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凋萎青贮(牧草经凋萎后制成的青贮料)用作家畜冬季补充饲料已很普遍。新西兰南部是对凋萎青贮感兴趣的一个地区。那里的农场主对青贮料有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认为调制青贮料比调制干草容易。调制青贮料也不象调制干草那样需要长的好天气。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养牛业常年青贮饲养方式早已普及。乳牛和肉牛的饲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贮料的品质。在个体养牛条件下,正确评定青贮料品质,是调制优质青贮料的依据。青贮料品质评定方法青贮料品质的优劣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颜色和味道关系到发酵品质的优劣;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决定饲料价值的高低。青贮料品质的公式应为:青贮料品质=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青贮温度对饲料品质的影响,用成熟期(抽穗期)收割的禾本科牧草按4种不同温度进行青贮试验:Ⅰ青料温度在40℃以下;Ⅱ在40—50℃;Ⅲ在50—60℃;Ⅳ在60—70℃。达到设计温度后即压实使之保持恒定。试验用青贮料分别放在4个容积为2.1立方米的水泥池内,在池内放2个套在一起的塑  相似文献   

4.
<正> 调制青贮料乃是目前饲料保存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比调制干草具有对气候的依赖性小、省劳力、更适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凋萎青贮优于鲜青贮,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应调制凋萎青贮料。但是,在很多地区,饲草收获时节的天气往往不好,无  相似文献   

5.
<正> 青贮玉米是奶牛的当家饲料。它的调制技术和方法与其质量关系极为密切,好的调制技术和方法,能获得优质的青贮玉米,损耗少,营养分高,适口性好,能显著地提高产奶量。反之,霉变劣质的青贮料会使牛患病或流产。 推行青贮玉米常年喂奶牛,就得研究优质的调制技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青贮料的品质是喂奶牛的实际价值,也是青贮发酵好坏的具体反映。青贮发酵是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过程。青贮的成  相似文献   

6.
<正>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羊对用含60%鸡脚草,25%牛尾草和15%猫尾草组成的禾本科混合牧草调制成干草、青贮料和块状饲料之蛋白质的利用率。试验中把羊分为三组(每组10头)。第一组羊喂饲干草,第二组——青贮料,第三组——块状饲科,上述饲料占营养价值的70%,其余30%为精料。试验结果表明,第二组(基础饲料为青贮料)营养物  相似文献   

7.
<正>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化学保护剂碳酸铵对玉米青贮料品质的作用以及用此种保护剂调制的青贮饲喂幼牛时对其新陈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用蜡熟期玉米制作青贮,将青贮料装入铺垫塑料薄膜的两个容器内,一个容器不加保护剂,作为对照,另一容器内每吨青贮料加7公斤碳酸铵,保护剂要分层施  相似文献   

8.
调制青贮期间拖延封窖对发酵和干物质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制优质青贮料过程中,重要的因素是保持嫌气条件.但是以牧场实际情况,装窖常需3~7d.在调制青贮料时,混入青贮料的空气是导致青贮料质量低劣和干物质损失的严重问题.笔者于2005~2006年研究了延迟封窖对发酵、干物质损失、消化率和青贮料采食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青贮是调制和贮藏青饲料的有效方法。青贮饲料多种多样,影响其品质的因素很多,品质的好坏差别很大。目前,国内对青贮品质的研究一般只是在青贮料制作好之后进行品质鉴定,而对青贮料在发酵过程中的动态研究的较少。改善青贮发酵过程的动态,对改进青贮技术、科研青贮品质、减少损失、增加采食量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牧草青贮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应用,广大群众认识到了青贮是一种较理想的贮藏手段,特别对缓解冬春缺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青贮料的调制方法多种多样,那一种较适合在我  相似文献   

