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灯光耳静脉注射法是在耳静脉注射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法是:在进行耳静脉注射时,由助手将电筒的玻璃面紧贴在畜耳的内侧面上,打开开关,使耳静脉在灯光下显露出来。注射人员于耳背侧面将针头与静脉血管成10°~15°刺入注射。采用此法注射者能够看清针头刺入的方向与深度,便于控制和注射药液。采用本法注射时,家畜痛感小,反抗少,注射稳、准、快,效果好。必须注意的是针头管径的大小要与家畜耳静脉血管的内径相当,针头相当或小于家畜耳静脉血管内径,注射成功率大,反之,成功率小。本法适用于大、中家畜,也适用于小家畜;既适…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静脉注射法:分为颈静脉注射和耳静脉注射两种。颈静脉注射,在颈部的静脉沟内上1/3处,助手立于羊右侧面,术者立于左侧,术者用左手拇指和中、食指夹住静脉沟,让其怒张、突鼓,观察静脉走向,确定进针方向。之后,剪毛、消毒,对进针部位重复上述操作,右手持针头(右手拇指夹住针头基部)呈30°角进针。若进针后未见回血,随即退出针深之1/3~2/3,移向再进针。如扎针2~3次未成功,应拔针重来,此时进针点应向上移。耳静脉注射,耳大之波尔羊、大耳羊或老龄成年羊使用方便。操作遇光线差时,可用手电筒照射耳部以使血脉走向清楚可见。肌肉注射法:…  相似文献   

3.
<正>1病因分析医源性血栓是指兽医在操作过程中对静脉的损伤,故也称损伤性。由于保定不确定、静脉注射技术不佳、针头短或术前准备不当等,故在静脉穿刺时多次针刺静脉,引起静脉炎并导致血栓形成。特别是在严重脱水的情况下,静脉血少,脉管充盈度减小,皮肤失去正常弹性,变涩而脆,静脉穿刺补液困难,反复穿刺极易引起血栓形成。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其他凝血因子的作用,可以发现在静脉穿刺处出现胶胨状的凝血块,且凝血块常常将穿刺针头堵塞。血管周围炎性反应的扩散是指兽医在医治过程中,由于注射药物的刺激  相似文献   

4.
家畜耳静脉注射 ,是兽医临床常用的注射方法 ,但常因光线不足而不易看清和固定耳静脉 ,以致影响进针和疗效 ,特别对初学者困难更大。但若采用灯光耳静脉注射法 ,就能克服这些困难 ,使耳静脉注射得以顺利进行。该法是在通常的耳静脉注射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法是 :在进行耳静脉法注射时 ,由一助手将手电筒的玻璃面紧贴在畜耳的内侧面上 ,打开开关 ,紫色的耳静脉在淡红色的畜耳背侧面清晰的显露出来。此时 ,注射人员在耳背侧将针头与静脉血管成 10~ 15°角刺入即可。由于针头是白色不透明的 ,注射者能够用肉眼看清针头刺入的方向与深度 ,便于…  相似文献   

5.
陈俊杰  邓俊良  陈萍 《中国家禽》2005,27(11):21-21
右侧颈静脉较左侧粗,故常采用右侧颈静脉取血。左手以食指和中指夹住家禽头部,并使头偏向一侧。无名指、小指和手掌握住躯干,用酒精棉球消毒右侧颈静脉的部位(无粗大毛根部)。以拇指轻压颈椎部以使静脉充血怒张。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沿血管方向挑破皮肤前行2-3mm,倾斜45度刺入静脉,再与血管平行进针3-5mm抽取血液。采血完毕后压迫针孔处止血。  相似文献   

6.
<正>给羊静脉输液时,一贯以来人们都是用在羊颈静脉处进行,此处静注难度较大,使静注常常失敗,尤其是此处静注针头难以固定,很容易操作发生漏针,这给羊静脉注射带来很大的不便,使静脉注射治疗羊病这一良法受到很大的限制。鉴于此,笔者多年来摸索得出了在羊四肢处,用软9号注射针头静脉注射法,这给羊静脉注射带来很大的方便,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7.
1牛、马、羊 以颈静脉穿刺最为方便。常在颈静脉中1/3与下1/3交界处剪毛、消毒,术者紧压颈静脉下端,待血管怒张,用静脉注射针头对准血管刺入,即可采得血液样品。此外,奶牛可在腹壁皮下静脉(乳前静脉)采血,针头不应太粗,以免形成血肿。  相似文献   

