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EF植物生长促进剂是中国林科院林化所与广东雷州林业局从桉树叶中提取以黄酮类为主的天然化合物。据研究它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治病效用,可与农药或微生物杀虫剂混用,使用方便。经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检验测定此剂无毒无污染,对人、畜无害,对植物无不良影响。为了摸索EF植物生长促进剂对苗木的作用,1984年我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目的: 研究EF植物生长促进剂对西瓜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通过裂区试验设计,探讨施药浓度和施药量的最佳组合。二、供试材料: 1.药品:广东省雷州林业局制的EF植物生长促进剂。 2.西瓜品种:3301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建湖县多种经营局从1984年开始用雷州林业局生产的EF植物生长促进剂对优良树种池杉的苗木进行试验,经三年小试扩试和较大面积生产性试验,取得显著效果,为EF在林业上应用提供了成功的实例。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五日由盐城市科委主持组织了技术鉴定。参加鉴定的单位和专家有南京林业大学黄宝龙、吕土行、林文棣副教授、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林科所、江苏省沿海  相似文献   

4.
本所1985年至1986年,首次将EF植物生长促进剂应用于薄荷,探索其对薄荷产、质量的影响,现将1986年叶面喷雾试验,报告如下: 一、试验过程试验地设在本所2号试验田,沙土,有机质1.27%,全氮0.089%,全磷0.25%,碱解氮55.4PPM,速效磷6.9PPM,速效钾94.2PPM,PH值8.4,交换量6.25me/100g±。前作玉米、赤豆。供试药剂EF植物生长促进剂系广东省雷州林业局制,供试品种、738薄荷。处理  相似文献   

5.
EF植物生长促进剂,是从桉树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干物质积累,抑病抗逆等多种功能。 江苏省建湖县苗圃用EF对池杉幼苗喷洒,可比对照净增高6.5~12厘米,地径增粗1.2~1.6毫米,苗木质量提高一个等级,苗价提高0.02~0.03元/株,且能提前半年出圃。广东雷州林业研究所在窿缘桉幼苗喷施EF,其株高比对照增加10.3~12.5%。在果树上,EF能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改进果品质地。其中葡萄每亩平均增产500斤以上,净增产值90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和广东省雷州林业局共同研制的“EF 植物生长促进剂”,经过六年在农业上推广应用,证明它在农业上实用前景广阔。六年来,通过盆栽、小区和田间对比试验以及较大面积的推广表明,EF 应用范围广泛,适时适  相似文献   

7.
受广东省雷州林业局林产化学试验厂的委托,将EF植物生长促进剂在玉米上进行试验,以探索对玉米的增产效应,为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概况 1.供试品种黔单5号。 2.处理剂量:25、50、75、100PPM(其中100PPM仅在室内作发芽试验)四种浓度浸种,以清水浸种为对照,浸种时间为24小时。 3.田间设计:采用随机组排列。重复三次,五行一小区,行长8.4米,行距0.79米,窝距  相似文献   

8.
本所在南京林化所和雷州林业局的协作支持下从1980年秋起应用EF对柑桔花芽分化、保花保果及壮果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一、促进柑桔果树花芽分化 1.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试验材料以1978年定植的雪柑和新会甜橙作为试验品种。试验采用25、75、150、300PPM四个浓度及对照,共五个处理。每一处理10株树,重复一次,共20株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擎天树在不同生长调节剂喷施条件下,高生长状况揭示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擎天树幼苗高生长的影响。为其优良种源苗木及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应用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用GGR、IBA、PP333分别配制成20ppm,40ppm,80ppm,160ppm四种浓度的溶液,对擎天树幼苗进行定期的整株喷施,以清水喷施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GGR20ppm,GGR40ppm,IBA20ppm处理对擎天树幼苗高生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宿迁县是古老酿造葡萄良种“宿晓红”的故乡。有四百多年栽培葡萄的历史。到1984年各品种葡萄已发展到1.1万亩,成为我省重点产区之一。为探索葡萄高产优质的路子,在、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和广东省雷州林业局的协作下,我们从1981年开始引进EF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效果明显。1983年底通过了技术鉴定。1984年推广应用1000亩。85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概况: 我们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在建湖县林苗圃和颜单乡乔舍村设点,进行了不同喷雾浓度,不同喷雾次数,不同喷雾时间,喷后不同时幅内遇雨池杉种播幼苗高、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和不同浸种药剂、浸种浓度、浸种时幅对池杉发芽能力影响的七项内容试验,且从八五年开始对全市70%的池杉育苗面积和其它一些林苗进行了推广应用,池杉应用株数达580万株,其  相似文献   

