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解决富硒海参饲料的硒元素溶解损失问题,选择糊化淀粉浓度、后熟化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4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在糊化淀粉浓度分别为0、4%、8%,后熟化温度分别为60、120、180℃,浸泡时间分别为4、8、12h,浸泡温度分别为5、15、25℃条件下,富硒海参饲料中硒元素的溶解损失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富硒海参饲料浸泡后硒元素溶失率的影响顺序为浸泡时间糊化淀粉浓度浸泡水温后熟化温度;富硒海参饲料的最佳加工方法为,将海参幼参饲料粉末与糊化淀粉浓度为8%的淀粉糊搅拌均匀,挤压成颗粒,在后熟化温度60℃下烘干;富硒海参饲料的最佳使用方式为,在水温25℃下,幼参摄食高峰前4h内投喂。  相似文献   

2.
原料饲料膨化使得淀粉糊化、蛋白质组织化,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研究以玉米、豆粕、大豆和米糠为原料,采用膨化技术,探索膨化加工的适宜参数,为了研制优良的仔猪饲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伟  王洪荣  朱素华  宋荣渊  董淑红  谢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36-2837,2892
[目的]研究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温度、时间和物料粒度为3个不同的因素,利用3因素各水平试验设计,研究了它们对玉米淀粉糊化度的影响。[结果]粒度、温度和时间及其两两互作和三者的互作均对玉米淀粉糊化度有极显著影响。单因素试验表明,20目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90℃下处理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处理10 min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两因素互作比较表明,粒度为20目,处理温度为90℃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粒度为40目,处理10 min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在90℃下处理10 min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三因素互作比较表明:粒度为20目,90℃下处理10 min淀粉的糊化度平均值最高,可达85%。[结论]该研究为山区的饲料生产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淀粉糊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显华  党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12-6514
[目的]优化马铃薯淀粉糊化工艺条件。[方法]以青海省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低温糊化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糊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马铃薯淀粉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1∶18,糊化温度55℃,40%的NaOH添加量1.0ml,糊化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淀粉糊黏稠、透明、糊化度达到96%。各单因素中,糊化温度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最大,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g∶g)、NaOH添加量次之,糊化时间对糊化度的影响最小,糊化温度和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是影响马铃薯淀粉糊化度的关键因子。[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淀粉糊化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3,(16):139-140
以蚕豆为原料,接种纳豆芽孢杆菌,对蚕豆纳豆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蚕豆纳豆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室温25℃下,浸泡比例为1∶7,浸泡时间为28h,在121℃,0.1MPa下蒸煮40min,接入纳豆菌粉后于37℃发酵28h,4~5℃后熟24h。  相似文献   

6.
试验1,在饲料中添加氢醌、糊化淀粉包被的氢醌颗粒,并以空白作为对照,测定氢醌在不同贮存时间的荧光强度;试验2,将3%的氢醌颗粒和以上两种氢醌加到湿饲料中,测定湿拌料中不同形式氢醌的损失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氢醌在饲料中氧化变质加快,前6周氢醌的损失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第6周后氢醌和氢醌颗粒损失率分别为80.47%和53.07%,损失率的变化情况不明显(P>0.05);采用糊化淀粉包被氢醌显著减少氢醌在饲料贮存过程中的损失(P<0.05),与氢醌比较,包被的氢醌颗粒在2,4,6,8,10周损失率分别减少39.89%,42.23%,34.05%,37.73%,39.65%。在湿拌料中氢醌的损失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大的趋势,存放初期(40min之前),淀粉包被氢醌的损失率显著低于氢醌(P<0.05),包被能够减缓湿拌料条件下氢醌的损失速度,在湿拌料的存放后期(40min之后),包被也表现出损失率低的趋势,但统计差异不显著,氢醌经过糊化淀粉包被后可以减少在饲料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TPH13RZ膨化机膨化大豆饲喂仔猪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P135RZ膨化机在125、135、140及150℃膨化加工大豆,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加工的膨化大豆饲喂哺乳仔猪(7~30日龄)和断奶仔猪(31~65日龄)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膨化大豆饲料及对照组豆粕饲料对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膨化大豆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其中135℃膨化大豆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最好.膨化大豆可减少仔猪的下痢.  相似文献   