8.
由于颈静脉注射不熟练,反复扎针刺伤、颈静脉注射某些药物(如水合氯醛、氯化钙)时漏至颈静脉周围,引起牛颈静脉炎。1症状与诊断1.1单纯性颈静脉炎在皮下可摸到结节状或条索状、硬固有疼痛的肿胀物,压迫血管近心端时,患部静脉怒张不明显。1.2颈静脉周围炎颈静脉沟多呈弥漫性热痛性肿胀,患部下面、颈腹侧和胸前常有炎性水肿,多摸不到颈静脉,但压迫血管近心端时,于肿胀上方的静脉可见不同程度充盈。1.3血栓性颈静脉炎沿颈静脉周围出现明显的炎性水肿。血栓刚形成时静脉管壁常出现结节状硬结,可见头部血管扩张充血。压迫近心端时,远端不见血管扩…  相似文献   

9.
1皮下注射选择组织疏松部位进行注射,多选在颈部和肩部。注射前局部先消毒,消毒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该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松开左手,将药液注入。此法多用于疫苗的注射,有时也用于  相似文献   

10.
1一般检查动物的颈部检查主要用视诊和触诊的方法进行。正常状态下,动物的颈部比较平整,当中部食道发生阻塞时,可触摸到异物,视诊可观察局部有隆起。当下部食道阻塞时,在阻塞部上端食道内积有大量的唾液,食道膨满,触之柔软有弹性,并可从口中流出大量的粘液。颈静脉沟处的肿胀、硬结并伴有热、痛反应,是颈静脉及其周围炎症的特征。多有静脉注射消毒不全或注射有刺激性药物渗漏于血管外的病史。颈静脉充盈而隆起乃静脉淤血所致。见于各种  相似文献   

11.
猪的胃肠疾病是猪多发病之一,有原发性的胃肠炎和其他高热病继发的便秘、下痢和消化不良等,使猪减食、停食、脱水、营养消耗殆尽,导致猪消瘦或死亡。为了抢救病猪,必须用输液的办法快速补充营养,同时还可以注入治疗药物。过去都用耳静脉注射法,经实践观察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保定困难,猪的耳静脉血管又比较细,保定不稳,猪骚动时,针头容易刺透血管,使药液漏于皮下引起肿胀;其次是病猪由于脱水严重,血管充盈不足,弹力减退,不易刺入;第三  相似文献   

12.
颈静脉漏注氯化钙,临床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奶牛产前及产后瘫痪需要大剂量补钙时。氯化钙的注射次数过多,使静脉血管壁的弹性欠佳,即使在有人看守的情况下,针头也能滑出血管外,形成漏注。  相似文献   

