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公害蔗糖生产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绿色食品及无公害蔗糖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无公害蔗糖生产措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无公害蔗糖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建立和强化“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加强农药管理和安全使用的监督;建立和完善检测标准及市场准入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湛江已建成了全国蔗糖重要商品生产基地,甘蔗生产朝着“三高”方向迈进。制糖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建立了和完善了蔗糖生产综合服务体系,近年来蔗糖生产滑坡,种蔗面积下降,原料蔗不足,糖厂欠债亏损。恢复,稳定和发展蔗糖生产,必须认真抓好完善糖料政策,积极推进蔗糖生产产业化,增加投入,建设高产稳产原料蔗基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保护与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发展无公害蔗糖生产势在必行。我国加入WTO之后,虽然出口关税降低,但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却增强了。因此,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经济变得尤为迫切。发展无公害蔗糖生产,是增加农产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蔗糖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茶叶清洁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桂义  胡孔峰  袁丁  罗娜  王荣献 《茶叶》2003,29(3):159-161
论述了清洁生产与茶叶清洁生产的概念;分析了茶叶的污染来源及茶叶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出了实现茶叶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与途径;加强管理,建立茶叶清洁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施用肥料;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减少茶叶加工中的污染;与无公害茶叶生产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蔗糖生产是昌宁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农产品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分析我县甘蔗无公害生产现状,探索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以适应新形势下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陈杰  吴毅  李慧智 《作物研究》2005,19(2):120-121
系统分析了娄底市优质稻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争取政府重视,保证优质稻稳步发展;因地制宜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无公害优质稻快速发展;实施名牌战略,促进无公害优质大米的发展;建立优质稻发展基金,提高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科技含量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蔗糖生产是昌宁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贸易量将增加,农产品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分析我县甘蔗无公害生产现状,探索甘蔗无公害的生产对策,以适应新形势下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福安市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茶叶“五新”,全市新植和改植高香型新优茶树品种4.4万亩;推广新型茶机具7200多台套;全面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等,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福建省首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提升了福安茶产业发展水平,成为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自2000年开始实施无公害(有机)茶工程.两年来,通过统一思想认识、制定产业规划、颁布系列标准、建立生产基地、召开专题会议、加强技术培训、扩大产品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全省掀起了无公害(有机)茶开发热潮,无公害(有机)茶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近日,从福建省农业厅获悉,福鼎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优秀示范基地创建县。福鼎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位列福建省第三位,2003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市已建立了11个有机茶生产基地,面积达1.1万亩;5个无公害茶叶生产认证基地,面积达3.8万亩。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四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发松 《福建茶叶》2006,(4):24-24,25
沙县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建立了400hm2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全县大小茶厂抽检的30多只样品全部达到无公害茶叶的质量要求。沙县山富企业有限公司2002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的“无公害茶叶”认证,沙县宏苑茶叶有限公司20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甘蔗病虫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保护与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发展无公害蔗糖生产势在必行。我国加入WTO之后,虽然出口关税降低,但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却增强了。因此,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经济变得尤为迫切。发展无公害蔗糖生产,是增加农产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蔗糖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海南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为背景,以生产实际数据和专家经验为应用基础,整合农业技术成果,构建无公害蔬菜生产专家诊断模型,开发海南无公害蔬菜生产咨询专家系统,将黄瓜、黄灯笼辣椒和苦瓜3种海南典型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规则通过系统工程植入系统,应用于海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制定的漳州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符合“NY5008-200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要求,并且符合出口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标准,规程包括生产基地选择、良种选用、播种、整地、田阅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监测及建立生产档案等。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啤酒大麦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甘肃省啤酒大麦产业化的发展优势、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甘肃省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对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纽带,建立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生产基地: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实行产业的规范管理,加强行业的强强联合,以加强与科研院所等院校联合协作,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保护啤酒大麦的生产经营环境,严格管理,规范啤酒大麦种植业和经营市场。  相似文献   

16.
实现优质粳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以选用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前提,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基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关键,实行订单种植、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在栽培规范上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目标,集成运用培育水稻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料,节水调优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优化生育进程安排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实现优质粳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以选用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前提,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基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关键,实行订单种植、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在栽培规范上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目标,综合组装运用培育水稻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料,节水调优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优化生育进程安排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锦宇 《茶叶》2000,26(4):193-195
无公害茶是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低农残茶的统称。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创新一个机制。健全行政支撑、技术服务和生产监督质量认证三大体系,采取环保、规划建立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推广茶树良种,研究和推广茶树丰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制订和推广无公害茶生产规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照好,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很适宜种植甘蔗,蔗糖生产已有悠久的历史。1977年区人民政府就决定大力发展蔗糖生产,把广西办成全国蔗糖生产基地。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1995/1996年榨季甘蔗种植面积已达到42.4万公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具有丰富的、很适宜甘蔗生长的生态因子,发展蔗糖业得天独厚。从宋代开始广西就发展为我国蔗糖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但是一直未能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只有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蔗糖业在广西才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发展成广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