8.
用TPH13 5RZ膨化机在 12 5、13 5、14 0及 15 0℃膨化加工大豆 ,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加工的膨化大豆饲喂哺乳仔猪 (7~ 3 0日龄 )和断奶仔猪 (3 1~ 65日龄 )的试验。结果表明 :4种膨化大豆饲料及对照组豆粕饲料对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 >0 .0 5 ) ;膨化大豆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其中 13 5℃膨化大豆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最好。膨化大豆可减少仔猪的下痢。  相似文献   

9.
选择品种、胎次一致,体质量相近,产期相差2~3 d,发育良好(28 d断奶)的杜长大三元仔猪进行试验,研究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使用不同的教槽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饲料报酬、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仔猪教槽料中使用乳糖代替部分乳清粉时,增质量和饲料报酬效果较好;在仔猪早期断奶时使用合理的教槽料是必需的,且可以节约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酶解去除抗原蛋白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选用18日龄和24日龄断奶的长太杂交仔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两个试验研究了复合酶体外预处理、不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的豆粕和生大豆不同类型日粮对不同断奶日龄仔猪生产性能和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预处理能有效去除豆粕抗原蛋白,极显著提高1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P<0 01),豆粕加酶预处理提高仔猪免疫力;24日龄断奶仔猪加酶去除抗原蛋白豆粕饲料其生产性能显著优于豆粕对照组(P<0 05),利用体外酶解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豆粕饲料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的品质越好,动物年龄越大,加酶去除豆粕抗原蛋白不同处理方式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 05);生大豆加酶预处理不宜作为18日龄断奶仔猪饲料的唯一蛋白源补充料;18日龄和24日龄断奶仔猪用酶解预处理大豆蛋白作单一蛋白补充料均不产生过敏反应。酶解预处理去除抗原蛋白是一种合理利用大豆产品资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农业区划中多以7月(1月)替代最热(冷)月的简单替代而导致的温度误差问题,探索最热(冷)月温度的准确统计方法。以宁夏银川地面气象站1951—2019年逐日气温数据为研究对象,31d为月时长,采用农业气象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最热(冷)月时段起止日期和温度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最热(冷)月发生时间多在7月(1月),多年平均最高(低)月平均温度发生在7月(1月);最热(冷)月时段起止时间分别跨越6月中旬—8月下旬和12月上旬—2月中旬。2)1951—2019年,最热月时段比7月温度最多高2.0℃,平均高0.5℃;最冷月时段比1月温度最多低4.6℃,平均低1.1℃。3)按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值30年统计标准,1951—2010年4个气候标准时段间,最热(冷)月时段起止日期相对稳定,温度呈升高趋势,最冷月时段升温幅度是最热月时段的近3倍。4)最热(冷)月时段温度气候预估准确率分别为92.1%和55.3%。因此,本研究中最热(冷)月时段温度统计方法准确测算了最热(冷)月时段起止日期和温度,对最热月时段温度预估准确率较高,但最冷月时段温度预估准确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光周期对莲草直胸跳甲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光周期对莲草直胸跳甲幼虫的影响,调查了恒温条件下9种不同光周期组合(D∶D,L∶D=2∶22,L∶D=4∶20,L∶D=8∶16,L∶D=16∶8,L∶D=20∶4,L∶D=22∶2,L∶L,CK)对莲草直胸跳甲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的发育历期和蛹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周期对幼虫的发育历期影响显著,当光周期中的光照时数为0~16h时,1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其发育整体程度除L∶D=8∶16、L∶D=20∶4、L∶L外,均随光周期中光期时数的增加而提高。除L∶D=20∶4外,其它光周期对2龄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均较弱,对2龄幼虫发育进度的影响基本一致。幼虫的存活率随光周期的光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在L∶D=8∶16和L∶L却相对较低。除L∶D=4∶20,其它光周期对化蛹率影响均较弱,对化蛹历期无显著影响。光周期并不能完全使幼虫停滞发育,对其蛹期发育影响较小,适当延长光周期的光照时数可提高幼虫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73至2022年广昌县域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过线性气候倾向率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以及滑动T检验分析方法,对过去50年广昌县域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广昌县域年际平均气温呈显著性上升趋势,上升率为0.28℃/10a,且2001年为突变年;年际累计降水量呈非显著性下降趋势,下降率为-1.56mm/10a;年际总日照时数呈非显著性下降趋势,下降率为-35.49h/10a;因此今后赣中地区应注意加强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防御。  相似文献   