12.
<正>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现已广泛用于农业生产。1983年我们在十个国营苗圃进行了幼苗叶面喷雾三十烷醇试验,试验总面积11.5亩。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十烷醇进行叶面喷雾,可以促进苗木生长,而且用量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指数施肥能诱导苗木对养分的奢侈消耗并建立养分库,从而实现苗木对肥料的稳定持续吸收,进而实现养分在体内的稳定积累,针对1年生赤皮青冈幼苗对不同水平指数施肥的响应,对比常规施肥,旨在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水平对赤皮青冈在不同时间段苗木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大小以及苗木质量指标的影响,揭示指数施肥对赤皮青冈苗木生长的潜在影响以及赤皮青冈苗期对氮素的需肥规律,为赤皮青冈苗木培育和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赤皮青冈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法,基于对照(CK)、常规施肥(CF)、指数施肥(EF1、EF2、EF3、EF4)等6个处理,施氮量(纯氮)分别采用0、3.0、1.0、2.0、3.0、5.0 g·株-1,分5次施入,每30天施入1次,施肥前先测量苗高、地径,生长期结束后,用全量收获法测定每1株的苗高、地径、干质量。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生长指标分析。【结果】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施氮处理对苗高、地径等影响不同,赤皮青冈的苗高生长差异表现较大,表现为EF2 EF1 CF EF3 EF4 CK,其中处理EF2的苗高达136.5 cm,比对照处理95.2 cm高出43.41%,比常规施肥CF处理高出25.34%,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5)。对地径的影响差异表现为EF2 EF1 EF3 CF EF4 CK,其中中低浓度的指数施肥EF2和EF1处理,对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地径分别比对照处理高出49.33%、37.38%;中高浓度的指数施肥处理EF3、EF4与常规施肥处理CF对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效果相同,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由不同处理条件下赤皮青冈苗木总生物量介于58.13~125.80 g·株-1,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质量指数差别较大(P 0.05),其中以处理EF2、EF1最佳。【结论】指数施肥不仅能节约肥料的施用量,减少肥料的浪费,还能有效提高赤皮青冈苗木质量。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指数施肥方式EF2处理(2 g·株-1)指数施肥处理在苗高、地径、总生物量、质量指数等指标显著优于1 g·株-1的处理及其他处理,在根比重方面也表现略优,从苗木质量培育的角度综合考虑,指数施肥2 g·株-1是赤皮青冈苗木培育的最佳处理,能获得最佳的苗木形态指标和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对平榛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平榛幼苗为研究对象,设计9个不同施肥组合,清水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平榛幼苗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平榛幼苗生长和苗木质量有显著地影响。不同处理的平榛幼苗苗高、地径、叶片数、根数、根长均高于对照,以N2P2K3处理的苗木生长指标最优,苗木质量最好。在平榛育苗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进行施肥,在生长季选用10 g/m施尿素+10 g/m磷酸二氢钾+15 g/m硫酸钾的氮磷钾配比肥进行叶面喷施,促进苗木生长,提升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找出可以加快刨花润楠苗木生长速度的生长调节剂,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PP_(333)、NAA、GA_3)及其不同浓度(0、60、120、240、480mg L~(-1))对刨花润楠幼苗进行叶面喷施试验,测定各处理后的苗高生长量,结果表明:PP_(333)阻碍苗木正常高生长,其余各种浓度的GA_3、NAA都有促进刨花润楠的苗木生长,以浓度240 mg L~(-1)GA_3或浓度480mg L~(-1) GA_3促进刨花润楠苗高生长作用最显著,浓度240mg L~(-1) NAA次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立梨矮化砧木快速成苗技术,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梨矮化性砧木SPRB15快速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7天连续2次喷布GA4 7100 mg/L的处理4的地径生长量、苗高生长量均为最大,是本试验中的最佳处理。其次是2次喷布GA3100 mg/L的处理2,依次为2次喷布GA4 750 mg/L的处理3,2次喷布GA350 mg/L的处理1,2次喷布BA 250 mg/L的处理5。据此结果认为:GA4 7和GA3对于梨矮化性砧木SPRB15幼苗苗木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BA对于梨矮化砧木SPRB15苗木侧芽的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述雷州林业局桉树组织培养概况及主要培养基成分与优点、桉树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幼苗的移植技术措施,结果表明:为了提高移植苗成活率,必须严格要求在移植苗过程中的八项技术要点,才能成功完成培育苗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701”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701”对双翼豆幼苗进行喷雾以后定期观察。试验期为一个月,共喷雾四次。得到的结果表明,“701”能明显促进双翼豆幼苗的高生长,并普遍叶色变淡,羽状复叶与茎杆间角度变小,整个复叶增长(但叶数并不增加)复叶中小叶间的距离也相应增大。试验初期以60ppM处理的效果较好,后期随着幼苗木质化程度增高,“701”  相似文献   

19.
探明指数施肥对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可为其苗木培育提供基础。以1年生杂交新美柳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CF)和指数施肥(EF1、EF2、EF3、EF4)共6个处理,每次施肥间隔时间为30天,共施肥5次,每30天对苗木的苗高、地径进行测量,生长结束后,测定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情况下,杂交新美柳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表现较大,EF2处理的苗高生长量最大,比CF处理高出36.40%;EF1处理的地径生长量最大,比CF处理高出21.63%。EF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CF和CK,其中EF2处理表现最好,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96.86%、84.31%和157.60%。综上,指数施肥3.0 g株-1施氮量和19.99 g株-1多元复合肥是杂交新美柳1年生培育的适宜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0.
蚕桑是我县骨干付业,为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收入,1982年我县应用 EF植物生长促进剂在蚕桑上试验,参加试验的单位有县桑苗圃、丁嘴乡蚕桑攻关点以及大新乡农科队,1984年又参与省科委、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组织的蚕桑试验协作组,并扩大中试400亩。EF对桑叶的增长、干物质积累、蚕体发育、茧层量、茧层率、出丝率都有明显的效果。现将我县1982年——1984年三年试验情况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