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田间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田间条件下 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 .)Gerd .&Trappe,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接种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 3种丛枝菌根菌后均显著提高银杏的苗高、叶数、叶面积和叶片干重 ,接种后 2 0 0 1年银杏苗高提高了 9.9%~ 19 8% ,叶片数增加了 10 .1%~ 5 8.4 % ,叶片产量提高了 13.2 %~ 5 9 0 %。 2 0 0 2年接种处理苗高比对照提高了 2 6 .8%~ 6 0 .1% ,单株叶面积比对照提高了 2 0 .9%~ 2 8.0 %。 2年试验结果表明 ,Glomusmosseae促进苗木生长及提高叶面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田间条件下 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 .)Gerd .&Trappe ,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接种 ,对君迁子 (DiospyroslotusL .)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接种后显著促进了君迁子的生长 ,各接种处理的苗高、地径、副梢数均显著高于对照 ,角斑病 (CercosporaKakiEll.EtEv .)病情指数显著下降 ,其中苗高提高了 2 2 2 %~ 5 4 .9% ,地径增加了 2 6 9%~ 5 7.2 % ,副梢数增加了 1.6 2~ 2 .13个 ,角斑病病情指数下降 18.77%~ 38.34%。 3个菌种以接种Glomusversiforme对君迁子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草幼苗的侵染特性,揭示不同丛枝菌根与甘草幼苗生长的关系,以甘草为试材,通过盆栽方式栽植,以不接种丛枝菌根菌为对照(CK),研究接种丛枝菌根菌对甘草1年生幼苗生长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4种丛枝菌根真菌都能与甘草幼苗形成菌根,显著促进甘草幼苗的生长,丛枝菌根明显提高了甘草幼苗的抗性指标,提高甘草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4.
银杏容器育苗和丛枝菌根接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温室容器育苗结合 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Nicol.&Gerd .)Gerd .&Trappe ,Glomus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versiforme(Karsten)Berch接种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室营养钵接种后均显著提高了银杏的苗高、叶数、叶面积和叶片干重 ,其中接种处理苗高比未接种处理提高 14 8%~ 2 5 9% ;叶片干重提高14 4 %~ 33 2 %。温室营养钵育苗 ,各处理 (包括未接种对照 )苗木高度、叶数、叶面积、叶片干重、茎干重、根系干重等 ,均显著高于田间未接种处理 ,其中苗高提高 33 3%~ 6 7 9% ,叶片干重增加 15 3%~ 5 3 6 %。  相似文献   

5.
AM真菌对川黄柏幼苗生长及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黄柏是芸香科黄柏属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d.)的干燥树皮,为著名川产道地"三木"类药材之一,其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为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性,临床应用广泛.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2属7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川黄柏幼苗生长及小檗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促进了川黄柏幼苗的生长,菌根幼苗的株高、地径、根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高于无菌根幼苗.丛枝菌根的形成影响了川黄柏幼苗根皮和茎皮中小檗碱的代谢.与无菌根幼苗比,菌根幼苗的小檗碱含量均显著提高,且菌根幼苗之间小檗碱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穴盘育苗过程中幼苗抗枯萎病及壮苗的影响,以'博杰605'黄瓜品种为材料,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处理的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菌Gm3-2孢子,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苗期枯萎病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有效减少幼苗发病率.接种菌剂处理幼苗的PAL、POD和PPO等保护性酶皆高于未...  相似文献   

7.
姚青  朱红惠  羊宋贞 《果树学报》2004,21(5):425-428
以Williams香蕉(MusaAAA)试管苗为材料,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对香蕉植株矿质营养和营养生长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不接种对照和2个菌根接种处理:接种单一菌种Glomusversiform、接种混合菌种G.versiform、G.epigaeam、G.cadedonium。结果表明,香蕉植株的菌根侵染率为22.8%~32.9%;接种AM真菌促进了香蕉植株的营养生长,显著地增加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重,其菌根依赖性达到30.8%~37.8%,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和叶片长度略有提高;接种单一菌种增加了须根的数量,但2个接种处理均降低须根的长度,使得总根长减少;单一接种剂和混合接种剂分别显著提高植株的P和K含量,2个接种处理都显著地促进了植株对N、P、K的吸收,P增幅最大,为70%~120%,K的增幅次之,为80%左右,N的增幅最小,为40%~60%。结果还表明,混合接种剂的生长促进效果略好于单一接种剂。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根系修剪和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柑桔根系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盆栽实生枳幼苗为试材,对根系修剪(切除1/2主根)和接种不同AM真菌(Diversispora versiformis、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glomus intraradices)处理后植株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D.versiformis外,根系修剪能显著提高F.mosseae和R.intraradices的侵染率。根系修剪降低了非菌根化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植株总干重,但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后植株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均显著增加,且接种F.mosseae的效果更好。根系修剪显著降低了植株主根长度,但三级侧根数量和一级侧根密度均显著增加,根系修剪下接种F.mosseae增加侧根数量和一级侧根密度的总体效应最优。根系修剪后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的植株根系表面积、投影面积和体积均显著增加,并增加了0~1.5 cm短根系的总长度。根系修剪和AM真菌对枳侧根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9.
