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沈阳春季透雨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MICAPS常规资料对2008年4月的透雨过程进行了分析。这次降水是高空槽东移、低空低涡和地面低压北上共同作用的结果。低空低涡北上为降水带来了充裕的暖湿气流;高空槽东移带来的冷空气为后续降水的持续与加强提供了动力条件;前期持续的偏南大风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而日本气象中心、欧洲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对这次降水的预报准确而且一致,有利于准确判断降水的强度和起始时间。  相似文献   

2.
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52-19654
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资料,对长江中下游2008年1月19日降水增幅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方面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冷暖空气交汇是降水增幅的基本条件;地面倒槽、850~700 hPa暖切变和850~500 hPa低槽是降水增幅的影响系统;西南、东南低空急流是降水增幅的重要动力机制;西南低空急流为降水增幅输送了充沛的水汽。  相似文献   

3.
寇志强 《现代农业》2007,(11):46-48
有效的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限的降水,对提高旱作物农田的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旱作梯田、旱平地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其动态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吻合,但在时间上滞后1~2月;作物生长发育耗水主要来源于该年雨季降水,土壤起到了调节和在分配的作用;不同作物对水分的利用及抗旱能力不同,搞好蓄水保墒,选用和培育相适应的耐旱作物,是合理利用土壤水分,提高旱作物农田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能否增加降水,这是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工作中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做了阐述。综合现有研究结果来看,森林对降水有无影响目前还没有普遍性的结论;对于局地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应持保守态度,既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明确的结论必须结合当地地形、天气、气候条件做具体的研究分析后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才更科学,更具指导意义。因此关于宁夏植树造林是否对宁夏的区域气候产生影响,以及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森林的尺度,即多大面积的森林才会对区域降水产生影响,因为如果森林的面积很有限,对区域降水的影响是否也很有限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4年6月5-7日克什克腾旗一次高空低涡影响下的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该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结果表明:高空低涡是导致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鄂霍次克海阻高的阻挡作用,使得系统移动缓慢,影响时间较长;高空干冷空气侵入、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为此次降水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及强烈的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6.
推广旱地大豆双沟覆膜集雨丰产栽培技术,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天然降水,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胡生江 《北京农业》2013,(15):178-17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1年7月2-3日山西省吕梁地区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1次典型的回流天气,降水产生在副热带高压北侧西风气流中,主要由东北冷涡后部低槽携带的冷空气从低层扩散造成的;此次降水时空分布均匀,持续时间较长,降水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不大,降水过程具有冷区降水中伴有弱对流性降水的特征;700hPa和850hPa切变线,地面准静止锋是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8.
2017年6月3—6日陕西省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气象观测资料、FY-2D气象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3—6日发生在陕西省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东移加强,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和低槽携带的冷空气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卫星云图显示低槽云系中有中小尺度系统,密实云体对应降水大值区,雷达反射率因子强回波区与液态含水量大值区与大降水对应一致,稳定性降水过程雷达反射率因子与液态含水量起伏不大,降水量级偏大主要和降水云系持续时间长有很大关系。降水持续和变化与云系发展、鼎盛、消散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7~2011年海南热带气旋过程的地面站雨量资料,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基于FY2D和GMS-5红外亮温资料研发的卫星降水估计产品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6 h还是24h降水,FY2D降水估计产品对海南热带气旋降水的反演精度要比GMS-5降水估计产品高;FY2D和GMS-5卫星估计降水具有估测大暴雨以上强降水的优势,对热带气旋强降水预报业务具有参考性;对6h强降水估计能力的空间分布而言,FY2D降水估计产品估测能力为岛西高,岛东低。GMS-5降水估计产品的估测能力为岛北高,岛南低;登陆海南岛北部地区的热带气旋降水估计技巧比登陆海南岛南部地区的热带气旋高;两种卫星降水估计产品对中小尺度强降水极值估计偏弱。  相似文献   