14.
王超球  黄琳  韦覃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13-19414
为了比较日照计与总辐射表在测量日照时数上存在的差异,通过对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2008~2009年间暗筒式日照计与总辐射表进行测量所得的日照时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种仪器测量所得的日照时数差异明显,总辐射表测量的日照总时数明显多于暗筒式日照计所测的,且二者的差值有明显的年、月、时的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总辐射表比暗筒式日照计有更高的灵敏度,相对暗筒式日照计而言,总辐射表测量的数据更客观,虽然测值有一定的差别,但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分析还发现,不同的天气条件也是导致两者差异的原因,一般晴好天气差别较少,多云天气差值较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产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镇压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镇压可增加单株次生根数,降低株高,尤其是基部第1 ,2 ,3 节间总长度缩短;可推迟幼穗发育,提高小穗结实率,增加穗粒数。镇压后分蘖对低温反应敏感,温度回升后分蘖增加较快。以单棱期镇压效果较好,二棱期( 初期、末期) 镇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光解地膜棉田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4年以来,对国内外29种不同型号可控制降解时间的光降解地膜,进行了棉花田间效应的研究,认为光解膜在自然曝晒下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自行降解,与普通地膜相比具有相同的土壤环境效应和相近的增产效果。在降解末期土壤表层有机质测值明显提高,土壤容重有减轻趋势。但对土壤的矿质元素含量无明显影响,也未发现有害物质产生。在棉田应用时,诱导期控制在60天左右,降解过程在120天以内,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产卵期、成虫期等方面阐述了昆虫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变异及其在进化中的适应意义,昆虫发育历期多数与纬度有关,一些与经度有关,有的与海拔高度有关。并对昆虫发育历期地理变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为昆虫发育历期地理变异研究提供参考,为有益昆虫的繁殖利用和有害昆虫的有效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东阳市50年来的日照时数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阳市1957-2006年日照时数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东阳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开始减少趋势更加明显,四季变化以夏季的减少趋势最大;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分析,其时间序列表现为一具有高复杂度的混沌轨迹。  相似文献   

19.
绵羊空肠和回肠综合肌电的活动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肠和回肠肌电是以峰电周期性活动为特征的综合肌电,都有3个时相。回肠的3个时相均由空肠末端移行而来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利用奉贤区气象站1960—2015年日照时数及降水日数资料,分析奉贤区近56a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6a奉贤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5.3h,异常年份9a,月日照时数呈现“一高峰两低谷”的规律,年、季度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呈现为一元二次方程,四季占年日照时数的比例值除春季外均呈现下降趋势,且21世纪以来各季占年日照时数均近1/4,如2011年、2014年、2015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日照处于资源丰富、年际变化比较平稳的状态,尤其是1月、10月、11月日照时数变化较为稳定,但8月是日照资源丰富但变化幅度大的月份。通过相关分析得到日照时数的变化与降水日数呈负相关关系,年降水日数每增加1d,年日照时数减少7.4h,且当降水日数≤135d时日照时数一般≥1800h、降水日数>135d时日照时数一般≤200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