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颡鱼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俗称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等。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河流。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黄颡鱼是我国主要的名特优养殖品种,在华中、华东、华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黄颡鱼的苗种来源,我们依据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同一对鱼产卵受精要分几次进行和雄鱼在穴口护卵孵化等特殊习性,于2004年在承担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大规格优质河蟹与名贵鱼类混养技术推广"的项目过程中,采取半人工繁殖黄颡鱼鱼苗生产性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其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黄壳鱼属地方名,学名为保山四须鲃(Barbodes wynaadensis),属鲤科,鲃亚科,新光唇鱼属~([1])。为云南省独有的江河土著鱼类,仅分布在云南的怒江水系~([2])。分布范围相对狭窄,种群数量相对有限,已列入云南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由于其体形较大、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体形优美,色泽鲜艳,并具  相似文献   

4.
宋长太 《内陆水产》2004,29(11):8-8
为了解决黄颡鱼苗种来源,我们依据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同一对鱼产卵受精要分几次进行和雄鱼在穴口护卵孵化等特殊习性,于2004年在承担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大规格优质河蟹与名贵鱼类混养技术推广”的项目过程中,采取半人工繁殖黄颡鱼鱼苗生产性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其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苗种培育是成功养殖杂交黄颡鱼的关键环节之一,杂交黄颡鱼鱼苗培育到寸片(3cm)鱼种约需要20天,现在从池塘条件、池塘消毒、鱼苗放养、管理、常见鱼病及其防治这几方面来介绍给大家。黄颡鱼——又名黄辣丁、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等,为鲶形目,鲿科,黄颡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天然条件下常以小鱼、浮游动物、螺蛳、昆虫为食物。其习性为温水性鱼  相似文献   

6.
正黄颡鱼属于鲇形目鲿科(亦称鮠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属有5个种,即黄颡鱼、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当前进行人工养殖的黄颡鱼属品种主要有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2种。黄颡鱼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耐低氧,产量高等特点。在水体中营底层生活,对各类水体适应能力强。黄颡鱼属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较广,幼鱼以枝角类、桡足  相似文献   

7.
<正>黄颡鱼,在福建、广东俗名黄骨鱼,四川等地俗名又称黄腊丁、黄辣丁等,原为我国江河湖泊的优质野生鱼类,广泛分布于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山东、广西、辽宁、四川等二十多个省市各天然水域,长江水系资源特丰富。1生物学习性1.1黄颡鱼的特征:在分类上隶属于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身体延长,头部宽大而扁平,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通常有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本文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天然捕捞量的减少,近年来黄颡鱼人  相似文献   

10.
<正>黄颡鱼俗称黄姑、嘎鱼、黄腊丁等,属鲇形目、鲿科,是黄颡鱼属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的统称,我国长江、珠江等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的池塘、湖泊、溪流中最为广泛。近年来,生物学特性、营养素需求、健康养殖技术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及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大大促进了我国的黄颡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我们简要综述黄颡鱼对各主要营养物质的需求,并介绍其营养生态型膨化饲料的配制方法。一、黄颡鱼的营养需求1.对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求黄颡鱼食性杂偏肉食性,蛋白质是其生长及体增  相似文献   

11.
<正>1衡水市黄颡鱼的养殖历史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又名嘎鱼,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沟渠、池塘中均能栖息,是一种自然水体中的经济鱼类。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较强,较耐低氧,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可驯食配合饵料,抗病能力强。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 (Richard son) ,俗称嘎牙子、黄姑子、黄腊丁、黄鼓鱼等 ,隶属鲶形目 (Silurforwes)、鱼尝科 (Bagridae)、黄颡鱼属 (PelteobagrusBleeker)。是我国重要的小型底层经济鱼类。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 ,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更为集中。黄颡鱼的种类有瓦氏黄颡鱼 (广东 )、岔尾黄颡鱼 (上海 )、盎塘黄颡鱼 (浙江新昌 )、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 (海南 )、江黄颡鱼、克泽黄颡鱼等。黄颡鱼肉质鲜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每 1 0 0g可食…  相似文献   