13.
1病因分析医源性血栓是指兽医在操作过程中对静脉的损伤,故也称损伤性。由于保定不确定、静脉注射技术不佳、针头过短或术前准备不当等,故在静脉穿刺时多次针刺静脉,引起静脉炎并导致血栓形成。特别是在严重脱水的情况下,静脉血少,脉管充盈度减小,皮肤失去正常弹性,变涩而脆,静脉穿刺补液困难,反复穿刺极易引起血栓形成。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其他凝血因子的作用,可以发现在静脉穿刺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笔者受牛瓣胃注射的启示 ,摸索出马直肠深部注射法 ,将药物直接注射到便秘部位。介绍如下。1989年~ 1998年共收治马骡大肠便秘5 6例 ,其中胃状膨大部 37例 ,盲肠便秘 19例 ,采用中西药治疗 11例 ,愈 6例 ,手术 7例 ,愈 3例 ,直肠深部注射法注射药物治疗37例 ,死亡 1例。注射方法 :将 16号静脉注射针头安在人用输液细管上 ,把针头用拇指压在食中指沟间 ,两小指弯曲把过滤圈固定于掌内 ,缓慢带细管进入直肠深部 ,触到秘块后 ,根据直检时心中确定的注射部位 ,用中三指将针头固定朝向秘块中心 ,拇指弯曲顺指沟推动输液线过滤圈将针头插向秘块 ,…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中,常遇到羔羊因多种原因引起脱水、中毒衰竭等危重症状。口服,肌内注射疗效差,甚至贻误病情。为挽救病重幼畜多需静脉输液治疗,羔羊也因脖颈短,颈静脉稍长时间输液因躁动难于持续。笔者自1998年以来,在临床中摸索出幼畜前臂内侧静脉注射方法,已成功地为1~3月龄羔羊输液八十多只,使许多危重幼畜转危为安。1幼畜的保定与输液羔羊右侧平躺在小桌面或条橙上,用1 m左右细软绳将两后肢及左前肢从系部绑在一起,向后下方拉直系栓桌下框;另条绳一端打个活套套在右前肢系部拉直系拴桌下框,剪除入针部位被毛,取30cm塑料管(或软绳)在右前肢肘关节下…  相似文献   

16.
家犬的疾病愈来愈多,大部分都有呕吐、拉痢,呈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若不及时采取静脉进行补液,往往导致死亡。过去,我们用颈静脉补液弊病颇多,一是颈静脉难找,二是针头难固定,给补液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几十年的兽医临床诊疗动物疾病时,为诊疗方便,发明了许多器具,现介绍三则,供同行们参考应用。1动物颈静脉注射扎血带在给马、牛、羊静脉注射时,我们一般都选择在颈静脉处注射,而在此处注射扎针时,一般都是采取一手拇指指压止血,一手持针扎针,这样因此处组织多而厚,手指按压力弱,血管怒张不明显,进针不准,使扎针困难,尤其是给牛注射时难度更大,这也是许多兽医工作者临床上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各种家畜均可应用腹腔注射。但由于猫的前肢正中静脉和后肢隐静脉直径很小,静脉注射难度较大,腹腔注射就显得尤为重要。1适应症猫的胃、肠炎,各种发热性疾病、中毒病等。2注射方法由1人提起患猫两后肢,做倒提式保定,注射部位在趾骨前缘、腹正中线旁2~3厘米处.垂直刺入8号针头深入2~3厘米左右,然后回抽活塞,如无血液或其它脏器内容物进入针管,说明针头在腹腔内,即可注射。注完药液后,拔出针头,用5%碘酊消毒。注射药物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且无刺激性。常用的药物有:5%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补液剂、安钠咖、樟脑磺酸钠等…  相似文献   

19.
兔、鸡、鸭、鹅、水貂、艾虎、猫等小动物,常因急性腹泻,缺乏血管注射工具,无法及时补液和静脉注射药物,最后导致全身脱水、酸中毒致死。过去我们对兔、猫等做过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灌注等,但都不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小儿头皮针给家兔、家禽、猫等进行静脉输液和血管药物注射,初见成效。用小儿头皮针找微细血管,由于手持针柄距穿刺部位近,手敏感度高,进针准确。头皮针没有针座,针头进入血管后,整个针体紧贴皮上,和血管近似水平,加上从一侧  相似文献   

20.
过去大牲畜去势术常采用开放式去势方法,术后牲畜不能立即使役,消毒不严格及护理不当常发生破伤风及感染,近年来,采用墓丸内注射5%碘叮进行药物去势法获得成功.材料;5%碘酸、50ml注射器一支,16号针头10cm长胶管,一端连结针头,一端连结注射器。方法:将待去势的大牲畜保定于六柱栏内,由畜主站在家畜右侧牵住尾部换于一侧,使之明都暴露,对睾丸进行局部消毒。术者站在畜体左侧,左手固定来丸,左手持外源针头从附睾头刺入,垂直达基部约lbem深,注射碘四,随注射随退外,直至药液钱射完,退出针头,保证药液均匀分布在罩丸实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