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蝗总科7种昆虫下颚须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蝗总科3科5属7种蝗虫下颚须共存在6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以及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是7种蝗虫所共有的。柱形感受器I型为剑角蝗科的僧帽佛蝗(Phlaeoba infumata)和长角佛蝗(P.antennate)所特有,而柱形感受器II型则是斑翅蝗科的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所特有的。因此感受器的种类及其形态特征也许能成为鉴别蝗总科不同科和属的有用特征。蝗虫下颚须上不同感受器的种类和数量,可为蝗虫取食、接受内外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0年来在冀东地区对不同类型蝗区的系统考察,发现了7科28属40种蝗虫,基本上摸清了不同蝗早种类与寄主的关系,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蝗虫分布,为制定经济有效的防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网翅蝗科的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宽翅曲背蝗[Para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ikov)]及斑翅蝗科的赤翅蝗(Celes skalozubovi Adelung)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Pall.)]4种具有鸣叫行为的蝗虫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4种蝗虫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0+XO=21。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2+XO=23。4种直翅目鸣虫的染色体核型在较高的分类阶元中彼此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差异性;同科的蝗虫体现较近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存在较大的共性(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组式相同),然而在同一科下的不同属蝗虫间,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科间蝗虫的染色体组式、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蝗虫染色体的核型可用作科间、属间分类的依据。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的相似性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一致。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四平郊区蝗虫群落组成及其时间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报道了吉林省四平郊区直翅目(OnhopteIa)蝗总科(Acridoidea)中蝗虫群落的组成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四平郊区蝗总科昆虫共有6科、22属、27种;时间动态变化表明:蝗虫6月末始见,8月中旬蝗虫的发生达到高峰,为6科、19属、22种,10月中旬之后成虫全部消亡。根据蝗虫发生数量确定绿牧草蝗[O.viri-dulus(Linnaeus)]、中华蚱蜢(A.cinerea Thnunberg)、黄胫小车蝗(0.infernalis Sauss)、条纹异爪蝗(Eu.vittatus Zheng)、素色异爪蝗[Eu.unicolor(Ikonn.)]、异翅负蝗(A.heteroptera B.-Bienko)和长翅素木蝗[S.shirakii(I.Bol.)]为本地区优势蝗种;分析了优势蝗种发生的时间动态。  相似文献   

5.
孙虹  夏春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52-13353
对湖南古丈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运用Margalef指数(d)、Menhinick指数(ds)、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了该地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目前,高望界共发现直翅目蝗虫类昆虫5科13属18种。在种级水平上,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斑腿蝗科锥头蝗科斑翅蝗科=蚱科=剑角蝗科。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科为斑腿蝗科(1.091),最低的科为锥头蝗科(0.295)。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3.206)、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1.969)和均匀度Pielou指数(5.391)在不同方面体现了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的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Ivan)。隶属于斑腿蝗科,尖翅蝗属。[1]为鲁北地区的优势蝗种。一般密度为10头/㎡左右。在不同时期的调查中,5月份占蝗虫总数的53.2﹪,7月份占蝗虫总数的35.1﹪,9月份占蝗虫总数的24.5﹪。[2]为主要蝗种。每年都要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7.
2003~2005年调查了吉林地区蝗虫资源,结果表明:吉林地区蝗虫有24种,隶属7科22属,其区系结构以古北区系成分为主.凹须翘尾蝗、隆额网翅蝗为优势种,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蝗虫又称蚂蚱,现在养殖的大多为东亚飞蝗.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昆虫.据统计蝗科总共有223个属,859个品种,东亚飞蝗是其中较优良的可食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儋州蝗虫生态分布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蝗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农业生产中蝗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同时丰富海南生物多样性资料库,笔者调查了儋州各地不同植被类型和作物种植地带蝗虫种类的分布与危害情况。共采集鉴定儋州蝗虫种类41种,分别属于27属,5科。其中,未曾报道的种类有8种,曾有报道但本次未调查到的有8种;统计已有报道的,儋州地区共有蝗虫种类49种,分别属于6个科,32个属。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Thunb.)、威廉剑角蝗Acrida willemsei Dirsh、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I.Bolivar、隆叉小车蝗Oedaleusabruptus(Thunberg)和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Fabricius)分布范围比较广,几乎可以分布在各种生境和植被类型,终年可见。成灾蝗虫主要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异歧蔗蝗Hieroglyphus tonkinensis I.Bolivar和棉蝗Chondracris rosea rosea(De Geer),危害作物有甘蔗、竹子、芒果及沿海防护林等。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剑角蝗科3种蝗虫的前胃和贲门内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属的前胃内壁纵行脊都比较光滑,但绿洲蝗属与迷蝗属纵行脊上齿的大小比鸣蝗属更为接近;绿洲蝗属与迷蝗属贲门内壁上齿尖角度更接近。说明前胃及贲门的显微结构在同科不同属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属间种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