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较好的种子,是原种生产的核心。现在传统性的原种生产一般方法是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合繁殖的三个环节,三个步骤。所谓单株选择,即在所设置的选择箍中选择单株;所谓分系比较,即将所选的单株进行“行、系比较”,所谓  相似文献   

2.
国家标准局1982年批准的《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繁育棉花原种,“一般采取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三年三圃制。”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小麦原种生产基本上依靠原种场为载体,以"三圃制"为技术依托,其主要技术程序是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  相似文献   

4.
花生种子提纯复壮的“三级”繁殖法研究江苏省盱眙县农业局蔡云河,王家勤花生通常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即“三年三圃法”或“二年二圃法”提纯复壮。但此法周期较长,“三年三圃法”从选择圃到生产出原种需要4年时间,“二年二圃法”需要3年时间,影响种...  相似文献   

5.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改良混合选择法为基础的“三圃制”(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是我国现行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它的具体做法是: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这种良种繁育技术,已经在国内沿用三十年之久,在生产上起了很大作  相似文献   

6.
水稻原种的增产效果和生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延长水稻良种的使用年限,避免品种的频繁更替,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必须进行提纯复壮.二十多年来,我国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生产水稻原种,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国内正在对原种繁育方法和效果展开讨论,进行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以期把原种生产提高到新的水平.1979年以来,我们对提纯复壮的增产效果与理论依据、单系繁殖与混系繁殖等问题进  相似文献   

7.
粮食作物种子生产转到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必须强化新品种的繁殖,加速用于生产。种子生产的第一环节开始解决这个任务,也就是加速创造原种的速度。非黑土带中心区农科所研究指出,在冬小麦种子最初生产中,原种的再生产方法并不在本质上影响它们的产量性状。因此,在周期性的与单株选择交替条件下,遗传学上一致的可以采用集团选择,对所有品种,单株选择条件下原种入选数限于100个,集团选择条件下为300个。  相似文献   

8.
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圃制是我国1953年从前苏联引进的良种繁育方法,一般采取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程序进行原种生产,几十年来一直作为我国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在生产上曾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新品种选育、审定、推广步伐的加快,与之不相适应的方面越来越多,已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水稻不育系"龙特浦A"简易穗选提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稻不育系“龙特浦A”自交结实规律的分析,提出了简易穗选提纯法,即在不育系“特A”原种繁育圃收割前,穗选性状典型、结实率高的“特A”、“特B”主穗,分别进行单晒单藏,作为原原种,供原种繁育田使用。本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不育系原原种和原种的纯度,简化了提纯繁育程序,且原种用于制种后所收获的杂种一代种子纯度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事常规水稻原原种、原种、良种的繁殖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良种扩繁经验,对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水稻良种有自己的见解,现对常规水稻的繁殖技术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三圃制”,即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程序生产原种的一种繁育方法。在我国已推广应用了近50a,为广大农科人员所熟悉,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该法耗资费时,生产周期较长,遗传基因单薄,甚至会出现遗传漂移等弊端,亦早为同行们所共识,但笔者认为,对尚在利用。且出现严重混杂退化的品种,或当一个刚推广品种其遗传性尚不稳定存在诸多变异类型时,  相似文献   

12.
贺孝刚  王华  王海林  赵耀  柯付文 《种子》2018,(1):126-129
通过单株选择、成对杂交、隔离区(网)株系圃选择产生U 33A原原种,再隔离繁殖产生原种,原种隔离繁殖产生不育系大田用种;通过单株选择套袋自交、隔离区株系选择产生恢复系X 6-1原原种,再繁殖产生原种;杂交种生产可利用自然的森林、河道、道路、房屋等进行隔离,开阔地带隔离距离800m以上,同时父本早播,使父本充分利用冬前的光温资源进行营养生长,形成强壮的父本植株,能提供更多的花粉,父本在9月5—10日播种,母本9月12—16日播种。繁殖和制种中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亲本原种种子质量标准为: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0%,水分≤9%,硫甙含量≤20μmol/g(饼),芥酸含量≤0.5%;亲本大田用种质量标准为: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0%,水分≤9%;杂交种质量标准为:纯度≥90%,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8%。  相似文献   

13.
棉花良繁选择的效果及其年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良种,从单株选择开始,经分系比较,混系产生原种的繁育技术,是我国目前颁布的标准技术。按这种标准技术生产良种,如何扩大繁殖系数,提高种子的质量等等,已有不少研究。但对按现有规程所要调查考种的内容,其选择的效果如何?以及繁殖的原种在生产中应用的年效应,即使用的年限怎样?至今尚缺乏研究。本文想据近年来的工作,在这方面作些探讨,以供进一步促进棉花良种繁育工作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4.
燕麦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原种及原种生产方法 燕麦原种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生产原种采用单株(单穗)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的方法.即包括用以下任何一种方式均可以生产出原种:一是采用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二是采用株行圃、原种圃的两圃制;三是利用育种家提供的原原种直接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当前,水稻品种提纯复壮技术,以“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方法,却通过建立“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生产原种,被认为最合理、有效。我认为,水稻品种是个大群体,三圃提纯技术不利于将一个群体中的优良个体尽可能多地保存下来,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建立数百至上千个株(穗)行圃,数十至数百个株(穗)  相似文献   

16.
提高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繁殖纯度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并分析了提高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繁殖纯度的技术措施,即通过选用高纯度两系不育系(原种)繁殖、严格隔离、实行连片繁殖、选择最佳育性敏感期与抽穗扬花期、严格除杂去劣保纯、适时收割、严把加工关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V20A的变化谈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的原种生产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坚 《种子》1999,(5):74-75
本文从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V20A的特征特性谈起,对我国现行的“杂交水稻”三系原种生产办法进行剖析,并提出“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的原种生产应以防杂提纯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罗闰良  周承恕 《种子》2000,(6):73-74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农业高新技术,业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在种子生产中(以湖南省为例),存在违法生产经营、生产者没有掌握制种技术、原种生产技术把关失严等问题。要坚持“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的种子生产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原种繁殖和程序与方法操作,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和监测,抓好种子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两系杂交稻及其种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两种方法,两种理论,两种效果棉花单株的选择,是原种提纯复壮,迅速恢复种性的基础,单株选择质量的好坏对棉花原种的生产质量有直接影响。现在棉花原种的生产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分系比较”而不是“杂交复壮”。这样,在棉花单株的选择上,到底采用什么样的选择方法才能达到精选棉花单株的效果,培育出纯、良、精、壮,符合标准化的棉花原利?近年来,我们对如何选择棉花单株,有如下初步认识。(一)棉花单株选择有两种方法:1.一种是多中选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  相似文献   

20.
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闰良  周承恕 《种子科技》2000,18(4):227-228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农业高新技术,业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在种子生产中(以湖南省为例),存在地生产经营、生产者没有掌握制种技术、原种生产技术把关失严等问题。要坚持“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的生产体制,严格按照原种繁殖和杂交制种的程序与方法操作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和监测,抓好种子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两系杂交稻及其种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