10.
节水农业是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农业,其内涵是以农业生产为核心,采用工程、机械、农艺、生物和管理等综合措施,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湖南省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1.降雨时空分布不匀湖南省水资源相对丰富,但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季节性、区域性缺水严重。全省4~6月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0%以上,蒸发量占全年的30%左右;7~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气候、地形、水文过程和土壤水分状况在节水农业研究与应用中的作用。干旱指标法被广泛采用以分析干旱情况,但它不能很好地反映季节性干旱;地形对节水农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降水和水土流失情况来影响水资源利用率和节水配置;对水文过程的分析从流域尺度出发主要采用TOPMODEL、SWAT、MODFLOPW、FEFLOW、MIKE-SHE等模型,从局地尺度出发主要采用TOPMODEL、WEPP等模型,从农田尺度出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田蒸发、蒸散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方面;土壤水分状况受土壤类型、土壤性质、土地利用方式、地表覆盖物、气候因素、以及人为作用的影响,利用这些因素对土壤水影响的规律培育“土壤水库”和对作物进行非充分灌溉或者调亏灌溉能够有效地节约灌溉用水。  相似文献   

12.
分析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山林乱垦等,这已危及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保护和拯救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应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工作出发,走土地资源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本着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景平  张晶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79-3379,3381
对中国水土资源的态势和粮食安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水土资源利用率,加强粮食安全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现状、主要用水指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浙江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较高,但人均数较低,空间分布与人口、经济分布不相匹配;目前水资源利用和开发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输水设施不足和失修较为严重,水分利用系数低;农业灌溉方式落后,水分利用率低;城市供水漏损率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管理体制不适应,水费价格偏低;水环境问题突出.本文从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灌溉水分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废水处理率及达标排放率等指标上分析了浙江省的用水现状.利用收集的历年数据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预测"十一五"末浙江省农业、工业和生活需水量分别为120.9、72.18和45.56亿m3.为了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通过科学规划、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等综合措施,以实现水资源利用指标的优化,使2010年全省实际用水量比预测需水量247.14 m3减少12.98%,降至215.09m3,同时要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浙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壤培肥、自然降水高效利用、作物秸秆循环利用、作物高产高效是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的关键问题。豫南雨养农业区存在着降雨量较大但降水时空分布与作物需水时段相矛盾、土壤培肥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结合豫南雨养区的生产、生态实际和多年定位试验,提出了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与作物持续高产假设,并集成创新了小麦简耕覆盖高产高效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机械化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和小麦免耕直播。自2006开始,在驻马店市和南阳市进行了多年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应。该技术解决了利用合理的耕作措施解决培肥土壤、提高自然降水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协同一致的问题,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四川农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四川省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发生在东部盆地的紫色丘陵农区,泥土流失主要来自坡度≥6°的坡土。全省坡土面积316-6 万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48 % ,坡土中坡度≥25°的陡坡土占17% 。因此,坡土的水土流失治理是我省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坡土水土流失治理,除陡坡土退耕还林种草外,还有83% 的坡土不仅要继续耕种,而且要持续稳定高产,治理难度大且任务艰巨。坡土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思路是以集雨拦洪(地表径流) 蓄水即治水为中心,旱、洪兼治;主要治理途径是:充分开发土壤、工程( 以小微型蓄水工程为主) 、生物( 森林) 三大“水库”的拦洪蓄水功能,有效集蓄和利用天然雨水资源,兴利除害,为持续农业创造良性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补灌生态农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在中国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两种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已趋于成熟,但对天然降水调控利用能力低下,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集雨补灌生态农业是在继承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成功技术基础上,对降雨调控利用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降雨径流的富集叠加,能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与水肥光热因子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同步缓解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双重目标。集雨补灌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模式和战略性措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贵州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各项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在贵州省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的特征,在旱作农业中通过采用土壤梯化节水技术、聚土垄作节水技术、覆盖保墒节水技术、化学保墒技术、集雨节水技术、设施节水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农艺节水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及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9.
畜禽养殖业对抚仙湖水质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  刘宇  祁云宽  刘家忠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87-3289
为保护抚仙湖的优良水质,对抚仙湖流域人和畜禽粪便的产生、利用及流失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流域内畜禽粪便产生量远远大于居民生活排放量,其中COD为居民排放量的6.1倍、TN为1.7倍,TP为3.3倍;与散养畜禽相比,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利用率高、排放率和入湖率低;流城内人、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入湖量COD、TN、TP分别占陆地面源污染入湖总量的52.9%、41.7%、42.9%;粪便资源化利用率低下,化肥与人畜肥的施用比例由20世纪70年代的1∶9上升到目前的8∶2.因此,大幅提高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是保护抚仙湖优良水质的重要途径.建议抚仙湖流域内建立家庭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有机农业.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式粗放而效率低下,形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在介绍陕西省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支持和充分保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