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沙柳是我区的主要防风固沙树种和柳编原料。我区沙柳栽培面积很大,总面积达20多万亩。近几年来,部分地区发生了瘿螨病害,影响了固沙防风效益和柳编生产。 1981年,我们首次在灵武县白芨滩防沙林场采到病害标本,着手进行研究。1982年在灵武、盐池、固原、同心和青铜峡等地及沙柳的引种地陕西省靖边、定边两县相继发现有零星  相似文献   

2.
武星煜  辛恒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4):31-32,27
柳厚壁瘿叶蜂是发生在甘肃天水柳树上的中国新记录种,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中结茧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羽化,产卵于芽尖叶片组织内,4月上旬幼虫危害并形成虫瘿,至11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幼虫期采用树干注射14%吡虫啉.敌敌畏液剂和30%敌敌畏.氧化乐果液剂,防效可达95.0%~91.2%。  相似文献   

3.
龙爪柳瘿叶蜂Pontaniasp,属膜翅目叶峰科,是新疆在柳树上的又一重要的叶部新害虫。目前,在新疆无研究报道(经新农大查证)。幼虫期取食柳叶,形成虫瘿。近年来在伊犁地区大面积发生为害,以龙爪柳、钻天柳、垂柳为危害对象,受害率达100%,八年生单株虫口密度2085头以上,严重影响柳叶的光合作用。形成的虫瘿以“硕果累累”。我们于1993—1995年连续三年对该虫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分布与容主据记载国内北方省区有分市。据调查新疆北部有零星分布,伊犁州仅分布于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幼虫期为害龙爪…  相似文献   

4.
女贞叶蜂Maerophya sp.,是女贞树主要食叶害虫,系女贞害虫新种。本文报道女贞叶蜂的形态,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发生的环境条件和室内外防治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樟叶蜂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 Rohwer在南昌地区一年可发生1—5代,以1—2代在4—5月间发生数量多,为害最重。有的年份第3代在6月为害也严重。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并以老幼在土内茧中越冬,于第二年3月中旬前后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成虫。卵散产于嫩叶组织内。雌成虫能孤雌生殖,但后代都是雄虫。幼虫期共4令。予蛹期常滞育,能滞育势月至1年以上。高温干燥不利该虫大发生,故6、7月发生数量明显减少。樟叶蜂用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1/2,000和DDT等有机氯农药1/200防治,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沙柳窄吉丁(Agrilus ratundicollis E. Saunders)在陕北风沙沿线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是沙区造林先锋树种——沙柳的重要害虫之一。1981—82年我们在定边县长茂滩林场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六万松叶蜂Diprion liuwanense Huanget Xiao属膜翅目松叶蜂科Diprionidae松叶蜂属Diprion Sahrank。该虫是广西桂林地区马尾松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桂林地区的永福、荔浦、恭城、平乐及桂林市的阳朔、临桂等县经常出现该虫的危害,1983年以来,我们对其  相似文献   

8.
栗梢瘿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梢瘿象的初步观察张世斐(渭南地区林科所,陕西渭南714000)栗梢瘿象(Balanobiussp.)是新发现的一种板栗枝梢害虫。它主要危害新梢雌花以下部位。受害部位形成虫瘿,有时折断,使受害枝形成只有雄花序的马鞭状,造成栗树严重减产。据调查,该虫在...  相似文献   

9.
10.
带岭新松叶蜂(Neodiprion dailinge—nsis Xiao et Zhou)主要为害红松幼树,幼虫多在树冠下部取食针叶。其形态及生活习性如下:一、形态特征1.成虫:雌虫体长6.5—8.2毫米,翅展17—18毫米。触角基部两节红褐色,其余各节黑褐色。头、胸部红褐色,上腭端部黑红色.足红褐色。翅透明,翅痣中央淡黄褐色,翅脉  相似文献   

11.
松叶蜂(Diprion pinivora Maa.)以幼虫取食湿地松针叶,严重时能将其嫩叶吃光,严重影响湿地松生长和成材。为此,笔者于1983年2—10月,对此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本文报道松叶蜂在赣南地区生活史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柳泡瘿叶蜂,营隐弊性生活,将卵产入叶组织内形成虫瘿消耗树体营养,大发生时受害株率可达100%。最佳防治时间为春季成虫上树产卵和秋季幼虫下树越冬。可采用涂环阻隔成虫上树及秋季地面撒药两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旱柳,在我县特别是低洼地区,是一种较好的乡土树种,但近几年来柳厚壁叶蜂大量发生蔓延很快,大多数柳树瘿瘤累累,严重影响了柳树的生长。从一九七七年开始,两年来,我们对柳厚壁叶蜂的生活史进行了初步观察和防治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垂柳瘿叶蜂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垂柳瘿叶蜂Pontaniasp.在辽宁的发生、危害情况,观察了该虫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防治试验,为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垂柳瘿叶蜂Pontania sp.在辽宁的发生,危害情况,观察了该虫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防治试验,为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膀胱瘿叶蜂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膀胱瘿叶蜂 Pontania vesicator(Bremi-Wolf)为害柳树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地表 1~ 5 cm土中作茧越冬。 4月上旬化蛹 ,4月中下旬羽化 ,成虫不取食 ,4月下旬出现幼虫 ,幼虫在虫瘿内为害至 1 0月底到 1 1月初。不同柳树品种上的为害程度有差异。 4月中下旬成虫出瘿产卵是化学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8.
以沙柳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采用WPM、MS、F14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与NAA 2种激素组合,摸索了适合沙柳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浓度以及最适合的外植体。研究结果表明:WPM为最适合愈伤诱导的基本培养基,最佳外植体是茎段,最佳激素组合浓度为6-BA 0.5 mg/L+NAA 1.5 mg/L,诱导率达87.5%。本研究开展了沙柳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工作,这对于沙柳优良无性系的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沙柳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以及基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等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柳梢瘿蚊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梢瘿蚊是近期在陕西关中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柳絮和柳树枝梢的重要害虫。作者通过观察,文中对其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对其生活史、习性、危害特点进行了记载和分析研究。该虫在陕西关中东部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被害枝条的虫瘿内越冬。成虫寿命1d左右,幼虫3龄蜕皮前老熟、蛹期7-8d,卵期3-4d。树冠阳面较阴面受害重,春、秋梢受害重,夏梢受害较轻,被害柳梢结瘿枯死,造成树势衰弱,小树受害后,主杆弯曲,多头丛枝。  相似文献   

20.
笔者1989年在吉林省敦化市发现一种瘿蜂为害蒙古柞(Querous mongolica Turcz.)形成较大虫瘿,造成枝芽、叶芽不能正常发育,影响蒙古柞抽梢和生长。经初步鉴定,为瘿蜂科(Cynipidae)、瘿蜂亚科(Cynipinae)的柞瘿蜂(暂定名)Biorrhizasp.,国内未见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