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裸大麦,是我国的原产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易栽培等优异种性,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作物之一。青稞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食品加工原料。在西藏藏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青藏高原藏民族聚居区(以下简称藏区),青稞是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该区也是我国青稞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33.3万hm^2,占该地区耕地面积的1/4,占本区域粮食播种面积的38.4%;青稞总产量89.2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34%。  相似文献   

2.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m,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2400~3200m的高寒阴湿区,气候寒冷湿润,无霜期短,自然条件差。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瘠,抗逆性强等优异种性成为甘南州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67万hm^2左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州各类农作物之首,是甘南州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广大藏族同胞的主要食粮,  相似文献   

3.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000 m,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2 400-3 200 m的高寒阴湿区,气候寒冷湿润,无霜期短,自然条件差。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瘠、抗逆性强等特点,成为甘南州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67万hm2左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州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和籽粒硒含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西藏青稞主产区80个地点的青稞籽粒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不同青稞产区土壤全硒含量、有效硒含量和青稞籽粒硒含量及其成因。结果发现,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全硒含量范围在0.026~0.432 mg·kg-1,平均值为0.180 mg·kg-1;根据土壤全硒含量分类标准,缺硒土壤占49%,硒适量土壤占33%,富硒土壤占18%,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土壤有效硒含量范围在0.001~0.059 mg·kg-1,平均值为0.013 mg·kg-1。青稞籽粒硒含量范围在0~0.098 mg·kg-1,平均值为0.011 mg·kg-1;根据籽粒硒含量分类标准,其中90%属于硒缺乏。青稞主产区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含量之间及二者与青稞籽粒硒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可作为衡量青稞富硒潜力的有效指标。土壤有效硒每增加0.01 mg·kg-1,籽粒硒含量增加0.014 4 mg·kg-1。本结果有助于西藏富硒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富硒青稞等农作物生产。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高海拔地区高产优质粳稻良种选育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赵慧珠 《中国稻米》2004,10(2):20-21
云南省高海拔稻区主要分布在海拔l950~2400m之间,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0万hm^2左右,占全省粳稻面积的五分之一,是我国乃至世界最特殊的稻区之一。由于本区水稻生产在接近其分布的极限地区进行,产量障碍因素众多,大面积生产对品种早熟、耐寒、抗病、适应、稳产性等都有较高要求,新品种选育推广难度极大。多年实践表明,高海拔稻区由于受较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增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聊城市地处鲁西地区属黄河冲击平原,小麦生育期在240d左右,光温适宜,土层深厚,适宜小麦生长,常年种植小麦38万hm2,占全省播种面积的10%,667m2产430kg,较全省平均单产高5个百分点,总产占全省产量的11%,是粮食生产大市。  相似文献   

7.
大豆在内蒙古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年播种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占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总产达90~100万吨,主要分布于自治区的东四盟市,播种面积大于15万亩的旗县有10个。但由于对大豆重视不够,大豆种植科研投入不足,使内蒙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萎缩,单产增长缓慢,总产量也一直徘徊不前。如何提高内蒙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质量水平,是地方政府和各科研单位的主要政策导向和研讨目标。  相似文献   

8.
西藏青稞品质改良的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态因子、土壤质地、肥力及栽培措施,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当地青稞的消费状况,是西藏青稞生产上不可忽视的问题。青稞生产如何根据生态条件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青稞品种;建立优质青稞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区域化种植;实施优质配套栽培技术;优质优价,单收、单贮,将成为促进西藏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青稞籽粒长、宽在品种(系)间的差异,以来自国内外的214份青稞品种(系)为材料,对粒长、粒宽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粒长、粒宽在品种(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粒长的变异范围为4.125~8.117 mm,平均值6.075 mm,总变异系数10.906%;籽粒较长的材料有北青2号(青海海北)、长芒裸大麦(云南昆明)、白青稞(西藏隆子)、山青7号(西藏山南)和喜马拉4号(西藏仁布),以喜马拉4号最长;籽粒较短的材料有湟中六棱青稞(青海湟中)、扎骨(西藏左贡)、褐青稞(青海)、米大麦(云南晋宁)和米如红(西藏南木林),以湟中六棱青稞最短。粒宽变异范围为1.670~3.553 mm,平均值2.596 mm,总变异系数13.721%;籽粒较窄材料有米如红(西藏南木林)、白青稞(西藏昌都)、丹巴黑青稞(四川丹巴)、冬207(西藏拉萨)和白青稞(西藏隆子),其中最窄品种为米如红;较宽材料为Bang-Iu(墨西哥)、紫青稞(西藏穷结)、繁29(青海)和喜马拉6号(西藏日喀则),最宽材料为喜马拉6号。从材料来源看,青稞粒长在不同地区间也差异显著,但粒宽差异不显著;甘肃材料的粒长平均值最大(6.2...  相似文献   

