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最早由美国奥本大学和美国大豆协会等共同研发,指在池塘中兴建流水槽,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升级为循环流水"生态圈养"的一种现代新型养殖模式,具有降低养殖污染、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提升产品品质等综合效益[1-2]。自2015年浙江省首次引进开展试验示  相似文献   

2.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将"生态、优质、高效"现代渔业建设理念融入当前生产,坚持生态优先,利用占池塘总面积2%~5%的水面进行高密度流水集中养殖,其余95%~98%面积作为废弃物收集及生态净化区。系统养殖尾水在废弃物收集区抽提,经生态净化区净化,实现池塘水体的循环利用。2015年,我站在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将该模式应用于鳜鱼养殖,将传统的鳜鱼池塘散养升级为流水集中圈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过程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池塘使用微生物制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和方法 1.场地 本技术研究在江苏省赣榆县佳信水产开发公司的白对虾协作养殖区进行,根据养殖区的池塘情况,我们分别选取了在养殖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不同规格的池塘:1#池面积666米^2、水深140厘米;2#池面积2000米^2、水深130厘米;3#池面积3350米^2、水深为120厘米。底质均为泥沙质,池水日渗漏率为5%~10%;水源为表层地下水,可以用水泵每日添加新水以保持池塘水位。1#池配一台1.1千瓦增氧水泵,2#池配两台1.1千瓦增氧水泵,3#池配一台3千瓦增氧机。  相似文献   

4.
鱼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池塘高密度精养、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生态养鱼、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等几种。其中池塘高密度精养经济效益一般,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流水养鱼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网箱养鱼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束缚较大。  相似文献   

5.
<正>一、池塘现状池塘位于彭水县,养殖区为8 000米2,全部为水泥流水养殖池,池深平均为1.2米,总养殖水体9 600米3,排放量3 000米3/小时,全部水体3小时交换1次。主要进行流水养殖鲟鱼和虹鳟等冷水性鱼,每天按照塘鱼总重量的1%进行投喂。二、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及工艺流程处理工艺以“沉淀池—过滤坝—生态池”为主要流程,用来构建“植物—微生物”处理体系。具体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6.
正一、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试验原理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是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利用在池塘内建设水槽将池塘水面划分为流水槽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在养殖水槽一端设置的气提推流增氧设备,使池塘内养殖水体在流水槽区和水质净化区形成水流循环。气提水流的形成以及水槽底端增氧使养殖水槽始终处于高溶氧状态,养殖水槽可养殖高密度的吃食鱼类,同时可将水槽内高密度养殖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正长春鳊是长江名特优水产品之一,营养丰富,病害少,是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的最佳替代品种,市场前景广阔。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又称"跑道"养殖模式。该模式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养殖"跑道",将整个池塘分为养殖区和净化区两个部分。"跑道"为养殖区,面积占整个池塘水面积的3%~5%,其余部分均为净化区。养殖区配备微孔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颗粒饲料的大面积推广,草鱼种的池塘精养技术也日趋成熟,草鱼种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每亩产量可达1000千克左右。2010年,我们利用草鱼养殖区的三口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经验及技术做一总结。一、池塘条件试验池共三口,成品字形排列,1号池塘2亩,2号、3号池塘各为11亩,均为南北走向,试验池塘  相似文献   

9.
夏念丽 《河北渔业》2020,(4):16-17,62
将传统养殖池塘划分为养殖区和净水区,养殖区进行高密度养殖,净水区通过生物絮团技术、生物操纵技术、添加微生物制剂等多种方式对养殖区的水体进行有效净化,通过气提推水装置在养殖区和净水区形成水循环,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构建起一种“零换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试验是江苏省三新工程重点项目"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之一。2014年,江苏启东市寅阳镇建丰村采用流水养鱼区与扣蟹养殖区(水质净化区)结合流水的方式,实现亩经济效益5248.4元。现将2014年项目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试验原理本试验是一种新型生态系统,即将鱼养殖池和扣蟹养殖池相互结合布置,实现鱼养殖池内水体和扣蟹  相似文献   