11.
半干青贮也称低水分青贮,具备青贮料、干草料的特性,由于该方法对营养损失量非常低,苜蓿等难以贮存的豆科牧草通过半干青贮方法可以形成非常优质的青贮料.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苜蓿半干青贮饲料调制方法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青贮原料,在青贮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就草捆密度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密度200~250kg/m3、密度250~300kg/m3、密度300~350kg/m3、密度350~400kg/m3),通过比较不同密度天然牧草草捆青贮料之间的感官指标、发酵品质、常规营养成份含量,综合评定每个处理天然牧草草捆青贮料的品质。结果表明:天然牧草草捆在密度为350~400kg/m3范围内青贮,感官品质较好,较有利于乳酸发酵,有机酸组成较好,极大地减少了青贮料中粗蛋白、胡萝卜素等的损失,而且有效地降解了青贮料中的纤维类物质,TDN在干物质中含量显著高于青贮原料和其他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苯甲酸对保存青贮玉米中营养物质和在日粮中利用该青贮玉米对奶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生产试验。玉米于乳黄期刈割,采用壕青贮,青贮壕容量为2200吨。每吨原料加三公斤苯甲酸。此外,在每吨原料中添加下列微量元素:硫酸铜2.5克,硫酸锰5.0克,硫酸锌2.0克,氯化钴1.0克和碘化钙0.1克。微量元素盐类加入全部青贮料中,而苯甲酸只加入一半青贮料中,另一半作对照,各占青贮壕一半的容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添加核心料,提高闽北地区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满足青贮原料符合《饲草青贮技术规程玉米》标准要求。本文阐述玉米秸秆调制裹包青贮方法,以期为玉米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提供技术方案,并就玉米秸秆调制裹包青贮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3个燕麦品种不同收获期对青贮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裸燕麦(Avena sativa)白燕2号和白燕8号、皮燕麦白燕7号,分别在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刈割,进行常规青贮并调制青干草,90d后测定燕麦青贮料与青干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燕麦青贮料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燕麦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比青干草中粗蛋白含量高1%~2%。随着生育时期的延迟,燕麦青贮料中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抽穗期为17.74%FM,乳熟期为33.86%FM。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抽穗期为12.28%DM,乳熟期为9.49%DM。抽穗期燕麦青贮料的氨态氮/总氮为12.99%,青贮效果差。在3个燕麦品种中白燕8号青贮料的pH和挥发性脂肪酸较低。因此,燕麦青贮料的营养价值高于青干草,在干物质基础上,裸燕麦白燕2号和白燕8号在抽穗期制作青贮料营养成分较优,而青贮品质则是乳熟期白燕8号的青贮料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吸收剂和玉米对马铃薯茎叶青贮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设7个组,其中对照组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1~3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25%的米糠、玉米秸和小麦秸,4~6组分别在1~3组基础上添加4%的玉米,每个组5个重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3组均显著提高青贮料的感官品质评分(P0.05),显著降低p H(P0.05);1、2组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氨氮含量(P0.05)。添加不同吸收剂和玉米对马铃薯茎叶青贮料的不同营养成分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吸收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玉米,青贮品质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否添加玉米,均以米糠组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玉米秸组,最差是小麦秸组。  相似文献   

17.
首次刈割的苜蓿经凋萎,隔行收获后,剩下部分用(试验)或不用(对照)含乳酸菌和酶的添加剂(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然后装袋青贮。微生物接种,使苜蓿的乳酸菌从5×10~4增至1×10~6菌落形成单位cfu/克饲草。因为处理苜蓿是连续装袋的,所以处理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高于未处理青贮料。青贮4日后,处理青贮料的pH值(约4.3)低于未处理青贮料(4.7),且在整个青贮期内始终保持较低。青贮177日后,处理青贮料总乳酸盐含量比未处理青贮料,大约高出25%,氨氮大约低40%,此外,在未青贮料中NDF和ADF含量也较低。在青贮51和177日之间,处理的青贮料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未处理青贮料则未增加。证明,部分植物细胞壁是在延长青贮期内发生水解。虽然在早期培养期间各处理青贮料间的体外NDF消化无差异,但在36和48小时培养期内处理青贮料低于未处理青贮料。本次试验中,使用的微生物和酶青贮料添加剂,虽然改善了青贮料的发酵特性和纤维含量,但却降低了纤维的体外消化率。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赴苏摩尔达维亚考察,现将马拉耶斯特国营农场和农场联合体苜蓿半干青贮料制作工艺介绍如下:该农场利用自给生产加工调制的饲草干草、甜菜、青贮料和半干青贮料饲养奶牛,其中苜蓿半干青贮已推广使用多年。经加工调制后的半干肯贮苜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青贮的品质与营养价值青贮的“品质”一词一般仅限于在化学品质和发酵品质这个意义上使用,亦即通过测定与贮藏性有关的指标,如青贮料在调制和贮藏过程中所生成的有机酸种类、随着有机酸的生成pH值的降低程度以及在贮藏中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态氮含量等来评定品质。虽然在这些指标中没有包括对家畜的饲养效果,但一般来说发酵品质高的青贮料,其饲料价值往往也高。Flynn总结了过去14个有关牧草青贮的试验成果后指出,pH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湖羊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开展了花椰菜茎叶青贮乳酸菌添加量和青贮料喂羊试验;试验分析了花椰菜茎叶青贮料的营养成分,选取20只体重为10.23±0.81的羔羊,分为2组,每组10头,研究花椰菜茎叶青贮料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花椰菜茎叶青贮料颜色为黄绿色,气味有酸香味,质地松软、略粘连,无渗出,无霉变;花椰菜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