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勤成 《水产养殖》2010,31(7):20-20
<正>黄颡鱼属底层鱼类,是典型的温水性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近几年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专业养殖黄颡鱼效益可观,现将其养殖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一般在3×667 m~3~5×667 m~2  相似文献   

2.
正鲈鱼、黄颡鱼池塘混养是指鲈鱼、黄颡鱼和其他鱼类在同一水环境养殖,其中黄颡鱼能吃掉病鱼体表的部分锚头鳋,预防鲈鱼寄生虫病的发生;适量搭配鲢、鳙、团头鲂和罗非鱼等鱼种,可以调节水质,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混养技术具有生态调节、互利互补及减少鱼病的优点,有利于鲈鱼、黄颡鱼等鱼类生长。因此进行鲈鱼、黄颡鱼池塘混养能减少能耗和渔药使用,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是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水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作为淡水性鱼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养殖技术成熟,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现将黄颡鱼的高产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的水质,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1333-3333m^2(2~5亩),池底平坦,水深1.5-1.8m,池塘进水口用3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4.
<正>1衡水市黄颡鱼的养殖历史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又名嘎鱼,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沟渠、池塘中均能栖息,是一种自然水体中的经济鱼类。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较强,较耐低氧,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可驯食配合饵料,抗病能力强。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黄颡鱼主养池塘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据报道黄颡鱼亩产量在170~390千克,普遍水平在250~350千克/亩。但目前黄颡鱼养殖密度高,而且为了追求生长速度而大量投入饲料,忽视对池塘生态系统的调控,导致水质恶化、病害频繁,影响黄颡鱼的生长和产量。本单位于2013年4-12月开展黄颡鱼高产无公害养殖试验,历时8个多月,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6.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 [Pelteobagrusfulvidraco (Rich) ]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 ,分类上属鲶形目、鱼危科 ,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河流湖泊中。它以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而著称 ,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1] 。为了探讨池塘养殖黄颡鱼的高产技术 ,课题组于 2 0 0 0年 3月下旬至 12月上旬在西洞庭农场祝丰管理区清水塘鱼场一口 3335m2 面积的池塘中开展了主养黄颡鱼高产课题研究 ,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1 1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 3335m2 ,池深 2 5m ,水深 1 90m ,池塘为东西长方形 ,底质为砂壤…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校辉 《水产养殖》2009,30(9):17-18
黄颡鱼俗称黄蜡丁、昂弓、昂刺、黄姑子等,隶属鲇形目,鳞科,黄颡鱼属,是常见的底栖性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黄颡鱼的人工繁育及成鱼养殖,经过近10年的攻关、研究,目前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笔者自2000年开始进行黄颡鱼的苗种繁育和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现根据研究、推广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隶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中国,黄颡鱼是一种优质名贵的经济鱼类,因为市场价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很多地区养殖量逐年增长。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颡鱼的体色易变,会影响商品价值。影响养殖鱼类体色的因素很多,饲料色素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水质、疾病、饲料等也能导致黄颡鱼体色发生变化。养殖鱼类体色变化分为黑色和黄色等鲜艳体色的变化,鱼类黑色体色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皮肤、鳞片中成熟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分布,以及黑色素颗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分布广泛,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属杂食性,经过驯化可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品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01年池塘养殖亩产可达400kg以上,每尾平均体重达100g~150g,可以极大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亩~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1.5kW~3.0kW的增氧机。用生石灰按常规方法进行干塘曝晒和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注水1.5m左右。二、鱼种放养投放鱼种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昂刺鱼、嘎牙子、黄鳍鱼等,在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目前已成为本地区养殖的主要特色经济鱼类之一。然而在黄颡鱼苗种培育过程中,当水温、水质条件较适宜时,青苔容易在池塘浅水处萌发生长,并带来严重的危害。在  相似文献   

11.
<正>黄颡鱼是一种适温性很广的鱼类,黄颡鱼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为了探索黄颡鱼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技术模式,课题组于2009年在武汉市新洲区水秀渔  相似文献   

12.
<正>黄颡鱼俗称黄姑、嘎鱼、黄腊丁等,属鲇形目、鲿科,是黄颡鱼属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的统称,我国长江、珠江等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的池塘、湖泊、溪流中最为广泛。近年来,生物学特性、营养素需求、健康养殖技术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及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大大促进了我国的黄颡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我们简要综述黄颡鱼对各主要营养物质的需求,并介绍其营养生态型膨化饲料的配制方法。一、黄颡鱼的营养需求1.对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求黄颡鱼食性杂偏肉食性,蛋白质是其生长及体增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分类上属鲶形目、鱼危科,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河流湖泊中.它以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而著称,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1].为了探讨池塘养殖黄颡鱼的高产技术,课题组于2000年3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西洞庭农场祝丰管理区清水塘鱼场一口3335m2面积的池塘中开展了主养黄颡鱼高产课题研究,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 1.1 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放养密度大幅增加,黄颡鱼病害逐年加剧。根据养殖户的反馈情况,现在总结以下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黄颡鱼在东北地区俗称嘎牙子,酱焖嘎牙子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东北名菜。黄颡鱼是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常见的小型名优鱼类,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刺少,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市价格是每公斤40~60元,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近些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日益受到养殖户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黄颡鱼养殖前景看好。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6.
<正>昆山市周市镇陆杨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用一口12亩池塘进行黄颡鱼主养,于2011年6月到2012年11月中旬起捕结束,取得了亩产近2吨的商品黄颡鱼(不含套养的其他鱼类)。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位于昆山市北部农业保护区,是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总面积286亩,主养黄颡鱼12亩,水深2~2.3米,基地交通方便,拥有丰富的水面资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2010年投入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在分类学上属于鲶形目、鳞科、颡鱼属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黄颡鱼养殖已经成为淡水养殖业的一个新亮点。 一、单养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鱼池;要求每口池塘面积2~10亩,池塘水深在1.5~2.5m,配备增氧机等机械设备。清除过多淤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本文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品种来源]采自自然水域或人工驯化养殖培育. [特征特性]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名优经济鱼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属于偏杂食性的肉食性鱼类.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是该种类中生长个体最大的品种,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850克.  相似文献   

20.
正1研究的背景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嘎鱼、嘎牙子,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深受消费者青睐,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人工繁育技术的进步,全雄黄颡鱼因其生长快、饵料系数低等多方面的优良性状,已经成为重要的养殖对象。我市的养殖池塘,多是几十亩到一百多亩的大水面池塘,主养的鲤鱼、草鱼、花白鲢效益不高。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