其养殖模式主要是土塘和高位池。其中土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多是鱼虾套养或者虾鱼套养,很少是单一养虾的。但是,养殖效果都不理想。如何提高土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功率,成为了虾农急需解决的难题。作者试图对当前阳江沿海土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条措施。本文认为提高土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俗称白虾、白肢虾等,隶属十足目,对虾科,滨对虾属,该虾肉质鲜美,具有生长快、适盐性和适温性广,对饲料蛋白质要求较低,抗逆性强,病害少,能密养高产、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深受养殖者青睐。随着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工厂化养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养殖模式,但养殖从业者盲目地增加放养密度,造成饲料系数高,水质难于控制,生长慢,病害多,引起对虾生长率和存活率降低以及养殖水体环境恶化[1]。因此,选择适合生长的放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养殖至关重要。笔者在莆田南日岛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工厂化养殖模式下不同放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及存活率的影响,探讨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适宜养殖密度,以期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南美白对虾作为一个优良虾类品种落户浙江,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成为海盐县海淡水养殖的主导和特色品种.由于南美白对虾种质退化,养殖水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南美白对虾病害频发,养殖产量、效益及品质影响很大.为进一步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产量和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向高品位、高效益发展,2006-2007年从厦门引进优良的对虾新品系-南美白对虾子一代苗(SPF苗),在淡水池塘中进行示范试验与应用探索,不断总结和完善养虾技术,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红体病的发生及流行红体病是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80年代末,我国台湾省在对虾病害打击下养虾业一蹶不振,无奈之中企望引进抗病能力较强的南美白对虾来振兴养虾业,但好景不长,1998年风云四起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溃不成军,病害流行。而目前大陆所需的南美白对虾苗有的引自台湾省,又把虾的红体病病原带进大陆,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上海等省(区)沿海海水、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中大面积暴发。该病发生后,发病迅速,病程极短,死亡率极高,一般虾池发病后10天左右大部分对虾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前,正值南美白对虾的收获季节,滨城区水产局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10月28日组织一部分有养殖条件的渔农到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进行参观,并由虾农现场介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现状、养殖产量、产值、效益等,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养殖技术、销售等状况,有效地提升了渔农养虾的积极性,为明年我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上新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渔业》2009,(1):3-3
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海南省将在省水产研究所所属的琼海科研基地,建设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优质健康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及虾苗,改变南美白对虾种虾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确保海南养虾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2009,(1):9-9
据悉,海南省将在省水产研究所所属的琼海科研基地,建设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优质健康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及虾苗,改变南美白对虾种虾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确保海南养虾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区合浦县党江镇地处南流江入海口,地下咸淡水资源丰富,采取打井抽取地下咸淡水实行半封闭的小面积养虾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连年获得大面积丰收,促进了党江养虾业快速发展,养虾面积从2001年2400多亩发展到目前33000多亩,为党江养虾业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党江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笔者对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作以下总结,以便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