杨倩  赵京 《中国果树》2023,(4):42-48+55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处理(AM)、印度梨形孢真菌(PI)及其复合接种处理(AM+PI)对正常水分(WW)和干旱胁迫(DS)下垂丝海棠生长、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条件下,与不施菌剂处理相比,丛枝菌根真菌处理、印度梨形孢真菌处理和丛枝菌根真菌+印度梨形孢真菌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垂丝海棠的生长,改善了植株光合生理,激活了抗氧化系统,提高了植株水分利用效率;丛枝菌根真菌处理在缓解干旱胁迫相关的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方面更为有效,而印度梨形孢真菌在促进内部生理代谢方面表现更佳。整体而言,干旱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印度梨形孢真菌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叶片相对含水量比正常水分条件下对照提高了4.4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6.92%。综上,在干旱环境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印度梨形孢真菌均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相关生理代谢,前者主要通过表型改善缓解干旱胁迫,后者主要通过调节内在生理代谢实现,以复合接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温室盆栽接种试验,研究AM丛枝菌根对梨树盆栽苗营养生长的影响。试验将盆栽苗做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项、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定期浇灌含磷营养液和定期浇灌含磷营养液并接种AM菌根。通过对梨树幼苗生长高度、叶片数量、叶绿素含量、磷含量以及植株干湿重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丛枝菌根可促进盆栽苗的生长,接种AM丛枝菌根的杜梨幼苗生长高度平均值要高于未接种AM菌根的幼苗,在接种AM菌根基础上加磷的盆栽苗生长高度最高。此外,对叶绿素含量、磷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接种AM菌根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磷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干湿重的测量数据显示,接种AM丛枝菌根的梨树盆栽苗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G.v)为处理,研究菌根处理对猕猴桃幼苗生长、矿质营养吸收、光合作用以及对保护酶系统的效应。结果显示:丛枝菌根真菌(AMF)能显著提高植株对氮、磷、钾三种矿质元素的吸收,接种AMF对猕猴桃光合作用和三大保护酶的效应均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还发现G.m处理对猕猴桃幼苗的侵染率、磷含量、叶绿素、光合作用、POD、SOD的作用优于G.v。但在对猕猴桃幼苗氮含量、钾含量、CAT活性的影响上则是G.v的作用更显著。试验结果表明:菌根真菌接种是促进猕猴桃幼苗生长与代谢的有效生物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及混合菌剂对黄瓜苗期与移栽后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苗期接种AM真菌处理的侵染率低时,其抑制根结线虫侵染的能力也低;移栽缓苗后接种根结线虫后,接种AM真菌处理的黄瓜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株高、植株养分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处理,根结指数显著低于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处理.说明AM真菌确实能够通过与黄瓜根系建立共生体来防御南方根结线虫对黄瓜的危害,其中G.intraradices、G.mosseae菌种的促生及防治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塑料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对酸枣(Zizyphus spinosus Hu.)苗生长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促进了植株生长,接种处理的苗高、叶数、地径、单株叶面积、茎和叶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苗高提高了21.9%~28.5%,叶干重增加了53.0%~73.2%。同时,接种后也提高了苗木的抗旱性,束缚水含量提高了17.2%~23.7%,显著提高了离体叶片的保水力;在干旱胁迫下,酸枣叶片推迟13~27.5h出现萎蔫,重新复水后,提前0.8~1h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在柑桔砧木容器苗生产中,更好地利用丛枝菌根真菌(AMF)优势菌种资源,培育优良的柑桔砧木菌根化容器苗,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7种丛枝菌根真菌在3种基质下对卡里佐枳橙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M真菌接种剂对卡里佐枳橙丛枝菌根的形成均有显著影响.在7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中,GM和GV混合接种对卡...  相似文献   