13.
刘广根 《内陆水产》2005,30(9):14-1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属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姑、黄腊丁、嘎牙子.为广分布性鱼类,在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各干、支流水系中均有分布,喜栖息于缓流水体中,且喜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黄颡鱼生长速度快、食性广,饲料来源较易解决,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强。  相似文献   

14.
瓦氏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亲本的引种、驯化和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臻 《河北渔业》2002,(5):13-14
<正>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Richerd-son))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颡属,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主要黄颡鱼品种之一,分布于长江中,洞庭湖、鄱阳湖也有少量分布。该鱼是黄颡鱼属中生长速度最快的品种。天然水体3龄雄鱼400g以上、雌鱼200g以上,一般同龄鱼,雄鱼大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Pelteoh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颊鱼、黄刺、盎公鱼、黄骨鱼、黄腊丁、嘎鱼、嘎牙子.黄颡鱼分布广,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它个体虽较小,但产量大.肉质细嫩,无小刺,多脂肪,其蛋白质含量为16.1%,脂肪为0.7%,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若作为药用常取其全鱼.其肉性味甘、平,有祛风、利尿之功效,可用以治疗水肿、喉痹肿痛等症.  相似文献   

16.
<正>黄颡,俗名黄骨、汪丁,是我国优质名贵淡水鱼类,广泛分布在我各大水域,其中以两广、两湖、浙江、四川等地为主产地。黄颡具有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鱼价稳定利润可靠,耐运输、上市规格及出塘时间灵活等特点,同时,两湖两江黄颡消费量增大,促进了黄颡人工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养殖范围也从主养区向周边地区扩散,由主养省份向临近省份扩散。目前浙江主养区域在湖州。黄颡鱼属有5个种类,分为黄颡鱼、瓦氏(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中间黄颡鱼、长须(岔尾)黄颡鱼。由于浙江黄颡育苗技术及设备落后,浙江区域内人工养殖黄颡  相似文献   

17.
<正>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放养密度大幅增加,黄颡鱼病害逐年加剧。根据养殖户的反馈情况,现在总结以下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臻 《河南水产》2003,(2):22-23
瓦氏黄颡鱼分类隶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属,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主要黄颡鱼品种之一,分布于长江中,洞庭湖、鄱阳湖也有少量分布。该鱼是黄颡鱼属中生长速度最快的品种。天然水体中三龄鱼,雄鱼可达400克以上,雌鱼200克以上。一般同龄鱼,雄鱼大于雌鱼。从长江中收集野生苗种人工养殖情况来看:该鱼比其它品种黄颡鱼容易捕捞,水温15℃以上,三网起捕率在85%以上。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将瓦氏黄颡鱼作为生产品种进行引种繁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瓦氏黄颡鱼的主要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体形长,胸腹部平坦,尾柄…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颡鱼 (Pseud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河流的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 ,是天然水体中的一种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无肌间刺 ,且具有消炎、镇痛等疗效 ,深受大众喜爱 ,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 ,由于种种原因 ,其野生资源日渐减少 ,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黄颡鱼具有对生态环境适应性强 ,耐低温 ,抗病能力强 ,食性杂 ,饵料系数低 ,商品鱼售价高的特点 ,故开展黄颡鱼人工养殖 ,在常规条件下都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其前提须解决苗种问题。我国学者于 80年代开始对黄颡鱼的人…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鱼堂)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角、塘角、嘎鱼、黄亚角、黄嘎哑、嘎牙子、黄腊丁.黄颡鱼的种类颇多,常见种有长须黄颡鱼(p.eupogon)、瓦氏黄颡鱼(P.vachellii)、光泽黄颡鱼(P.nitidus)、中间黄颡鱼(P.intermedius)等.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