11.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自2012年开始在我国推广,至2018年底已在全国10多个省(区、市)建成流水养殖槽2000多条,覆盖池塘近4万亩。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技术原理及要点、推广示范概况,总结出该模式推广过程仍存在吸污率偏低,净化生态养水区面积太小、配备不足,养殖品种需要进一步筛选的问题,继而提出研究制定粪污收集率测算标准方法,力争将粪污收集率提升至70%以上,严格防止过高密度养殖,推水养殖区占池塘面积不得超过5%,养殖名优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养殖池塘食物链中浮游生物、鱼类、微生物三者共存,养殖水体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养殖池),又是粪便、残饵等的分解场所(降解池),以及浮游生物的培育池"三池合一"的生态体系~([1])。该体系中,由于饲料、光、电等外来能量的持续输入,容易造成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生态失衡,而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显得尤为明显。近年来,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在江苏省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为现代化渔业的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是池塘养鱼和流水养鱼的技术集成,又称"跑道式"养鱼。该技术是美国大豆协会2013年引入江苏和安徽,将池塘水产养殖由"散养"变为"圈养",因其先进的生态养殖理念、高效的养殖效率及工业化便捷的管理,得到众多养殖户的青睐。2015年,本单位引进了该项目进行试验养殖,经过两年的摸索探讨改进,总结出了池塘集约化流水养鱼的经验,优化了场区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使内循环流  相似文献   

14.
<正>基于"工业化"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又称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模式、低碳池塘集聚式内循环养殖模式,在浙江等地又称"跑道鱼"养殖模式,最初由美国奥本大学提出,并于2013年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引进至我国~([1-2])。目前关于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流水槽养殖品种的报道,多集中于淡水养殖草鱼、鲈鱼、鲫鱼、青鱼、乌鳢、鳜  相似文献   

15.
<正>基于"工业化"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是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配合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办事处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的一种池塘养殖新模式(该模式在美国又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模式),其原理是在池塘中利用2%~5%的面积建设集约化养殖水槽,并配套相关气提推水增氧、底增氧和集排污装备进行类似"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其它水面作为净化区,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套养滤食性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等,对残留在净化区的粪便、剩饵  相似文献   

16.
正池塘养殖是中国最主要的水产养殖方式,但由于池塘养殖设施较为原始,进行高密度精养时易造成内源性污染加重,产生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来,科技工作者开始探索池塘轨道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实现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到"集约化圈养"的转变。课题组从2017年开始研究池塘轨道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应用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是池塘养殖与流水养鱼的技术集成,它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圈养"模式,是将池塘养殖、设施渔业与流水养鱼综合集成的一项技术。一、杭州市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瓶颈杭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产养殖业是杭州市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2015年杭州市有淡水养殖总面积近35.6万亩(除水库面积),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7.6万亩;养殖品种有30余种,养殖产量过万吨的有8种(养殖产量近占全年养殖总产量的84.3%)。因此,池塘养殖是杭州市渔业生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满足大规格鱼种的需求,选择草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配套草鱼鱼种的池塘养殖试验。试验分设7000和10000尾/亩(15亩=1 hm^2,下同)两个放养密度,每个密度设3个平行组。经过190多天的养殖,高、低密度试验组水质变化趋势一致。低密度组鱼种平均体质量为239.67g/尾,成活率75.48%,净产量18 856 kg。以200 g/尾的规格挑选,共选留59 300尾,选留率74.83%;高密度组鱼种平均体质量为179.33 g/尾,成活率93.97%,净产量23 471 kg。以200 g/尾的规格挑选,共选留55260尾,选留率42.00%。结果表明,虽然高密度组平均成活率和净产量均高于低密度组,但低密度组的平均规格和选留率均远高于高密度组,最后的选留量也高于高密度组,因此,7 000尾/亩的放养密度更加适合于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配套草鱼鱼种养殖。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宜兴市水产指导站承担了"宜兴市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规模1000亩,其中生态养殖区和湿地净化区各500亩,重点创建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生态养殖的新型水循环系统,示范区养殖水处理主要通过二个子系统即人工湿地子系统和池塘生态养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我县华澳水产养殖公司在县水技站的指导下,开展了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5口,编号为1#、2#、3#、4#、5#,面积共6.8亩,每口塘面积为1.1~1.6亩,池深1.8~2.0米,池底为沙壤土,塘底平坦、少淤泥。水源为溪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每亩用125千克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在池四周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为乌鳢的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3.鱼种放养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