15.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扩繁及菌根化枸杞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杞7号"枸杞为试材,以红三叶草和玉米2种宿主植物对4种丛枝菌根真菌(AMF)菌种进行了菌剂扩繁,采用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利用自繁的AMF菌剂进行枸杞菌根化苗木繁育;苗木出圃后田间定植,调查田间的性状表现,以期为AMF在枸杞上的应用和深层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采用红三叶草和玉米2种植物作为宿主植物可以扩繁出高质量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侵染率在94%以上,基质中孢子密度168~351个/50g干土;接种后育苗成活率均在60%以上,各处理间差异不大;接种处理的幼苗根系中均含有大量的真菌的菌丝体,菌根真菌的侵染率达43%以上;菌根化苗木的苗高生长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缩球囊霉、根内球囊霉和混合接种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3.45%~89.66%,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摩西球囊霉接种处理较对照提高了39.66%,达显著差异水平;接菌处理的地径的生长量虽高于对照,但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存在差异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穴盘育苗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属于浅根系作物,穴盘育苗空间有限,基质和养分能否有效持续被植物吸收,是工厂化穴盘育苗的关键。为了培育适龄黄瓜壮苗,设置5个处理,通过在黄瓜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菌Gm3-2,研究其对穴盘育苗黄瓜出苗率、生长发育指标、根系活力等的影响,探究适合在黄瓜穴盘育苗中的丛枝菌根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106孢子·g~(-1)浓度的丛枝菌根真菌基质的幼苗茎粗和株高分别提高了30.52%和14.36%;根冠比、G值和壮苗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壮苗指数增加132.20%;当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浓度为10~7孢子·g~(-1)时,黄瓜根系活力0.69 mg·g~(-1)·h~(-1),比对照提高了64.29%。初步认为接种Gm3-2浓度为10~6孢子·g~(-1)时对黄瓜穴盘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混合接种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弯丝硬囊霉(Sclerocystic sinosa)及二者混合接种(分别记为Am、Ss和Am-Ss)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促进了喜树幼苗的生长,菌根幼苗的生物量优于无菌根幼苗,混合接种Am-Ss的菌根幼苗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和单接种的菌根幼苗.丛枝菌根形成影响了喜树幼苗的喜树碱代谢,菌根幼苗根、叶片和全株的喜树碱含量均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并且混合接种处理的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在温室中,研究了盆栽基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初生(种子播种育苗2个月后的幼苗)枳Poncirus trifoliata生长、菌根侵染、菌丝长度、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AM真菌接种和柱花草间作条件下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和柱花草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地促进了初生枳生长,增加了土壤GRSP含量,并且土壤结构也得到改善。在AM真菌接种与柱花草间作的相同条件下,与柱花草未刈割相比,柱花草刈割对初生枳生长、菌根侵染、土壤GRSP含量和土壤结构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柱花草未刈割处理的菌丝长度是刈割处理的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大团聚体显著地与菌根侵染率、土壤GRSP含量和菌丝长度正相关,而生草刈割影响了丛枝菌根真菌菌丝长度,可能对土壤结构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日光温室穴盘育苗,在黄瓜播种时接种2种不同的捷克商品丛枝菌根真菌(AMF)组合菌剂BF和VT,比较了不同菌剂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T和BF组合菌剂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黄瓜幼苗根系,接种35d时侵染率分别为49.30%、37.65%;接种BF和VT菌剂的幼苗株高、茎粗、干质量、鲜质量均明显高于未接菌处理,且以接种VT菌剂表现最佳;与未接菌对照相比,接种VT菌剂可使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表明蔬菜专用菌剂VT对黄瓜幼苗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通  陈潇  金静  李敏  易晓华 《北方园艺》2016,(10):35-38
为探索丛枝菌根真菌对芹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为供试AM真菌,以"金口"芹菜为试材,研究了3种AM真菌对"金口"芹菜根系的侵染率、根系活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M真菌对芹菜根系的侵染率不同,Gm真菌的侵染率显著高于Gv和Gi。接种AM真菌均可显著提高芹菜根系活力。接种AM真菌的芹菜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鲜重、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接种Gm处理最优。接种AM真菌的植株根/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接种3种AM真菌均可显著提高芹菜叶片叶绿素和叶柄维生素C含量,其中接种Gm真菌的芹菜含量最高;接种AM真菌的芹菜叶柄纤维素、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GmGvGi。可见,Gm真菌为适于"金口"芹菜生长并改善品质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