10.
青稞籽粒淀粉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特色淀粉青稞材料,采用双波长法测定和分析了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国外的栽培青稞以及野生裸大麦共469个青稞材料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4.65%,变异范围为4.09%(昆仑8号)~39.72%(长芒红四棱),其中西藏材料最高(26.87%),甘肃材料最低(21.23%);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1.76%,变异范围为15.24%(康青1号)~60.09%(喜玛拉雅2号),其中野生裸大麦最高(35.51%),西藏材料最低(30.17%);总淀粉含量平均为56.00%,变异范围为31.28%(阿青5号)~74.41%(阿里当地青稞),以野生裸大麦最高(58.11%),青海材料最低(54.19%)。根据淀粉含量分布特征将不同来源青稞材料间直、支链及总淀粉含量都分成4个级别,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分布在第3级,支链和总淀粉含量主要分布在第2级。从中筛选出18份具有特殊淀粉含量的青稞材料,可用于专用青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利用SSR引物分析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用260对SSR引物对来自青藏高原主要农区的75份青稞育成品种、17份野生大麦、39份青稞地方品种和44份国外大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3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占筛选引物的8.1%.23对SSR引物在西藏野生大麦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92条,多态性条带为81条,其比例为88.04%;在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89条,多态性条带为78条,其比例为87.6%;在青稞育成品种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98条,其比例为89.9%;在引进材料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64条,多态性条带53条,其比例为82.8%.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青稞育成品种(0.9882)>西藏野生大麦(0.8033)>西藏青稞地方品种(0.5820)>国外大麦材料(0.4218).聚类与主坐标分析表明,实验材料可以清楚的分为4类,西藏野生大麦分在两个类群,西藏青稞地方品种分在两个类群,引进大麦材料分在一个类群,青稞育成品种分在四个类群.同一来源地区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不同地区间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在西藏青稞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中,在发掘和利用西藏野生大麦资源、西藏青稞地方品种资源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不同地区青稞育成品种资源的交换和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康青3号是我所以“甘肃岷县青稞/1211//1172/青海69早”为亲本进行复合杂交,再对其杂种第二代进行辐射诱变处理而选育出的青稞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突出优异性状。很快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裸大麦区推广种植。我州在1985年开始种植,1995年种植面积达到1.53万hm^2,占当年青稞总播面积的51%。1988—1995年推广该品种累计新增青稞2470多万kg;1995年以后种植面积保持在1.5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康青 3号是我所以“甘肃岷县青稞 /1 2 1 1 //1 1 72 /青海 6 9早”为亲本进行复合杂交 ,再对其杂种第二代进行辐射诱变处理而选育出的青稞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突出优异性状。很快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裸大麦区推广种植。我州在 1 985年开始种植 ,1 995年种植面积达到 1 53万hm2 ,占当年青稞总播面积的51 %。 1 988~ 1 995年推广该品种累计新增青稞 2 4 70多万kg ;1 995年以后种植面积保持在 1 53万hm2 以上。随着康青 3号播种面积的扩大 ,对其良种的需求不断增加 ,良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4.
甘孜州青稞育种基本经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500米。由于海拔高差、山川走向,气候上形成高山寒带、高山亚寒带、山地寒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暖温带与河谷亚热带六个垂直气候带。而青稞则自河谷亚热带至小麦不能种植的高山亚寒带都有种植,常年播种面积50万亩左右。青稞面积为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7.3%,总产占粮食作物总产的  相似文献   

15.
为发掘可提供西藏青稞育种利用的优异品种资源,并为西藏青稞生产提供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考察了来自6个地区34份青稞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和千粒重偏低等特点。相关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如穗粒数与株高、单株有效穗数与穗长、总小穗与穗长等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和偏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千粒重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极显著的负偏相关。主成分分析将西藏部分青稞7个农艺性状分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1.192%,穗型的贡献率最高,达到46.4338%。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5.18水平上可聚为三大类,分为矮秆短穗少粒型、长穗多粒型、穗多粒重型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上杭县是国家级、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年种植水稻面积3.8万hm^2左右,其中早稻1.67万hm^2,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海拔380m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习惯栽培早稻以早熟或中熟品种为主,如佳辐占、满仓515、汕优82、汕优明100等,一般全生育期在120~135d之间.为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早稻产量和品质,2004年上杭县农技站将迟熟超级稻组合特优航1号在上杭县低海拔的临城镇、中都、湖洋镇作连作早稻种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西藏青稞品质改良的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因子、土壤质地、肥力及栽培措施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当地青稞的消费状况 ,是西藏青稞生产上不可忽视的问题。青稞生产如何根据生态条件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青稞品种 ;建立优质青稞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区域化种植 ;实施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优质优价 ,单收、单贮 ,将成为促进西藏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是中国主要产棉省份之一,属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年产量80 000 t左右,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九江段南岸和环鄱阳湖地区,该地区棉花产量占江西全省产量三分之二以上[1]。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年共完成新体制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量为30 698 t(135 885包),占当年度江西全省棉花产量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m以上,年均气温6.3℃,无霜期130~180d,粮食生产以旱作农业为主。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在300~450mm左右,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种植早熟玉米、马铃薯、小麦、胡麻、荞麦等作物,单产低,群众收入少,生活困难。严酷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旱作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制约全州经济发展的“瓶颈”。自2006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来,我州的旱作农业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蚕豆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蚕豆是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当地特色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5万hm~2左右。临夏州是甘肃省的优质蚕豆主产区,也是全国四大名优蚕豆生产地之一。蚕豆一直是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名、优、特农产品,也是近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种植业收入的重要作物。临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